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91 篇文章
作为长征的四大出发地之一,福建省三明市拿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勇气与魄力,闯出了一条中医药医改新路子——2012年2月,三明医改拉开了序幕。这一年,福建省三明市率先“动刀”,一场剑指“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在三明打响了“第一枪”。9年来,三明医改彻底改变了这座地处福建中部山区老工业城市“以药养
2021-07-09
互动:142
据海外网7月5日电 印媒称,股骨头缺血坏死成为印度新冠患者继毛霉菌病后又一后遗症。《印度时报》7月5日报道,孟买已经报告了至少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这些患者均在接受新冠治疗两个月后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当地医生担心未来几个月会出现更多股骨头坏死的病例。据医生介绍,长期服用类固醇的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地的多名骨科专家都曾接收过新冠患者痊愈
2021-07-08
互动:174
近年来,中医受到的最大指责是不科学,中医被称为“伪科学”。日前,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中医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医是成熟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文化的统一体。辽宁日报:那您觉得中医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还是社会科学?贾谦:可以这样理解,中医是自然科学与文化的统一体,是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它是中国哲学
2021-07-06
互动:146
点击图片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OTNZRQHteNLwISM0CTriRg空间站在轨飞行期间,医监医保人员会分析航天员身体指标数据,中医四诊仪也首次运用在空间站任务中,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为航天员身体护航。据了解,结合建立“面诊、舌诊、脉诊”的数据库等方式,中国空间站实现中医天地诊断。
2021-07-05
互动:104
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等传统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谈金砖国家传统医药合作 202107/0421:34:50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题: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等传统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谈金砖国家传统医药合作新华社记者田晓航日前,金砖国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
2021-07-05
互动:33
6月30日,金砖国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举办2021金砖国家传统医药研讨会。金砖国家传统医药主管部门官员及专家,围绕“传统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应对新冠肺炎中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一致通过《2021金砖国家应用传统医药抗击新冠疫情在线宣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印度传统医学部特别事务次长普拉莫德·库马尔·帕塔,以及南非
2021-07-04
互动:97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授予了384名同志、追授16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其中包括已经仙逝的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 邓老为中医殚精竭虑、奔走呼号,献身中医药事业80余年,矢志不渝。他仁心仁术,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邓老曾说过:“我是为中医而生的人”。邓老1916年出生于中医家庭,他的祖父从
2021-07-02
互动:185
网友传来一段视频: 视频内容是南阳群众自发组织的一场庆祝建党百年的活动,现场出现了一条醒目的横幅:“热烈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缔造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这是一场“条件简陋”的群众自发活动,没有富丽堂皇的场地,没有装饰精美的舞台,有的只是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主席以及他所缔造的中国共产党发自内心的热爱。一条挂在“农贸
2021-07-01
互动:646
建党100周年
今天,中国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的消息: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1940年代的3000万减少至零,并且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4年无本土疟疾感染病例——这是中国人民在毛主席亲手缔造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又创造出的一项人间奇迹。 外国人总结中国抗虐成绩的经验是:强有力的政治承诺、国家卫生系统持续数十年的精准防控,中国科学家从中草药中发现并
