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中国在三北方向丢失了大量领土,除了列强的趁火打劫外,和之前两百多年的人口迁徙和分布格局也有一些关系。
清朝后期至民国,随着清廷的衰落和寿终正寝,中华帝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认同危机,回、蒙、藏诸部皆有此起彼伏的离心倾向。彼时中央权威衰弱,再加上列强策动,各部都有分裂出去的领土。但也有部落几经摇摆,终于不曾分离出去。这些部(盟、旗)多和汉族有较深的利益纠葛,汉族人口较多渗透,部分接受农耕生活生产方式。这说明巩固领土的最有效方式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同化。在分离与未分离的蒙回诸部(盟、旗)间画一条线,多少可以看出19世纪后期以前汉民族人口活动领域扩展的界限。
16世纪中后叶以降,中国人口大增,商品经济活跃、特别是长途贸易兴起,金属货币得到广泛使用,人身依附关系变松,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土地兼并严重,当时的中国人口有着开拓海外,深入西南,开发北疆的现实需求。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发的需求。自古以来,汉族人口不断地从中心区域向四周扩散,与之相伴的是中原王朝对羁縻地区控制的不断收紧,治理形式不断严密。比如,西南地区,从东汉末年开始开发西南,至明朝,随着对该地区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开始流官与土司并行的制度。控制力度大大加强。有理由认为,随着中原王朝人群的活动空间扩展和生活生产方式的传播,会有越来越多的松散羁縻地区逐渐被纳入行省制地方管理制度下。
明朝中后叶,西方新兴殖民国家均不同程度的接触和试探过明朝政府,但没有得到什么利益,于是之后就将注意力转向其他地区。日本的骚扰也在明朝被肃清。俄罗斯的势力还没有伸到西伯利亚。于是在17世纪至19世纪初两百年里,不计较日益没落的游牧势力的话,中国处在一个势力缺位的空间环境(主要是大陆)中。但是17世纪中叶以后,汉族人口向边缘地区和南洋的迁徙停滞下来。首先是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减少。另外,满清立国后,采取结盟蒙古各部和西藏上层人物的策略。禁止汉人向北方(包括西北和东北)这些地方迁徙。汉人与这些地区相对隔离。而原本活跃在近海领域的私人海上力量也被清政府消灭,再加上海外贸易的萎缩,明朝时开辟的南洋诸贸易据点也被西方殖民者取代。这样的局面到清朝后期慢慢被改变。越来越多无以生存的流民和商贩冒险向蒙古诸部和东北进发,找寻新的出路。清朝政府后来也终于放弃了之前几百年来严苛的政策,部分是因为新疆和东北的领土危机,部分也是出于要给无数走投无路的人一条生路。在之后的领土瓜分危机中,在丢失了大片无人居住的领土后,新疆,内蒙,东北历经危机而终于没有丢掉。但外蒙丢了。
今天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在现代民族学说的框架下,重新对汉族这一主体民族的地位做了微妙的定位。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