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08伊朗战争年-布什的战争?

四代重歼 · 2007-07-21 · 来源:中华网
伊朗问题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四代重歼:08伊朗战争年-布什的战争?

    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已经让人们的局势眼花缭乱。作为第一热点的伊朗问题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是战是和,战有何时战,成为了一个迷团。而迷团的背后,折射的则是大国的国家利益。当然,不否认其中存在的个人因素,其间的不确定性给了人们以想象的空间。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个人的因素就是美国中统布什。当媒体在炒作布什准备于离任前解决伊朗问题的时候,笔者却想到了另外的一些东西——布局,一个地道的阴谋。

    舆论普遍对于08年的伊朗感到担忧,认为08年可能是伊朗战争年。更有人将其中加入了布什的因素。那么,伊朗是否真的会在08年遭到来自美国的军事打击呢?

    美国作为一个实力体存在的利益主线是不可能有任何动摇的。08年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是否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这是衡量08年伊朗是否会遭受来自美国的军事打击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当然不会轻易让伊朗拥有核武器。伊朗早就声称会与伊斯兰世界分享核技术。不排除伊朗这一声明是为了获得支持,可也不能排除政教合一的伊朗这样做的可能性。伊朗拥有核武器后对于中东地区核扩散的促进是美国所不能允许的。中东是美国经营多年的战略要地,如果因为核武器而遏制住了美国可能的战略手段,那对于美国利益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核心利益的层面。

    从核问题的角度来看,打击伊朗并不急于一时,至少各方面的情报都显示伊朗距离获得真正的核能力还有相当漫长的距离。如果美国确认伊朗能够在08年左右获得核能力,那么打击在现在就应该开始了。

    至于赢得文明冲突的角度,则不能认为是美国在伊朗问题的上的利益主轴。文明的冲突很难细致地量化为实力逻辑。文明的冲突本身也难以获得胜利。即便能够获得胜利,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文明的冲突不可能压倒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占据伊朗问题的主导地位。

    伊拉克问题的存在,对于伊朗问题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伊拉克问题牵制了美国不小的精力,对于美国打击伊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阻力。另一方面,伊拉克问题的解决又有赖于伊朗。如果能够解决掉伊朗,对于伊拉克问题的彻底解决,将有不小的帮助。

    美国人也注意到了,伊拉克问题也不仅仅只存在一个伊朗因素。即便少了伊朗,也并不意味着抵抗运动会消失。同时打击伊朗也可能给伊拉克问题的解决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仅仅对伊朗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伊朗必将更为直接明显地介入到伊朗问题的解决中来。如果是全面战争,对于美国军力的牵制,恐怕将大到一个让美国的全球战略线脆弱到不可接受程度。全面占领伊朗,至少在一个阶段内不仅仅不能减少中东地区对于美国兵力的牵制,还将大大增加这一负担。

    伊朗问题也并不是美国的一家之言。伊拉克战争唤醒了欧盟、俄罗斯、中国等国际势力。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单极化的危机不仅仅停留于纸面上。在伊朗问题上,各国的处理方式更为灵活。一方面是要求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另一方面也和美国拉开立场上的差距,表明自身的态度。特别是欧盟,在这个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伊朗问题上,欧盟与美国是处于对立面上的。可是欧洲并不会对美国直接采用对抗措施。伊朗的石油欧元结算政策对于欧元是一个不小的鼓励,对于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也是一个不小的提升。石油欧元结算就是当初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欧洲无法从军事上给予当初的萨达姆政权以足够的帮助,对于今天的伊朗也是类似的情况。通过伊拉克战争,欧洲已经意识到自己与美国较量不应该是针锋相对的,而应该重视自身的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作用。

    同样,在伊朗问题上,俄罗斯和中国也没有同美国采取敌对的策略。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希望伊朗核问题采取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也就是说,世界主要势力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都是基本一致的,甚至可以认为是有默契的。

    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对于美国单极世界的建立都是持反对态度。美国单极世界建立受害最大的也恰恰是俄中两国。两国不仅仅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对手,同时也是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对手。

    如果说在伊拉克问题的时候,中俄两国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那么在伊朗问题上,中俄的反应显然会更为直接有效。俄罗斯可以通过高加索、里海和中亚来联系伊朗,而中国则可以通过中亚和巴基斯坦来联系伊朗。一个伊拉克,在得到了伊朗帮助的情况下都能牵制美国十数万兵力,那么一个伊朗,在得到中俄两大国的帮助下,又能够牵制美国多少兵力呢?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美国对伊朗实施军事占领,就可能让三方走得更近。美国的确从来不主动针对欧盟国家事实军事打击。然而,美国却从来把欧洲当成一个潜在的重要对手在对待,间接的打击一直没有停顿。美国是从欧洲手中接过霸权的接力棒的,又怎么会对上一轮霸权的中心地域不加防备呢?欧洲在被美国压制多年之后,也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从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再到现在的伊朗核问题,也的确该明白了。再不明白,美国完成了战略布局,一切就来不及了。

