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在进入“后安倍时代”
郭 王
一如选前各方分析之所料以及民调结果之反映,被延迟至7月29日举行的日本国会第21届参议院选举仍然毫无疑问地以自民党的惨败告终。执政的自民党在此次改选中仅获得37个议席,而在野的民主党则赢得60个议席,较自民党多了将近一倍。如此一来,自民党在参议院的席位降到了83个,即使加上联合执政的公明党议席,总共也只有103个,使得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参议院失去了第一大党的地位。而在野的民主党则增至109个席位,历史性地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加上共产党、社民党等党派的议席,在野党总共拥有138个议席,成为参议院多数党,一举颠覆了日本政坛的传统局面。
自民党在本次选举中遭遇惨败,意味着丧失了参议院的控制权,许多重大法案若得不到在野党的支持就不可能获得通过。而随着公明党、共产党、社民党等小党派议席的日渐减少,使得议席不同程度地向自民党和民主党两大政党集中,显示日本政坛正逐步改变自民党一党独大的传统局面而向两党体制过渡。更为重要的是,此次选举结果表明,大多数日本人民以手中的选票对“少爷”意味十足的安倍内阁说“不”,对安倍极力推行的摆脱战后体制、修改“和平宪法”的政治路线不感兴趣,他们更关心的是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由于安倍上台后任人唯亲,导致内阁成员良莠不齐,在不满一年的时间里,一连串的丑闻与舌祸引发严重的国民信任危机,更将其民意支持率拉低至28%的“冰线”,加上最近揭露的“养老金缴纳记录丢失事件”导致更多的国民怨声载道,可见自民党此次败选完全是咎由自取。
由于选情不利,自民党方面在选前即已向公众打了“安倍留任预防针”;败局已定后,自民党干事长中川秀直表示为败选负责而提出辞职,安倍则仍然表示坚持留任。依据日本宪法,首相由众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党派或是执政联盟任命,自民党虽然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失利,但因自、公两党执政联盟在众议院中仍占多数,安倍的首相位子确实还能合法地继续坐下去,“后安倍时代”的说法似乎还言之尚早。然而,作为执政党总裁,首相为本党败选最终承担责任在日本政坛已成惯例。1989年的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只获得36席创下历史最低纪录,时任首相宇野宗佑引咎辞职;1998年,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仅得44席,当时正值春风得意的桥本龙太郎首相即因未能守住“胜负线”而黯然下台。但其实这两次败选后,自民党仍能保住参议院第一大党的地位,而安倍这次不仅“胜负线”失守,还破天荒丢掉了第一大党的地位,堪称历史性的双重失败。可见,安倍仍然恋栈相位即使在自民党内也是于理不合,难以服众。
选举结束后,日本多家媒体纷纷发表社论,呼吁安倍下台。《朝日新闻》在各个投票站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6%选民认为:“自民党打败战,就得换首相”。该报社论指出,选举结果就是民众向安倍说不的一个表态,坚持留任让人费解。一位新闻节目女主播以严厉口吻批评:“安倍不引咎辞职,这和他庇护一些犯错的部长留任,没有什么两样”。另一方面,胜选后的在野党各党派在逼安倍退位问题上亦形成一致共识,民主党已公开表示下一个目标是逼安倍下台或迫使安倍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众议院选举(目前自、公两党执政联盟共握326个众议院议席,民主党等在野党则拥154席)。其次,按照惯例,参议院议长由第一大党议员担任,民主党掌握议长职位后将在参议院采取对抗战术,或要求修改执政党提出的法案、或要求优先表决反映在野党意向的法案,还可以通过不召开全体会议的方法阻止法案成立,甚至还可以拒绝首相出席国会,使参众两院的工作陷入停顿,自民党以往在国会采取强行表决的霸道做法将“好景”不再。换言之,在野党控制参议院后,将会行使各种职权抓住执政党的各种“痛处”穷追猛打,使得“留任”的安倍内阁疲于应付、难以运转,成为弱势的“跛脚鸭”和自民党的“负资产”。7?