2021-07-01
互动:140
6月26日,张伯礼院士做客江西卫视《闪耀东方·中国大思政》节目,这一集的主题是:从抗疫看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张伯礼院士十五分钟左右的演讲内容以及后面二十分钟左右与现场观众的互动交流内容都很精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伯礼:我在武汉用科学的中医抗疫,564例患者无一转重症【中国大思政·09】(视频较长,建议在wife下观看)《闪耀东方》这个节目,是
2021-06-30
互动:181
凤凰中医讯:近日,张伯礼院士做客江西卫视《中国大思政》节目时,直指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在抹黑中医,谁把中医跟封建、迷信和不科学绑定在一起?又是为了什么抹黑?为了利益!中医在当今社会如何继续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我们文脉相承。中医药也是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不笨!他不会说这些东西没效,几千年来几百代人,一代一代的在那儿试错,并不是说跌了跟头还在跌,跌了5000年了,不是的,现在
2021-06-29
互动:424
这几天,中成药片仔癀引发了全网热议,虽说作为名贵中成药的片仔癀在一定的圈子中已经是蜚声中外,但实际上在此之前,中国很多普通老百姓其实并不知道片仔癀。然而,以“药中茅台”、价格高昂、限购抢购、一粒难求等这种方式火爆全网,着实不算正能量。这次事闹得有点大,上了热搜,人民网也下场评论:片仔癀一药难求,究竟为哪般?事情是这样的:6月以来,片仔癀出现断货涨价,媒体
2021-06-26
互动:92
导读:“我常说,我们这一代中医,是孤独的、彷徨的、悲壮的,像“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士,像扑火焚身,至死不悔的飞蛾。我敬仰所有在中医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人,他们是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的勇士,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痛苦而清醒着,智慧而幸福着,我没入过党,但在立志从事中医时,却真切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灌注全身,她值得为之奋斗终生。”从网上的不少言论中看到,中医学院
2021-06-21
互动:193
早上的时候刷到一条微博,有一位网友向一位中医老师(飞龙中医)提问:现在的中学生测评有一半是抑郁了,重度的七百人里有一百人。请教,如何从中医上给到孩子们一个普适性的扶阳调节?这位中医老师回答:其实是没有阳气了,读书苦的,脊柱侧弯也是那么回事。这位网友之所以会向这位中医老师提问,是因为这位老师在去年7月发过一条相关微博,他说:抑郁症患者的低血压问题,学习突然变懒了,
2021-06-17
互动:137
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消息,5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中医抗疫医疗队荣誉证书奖杯颁发仪式,对赴境外救治感染新冠肺炎中资企业员工的三支中医抗疫医疗队进行表彰。这三支中医抗疫医疗队一共16名队员,救治的对象主要是境外感染新冠肺炎的中资企业员工,但他们创造了十分优秀的成绩,出色地完成了援助任务:成功救治了确诊患者821人,且实现
2021-06-15
互动:78
1958年4月19日,卫生部副部长朱琏接到通知,要她和洪敏医生一起去见毛泽东。1今天要谈的当然是卫生工作。朱琏猜测,也许还是针灸方面的事。三年之前,毛泽东在杭州和她的谈话,现在又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朱琏眼前:那是1955年4月,朱琏13日午夜匆匆从北京抵达杭州,第二天下午,有关负责人就来通知她和洪敏去见主席。在一小段等候的时间里,朱琏听这位同志讲到了毛泽东关于针
2021-06-11
互动:191
2021年5月17日,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节目,请来了“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伯礼院士以及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他们一起对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经验进行了解读总结。这是《这就是中国》第99期节目,主持人在开场的时候说到,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的节目通过很多的角度,带大家去深度地认识我们的国家
2021-05-27
互动:125
教育部网站5月17日消息,教育部发布《关于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会等三个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通知里说,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切实加强中国书法、武术、戏曲教育工作,……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书法、武术、戏曲进校园、进课堂,……经研究,决
2021-05-19
互动:133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通俗易懂,早已深深地溶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医药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历来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这就是中医摧之不倒、毁之不灭的根本原因所在。
