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 时事要闻 网友之声

五岳归来不看山——阶级斗争的内在形式

:湘江北去 发布时间:2013-06-16 来源:湘江北去网易博客 字号切换:   |    |  
阶级斗争有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本文讨论阶级斗争的内在形式。

  兄弟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兄弟来作个小结。工人阶级建立了具有过渡性质的公有制,还不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强大的剥削阶级因素,是剥削阶级存在的特殊形式;消灭了老的剥削阶级,还可能产生新的剥削阶级;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确立公有制的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造成剥削阶级即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所谓工业革命、现代化都是完成这个根本任务的必备条件。兄弟说的大多是一些老话,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耳熟能详。但也有几句新话,是以前的理论工没有说过的,大概引起了一些博友的注意。有一回,一个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博友发了点牢骚,大意是,你扯了三、四篇,竟然没有说到阶级斗争,恐怕要归到“医托”、“饭托”一党。为消除博友误会,兄弟就来说说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兄弟知道,三十多年来,一些自认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精英,把阶级斗争说成是青面獠牙,血雨腥风,人间浩劫,惨无人道,扯得一塌糊涂。尽管如此,工人阶级总是要消灭阶级的,阶级斗争问题还是要扯的。即使工人阶级不扯,那班精英还是要扯的。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首先说说阶级斗争的形式问题。

  我们通常说,阶级斗争有三种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以及思想斗争。兄弟以为,这些形式一般是阶级斗争的外在表现形式。兄弟这里要说的,不是阶级斗争的外在形式,而是阶级斗争的内在形式。可能博友诸君会问,阶级斗争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都是形式,它们的区别有那么重要吗?兄弟以为,搞不清阶级斗争的内在形式,对阶级斗争的认识就是抽象的。一般来说,阶级斗争的外在形式,主要是指明阶级斗争发生在那些领域,而阶级斗争的内在形式,则主要指明阶级斗争是采取什么方式来斗争的。

  阶级斗争的内在形式(即斗争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对抗形式,一种是内部对抗形式。我们知道,阶级斗争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斗争,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从阶级斗争的定义看,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夺取政权,采取社会革命的形式,即采取外部对抗的形式。我们一说到阶级斗争,就会首先想到这种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但是,阶级斗争不都是取生死搏斗的外部对抗形式,也有内部对抗形式。例如在反对封建压迫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就存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斗争,当然具有对抗性质。但在反对封建压迫的共同利益下,工人阶级只是要求资产阶级减轻剥削程度,没有要求取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这种阶级斗争是限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斗争,只能取内部对抗的形式。可见,无论是内部对抗还是外部对抗,阶级斗争都具有阶级对抗性质,只是这两种斗争形式所规定的斗争内容、斗争程度和斗争策略是不同的,不能等量齐观,也不能混为一谈。

  说到阶级斗争有内在形式,可能会有博友抗议:从来听说阶级斗争只有三种形式,你大概也想学精英,搞什么“创新”理论。兄弟要赶紧声明,阶级斗争有内在形式,并不是兄弟的发明,原本是毛泽东同志的意见。关于阶级斗争的两种形式,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第六章论述“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时,已做过原则性的说明。他写道:“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这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互相矛盾着的两个阶级,长期地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待两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毛泽东同志这里说了阶级斗争的外部对抗形式,没有直接点明阶级斗争的内部对抗形式。但很明显,两个阶级“长期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还没有发展到外部对抗的地步,这就是阶级斗争的内部对抗形式。毛泽东同志把阶级斗争的内在形式看得很重,看成是解决阶级矛盾的方法:“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发现阶级斗争的内在形式,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阶级斗争理论的重大贡献。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贡献熟视无睹,“抱着金碗讨饭”,“提着灯找灯”,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上,如坠烟海,闹了不少笑话。

  我们知道,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文化革命结束期间,即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过程中,阶级斗争的外部对抗形式也很少看到。除了看到有几个人吆喝“轮流坐庄”之外,一般不会看到公开向工人阶级政权叫板的斗争。由于人们对阶级斗争的两种斗争形式认识不清,竟然在社会主义这个阶级社会找不到阶级斗争了。

  有些人把阶级斗争的外部对抗形式与内部对抗形式混为一谈,不承认阶级斗争有内部对抗形式。他们眷恋那个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脱离甚至厌倦了工人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艰难而又持久的斗争,希望找到并通过激烈的外部对抗形式,在一天早上一劳永逸地建成工人阶级自己的生产方式。这些人站在街口或村口望一望,看到了什么呢?看到的是一队队工人和一队队集体农民,正在为公有制的生产方式进行原始积累,并没有看到革命年代的阶级斗争。于是,他们的眼睛一直盯在被打倒的地、富、反、坏、右身上,每逢大的运动,不论其是否有破坏活动,都拉出来重新斗争一遍,算在阶级斗争的账上。后来听说有走资派,又把那些每年都打着背包下乡劳动的县长、县委书记,挨个拉出来,不论其是否犯过走资派错误,都像当年斗争恶霸地主一样斗争一遍,也算在阶级斗争的账上。

  有些人把阶级斗争固有的对抗性与阶级斗争的外部对抗形式混为一谈,以为只有外部对抗才能算阶级斗争,不承认或不大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阶级斗争。他们认为,既然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过程中,很少看到外部对抗形式,那就不会有阶级对抗意义上的阶级斗争了。即使有,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了。还好,看到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星彻底消失后,他们也不忘找补一句,有阶级斗争,我们就搞阶级斗争,没有阶级斗争,我们就不搞阶级斗争。一句话,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斗争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如果人们要问,究竟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没有?究竟什么时候会出现向工人阶级叫板的阶级斗争?既然社会主义社会大部分时间没有阶级斗争,为什么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夺取工人阶级政权的斗争呢?如果人们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则对人不起,他们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理直气壮的:不晓得。兄弟以为,晓得就是晓得,不晓得就是不晓得;“斩钉截铁”固然可以说得过去,“理直气壮”则是吓人的,大可不必。如果工人阶级“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建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然后忽然在一天早上,发现自己吃饭的家伙被“砸了个扁儿”,“踢了个远儿”,而且究其原因竟然是不晓得,非要搞清不可的话,得问问河里的石头,那社会主义还搞个什么劲儿?

  以上两种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见解,看似截然相反,其实本质是相同的,就是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有两种对抗形式。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和理解阶级斗争的内在形式,是非常要紧的,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网友评论

留言反馈

欢迎提供日刊修改意见和建议

往期专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