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有矫枉必须过正的说法,为什么要过正,因为不过正则不足以矫枉,这实质是一个度的问题。因为要解决“枉”这个问题,方法是“矫”,“过正”就是在度上要过火些,比如纠正右倾的问题,方法就可以左些,过程和结果也要左些。但是这里又带来一些问题,纠正左的问题,“过正”了,于是又出现了右的问题,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走极端、钻牛角,实际上是不懂的辩证法对的体现。中国人好像从来就容易犯这个毛病,如孔庆东老师说的那样,说梁羽生好,就有人认为是说金庸不好,说资本主义也有优点,就有人认为是反对社会主义,毫无辩证思想。
“矫枉”的作用,就在于“拨乱反正”、“代之以直”,但是这一过程与结果,从历史来看,往往是以过正为代价,这一代人矫枉,下几代人要来解决过正,以文革来看,便是这样。
文革的动机与时代意义是无需再议的,反私批修的指导是绝对正确的。然而这里存在不存在过正的问题?客观来看,文革是失败了的,其失败有些人认为是件好事,实际上从文革的动机与意义上来看,其失败乃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不幸的事。应当说,“过正”的问题恰是其失败的一方面原因。以下着重总结其“过正”的表现。
一、打击面的扩大。这是“过正”的最主要表现。我主张,文革失败,红卫兵、造反派先不要骂人家走资派的阴险、无耻,而是要反思自身是否对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方法有了一个足够的理解,是否首先反了自己的私,批了自己的修?如果缺乏对自身的批评,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红卫兵,如何有脸去造别人的反?事实是,很多人不仅不理解文革的意义,不仅没有丝毫的反思自己,反而公报私仇,借机打击报复,盲目造反,严重缺乏辩证思维,成了理论上的反私批修的对象而不自觉,于是在没有分清朋友、敌人的情况下,盲目打击、揪斗,结果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反私批修,反而打到了许多自己的同志,让自己的同志蒙了不白之冤,可叹的是这样一来,造成了一个混乱的局面,不仅没有将走资派打到,反倒使大部分人在混乱中隐藏了起来,最后是造了人民的反,夺了人民的权,帮了走资派的忙,岂不可笑!
二、革命手段的不成熟。文化革命的进行,有其特殊性,主要应当是思想、观念的革命。因此,文化革命展开的方式、方法必然不同于政权革命、经济革命,而应当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在这里,“过正”主要体现在文化革命过程中手段的简单、粗暴。以为批斗、游街、人身迫害等方式能够一劳永逸。恰恰相反,这种形式的斗争不仅不能实现文化革命的目的,反而授人以柄,不仅不能达到以理服人,反而使自己处于理亏的境地,从某种形式上看,正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斗争方式,又将自己内部的同志、盟友赶到了走资派那一方,是又帮了人家的忙。因为人家懂得文质彬彬、谦谦君子,懂得表里不一、两面三刀。这就教育我们要懂得斗争的手段、方法。
三、事物未全面暴露,操之过急。文革的理论预设,意义考量乃是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壮举,具有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气度、思想考虑。然而,一私一修在当时条件下,暴露的并不明显,亦不全面。况且,私者,乃是人类根深蒂固的顽疾,人人皆知人之私而不知己之私。可以说主席当时对这些事有考虑的。文革的条件其实并不成熟,但当时党内确实已逐渐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群体,一批修正主义的走资派,尽管其尚缺少一种自觉。因而,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文化革命是可行的。但这种“过正”表现在,疾风骤雨的展开不仅不利于纠正问题,不仅不利于抓住主要敌人,反而带来了某种混乱以及革命主体对问题认识的混乱。这就更加导致了文革偏离了预期的目标和路线,反而被一些心怀不轨者所利用。
这里简单的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主要的目的在于纠正一直以来对文革的错误认识,并希望总结经验,因为每一个共产主义者都必然相信,文化革命绝对没有完结,而是在不断的酝酿之中,因为她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的解放!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