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年谱》一书中,关于1967年1月13日的记载只有廖廖数语:
"1月13日派人接刘少奇到人民大会堂谈话,要他好好学习,保重身体。刘少奇提出:这次路线错误的责任在我,主要责任由我来承担;辞去国家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毛泽东著作编委会主任的职务,和妻子儿女去延安或老家种地。"
1967年1月13日,是毛主席与少奇同志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面谈,整场谈话不到一个小时。
在谈话中,少奇同志对当时开展的"运动“表示很不理解,并且坚信“新民主主义路线”。他的理论逻辑是:政权掌握在我们手中,中国未来绝不可能出现什么资产阶级,即使出现了,我们到时候再限制他们就是了。
少奇同志是个坦诚的人,这个观点也是他一如既往的真实想法。
在这场谈话中,少奇同志完全不能理解毛主席的想法,当面请求辞去全部职务、回老家种地,并恳请尽早结束“运动”。
毛主席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对少奇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表态,而是一直沉吟不语、不停地吸烟。
好大一会儿,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认真地读几本书吧!”然后向少奇同志推荐了《机械唯物主义》、《机械人》、《淮南子》三本书,并嘱咐道:"好好学习,保重身体!”
对于毛主席为何要向少奇同志推荐这三本书,有不少学者作过推测,概括起来大致如下:
《机械唯物主义》是德国作家恩斯特·海克尔的一部粗糙的唯物主义著作,海克尔秉持一元论哲学,与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的一元论哲学不谋而合。不过,作为自然科学家的海克尔走得更远些,他认为,一切在流,一切在变,世上万物没有终极目标,有的只是状态。
毛主席反对革命胜利后就不再有冲突的观点,相反,他认为要进行多次新的革命,“七、八年来一次”是自然而然的事,甚至是必要的事,这样主席的“不断革命论"和海克尔的反对任何"终极目标"就有了有机联系。
毛主席向少奇同志推荐读这本书,或意在让对“运动”表示困惑和不解的他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并让他明白人类发展不会停留在某一诸如社会主义的目标上,具体到革命上,也要继续革命,不断革命。
《机械人》是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所著,狄德罗在哲学上是把世界设想为一个大系统,认为其中存在的只有时间、空间和物质,而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由于物质不断运动,永远处于变化的过程中,所以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联系,事物可以相互转化,转化又涉及到事物质的变化。这与海克尔的“粗糙的唯物论”思想有着相类之处。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为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召募宾客所编写,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汇贯通而成。刘安后因“大逆不道,谋反”而自杀。主席推荐此书或许着意刘安的下场?不得而知!
当然,推测总归是推测,并不代表毛主席的真实想法。
不过,要明白毛主席和少奇同志深夜谈话时的心境,我们还可以从两个人对发展经济的分歧去理解。
在发展经济方面,少奇同志认为,在发展前期,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果资产阶级壮大了,给社会带来了危害,那么可以果断地将其切除掉。
而毛主席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发展壮大,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都会随之发生质变。这些变化会融入到社会的血液和骨髓里,是无法分割的,是不可能像机器那样,零件坏了就换掉的。一旦资本主义发生质变,那是无可挽回的。
少奇同志感到困惑:只要政权掌握在我们党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我们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难道他们还能翻天不成?
毛主席心里明白:资本不是胎生,也不是卵生,而是化生的,一旦开了这个口子,首先得利的一定是有权有势的人及他们的亲戚朋友。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会异化一切。
其实,毛主席在重上井冈山的时候就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
1962年,毛泽东看望刘少奇一家
1967年1月13日的深夜对话,主席是坦诚的,少奇是倔强的。我们相信,他们都没有私心,都希望中国强盛,只是强盛的路线不同。
但是今天看来,笔者更加相信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利用。”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在于别人看不到、看不清事情的本质,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时,他能够看到、看清楚本质,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