?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正式一致通过了谴责日本二战强征“慰安妇”的议案,一直以来竭力试图阻止表决的安倍政府再遭严重打击。此一同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案的通过,显示小泉时期与小布什所营造的“亲密盟友”关系一去不返,并对今后的日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如此一来,内受在野党掣肘而外失民心支持的安倍政权,此前信誓旦旦要致力推动“修宪”以打造“美丽国家”的执政目标如今沦为“画饼”,加上各种国际政治及外交压力,安倍内阁可谓风雨飘摇、前景黯淡,促使日本提前进入了“后安倍时代”。
事实上,安倍的“留任”与其说是“责任的坚持”毋宁出于“现实的无奈”。放眼当今的自民党,已经难以找出一个年富力强、德才兼备、能够有效掌控国内外政治局面及走向的领袖人物。安倍的现任内阁成员不是丑闻缠身就是劣迹斑斑,或者资历尚浅、不值一提,况且日本选民已用选票表达了对安倍内阁的强烈不满和不信任,根本不可能从中找出让各方信服的合适人选以替代安倍。除此之外自民党内能够拿得出手的就只有曾任小泉内阁官房长官的福田康夫。福田与小泉、安倍同属自民党内最有权势的森喜朗派,却较为稳健务实,主张改善中日关系,也批评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但决不能天真地以为福田就是“亲华派”)。去年小泉下台前,福田因不愿看到靖国神社问题被中国加以利用来牵制日本,亦不愿造成森派的分裂,故而在自民党总裁竞选中主动“让贤”,成就了安倍的上台,因此被《读卖新闻》封为“国士”。但可惜福田已经年高七旬,因其政见与小泉相左而备受小泉集团的打压,在目前极右势力横行的日本政坛里显然难有机会接替安倍。因此,迫于无奈的自民党只得“牺牲”勇于负责的“武士道精神”,在仍然勉强维持宪法的前提下,让焦头烂额的安倍继续支撑目前四面楚歌的“烂摊子”。
另一方面,自民党弄至今天“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亦可说是拜曾经风光一时的“小泉改革”所赐。01年自民党总裁竞选时,在以往多次首相竞选中屡战屡败的“怪人”小泉看准了当时日本社会上强烈要求废除派阀、实施改革的政治气候,大胆地提出了“毁掉自民党”的口号,凭借基层党员和普通民众的“超人气”支持一举夺得首相宝座。然而,如果我们拨开“小泉旋风”的迷雾作出深入分析,即可看出小泉上台后日本政、官、商“铁三角”相互勾结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实质上,小泉不仅以哗众取宠和避重就轻的手法使民众相信他能够实施改革从而骗取了选票,还借助“改革”大旗在自民党内“砸烂”了传统派别的势力制衡,通过大肆排斥异己造成森派的一派独大,更亲手扶植了一个嫡系的安倍政权。本来自民党内的派阀体制通过幕后协调就能实现首相轮替(九十年代的十年内即七易首相),但经过小泉如此一番“改革”,其他持不同政见或不同派别的政治人物很难进入今天日本的主流政坛,这就是安倍为何如此这般“任人唯亲”的深层原因,也是日本正在陷入国家发展困境的突出反映。
此次参议院选举惨败后,作为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安倍除了抛出部下卸责顶罪外,亦表示准备在8月底或9月初临时国会结束后重组内阁,以平息选举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还透露了今后将与在野党就国会运作加强对话的意向。在民主党方面,其总裁小泽一郎是从政36年的日本“元老级”保守派政客,曾一手断送了自民党一党专政近40年的“55年体制”。06年4月,小泽在当选为民主党新党魁时表示,“我们惟一目标是——在明年的参议院选举中把执政的自民、公明党变成少数派,以此为契机,我们就能够实现政权更替”。作为日本“正常国家论”的始作俑者,为了早日实现处心积虑的“政治理想”,现年 64岁的小泽更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安倍的相位亦因此更加岌岌可危。
07.08.01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