2021-05-16
李华亭
互动:107
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巍巍山门,子母阙迎面而立,阙身下一对朱雀正展翅欲飞。金色的琉璃瓦映衬着“医圣祠”三个遒劲大字。院内古碑列道,殿阁俨然,葱葱郁郁间透露出历史的古朴凝重。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便长眠于此。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让我们随着考察的足迹,穿越千年时
2021-05-13
互动:93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源自中国古典医籍的“三药三方”在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三药三方”的代表——清肺排毒汤,就是由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融合而来。5月12日,正在河南南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这里的医圣祠。让我们随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近张仲景这位千秋医圣,探寻中医药学这个中华瑰
2021-05-13
互动:69
一个星期前,踏访100名民间中医的杨东老师(大公鸡报晓)报道了一名河北邯郸市的民间中医赵计增老师,赵计增老师曾在2020年初武汉抗疫时赶赴一线战疫。赵计增是中医世家出身,1972年生人,自幼受其父母熏陶,学习中医,16岁精通脉学,1982年开始行医,到现在已经是一名优秀的民间中医师,在切脉的修炼上已十分厉害——杨东在其采访报道中这样评价到:赵计增老师搭手一摸,就能诊断出你
2021-05-12
互动:268
“回到自己战斗过的方舱,感觉亲切又激动。”4月9日下午,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重访抗疫期间工作过的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说到情深处激动难抑,泪水涟涟。4月9日,张伯礼院士(左一)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回忆疫情期间在此奋斗的历程时落泪。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2020年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张伯礼临危受命飞赴武汉,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投身抗疫最前线,
2021-04-13
互动:63
在中国的抗疫进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据有人统计,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不仅疗程短,而且疗效好,几乎无死亡病例。这是事实,摆在世人面前。至少在治疗新冠肺炎当中,中医药与西医药相比,孰更为优,一目了然。西医的治疗就是冲着病毒去的。可是至少就目前而言,根本没有可以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更不用说消杀病毒了。那些打着所谓治疗效用的药物。到底是通过什么药理来治疗新冠肺炎
2021-04-07
互动:148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医务工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奋力苦战,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
2021-04-07
互动:108
本文是国家科技部研究员贾谦的文章,可以说纠正了目前社会大众对中医的许多误解和盲区。中医第一个优势是可以预测疾病。中国过去有两句老话,一句叫做“司岁备药”,一句叫做“司岁备种”。就是说我们要根据五运六气来预测来年到底是旱还是涝,是过干还是过潮,是过热还是过寒。据此可以确定明年需要种何种庄稼。如果来年雨水大,可能要涝,我们就需种高秆
2021-04-01
互动:292
2021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都提到了保护发掘民间中医的建议。贵州省对待民间中医历来是比较友好的。2020年新冠爆发之际,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在2月2日发出通知,征集民族民间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秘方验方和技术方法。虽然最后由于《执业医师法》的限制,没让民间中医药参与
2021-03-12
互动:125
2021年3月5日,两会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吉林市华侨医院院长朱世增委员提议:建议成立中医继承和发展委员会。 朱世增委员表示,多年来,国家对中医多部位交叉管理,造成职责不明等问题。他建议:1、升格中医药管理机构,将卫计委中医司和中医药管理局合并,成立中医继承和发展委员会(下称中医委),任用中医药专业人才管理,独立于同级卫健委之外,赋予足够权责,全权管理中医,使之真正有能力担负起
2021-03-11
互动:255
2020年,在一场惊心动魄史无前例的全民抗疫战争中,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的有力贡献,被誉为此次抗击疫情中国方案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对此,本报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人民英雄”奖章获得者张伯礼院士——张伯礼代表“此次抗击疫情,中医药发挥了很大作用,也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电话的一头,正在参加两会的张伯礼院士激
