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有这么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概意思是,国家的建设管理过程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古代中国社会,教育事宜都是由礼部管理,而礼部一度是六部之首。足见,我国古代社会都非常重视教育。
中国古代的教育,有文献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小戴礼》云: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天子的中央政府设立的学校叫做辟雍,诸侯设立的学校叫泮宫。最熟悉的莫过于辟雍二字,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还在使用,在现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依然可以看到这两个字。
《孟子》文中有一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自己有解释:校者,教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由此可知,至少在孟子那个时期,庠序这样的教育场所已经很普及了,乡村都设有,教育的内容是明人伦。
现代社会,我们总愿意批判古人的伦理观念,也就是人伦。可是我们却忽视了,人伦的教化在社会安定团结以及和睦方面,古今中外不外乎都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社会杀父弑师等等的新闻每天都能看到,我们的周围也非常普遍地存在着子女不孝,兄弟争产,夫妻不睦的情况,这些都归结在人伦的范畴。先秦时期,似乎很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的教化,至此以后,似乎中国社会一直秉持着这一传统。
谈中国的教育,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孔子。在这里,我们姑且抛开对孔子的各种偏见,来客观地分析。孔子的教育是全国性的,弟子中有鲁国人、宋国人、吴国人、陈国人等等,似乎也不应该用全国性来限定,天下性似乎更恰当一点,孔子的教育不局限于一个地区,在当时是国际性的。孔子的教育是没有固定场所的,因机设教。孔子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有别于政府的教育,不在于辟雍,也不在于泮宫,是一种民间的讲学。孔子开创了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民间讲学,至此,中国教育体系分为了两条主干,一条是官立教育,一条是民间私学。
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弟信仁爱都是人伦道德的范畴,孔子的态度是,基本的人伦道德是非常重要的,这秉持了三代校庠序的基本精神。
孔子推崇礼,在他教学的六艺中,礼是排在第一位的。孔子认为,不论是道德修养方面还是社会交往方面,礼都是非常重要的。礼之用,和为贵。自卑而尊人的礼,其内涵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存在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得社会生活有序进行。一定程度上,礼与法有着殊途同归的作用,在化解矛盾以及使社会安定方面是一致的。中国一度被称作“礼仪之邦”,足见,曾经的中国人以及中国社会是多么的崇尚礼,这与几千年中国的礼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无疑,这种以和为贵的教育为中国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起到了一定得作用,也与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分不开的。
秦国短暂,姑且不论。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的建议之下,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立太学。五经共设十四个博士,当时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了。太学出身之人,大都能够进入政府机构,参与国家管理,这似乎有些像现在的中央党校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学原本严谨的治学态度慢慢丧失了,太学生从最初的近百人发展到数万人,同现在一样,盲目的扩招导致的必然是教学严重质量的下降。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教育育才同选贤的并举,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进入政府管理的大门。
汉朝仍然秉持了乡村等层次的教育。在聚(类似与村)设有序,在乡设有庠,在县邑设有校,在郡国设有学,进而中央政府设有太学。人才的选拔也是一级一级递升的,直到太学。
汉代是第一个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国家,从皇帝的谥号就可见一斑,如汉武帝谥号孝武。推崇孝道同样是教育的一部份,或者称作教化更为准确。国家重视道德对人的化育,不但在政治层面起到作用,同样也在中国人心目中深深地根植了孝的观念,如今似乎还影响着中国人以及中国社会。
前文提到过,从孔子开始,中国的教育就分为了两支,一支是官学,一支是私学。在汉代,私学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特别是太学丧失了原有的学术和严谨之后,一些太学博士也转而投向民间开始办立私学发展学术,还有一些名士不屑于太学与仕途也来发展私学。注疏《史记》的马融、郑玄,都是这一时期的名士,同时也是私学发展的代表性人物。以郑玄为例,郑玄不入仕途,但门下弟子数以千计,当时的名望相当之高,就连黄巾也在跟他遭遇之后还礼避让。一定程度上,太学后期的偏废由私学很好地填补,所谓礼失而求诸也,学术似乎也是一样。当今中国似乎也是例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兴起了门第教育和寺院教育,当然,这期间太学以及庠序学校在社会中依然存在着幷发挥著作用。
门第教育自然依托于门第。门第简单地说就是贵族家族,门第教育特别注重家风、家法、家教,其本质,依然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延续。以后中国社会虽然没有了门第,但是传承下来的家风、家法、家教等东西,一直影响中国人到近代,现在有些大家族中,依然保留着很多门第教育的特点。这种原本贵族的教育后来演变为社会的普遍家族教育形式,因此不能仅仅因为原本是贵族的教育而忽视。
寺院教育则不要由于佛教东来以及本土道教的兴起。宗教,本身就具有教化权善的基本作用,今人有把佛教解释为佛陀教育之说,足见,宗教的教化能力是不能忽视的,而且这种教化是不分层次不分阶级的,上至帝王,下至平民,无所不至。剖析宗教的教育,其基本内容不外乎还是道德二字,这是与中国自古传承下来的基本精神一致的。同时,寺院还是一座不做的图书馆和自习室,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很多有识之士都在这里潜心学习,著书立说,《文心雕龙》的刘勰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虽然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乱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教育传统以及内容却没有因乱世而废弃,似乎到多了几分多彩和自如。
