做个中国孩子真不容易
2010-05-30 22:33:54
家有10岁小女,早就盘算如何过六一儿童节,提出的希望有周末全家一起去郊游、吃大餐、看电影《波斯王子》,以及儿童节当天上午父母至少能有一人请假去少年宫看她文艺表演等。
但实际上,除周日下午看场电影和晚上吃顿大餐外,周末其他时间她都是在上英语、奥数、古琴等所谓的“特长班”。至于儿童节当天上午去看她文艺表演,万分抱歉,工作太忙,父母不能请假——买个礼物作为补偿吧!
对于这样的结果,小女颇为失落且强烈抗议。妻子试图让她明白,父母辛苦工作供她读书和上各种“特长班”,已经很不容易,希望能彼此谅解。小女则反驳说:“做你们的孩子就容易了吗?我不是上学就是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班,周末都没有休息过!”
小女的抱怨没错!做我们的孩子的确很不容易,但不容易的又何止是小女一人?小女的抱怨完全可以改为:做个中国孩子真不容易!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小学“应试教育”改“素质教育”运动开始,中国大城市就刮起一股给孩子们报“补习班”或“特长班”的风潮。时今,这股风潮已经蔓延全国城市乡村且愈刮愈烈。究其原因,不仅和父母望子成龙成凤心切有关,更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教育产业化倾向有关。以北京地区为例,在考入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学生中,有一半来自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少数几个重点中学。而这些中学,无不强调奥数、英语、音乐、体育、绘画等所谓特长。类似“补习班”或“特长班”,多年来社会上一片喊打,但却是越打越烈。
有意思的是,很多所谓“补习班”或“特长班”里面的兼职老师,有很大一部分是一些公立重点中小学校的老师。更有甚者,还有不少中小学校暗地里开设类似的班——屡禁不止!
目前,北京很多小学生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成为“推优生”或“特长生”上一个理想的中学,已经到了焦虑不安乃至万分抓狂的地步。可怜的父母们无法改变大的社会环境,只有改变自己的孩子——明知孩子很苦很累,但还是要咬牙让孩子报更多的“补习班”或“特长班”,以便在让孩子竞争激烈的求学大军中抢占先机,赢得更大的择校上学的主动权。孩子们是很辛苦,家长们则是很痛苦。板子全部打到父母身上,显然有失公允。而这,尚是孩子们无法理解的事情。
事实上,中国的孩子们还面临着一个他们自身也无法理解和察觉到的更大的不容易,即来自独生子女所带来的困境。
二十世纪初期,柳诒徵、夏曾佑等国学大师曾认为:西方人伦关系极其简单粗糙,比如brother既可指哥哥又可指弟弟,sister既可指姐姐又可指妹妹,uncle更是包含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夫等多种称谓,aunt则包括伯母、婶娘、姑姑、阿姨等,不像中国人伦关系那样既明确又复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优雅厚重的伦理体系和礼仪规范。或者说,中国文明是一种远比西方文明更高级的文明。
但在今天,对独生子女而言,兄弟姐妹叔伯姑舅等人伦关系早已成为天方夜谭。他们大多从小就娇生惯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待人接物的习惯, 既不易与他人沟通协商,也无法有效抗击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或失败。富士康“N连跳”原因很多,独生子女心理敏感、情感脆弱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养老问题是中国孩子必然会遇到的另外一大挑战。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几个儿女一起分担赡养老人乃是无所逃避于天地间的义务和责任。在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固然可以享受到父母甚至祖辈老人的百般呵护,但却只能独自赡养父母甚至祖辈老人,由此形成了一拖二甚至是一拖四、一拖八的于史于世都十分罕见的养老格局。这对孩子们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就此而言,中国孩子们的不容易,仅仅才是一个开始而已。
笔者在此无意指责“素质教育”,更不是在苛责独生子女,而是中国有很多事情操作起来,往往会变形甚至是走向极端。或者说,中国孩子们的不容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大的社会环境所使然。要改变孩子们不容易的现状,关键在于改变社会环境。惟其如此,才能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