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和孔子的“道”一致的在“克己”的文化价值基础上殊途同归。
老子思想,概念最抽象,思想弹性最大,可以各取所需,也可以正反理解。
因此老子思想无所不包,成为中国最博大精深的哲学。
如果说天地是个大仓库,那么老子思想把这个仓库给撑满了,中国任何文化思想,想从这个仓库中吸取价值,都要和老子思想的“道”发生瓜葛。
老子自比“道法自然”,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视同浩瀚无限的自然。
角度不一样,或者立场不一样,对老子思想的解读就会相去甚远,甚至水火不容。
中国文化如同一幅画,画要一气呵成。
“道”是中国文化这幅画的主题,孔子、老子是“道”的有为和无为的精神代表,老子、孔子同时历史性的登场,中国文化的“道”实现有机统一,于是这幅“道”画气势磅礴的一气呵成。
老子和孔子不仅处于同一时代,而且他们彼此还进行了思想切磋,可以认为老子和孔子结成了思想同盟。
这个思想同盟后来成为中国文化最丰富的思想源泉,也因此,老子、孔子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历史“圣迹”。
一种文化,必须让心灵得到寄托,中国文化的“道”就是中国人精神寄托的目标;
一种文化还必须让精神有张有弛,孔子的“道”就是帮助了中国人精神积极有为的“张”,老子的“道”则帮助了中国人的精神轻松自如的“驰”。
司马迁《史记》记载了老子和孔子历史性的见面。
孔子“道”的哲学意义小于老子的“道”,在历史传说中,孔子也是以学生的身份去拜见老子。
《孔子世家》写道:
“鲁南宫敬叔言 鲁 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 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老子传》写道: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非常崇拜老子,在古代交通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孔子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专程请教老子,和老子见面后,孔子由衷的称赞老子是龙。
龙是中国文化最高的图腾崇拜,帝王才有此享誉,而孔子把这个至誉给了老子,可见老子在孔子心中具有精神王者的地位。
司马迁说,从老子那里取经回来后,孔子的教学声望陡然大增,这很有可能是孔子从老子那里得到了思想的顿悟。
怎样分析老子对孔子的谆谆教导?他们有没有形成共识?
以上《史记》记载仅仅数十语,但是文化价值的表达非常鲜明,老子反复教导孔子要克制自己,去掉身上的“骄气与多欲”,而孔子奉行“克己复礼”不遗余力,孔子的毕生实践和老子的教导是何其接近!
但是为什么要“克己”?孔子和老子对此认识角度是不一样的。
老子的“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出发点是自私的明哲保身: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的思想,是推己及人的博爱他人的价值观。
尽管孔子和老子“克己”的出发点不一样,但他们都圆满的说明了个人和他人利益之间具有利害关系的统一性。
他们各自分工,从正反两个方向展开:老子的“克己”是策略性的利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孔子的“克己”是战略性的向仁爱的方向前进一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正反克己理论(自利的角度和相反的利人的角度)的建立,是中国文化社会利益协调理论具有了系统性和成熟性的主要标志。
老子天地不仁的“道”,和孔子仁义的“道”,两者在共同“克己”的目标下实现了“大同”联盟。
正反“克己”思想,是中国“道”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道”文化,是应对中国物质文化利益斗争的协调机制,也是中国物质文化发展的纠错机制。
老子“道”的文化是矛盾的文化,是“反者道之动”的文化,是虚“无”的文化。
老子揭露矛盾斗争运动规律,目的是为了熄灭斗争,调和矛盾。
老子矛盾的哲学是向社会警告矛盾斗争的危害性;老子宣传矛盾,是为了否定矛盾,为了躲避矛盾的斗争性,维持矛盾的统一性。
这种矛盾哲学的主观价值,最终必然逻辑的走向虚无,因为只有矛盾转化进入“无”的“道”的世界,矛盾才会消失。
政治文化上,这种“无”的“道”,就是幻想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社会文化进入无知无欲,无知无欲就可以万事不求人,而万事不求人,任何矛盾冲突就会烟消云散。
当然以上是老子哲学的逻辑彻底性和逻辑可靠性。
在实践中,人类活动是不可能进入极端的虚无状态,社会也不会回到小国寡民,但是终极价值虚无论,是老子“克己”价值哲学成立所必需的一种理论彻底性。
理论的逻辑彻底性,是理论可以有效为实践服务并且经得起实践诘难的最基本的条件。
老子的“无”的哲学,为人类克制欲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老子思想,表面是云里雾里的虚无主义,但是实际上老子的哲学价值浅显易懂,并且十分入世和理性,因此它和孔子“克己”思想一样,很容易成为普适性的大众文化。
老子的“无”,不像佛教完全否定物质世界,而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本质说明,老子认为物质世界就是有无相生,相安无事。
老子“道法自然”,是对物质世界的全面肯定,这种肯定,使老子的思想具有了世俗的基础,而不像宗教不食人间烟火,脱离和否定世俗。
和孔子理论一样,老子思想的物质世俗性,能够融入到中国的世俗文化当中。
老子“清静无为”的像婴儿无知无觉的物质生活价值观,既不属于死亡一样的物质静止生活,也不是脱离尘世的精神绝对追求,而是向往大自然的“无为无不为”,追求充满奥妙生机的天人合一。
“清静”是自然矛盾的一种礼貌,清静下面有矛盾,“树欲静而风不止”,静是相对的,而动是绝对的,老子追求的是大自然和谐互动的优美旋律,老子的清静是矛盾和谐相处的自然状态。
孔子、老子都执著于“克己”的思想,他们提出了“中庸之道”和“反者道之动”的理论,这些理论主张和谐,瓦解斗争,矛头指向当时社会物质文化充斥的霸王强权理论。
中国文化“克己”理论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物质文化的矛盾斗争造成了社会的全面危机,危机的严重性到了一触即溃的崩溃边缘。
尽管中国物质文化危机,导致反危机的“道”的文化的创造和建设,但是中国历史上“道”的文化,仍然不能有效的解救中国物质文化周期性的糜烂和崩溃。
——独立思考 阅读经典—— 苏州雨果书店与您交流思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