2021-03-10
互动:126
看完大公鸡报晓对老中医喻德元的采访实录后,笔者的心情很是复杂。医术高超的老中医喻德元,可以治愈许多世界性疑难病,比如脑梗塞、脑萎缩、老年痴呆、股骨头坏死等等。他是我国的名老中医,名列《中国名医列传》,获《世界传统医学名家杰出成就奖》,给很多领导治过病。但是,这样一位“国宝”级的老中医曾在其所在医院(1983年-1996年)遭到很多的排挤,也不被医院所重
2021-03-07
互动:195
3月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布了一则好消息:国家药监局通过特别审批程序应急批准了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和宣肺败毒颗粒上市。是的,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在古代经典名方基础上创新而成的三个有效中药方剂: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都由好方子变成了人人可及的新药!这三个方子从它们的出现到应急使用再到上市,仅仅历经一年时间,这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抗
2021-03-04
互动:77
[导读]近年私人中医诊所蔚然成风,虽然就主流医学潮流而言,中医似乎没有骤然升温的理由,但社会的反应却并非如此。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市场化改革恰恰满足了就医者个性化选择的需要。反观中医“行骗”的刻板认知,许多患者正是因为自身病症在西医里找不到彻底治疗的手段,才选择就诊中医。而中医“时灵时不灵”的辨证施治,则是中
2021-03-02
互动:55
2月27日,吴孟达因患肝癌治疗无效离世。很多人怀念,很多人伤痛,也引发了很多的思考和讨论。比如知乎上便有一个问题:吴孟达是死于肝癌,还是死于肝癌的治疗?根据媒体的报道,吴孟达确诊肝癌时间不超过3个月,之后进行了手术和化疗,从确诊到去世,时间不超过3个月。这样快的死亡,到底是肝癌本身导致的,还是肝癌的治疗导致的?不治疗,存活的时间是否更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多的是
2021-03-02
互动:173
2020年12月的第八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渐冻症患者,人民英雄张定宇,公开表示说:我们的中医药能够更多地宣传,让那些现代医学的医生和同事们,特别是向他那样拒绝中医的人,对中医不信任的人,自己切身去尝试一下。2018年,张定宇确诊渐冻症。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病,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开列的五大绝症之一,与癌症和艾滋病齐名。2020年10月14日,在抗疫一线与国家中医医疗队一起并肩作战
2021-02-25
互动:136
一个星期前,大年初四,系列报道民间中医事迹的大公鸡报晓杨东老师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2021年民间中医状告卫健委第一案。这个案子中的原告是很多关心民间中医的人士所熟知的孙继石老师,本号也在2020年撰文写过和孙继石老师相关的文章。这个事情从发出以来,得到了民间很多关心民间中医关心中医药发展的普通人的关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到了现在,在原定2月24日开庭前的2月21日晚间
2021-02-24
互动:204
继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之后,张定宇又获得了2020“感动中国”人物称号。在2021年2月17日晚间播出的央视颁奖典礼上,张定宇回答白岩松的提问,再次介绍了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他说,自己身体状况比一年前有了好转,正在尝试中医的治疗方法,最主要的是中医的推拿按摩,和现代的一些康复手段。现在走路平稳了一点,可以踩自行车了。(点击上图观看视频)在
2021-02-19
互动:170
去年疫情肆虐,武汉封城前夕,大批人员逃离。但一批忧国忧民的中医却冒着生命危险历经千辛万苦逆行武汉,将精湛的技艺无私地贡献给抗疫前线,为控制疫情立下了功勋。照常理来看,怎么着也得给这些勇于担当的医生颁个锦旗发个奖状吧?可蹊跷的是,在疫情中大显身手的中医却遭莫名打压,徐州的孙继石医生就是其中之一。(孙继石医生请战支援武汉)孙继石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学医,1
2021-02-19
互动:240
持续长达一年多的疫 情还在继续,炒得沸沸扬扬的各国疫 苗终究未能一举拿下最后的胜利。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医疗事业不分中西,医疗条件不分彼此,哪个管用上哪个,谁能解决大众疾苦上谁。然而,我们惊奇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从2019年底开始爆发疫 情,后来陆续传出中医药对新 冠 肺 炎
2021-02-17
互动:293
武汉战役中,不少读者知道了邓铁涛弟子邹旭教授的传奇故事。他是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2020年2月他驰援武汉,在汉口医院碰到一位呼吸困难的重症患者,病情危急。西医大夫给患者机械通气,但患者大汗淋漓、烦躁,难以配合。无奈之下,只好问邹旭有没有办法。邹旭立马拿出随身携带的针灸针,在患者下肢、上肢几个穴位上施针,10来分钟患者便平静下来了,脱离了危险,避免了插管带来的痛苦和风
2021-02-07
互动:158
