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黎阳:两个美国

黎阳 · 2014-05-19 · 来源:华岳论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2014.5.18.

  前北大校长周其风说了句“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国民很可悲,可以骂自己的娘,但却不可以骂美国”,马上被骂得狗血淋头:“周其凤遭炮轰谄媚完李克强再批中国人”、“北大史上最具‘笑果’的‘笑长’”、“献媚表情照片在网络疯传,遭到民间围剿,视其为奴才”、“官气最足、最缺少学者气质以及最搞笑、最具‘娱乐性’的一位”、(下台时)“据说北大校园一片欢腾,简直比中彩票了还高兴” ……

  周其风以为自己有资格说美国的不是,因为第一,他以为自己很公平,不偏不倚——“其实也不是骂,我也说了很多美国教育的好”,第二,他以为对美国实际情况有亲身了解就有发言权——“既受到了中国的教育也在美国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没想到“中国美卫兵”们根本不买帐,不管三七二十一照骂不误。

  对周其风的这种遭遇,“北美崔哥”一个多月前刚好有预言:“美国人民打死都不会想到,全世界最爱美国的人都住在中国。”“我在美国可以随便骂美国,Nobody cares.(没人在乎)。要是在中国骂美国,就会有大V和公知骂我,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美国媒体没有政审,如果人手不够,中国可以派点人过去。总之,过分贬低和抨击美国在中国是不得人心的。”(见附录一)

  可惜可叹堂堂北大前校长,对中国“大V和公知”的了解还不如一个美籍华人。

  周其风之所以挨骂,是因为他虽曾任北大校长,但骨子里还是一书生,书生气十足,足就足在他居然没看透有两个美国——现实世界的美国和虚拟世界的美国。

  现实世界的美国是客观存在的美国 ,是活在美国的人和要跟美国打交道的人必须了解的美国。

  虚拟世界的美国是主观想象的美国,是活在美国以外的人凭自己的需要和意愿编造出来的美国。

  周其风倒霉就倒霉在他想告诉满脑子“虚拟世界的美国”的中国人一点美国的现实。

  世界上最吃力不讨好的事,大概就是试图用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来纠正满脑子虚拟世界的凭空想象的人的一厢情愿了。关键原因有二:

  第一,扫了人家的兴——鲁迅说:“你如果去辨正,那就是使大家扫兴,结果还是你自己倒楣。我也有一个经验,那是十多年前,我在教育部里做‘官僚’,常听得同事说,某女学校的学生,是可以叫出来嫖的,连机关的地址门牌,也说得明明白白。有一回我偶然走过这条街,一个人对于坏事情,是记性好一点的,我记起来了,便留心着那门牌,但这一号;却是一块小空地,有一口大井,一间很破烂的小屋,是几个山东人住着卖水的地方,决计做不了别用。待到他们又在谈着这事的时候,我便说出我的所见来,而不料大家竟笑容尽敛,不欢而散了,此后不和我谈天者两三月。我事后才悟到打断了他们的兴致,是不应该的”、“所以,你最好是莫问是非曲直,一味附和着大家;但更好是不开口;而在更好之上的是连脸上也不显出心里的是非的模样来……”、“这是处世法的精义,只要黄河不流到脚下,炸弹不落在身边,可以保管一世没有挫折的。”(鲁迅:《世故三昧》)

  第二,坏了人家的生意——捏造出一个完美无缺的虚拟世界是某些人的利益需要。打破这个完美无缺的虚拟世界的神话,那就打破了某些人的生意和利益链,人家就要找你拼命——你宣扬无神论,那就搅了靠传教吃饭的人的生意;你宣传科学破除迷信,那就打破了算命打卦跳大神的人的饭碗;你介绍现实世界的美国,那就破坏了靠推销虚拟世界的美国吃饭的人的传销链……利害关系如此,岂容实事求是?

  比如,“大V和公知”告诉人们,美国是最完美无缺的国家。美国之所以完美无缺,是因为美国的言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在完美无缺的美国,体现着言论自由的“大V和公知”是“无冕之王”,神圣不可侵犯。中国要完美无缺,也必须对“大V和公知”毕恭毕敬,让他们神圣不可侵犯……但所有这些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美国,现实世界的美国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现实世界的美国神圣不可侵犯的是资本寡头。什么“大V”,什么“公知”,在资本面前都不过是个小伙计,只能规规矩矩,甭想乱说乱动,敢不老实马上滚蛋,哪怕是纽约时报老总也不例外(见附录二)。所谓“无冕之王”的记者其实不过是个穷打工的,地位其实很可怜(见附录三)。西方国家得罪了资本家,即便是“终身教授”、“大学校长”也照样马上赶走(见附录四)——如果让中国老百姓知道了这些现实,“大V和公知”们凭空捏造的完美无缺的虚拟美国的神话不就破产了?他们要中国人以虚拟世界的美国为榜样把自己当神仙供起来的战略目标不就落空了?就凭这,他们能允许人们把现实世界的美国客观存在讲出来吗?结果当然是“可以骂自己的娘,但却不可以骂美国”——虚拟世界的美国是自己的诈骗生意利益所在,爹亲娘亲不如诈骗私利亲,不如虚拟美国亲;骂自己的娘没关系,骂了美国就要拼命。

