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273750486292577 |
歌声唤起了昔日的记忆
文 / 逐浪 2010.5.13
近日,在网络里找到“铁道兵志在四方”的视频,这歌声慷慨激昂,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那样令人陶醉。
这是一首难于忘怀的歌,这是一首激励我成长,也伴随我走过年轻步入晚年的经典革命歌曲,每当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总是心潮澎湃,激情满怀,一幅幅往事跃然脑际,闪亮登场。
1968年的腊月,一列满载着新兵的“铁闷子”列车,从东南沿海前线驰向祖国的大西南,这就是铁道兵27团刚应征入伍的新兵战士。车厢里不时传送出一阵阵嘹亮的歌声:“背上了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从小热爱解放军,崇尚军人的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安然地躺在这列车的角落,心里充满自豪感,仿佛一切都来得这么快,又好像一切变得这么简单。刚满十七岁,才第一次出远门,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母,告别了亲朋好友,此时心里掠过一缕惆怅,一丝惜别的念头,心绪伴随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雄壮歌声在放飞。
列车经过两天两夜的奔驰,在重庆市煤校嘎然停车。这里就是我们新兵营的驻地,就是我们军旅生活的起点。煤校地处市郊,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学校已旷课日久,校舍失修,校园荒芜,一片寂静,一切显得那样陌生。而我们的到来,使这里死气沉沉的空气立即活跃起来,给校园带来一派生机勃勃。《铁道兵之歌》是我们的主题歌,每天必唱,那嘹亮的歌声,雄壮的旋律,回响在这山谷的上空久久不息。
新训的三个月,是当兵最难熬的岁月,也是每个军人必经途径。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要把一个自由散漫的老百姓,培养成一个能严守军纪具有军人素质的革命战士,必须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从摸爬滚打的军事训练到填鸭式的政治思想教育科目,每个新兵都要脱掉几层皮,更新了思想观念,铸就一个革命战士坚强意志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精神境界。
新训的时间虽然艰苦,在军营生龙活虎的集体生活中却一晃而过。眼看老乡、战友间的暂别在即,惜别的心情油然而生。因为部队都是以连为单位,沿新建的铁路线驻扎,战友、老乡难得一聚,此一别,难说几年会见面,“战友情深”在萌芽。
为了执行党中央“加强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68年,铁六师从东北浩浩荡荡地开赴祖国大西南,担负着修建“襄渝”线的艰巨任务。这在当时都是保密的。我们27团的任务是修建重庆至达县这条干线。重庆地势险要,开门是山,山上有山。在这崇山峻岭间铺开铁路网,是铁道兵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新训之后,我没有分配下连队,是当昌凤岗团长的警卫员,一年后,又调到兵部第一指挥部。在27团的日子里,虽然没有亲身体验施工连队的艰苦生活,但每每随团首长下连队,那一幅幅战天斗地的场面,却令我终生难忘。重庆是全国“四大火炉”之一,盛夏气候闷热。工地上的战友们汗流浃背,面目全非,机器轰鸣,混合着战友们的号子声,震撼着沉睡中的荒山野岭,此时的全体指战员,心里唯有“精心施工”让铁轨向前延伸的意念,其他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我无法刻画那样宏伟壮观的战斗场面,朱德总司令“人民铁军”的题词,对铁道兵的战斗生活是最好的概括和最高的荣誉。
铁道兵战士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他们每人每天是0.56元的伙食标准,常年累月战斗在铁路建设工程,逢山凿洞,遇水架桥,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血和汗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改开年代里的一些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抑或在“先富”起来的人们眼里被贬为“傻B”。但是,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用毛泽东思想哺育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首先想到的是祖国的需要,是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天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是空洞的口号,是全体指战员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铸就人民军队的军魂!
铁道兵已经成为历史了,从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漫长军旅中,铁道兵这个特殊兵种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载入史册。而铁道兵战士那种战天斗地、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祖国人民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不也应该值得发扬光大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