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君王论之
曹操何以毙掉诸葛亮
司马平邦
看到曹操之死那集,新《三国》的大厦似乎倾覆了一半――以前,这种感觉只有在诸葛亮五丈原死后才有,现在陈建斌和高希希把它们提前了。
不说不说,陈建斌饰演的曹操还是非常成功的,当今的表演界,个性是最高的标准,陈建斌正是得要领者,虽然与当年的鲍国安相比,他缺少学院范儿。
从前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绝对是第一主角,但现在改成了曹操,原因不外两个,一个是高希希和朱苏进的创作使然,他们更爱曹操;另一个是陆毅饰演的诸葛亮不如陈建斌饰演的曹操出彩。
陆毅虽然演出了诸葛视的睿智、洒脱,但却演不出他的大气,演不出他早把三分天下置于胸中的那股大气,陈建斌的表演,最棒的是细节,而陈建斌的细节表演在于动作的节奏感超强,在曹操之死篇章里,陈建斌动静结合,抢人眼球,反观陆毅,表里如一,节奏呆滞,既不能用慢拍引人入境又不能用快拍激人兴奋。
当然,更重要的是,曹操的权谋和诸葛亮的忠义,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已有分断,世俗社会,重利而轻义,已然不是诸葛亮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理想智者可以主导的,更多的人信奉实用主义,他们当然喜欢曹操。
其实,整个《三国演义》或者《三国》,最大的矛盾并不是三分天下我有几分,而是忠义与权谋的平衡观――江山美人,就在那儿摆着,能证明你是英雄的办法只有你得到它们,如曹操这样的人,就是为之不惜丢掉一切,包括忠义,而如刘备集团的刘备、孔明、关张赵者,则虽然也认同江山美人,但一样要忠义双全,这就是他们在世俗社会里必然悲剧的肇源,忠义与江山不可兼得呀,即使关公死,刘备仍然可以知道暂时让出忠义而保全江山,若他不举全国之兵攻孙权恐怕也不会有彝陵之败,致最后蜀中空虚。
或者,以诸葛亮如此智者,既然能知华容道天不灭曹,何以不知最后是天不兴蜀,反而躹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去投靠曹魏,而置身蜀相一次次做无谓的北伐呢?还是因为忠义,即使诸葛亮知道蜀干不过魏,也要干一场,因为他放不下忠义。
这样的道理,在现在,会让人觉得很傻逼。
所以,陈建斌演的曹操是气质一贯的,不纠结的。
而陆毅演的诸葛视却是无法一贯,而天天纠结的。
你说观众是爱看纠结的还是爱看一贯的?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曹操和诸葛亮,都不是胜利者,割据而裂分天下,不符合国家统一的价值观,当然在这一点上,他们都比孙权强得多,孙氏家族纯粹是想分裂江山独居江南,是陈水扁的祖宗,这样的想法,在中国这样一个5000年历史的民族国家看来,本身就是罪过,所以,诸葛亮和曹操的数次为统一而发动的战争纯粹是“分裂的救赎”而已,赤壁之战,曹操为统一而来,孔明、周瑜带着刘备和孙权的人马反统一而战,虽然赢了小说里的章节,但却赢不了历史里的必然。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诸葛亮我会想起1949年以后退守台湾,天天喊着反攻大陆的蒋介石。
故,从这一点上看,新《三国》为曹操平反值得大大肯定,一个志在平定天下的雄主必须要受到肯定,而相对曹操,诸葛亮再有大智谋,也是一个分裂制造者,他的忠是小忠,他的义是小义。
虽然,这部《三国》把统一的趋势仍然没有上升到最高的价值观层面,但从完成国家再次统一的曹操到司马懿集团的塑造上它都能极尽张扬的笔墨,这一点最值得肯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