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愚民”?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该段话,几乎是后世“愚民”一词最早的出处。理解“民”字时,千万不要附加上“阶级、等级、高低贵贱……”等背景预设或发挥,做“普通人、一般人、老百姓”解即可。否则,看似站在或维护一般民众的立场,实质上是不自觉中给自己的认知设置了对立面。
“稽式”,犹言认知模式、认知法则。
保持一定的认知模式或法则,使“玄德”既“深”且“远”,最终目标是达到“物反”。
什么叫“物反”?
犹言能不能远离“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外物之迷执,也即不为物府、不为物困、不为物役、不为物滞、不为欲蔽……这个时候的效果即是“至大顺”。
然而,“普通人、一般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关系、七情六欲……所涉林林总总拉拉杂杂,也即说,指望“普通人、一般人、老百姓”刻意杜绝“眼耳鼻舌身意”之外物诱惑,往往是不现实也是行不通的。
那么,“普通人、一般人、老百姓”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至大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认知模式呢?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特点,“眼耳鼻舌身意”下的“喜怒哀乐悲忧惧”统统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该哭时便哭,该笑时就笑,不舒服就是不舒服,哪里还去琢磨或哭或笑或不舒服的前因后果?谁见过有纠结于此的小孩子么?痛了,就哭,就喊;解除了,接着玩儿,忙着玩儿别的,该干啥还干啥!显然,小孩子最不同于成年人的特点是,他不会因“喜怒哀乐悲忧惧”而产生出别样的“喜怒哀乐悲忧惧”,更不会因此而产生什么心理负担,只依其天性的率性流露和释放。也即单纯、率真、率性、纯真……是孩子的突出特点。
那么,“百姓皆注其耳目”和“圣人皆孩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向,阐述的角度不同而已,本质上“孩子”的行为特点就是“皆注其耳目”,“皆注其耳目”即是释放基于“眼耳鼻舌身意”本身的质朴率真,而且圣人要促使其达成质朴率真的状态,也即“皆孩子”。
基于“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的直抒胸臆、率性质朴、诚实……之发挥释放是直接承接“第七识和第八识”的,它能够保障八识之间信息的流畅,不致扭曲或失真,如若做到“至诚无息”,当然就可以做到“物反”,直“至大顺”。
简单比方,知识分子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由于“读了书,有技能,所受教育多、层次高,见多识广,有见解见地”或自以为“读了书,有技能,所受教育多、层次高,见多识广,有见解见地”。那么出现“自见、自是、自伐、弗矝”的倾向或概率就比较浓厚比较大,而这个浓厚、这个大也恰恰是其最大的风险点。因此,其在认知万事万物时要把他已装满脑袋的所知、所见、所学……清空,在“绝学弃智”的状态下才不会出现预设、固执、偏见,以此达到“无忧”。做到了这一点,才称其为“上知”,极致即是“无知也、空空如也”的状态。
而“普通人、一般人、老百姓”,由于文化不高、见识浅薄、易受迷执、常被蛊惑、甚至也不愿学,以至不堪重任,所以“无知也、空空如也”的方式并不见得适合他们。但在对待天道人情时尽情率真地释放其“喜怒哀乐悲忧惧”,在“婴儿”“孩子”的状态下同样可以达到不为物府、不为物困、不为物役、不为物滞、不为欲蔽……之“物反”而“至大顺”。做到了这一点,才称其为“下愚”,极致即是“思无邪”。
孔子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之论断的来龙去脉即如斯。
《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里的“愚不可及”同样是孔子称赞宁武子的挚诚、质朴和率真品格,也即宁武子兼备“上知”与“下愚”的综合素质。对此,叫夫子如何不赞?!
至此,“愚民”的真实内涵:
愚,单纯朴实,敦厚鲠直,质朴率真之意。犹言“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而“愚民”即是单纯朴实,敦厚鲠直,质朴率真之“普通人、一般人、老百姓”。非愚昧、愚顽、愚弄、痴呆、傻笨、愚蠢之属。
因此,“愚民”是合情、合理且必须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