  靠编造“完美无缺的虚拟美国”招摇撞骗忽悠本国人民吃饭的骗子全世界哪国都有,对此美国早就习惯了,也早有对策:鼓励别人做梦,自己决不发昏,永远只占便宜,绝对不能吃亏——美国本来就对宣扬“美国理想”、“美国梦”、“美国生活方式”、“美国价值观”不遗余力,对别国靠宣扬“完美无缺的虚拟美国”吃饭的骗子当然来者不拒,大力支持。但美国只鼓励别人凭空想象“完美无缺虚拟世界的美国”,自己则永远保持高度清醒,现实得很,决不允许别人把自己绕进去——鼓励别人想象美国完美无缺;鼓励别人“颜色革命”;鼓励别人“颜色革命”时能指望得到美国的支持;鼓励别人想象能得到美国的支持而动乱……但鼓励归鼓励,一旦真要美国人拼命则立刻坚决拒绝,一点也不含糊。

  比如对乌克兰的“大V和公知”,你把美国想象成完美无缺我支持,你闹颜色革命我支持,你上街打砸抢我支持,你闹政变我支持,你跟俄罗斯闹翻我支持,你告诉老百姓说美国是你后盾我支持,你把30吨黄金运到美国我更支持,但你要我玩真的出钱出兵为你跟俄罗斯拼命我坚决不干——你爱怎么想象虚拟世界的美国是你的事,我美国自己则永远高度现实。

  不仅对2014年的乌克兰如此,对2008年的格鲁吉亚、1956年的匈牙利、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1989年的中国民运等等同样如此——鼓励你想象“完美无缺的虚拟美国”,鼓励你以为能获得“完美无缺的虚拟美国”的一切支持,但等你真闹起事来流血拼命了,对不起,我老实不客气躲一边去了,决不把自己绕进去。

  顽固坚持生活在虚拟世界的美国的人其实很可悲。他们靠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完美无缺的虚拟世界的美国”只能用来忽悠本国老百姓,不能用来当真跟美国打交道。一旦当真跟现实世界的美国打交道,早晚要碰得头破血流。但是“忽悠本国老百姓”的利益需要使他们明知是假的也必须把假的当真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他们不但需要欺骗别人,也需要欺骗他们自己,不然他们就不能过日子。”

  ===============================

  附录一:美国之音采访北美崔哥被神回复晕倒

  附录二:抱怨男女不同酬纽约时报女老总被炒

  附录三:美国最佳职业:数学家第一,记者最末

  附录四:公开批评校方加拿大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被炒鱿鱼

附录一:美国之音采访北美崔哥被神回复晕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f4d5a0101hqxe.html

  (2014-04-0614:30:13)

  在美国之音华府总部接受采访

  (2014年四月,崔哥脱口秀巡演来到马里兰,“美国之音”记者借机在华盛顿对崔哥进行专访。)

  记者:崔先生,您怎么看新闻导向的问题?

  崔哥:新闻导向就是,如果一帮人拿刀对大人小孩砍杀,中国媒体称他们是恐怖分子或暴徒,美国媒体称他们为持不同政见者。

  (记者对视无语。改话题。)

  记者:崔先生,您觉得美国人民了解中国人民吗?

  崔哥:相当不了解。美国人民打死都不会想到,全世界最爱美国的人都住在中国。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崔哥:比如,我在美国可以随便骂美国,Nobody cares.(没人在乎)。要是在中国骂美国,就会有大V和公知骂我,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美国媒体没有政审,如果人手不够,中国可以派点人过去。总之,过分贬低和抨击美国在中国是不得人心的。

  另外,中国人民对美国MBA球星,总统,美剧和大片的了解远远高过美国人,他们把自己都舍不得花的钱借给美国,把自己的独生子女送来美国上学,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爱的呢?

  (记者对视,无语,沉默。)

  记者:崔先生,上午我们记者带您参观了国会大厦,您亲眼看到每个议员的办公室都是公开进出,推门就进,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参政,你认为呢?

  崔哥:绝对是,不过就是因为提倡推门就进,才发现克林顿总统和莱温斯基的性事,这说明对领导人不够尊重。

  (记者强忍着,没有笑。)

  记者:您在脱口秀中说到“中美两国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能举个例子吗?

  崔哥:当然。50年代美国打越南,美军死了很多人;为了替美国报仇,中国在1979年也打了越南,也死了不少人。另外,近年来上万的中华儿女和美国人通婚,生出混血儿,这两件事足以说明:中美两国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

  (记者错愕了。反复咀嚼每一个字。似乎理解了,又没完全理解。)

  记者:说到中美通婚,大多数是中国女子是和已婚的美国男子结婚,这就是说中国人把很多美国人的家庭拆了,不是吗?

  崔哥:可能吧,但是别忘了,“中国”两个字翻成英文就叫China(拆那)。国名都是这个,中国人只好走到哪儿拆到哪儿。

  (记者喷笑。)

  记者:中国盛行的风气是造假和说假话,而美国则是以诚信为本的国家,您怎么看?