    经过冷战后十多年的调整,美国的战略目标已经开始明确。只不过,仍然有人被蒙在股里。由此,产生了不少错误的战略定位。

    美国真正在全方位进行打压的仍然是俄罗斯。为什么在苏联解体后十多年,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仍然不时紧张。在中美之间,很难看到这种层次的紧张。可以断言,激烈的战略层面的冲突,发生于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在俄罗斯的实力已经衰退的今天,这是为什么呢?

    惯性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冷战导致的双方敌对让不少美国人对于今天的俄罗斯仍然心有余悸。然而,更重要的因素还是俄罗斯有着与美国最为接近的军事技术体系。正是这样一个完整而强大的体系,让美国人感到担忧。这个体系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军事技术的提高,第三世界一些与美国关系恶劣的国家的武器装备,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这套体系。

    美国称霸世界,本质上是其对于自身资源的充分利用。可是最为直接的工具不是经济力量,也不是政治力量,而是强大的军事力量。正是凭借着军事力量,美国实现了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都不可能完成的战略行动。暴力作为最激烈的运作手段,也是短期内收效最大的活动。当年,正是前苏联的军事系统,遏制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即便在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仍然在凭借这套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人也发现了这一点。这是俄罗斯在经济实力大幅度衰退的情况下仍然致力于军事技术发展的原因。俄罗斯要想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自己的世界强国地位,就必须这样做。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普京总统“卖掉克里姆林宫也要造新型核潜艇潜艇”的悲壮言论。其言论背后的实质就是克里姆林宫并不能够给俄罗斯带来世界强国的地位,但是新型核潜艇却能。

    只要俄罗斯愿意,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仍然将是在军事技术体系方面与美国最接近的国家。因此,某种意义上,美国也可以认为俄罗斯是短期内对于美国直接威胁最大的国家。

    因而,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美国不断压缩。这种压缩的直接后果就是在有核力量支撑的同时针对俄罗斯的全面战争很难爆发的前提下,俄罗斯将失去继续加强军事力量的动力。大英帝国的彻底衰落不也正是在殖民地纷纷独立,利益对于全球性军事力量的吸引力不足而导致的吗?

    欧盟呢?虽然被美国当成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可是美国并没有直接针对欧盟的行动。甚至,美国还在努力维系跨大西洋联盟。其间的意义就是将欧盟的行动限制在一个框架内。在间接战略的掩护下,一点一点地削弱欧盟的力量,避免欧盟具备挑战自己的实力。

    分裂欧洲是美国的一大策略。非常明显的行动一方面是大力拉拢英国,使得在欧盟实力体系中占有重要比例的英国游离于欧盟利益集团之外,也失去了积极参与到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来的兴趣。失去了英国的参与,欧洲一体化的难度大了几个等级。另一非常明显的行为则是制造新老欧洲的分裂。拉拢东欧等欧洲非主流国家,包括之前的西班牙等,力图拖延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美国同时也在一直给欧洲制造敌人,使得欧洲无法具备比美国更好的金融环境。之前的苏联,现在的俄罗斯,欧洲总是沦为人质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欧洲所流失的金融利益,恐怕已经大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而这一过程的另一好处,则是让欧洲对于美国的安全需求长期存在。

    在政治上无法实现统一的欧盟,自然也无法在军事上形成统一。虽然我们能够看到欧洲的一些军事技术研发合作,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仍然是重复投资。欧洲整体上比之美国的经济规模并没有太多的领先,这就意味着缺乏体系配合同时又重复投资的欧洲至少在当前这种政治环境下是无法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形成直接威胁的。美国并不乐于与欧洲进行直接对抗。那样只会促使欧洲更为有效地整合不下于美国的庞大资源。其结果是美国所不乐见的。

    欧洲即便明白了,也很难超脱于美国这种怀柔压制政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欧洲的现状决定的。不同国家的不同利益让美国有了分化的基础。而榜样的力量则是无穷的。不可否认,英国的政治沦落的确也给他带来了实际利益。82年的马岛战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新加入欧盟的一些国家以及以前加入欧盟却无法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就打起了美国牌。通过美国人的力量,来提升自己在欧盟的发言权。如果欧盟是一个国家,则很难想象这种行为的发生。

    在欧洲,真正具有一体化倾向同时有推动一体化能力的国家只有那些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由于其他国家缺乏足够的主观能动性,一体化进程走得相当缓慢。美国在间接战略的掩护下避免了直接刺激欧洲,却又实现了长期压制欧洲的目的。

