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布了一则好消息:国家药监局通过特别审批程序应急批准了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和宣肺败毒颗粒上市。
是的,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在古代经典名方基础上创新而成的三个有效中药方剂: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都由好方子变成了人人可及的新药!
这三个方子从它们的出现到应急使用再到上市,仅仅历经一年时间,这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抗疫三方新药上市意味着什么?新华社记者也就此专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黄璐琦院士说了两点:
第一点,说明了我们的中医理论在这次的新冠肺炎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还有在临床疗效的取得过程中我们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得到了充分承认,并且转化成一个物化的载体,变成了一个新药。
第二点,说明我们的药监部门,积极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传承意见,把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实践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证据体系,探索出一条新的新药审批道路。应该这么说,这三个方变成药上市是一个新的起点,给我们中医中药支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这一段采访中,黄璐琦院士一直是微笑着的,透露着一股“欣欣向荣”的喜悦之情。
▲新华社采访黄璐琦院士:抗疫“三方”新药上市意味着什么?
中国的中医史就是一部抗疫史,我们有几千年的抗疫史,有前人负重前行战胜疫*情的厚重的经验,中医在面对这种突发性传染病上有突出的优势。正是因为中医中药由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故而,在2020的新冠战疫中,救治患者时,中医中药能够第一时间开出药方,一边治疗一边研究,而且产生良好的救治效果。
此外,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三药三方,在后来参与一线抗疫的一些中医专家的回顾中,我们也获知,在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上,他们辨证论治,开出的中药方剂也是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化裁而来的。
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国家中医医疗队北京中医药大学援鄂总领队叶永安所经历的新冠重症危重症攻坚战。笔者现在再去回忆叶永安教授所讲述的救治过程,仍觉惊心动魄。那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硬仗!要快、准、狠,才能及时地挽救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经过深思,叶永安他们也是回到了古人的中医经典《伤寒论》《金匮要略》去寻找有效的办法,最终化裁调整古代经典名方,成功救治了一例危重病例,此后,他们接管的重症病房再未出现过一例死亡!(参考阅读:再度震撼!这个新冠重症病房在叶永安中医团队入驻后实现零死亡)
中医中药应对突发传染疾病时的优势——有切实有效的经验可循;有疗效显著的中药可用(组方还需会辨证论治的中医人),在这一次的战疫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最终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产生了可喜的成果,意义重大。
经历新冠后中医的传承创新发展也迎来了更多利好政策,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2020年12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让此前颇受束缚的中药审批有望松绑。如《实施意见》提出:改革中药注册分类,不再仅以物质基础作为划分注册类别的依据,开辟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注册申报路径;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向新药转化,对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实施简化审批。
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们可以获知,新药申请从研发到生产上市,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获批。结合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来看,可以说,新药研发是一项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不可预测因素多的系统工程。有专业人士预估了一般药品研发的大致流程及相应花费的时间,总计至少要8年以上。
而中药新药都是复方,这个过程便相应更加困难,此前的标准很多都是借鉴了西药研发上市的标准,不太符合中药复方的实际情况。
抗疫三方历经一年便获批上市,诚如黄璐琦院士所说,是药监部门对国办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的积极落实,是《实施意见》的落到实处,最终是让人民受益于中医中药!
“抗疫三方变成新药上市是一个新的起点,给我们中医中药支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