  崔哥:没错,绝大多数美国人从小就以诚实为美德,很少撒谎。唯一有资格撒谎的一般都是总统,比如说伊拉克有化学武器什么的。总之,从政是唯一在美国能撒谎的途径。

  (记者绝望地摇头。)

  记者:请您在美国之音这个平台对中国人民讲几句话好吗?

  崔哥:中国同胞们,请大家支持美国,关注美国,热爱美国;请大家多来美国旅游,上学,砸钱,早日帮助美国经济复苏,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尽早地把欠中国的钱还上。好,我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

  (记者彻底晕倒。)

附录二:抱怨男女不同酬纽约时报女老总被炒

  http://news.creaders.net/breaking/newsViewer.php?nid=621806&id=1381328&aid=13

  2014-05-1515:05:46

  美国《纽约时报》高层大地震,接任仅两年半的首位女总编辑艾布拉姆森(Jill Abramson)突遭撤换,由执行总编辑巴奎特(Dean Baquet)接任,震撼美国报坛。艾布拉姆森被指不满男女同工不同酬,待遇较前总编辑凯勒(Bill Keller)少大截,曾向管理层大兴问罪。

  《纽时》发行人兼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前日(周三)向编采人员公布撤换老总消息,但没有披露原因,仅称有意改善编辑部的管理,跟《纽时》新闻方针及数码发展无关;艾布拉姆森发声明亦仅称「享受在《纽时》的工作」。

  60岁的艾布拉姆森1997年加入《纽时》,2003年出任执行总编辑,2011年6月接替凯勒出任总编辑,成为该报160年以来首名女总编。《纽约客》杂志引述她的密友指,艾布拉姆森发现她出任总编辑和以前做执总的薪酬,均较凯勒及另一男前任少大截,于是质询高层。另有指她甚至发现,她出任执总时,薪酬比她下属前副总编还要低。提出质询后,她和凯勒的薪酬待遇才平起平坐。

  艾布拉姆森身上纹有《纽时》「T」字标志以示忠心,但《Politico》杂志去年大爆,艾布拉姆森不得民心,指她为人固执、傲慢、难以共事。她曾经召巴奎特入房大吵,批评部份报道不够「抢眼」,巴奎特不忿,出房时一拳打墙,当日亦没有出席编采会。她一直拒绝回应。

  至于57岁的巴奎特,1998年夺得普立兹侦查报道奖,是《纽时》首名美籍非洲裔总编辑。苏兹伯格前日公布他升任总编辑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附录三:美国最佳职业:数学家第一,记者最末

  美国最佳职业:数学家第一,记者最末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616061&id=1368758

  2014-04-1517:00:56世界日报

  人力资源研究网「Career Cast」最新发布的2014年度最佳职业报告指出,综合工作环境、收入、职业远景和压力四大因素,数学家是全美最让人欣羡的职位,年收入中位数达10万1360元。

  该报告显示,无论是公共部门和私有企业,还是政府机关、教育机构以及非盈利组织,都无一例外的在寻找数学人才,这让本被视为无聊代言词的数学家变得炙手可热。而且到2020年,数学家的就业增长将达23%。

  除了数学家,其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职位(STEM)也名列前茅。包括统计员、精算师、软体工程师和电脑系统分析师。其他排名较高的即是医疗保健业的职位,例如牙科保健员和职业疗法专家等。

  而在200个职位排名中垫底的是伐木工和新闻记者,不仅就业前景缩水,工资也在下降。两者的年收入中位数分别为2万4340元和3万7090元。

附录四:公开批评校方加拿大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被炒鱿鱼

  加拿大铁饭碗不保终身教授也被炒鱿鱼

  http://www.bcbay.com/news/newsViewer.php?nid=149045&id=235868

  RCI方华2014-05-1514:46:59

  西方国家大学实行终身教职制度,教授们一旦被聘为终身教授就象是拿上了铁饭碗;除非有犯罪行为,一般很难被解雇。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使教授们能专注于科研、不用担心科研题目或者是自己的言论引起的争议会导致自己丢掉工作。

  但加拿大西部萨斯喀彻温大学不但解除了医学院院长白金汉的院长职务,而且把这位有终身教职的教授炒了鱿鱼。解雇的理由是白金汉公开批评校方削减预算开支的计划;校方指责白金汉教授言行放肆、不服从校方的管理。

  加拿大大学教师联合会主席图尔克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萨斯喀彻温大学以公开表达与校方不同观点的理由而解雇白金汉教授的行动感到震惊;这是与加拿大大学应该倡导的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图尔克承认“终身教职”并不是毫无限制的终身职位,但解雇拥有终身教授职位的教授需要经过公正和严格的程序,校方不能肆意而为。

  有报道说,白金汉教授已经聘请了律师,似乎是想用与校方打官司的法律手段来解决他被炒鱿鱼的问题;但打官司是很烧钱和旷日持久的事情。

  加拿大大学教师联合会主席图尔克认为对这一引起争议事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萨斯喀彻温大学校方重新聘用白金汉教授、并向他做出道歉。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9.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