    说到中国,不得不说那个利益攸关方的定位。从之前的战略竞争对手的地位的转变,正说明了美国对于自身战略的日益清晰。中国的走向值得关注,但在美国看来,中国要对美国形成最直接的威胁还需要时间。

    中国的经济规模庞大,却没有足够的经济质量。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技术上的落后。在军工科技上,这种差距同样是非常明显的。在从俄罗斯获得一定的军事技术之后,继续的提高对于中国来说仍然要靠自己的力量。俄罗斯很难把支撑自己世界地位的家底全部掏给中国。同时,中国也不得不在引进俄国技术的过程中面对消化吸收这个时间滞后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在经济上的追赶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国并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行动导致中国战略重点从经济建设向军事建设上的转移。前些年,由于美国将中国定位于竞争对手这样一个地位,导致中国对于国防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了。特别是由于几次重大的事件,给中国带了深深的震撼,也给美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近些年来,已经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在军事建设上加大投入的效果。新战机、新坦克、新军舰,都已经开始可以拿上台面了。虽然差距仍然存在,但是的确在缩小。中国的这种改变让美国感觉到了压力。美国因此也开始审视自己对于中国的态度。

    通过“9.11”事件这一历史契机,美国开始寻找与中国的战略共同点。比如在遏制台独以及朝核问题方面,中美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共同利益的存在。通过合作增进互信,也可以避免中国走上前苏联的道路。前苏联失败了,美国却并不能保证中国也一定会失败。如果说欧洲能够提供给美国一个抗衡前苏联的战略优势所在,那么可以认定,日本并不具备与欧洲相提并论的资格。中国的战略资源和国家潜力,也未见得就不比前苏联多。

    这也就是说,美国开始将中国的位置放在介于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对中国的战略空间的打压显得比较温和,在直接步骤上并不明显,力图避免在中国最关心的台湾和朝鲜问题上刺激中国,也没有试图对中国的已有战略空间进行全面打压,而是借由反恐风暴在西面首先进行战略布局,在打击欧洲和俄罗斯的同时,为未来在西面堵截中国进行着准备。

    总结起来,可以说美国是在强硬打压俄罗斯,温和限制中国,温柔削弱欧洲。理清了这一层关系,再回过头来看伊朗问题,角度又有不同。

    可以说,至少眼前,伊朗问题对于欧、中、俄三方有一个一致的地方。美国一旦打击伊朗,三方利益都将很大程度上受到损伤。在伊拉克被干掉后,欧元准世界货币地位的重要支撑点就是伊朗。可以说,只剩下一个石油支点支撑的情况下,局面已经岌岌可危了。至于俄罗斯,则有可能出现美国实力渗透到里海边的情况,从中亚和高加索方向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中国,与伊朗有不小的经济联系,同时还关系到中国全天候朋友巴基斯坦的立场问题。

    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能够在伊朗保留自己的战略空间,即便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至少也可以牵制美国在东欧和中亚方向的脚步。如果这道防线崩溃,则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受到打压。那个时候,俄罗斯的反抗意识必然更加强烈。

    欧元世界货币的构想在惨遭美国多次打击之后已经沦为准世界货币。如果失去了伊朗,欧元启动的外围阵地就几乎全部丢失了。欧洲主要国家对于美国的敌视也将加剧。原本还有伊朗这个选择的欧洲也必然在能源问题上更加依赖俄罗斯。而欧盟也必然会因此审视缺少统一的政治、军事力量的情况下自身发言权的有限。发言权流失的背后则是巨大经济利益的流失。

    至于中国,一方面是能源来源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地缘政治空间受到打压。南亚,单单有个印度,是无法玩出什么来的。美国的力量在对南亚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一旦美国通过伊朗将自己的力量大量注入,则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印度在南亚方向对中国的利益形成实质威胁。一个地缘政治上打不开局面的印度和一个在地缘政治上打开了局面的印度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中国,也必然会在此之后更大程度上在能源方面依赖俄罗斯。

    控制了伊朗,真正实现了美国的战略目的了吗?