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这是一种影响力波及现代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同样是政府和平民之间搭建的最直接的桥梁。如果说这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总是透着贵族气息,那么,科举制的推行,则完全是把进入政府的门坎削平了,谁都有机会进入政府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唐代诗发展到顶峰,一定程度上与科举有着一些联系,科举科目中的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诗赋,学子们埋头于诗赋之中,诗赋在唐代不辉煌似乎也难。保不定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其成就间或也得益于科举。
宋代的教育,既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又汲取民间私学的精华,重新恢复了中央太学,这一时期,公私教育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胡瑗的湖州书院分设经义和治事两斋,经义斎培养通才,治事斎指导专长,跟现在大学里面分离分科已比较相似。朝廷采用者这种教育形式并运用于太学,礼失而求诸也,宋朝太学正是如此。
谈论宋代教育,还不能提到朱熹。朱熹不光对后世科举影响深远之外,还在当时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他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他认为小学教育的的任务是向儿童讲授人伦道德和基本的洒扫应对,大学教育的任务是则是格物致知,而且他还指出,小学教育的任务不能留给大学在做。现在科学家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理论的合理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在少年时代就培养成型,等长大之后在培养或者纠正,是困难的。在此基础上,宋代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关注儿童启蒙教育的作品特别多,如《小学》、《童蒙须知》等等,但凡那一时期的教育家,似乎都研究过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
元代蒙古入主中原,教育领域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却在另一面得到了发展。很多学者不屑于元朝政府,转而投身民间兴办私学,这一时期的私学特别繁盛。元代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大众教育开始发展。杂剧在这一时期发展空前,以关汉卿为例,他的作品在社会上影响力颇为广大,由于曲兼有的表演说唱的特点,不识字人也能够欣赏,潜移默化的教化在人民的心中留下了烙印,就拿《窦娥冤》来说,剧中反映出的压迫与残害所触动的人们的意识,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元朝的灭亡呢?
明清时期更是重视教育。明太祖一即位,便诏令天下皆立学。府设立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设立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设立教谕一人,训导二人。较之北宋,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明代中央官学称为国子监,这个称谓一直延续到清朝。国子监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四书》、《五经》为主,不同的朝代,还加入了本朝的律法,如明朝的《大明律令》,以及诏、诰、判、表等公文和策论的写作。
这一时期的科学考试,内容有经义、策、论。所考的内容,局限于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流弊也越来越多。但是也有很多特点和优点,比如:考试方法严密,为防止考生作弊,有防怀挟、搜检、封锁、巡逻等等的方法,为防止考官狼狈为奸,派御史专门纠察;及第的进士,被安排到翰林院进修,不但重视其才识,还重视其经验,并不像以前考中之后就出去做官,明清时期更加重视其实际经验的训练和培养。
明清时期,戏曲、小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戏曲方面,明清时期,各个剧种已经在中国大地普遍萌芽生成,戏曲的内容,一方面反映历史故事,一方面反映忠奸伦常,由于其形式的普及性广泛,其教化作用也不可小觑。戏曲的影响,一直到现代还可以见到,现在农村一些年纪大的老人,虽然不识字,但大都熟知历史上一些故事,比如三国、隋唐等等,也能从戏曲故事中知道忠义孝悌诚信是何物,这跟几千年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一致的。
到了清朝末期,科举废弃,兴立学校,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和内容。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盖末如此。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私学在中国消失了,官学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戏剧等喜闻乐见的大众教育也有所变化,家庭教育更是随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中国人的教育,似乎特别集中于学校。太学和国子监都没有了,但是大学和学院却林立全国,小学,中学,高中的教学选拔,让更多的人进入大学和学院继续学习,使得有一技之长。稍做总结,会发现,延续两千多年为教育基础的人伦道德教育,在这一时期淡化,最后只局限于一本书的内容;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人文,在这一时期有所淡化,取而代之是自然科学和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教育;传统的大众教育方式在这一时期也在淡化,被一些新兴的方式所取代,但是其教化的内涵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家庭或者家族教育在这一时期逐渐消亡,在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内容寄托于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似乎难于很好地胜任;传统的宗教教化,随着人们对宗教认识的变化以及科学对宗教的冲击,宗教的教化也在逐渐淡化。
现代教育也有一些优点,比如:分门别科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专有之才;学校教育的覆盖性和广泛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并重,是以往中国没有出现过的;官立教育体系不再只为政府选拔人才而服务。
粗略的概述了中国自周朝开始到当代的中国人的教育,大概能分为两个时期,一部份是周朝开始到清朝末年,这一时期的教育重视人伦道德的培养,并认为是人之为人的基础,重视人文,官立教育基本是为了政府选拔人才,私立教育则主要在学术,兼辅家庭家族教育以及寺院教育,但首要的着眼点均在立德做人。另一部份是清末一直到现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文和自然科学并举,官立教育不再只为政府选拔人才而服务等等,其首要的着眼点在成才做事。
中国人的教育在继续,教育的体系以及内容,几千年来都在发展和改变变。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如今的中国教育,看看又该如何发展,如何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