河北省暴发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以来,河北省中医药系统在总结2020年抗疫经验基础上,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中的作用和优势。截至2月1日,在河北省累计940名(输入型2例)确诊病例中,有916名应用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率为97.45%。现有28名无症状感染者全部应用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率为100%。河北省各定点医院第一时间建立
2021-02-06
互动:131
人物小传屠呦呦:1930年12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50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举世闻名;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留影。新华社发2020年12月30日,是屠呦呦90岁生日。她收到一份特别的生日礼
2021-02-04
互动:147
从人体科学的观点,中医有许多比西方医学高明的地方,但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各民族医学于一炉的新医学。医学的前途是中医现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径。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2021-02-04
钱学森
互动:161
今天,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清肺排毒汤早已耳熟能详。无论是在2020年初,我们面对疫情,对重病患者无特效药时,清肺排毒汤的横空出世稳定了人心,打不破了互联网上一些公知吹捧起来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号称人民的希望)的神话;还是,在2020年中期,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支援世界上一些国家抗疫的物资清单中,总能看到清肺排毒汤大名;哪怕是到了2021年,我们看到新闻报道,在石家庄,清肺排毒
2021-01-28
互动:472
▲ 右边年轻人为葛又文先生世界就是一个无数偶然的组合,清肺排毒汤的出现就是一种奇迹。大家想一想,如果葛又文没有和中医局副局长王志勇的私人关系,中医局寻找治疗新冠治疗方的信息怎么会到了葛又文手里,一个没有执业证的民间中医研究出的方子怎么可能到了中医局一帮专家的眼前。想想真的有点可怕,如果没有这种私人关系,民间中医再有高人也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想法上达天庭
2021-01-26
互动:334
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接连派出国内顶尖专家对河北省医疗救治进行现场指导。这其中,不乏中医专家的身影。1月7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和呼吸科主任李光煕抵达河北石家庄,进入河北省胸科医院。两天半的时间,他们巡诊了全部508位患者,了解了患者的四诊信息,并为情况特殊的患者和重症患者一人一方确定治疗方案。1月12日,广
2021-01-21
互动:143
今天读到了一名青年中医的故事,在这名青年中医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转折点,处在转折点的时候,很艰难,往前踏出一步的时候,又很励志。可以推断出这位青年中医是一名90后,因为他是2009年高中毕业,考取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高中时期虽读得是理科,却很喜欢文史哲,喜欢传统文化,喜欢武侠和武术,而武侠和武术中又有一些神医故事,受这些影响,他选择了学习中医。但是进入大学以后
2021-01-15
互动:126
针灸,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随着不断西渐,针灸治疗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普及甚至超过了中国。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西方医学针灸”的兴起,世界针灸的发展正遭遇“去中国化”。中医针灸,何处去?文 | 景向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 、王莹莹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主任医师编辑 | 王乙雯 瞭望智库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
2021-01-12
互动:138
2021年1月9日,《柳叶刀》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论文评估了COVID-19(新冠肺炎)对患者的长期影响。笔者理解的这个长期影响应该就是新冠后遗症的意思。这项研究是由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一项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是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之间从武汉金银潭医院出院的1733例新冠患者,患者中位年龄
2021-01-10
互动:96
喀什经验:再次验证中医大疫通治之疗效,27天全部治愈! 昨日,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了新疆喀什疫*情的经验总结,这个总结很好,就像11月中时,也有一个总结《山西:大疫通治的试点经验》,也很好。这些总结,来自一线,是实践经验,也有现实问题,是一种印证也是一种启发。(山西经验:大疫通治,从不敢用中药到一些输入病例只用清肺排毒汤)新疆喀什疫*情起于10月24日,喀什地区疏附县对“
2021-01-01
互动: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