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中国画学刊》第三期,2014年5月出版)
咱们的老祖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审美文化,水墨画是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中国历史一起,繁荣昌盛了千百年。它与中国精神文化互为表里,共同表现了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人文理想和审美追求。在近代以来的历史巨变和文化断裂中,中国的精神文化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阐述中国古人宇宙观、世界观、政治观的纲领性经典,被排斥在国民教育之外,主导历史进程的精英群体毅然决然地剪短了自己的文化脐带,抛弃了老祖宗世世代代尊崇的民族文化。唯有中国书画,极其幸运地存活下来,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夕阳余晖式的灿烂,受到精英群体的认可与青睐。这一文化现象,深刻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书画具有非凡的魅力。
在当今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际遇中,中国书画犹如“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率先迎来了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春天。创和收藏者越来越多,书画笔会一场接一场,拍卖场上不断出现天价作品,书画市场一片繁荣。一线书画家像大老板一样日进斗金,富得流油。眼看着书画艺术的又一个历史高峰就要扑面而来。
可是,沉下心来想一想,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不可回避:当代书画缺乏文化承载。
古代书画,本是从文化传统中生长出来的,其出生既以中国文化为土壤,其存在且以中国文化为承载。它跟中国精神文化始终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在中国文化断裂百年之后,今天的中国书画,已经没有自己生长的土壤。其花繁叶茂的表象,更多地仰仗于笔墨技艺,而没有足够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承载。拿《庄子》的意象打个比方,今天的中国书画,犹如车辙里的一群小鱼,虽然热闹,实际上则危机四伏。因为他们远离中国文化的大江大海也。
中国书画想要实现真正的繁荣,重现历史的辉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中国社会必须缝补文化的断裂,接上精神文化的古老传统,以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和主流文化。第二,书画艺术必须自觉地回归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自觉地扎根于古老的传统文化土壤中,遨游在经史子集经典的海洋中,最大限度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灵性与滋养,让自己的艺术成为具有文化承载的精神现象,而不是迎合受众的感官现象。由于国民教育没有提供这种文化资源,书画家必须像范曾先生那样以个人努力拥有这种精神土壤和经典海洋,否则难成大器。国家相关部门也可设立专门机构,给书画家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文化培训。补课比不补为好。第三,书画艺术必须自觉地回归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尤其必须回归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自觉地接续和发扬由经典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
当我如此明确地主张回归艺术传统的时候,我应该讲一讲我所理解的艺术传统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古代书画艺术传统,以承载精神文化的方式,深度介入了古人的精神生活,深度参与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塑造,参与了对民族性格和民族价值观的建设。具体言之,古代水墨画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文化的如下几个核心特征。
一曰重灵。在灵与肉的矛盾中,中国文化一般偏重于灵。宋代《宣和画谱》将水墨画分作“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等十门,第一门就是“道释”,也就是具有道教身份和佛教身份的求道宏法者。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美术创作,是宫廷、寺庙、洞窟、墓室里具有宗教意义的集体作品。国人不惜为此耗费巨大心力财力,表明这些创作跟某种特定价值观相一致,必须不惜代价为之。画家个人热衷于为求道宏法者造像,表明他个人的价值观、文化涵养、精神修炼,都恰好体现了中国文化重灵重道的特征。无论他个人还是他的作品,都是这种文化品格的承载者。
二曰重敬。中国文化讲究孝道,也同样讲究敬道,敬乃孝的前提。不敬何以孝?《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古人不止敬祖敬上,还敬神敬道,敬天地造化。为道释造像体现了对天道的敬,热衷于山水画则体现了对天地造化的敬。中国山水画传统源远流长,几成绘画史主流。所有的人物,在山水画中都是那样渺小,那样微不足道。他们仅仅是一个道具,提示观画者体会山水的崇高渺远和造化的深邃神秘。人物的陶醉感、满足感、幸福感则启示我们,融入造化才是生命的至高享受。
三曰重静。鲁迅说看西洋书就想动,看中国书就想静。他的观察是对的。中国的许多典籍和许多技艺及相关学派,都在训练人入静,道释二教均如此,儒家也不例外。《大学》全面阐释了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志向,同时把能不能做到“静”看作能不能做到修齐治平的前提。《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什么?得“致知”和“修身”也。中国水墨画中,无论是佛的安详,菩萨的慈悲,罗汉的解脱,神仙的清虚,高士的雅致,都体现了中国文化这种尚静的性格。
四曰重力。灵者虚,敬者卑,静者柔,以上三种文化性格都貌似无力。然以儒家文化为结构核心的中国文化,恰好是最有力量的文化。灵是力量的升华,敬是力量的聚敛,静是力量的沉淀。修身以静为前提,静恰好以力量为前提。中国水墨画的取意、造像、布局、笔法,均波澜不惊,道释、圣贤、山水皆静,花鸟也静,蔬果也静。山峰的安静是剧烈造山运动的定格,画家的安静是所有复杂内心冲动的有序化,一种有组织、有结构、有秩序的力量,必将以静的、柔的方式表现出来,而这恰是最饱满、最伟大的力量。
综上所述,古代画家虽然地位不高,许多荣登宫廷画院官位的大师,连生卒年也无从查考,可是他们的文化承载很深厚很饱满,他们的创作能准确体现中国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性格。古代水墨画的繁荣,是中国历史文化繁荣的一部分。今天水墨画的繁荣,却不具备相应的文化土壤,很可能是从商业土壤中长出来的。所以,今天的水墨画创作,最需要得到引导。今天的水墨画家,最需要一头扎进传统经典中,用老祖宗的精神文化滋养自己,好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能够这样,作为国家品牌的国画,才不会辱没这个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国家。
2014年4月2日,凌晨五点半,写于北京北小河边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