    欧洲的削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刚刚打掉伊拉克政权,削弱了欧元地位之后,如此明显地在欧洲已经深层次介入到伊朗问题的前提之下仍然迅速动作,必然将刺激到欧洲国家那算不上特别敏感的神经。实际上,由于美国在中东的巨大控制力,伊朗的欧元结算暂时还不会给美元霸权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美国并不希望欧盟从伙伴变成敌人。敌人总是比伙伴更难把握。

    对于俄罗斯的打击,主要方向还是东欧地区。虽然从中亚地区渗透也有不小的吸引力,但是中亚地区还涉及到了中国。如果过分进逼,恐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伊朗这个能源来源的游离会把欧洲和中国更紧密地向俄罗斯地身边推动。欧洲和中国的资金有可能继续支撑俄罗斯军事技术体系的发展。这是美国所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所谓的中国威胁是远景的。如果把他变成一个眼前问题,则可能在对于俄罗斯的全面打压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加速中国的军事崛起。如果中国愿意在经济上付出足够的代价,未必不能够在一定年限之内取得军事质量上的更大成果。结果则可能是一个在经济上对美国冲击变小,军事上对美国冲击变大的中国。那么,尚且还不如迎击一个在经济上冲击美国的中国。至少,这样的中国不容易导致美国全球霸权的崩溃。

    显而易见的则是,打击伊朗,等同于同时打击三大势力的重要利益。其结果,必然是三方在反霸权的路上走得更近。当然,这也不是说,美国在近期打击伊朗就会有利于其他三大势力。美国的行动加剧了对抗,实际上是各大势力都不得利的局面。试问,全世界的资源都集中在军事上,那么民生的发展呢?所以,没有绝对的赢家。甚至连相对的赢家也很难去判断。

    拖下去,美国的机会并非不可能来到。局势的变化将有可能导致伊朗问题上各方立场的变化。比如说,伊朗在核问题上走到了临门一脚,又或者各大势力之间发生了不可预测的事件。到了那个时候,利益关系就发生了改变。这是从两个角度上来说。前一种状况是伊朗的危害增大,则相对来说也是打击的利益增加。后一种状况则是负面影响减少,则相对利益增加了。

    是否可以认为,美国一直在军事上给伊朗施加巨大的压力,等的就是伊朗加速核进程,最终找到打击伊朗的足够理由,完成其战略线的构建。从伊朗被定位为邪恶轴心,到伊朗大力发展核武器,这之间的联系,其实是非常微妙的。只不过,伊朗能力有限,恐怕是赶不到08年前了。特别是在有了欧洲、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的庇护之后,对于安全的信心,又有所增加了。东面的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想必也能够给伊朗一点启示。这个大套,希望伊朗不要钻。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讨论布什的伊朗战争是否会发动。

    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给布什带来的政治收益是明显的。布什赢得总统选举,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伊拉克战争的迅速胜利带来的声望。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的增加,经费的消耗,政治上的代价也展现出来。布什的支持率一路走低,共和党中期选举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诠释。

    在08年布什即将离任的情况下发动战争,对于布什的政治生涯,甚至对于共和党,都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虽然布什是个强硬的总统,但是他终究需要其背后的政党的支持。共和党不可能为了布什的个人意愿付出长期的代价。在伊拉克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贸然发动一场新的战争,共和党的总统选战基本上可以直接放弃了。

    从布什个人的角度来说,如果他不想背上战争总统这个名声的话,那么他就应该止步。切尼的强硬或许对于战争是个巨大的推动。可是人们不会记得是某个副总统发动了战争,而只会想到是某个总统发动了战争。

    无论是从共和党团队还是布什个人的角度来看,强行在其离任前发动战争都不是一种理智的行为。上升到美国国家层面,这种行为同样不理智。可见,因为布什个人意志而发动一场针对伊朗的战争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控制伊朗的行为,反而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一个重点。美国的舆论轰炸带来的战争阴云,的确有可能导致伊朗核进程加速,进而充实美国的打击理由,使得美国的代价减小。换一个角度,则可以认为,是美国在通过自己的运作加速各国在伊朗问题上的态度转变。

    在伊朗问题上,我们用不着着急。伊朗看起来还是比较安全的。我们在伊朗的利益比不上欧盟,和美国的敌对程度比不上俄罗斯,我们大可不必马上站到前台。通过我们对于伊朗的影响,通过我们的亿万美元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我们能够在伊朗问题上做很多事情。美国,不可能抛开我国的利益去解决伊朗问题。欧盟,则已经在伊朗问题上付出了诸多努力。关于欧元地位的较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将加深美欧矛盾。这是美国无论是否打击伊朗都无法从远景条件下避免的问题。

    伊朗即便没了,对中国来说也不是末日到来。中国的既没有走到冲击世界货币的时候,又没有到经济不堪支撑军事建设的光景。石油供应也不可能说断就断,除非美国决意军事消灭中国。因此,我们要以一种更为超然的态度去面对伊朗问题。谁说不明确表态就是不参与?

    我们手中的牌,不仅仅是欧洲需要,美国也需要。既然如此,何不待价而估。谁想在这场长期的角力中获得一点优势,恐怕就将不得不在其他方面给中国让利了。

    布什的战争?还是算了吧。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4. 星话大白|越南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