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百姓的生活水平还不如过去的苏联和东欧(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除外)
看到有的网友对小台湾和小香港的生活盲目羡慕,其实完全没必要,计划经济苏联百姓的生活水平比他们强得多。1990年,苏联各行业工状况:水运工人370卢布,金融职工347,建筑系职工339,科研工333铁路系统职工308,国企工厂的工人293,最低的是文化教育,卫生系统的职员160---190.不过不同的是教授工资高,一级教授月工资780这一年,俄罗斯共和国人均月工资是300卢布折当时500美元当时物价水平:单缸摩托车360元,收录机200到260元,20英寸彩电600(有趣的是,当时东欧国家普遍视彩电为硬通货),黑白的180元日古利型家庭小汽车6000到7000卢布(这个牌子没听过,不知性能如何)伏尔加小汽车9千卢布.两层楼的上下各两间屋的小别墅倒是只需8000卢布苏联城市居民的福利:24小时冷热皆备的供水,每月不限用水,一律只交13戈比每户(即一毛三分钱)市内电话不论打多久,每月只收9毛钱.公共汽车,电车,地轨不管市民坐多少次,多久,每人每月只交5戈比(即5分钱)
免费医疗,住院者伙食,用品,药品,病服全免费.和免费教育,免费水电电话费,加免费课间餐
国营企工人和事业人员每年有15---48天的带工资休假.去疗养院的路费全免,只需付疗养实际三成的费用.另外饭菜,娱乐,桑拿,按摩全免.去中亚各国的则吃住完全由Government单位负担,带飞机只花120卢布,每4人一导游.
3,苏联百姓在郊外普遍有别墅
1980年开始,苏联Government开始给所有市民按人头分0.06公顷的乡下份地,(这个记不大清,也好像是0.006)到90年代全俄有六成市民分到了这些郊外份地,市民们常在闲暇时刻去郊外的别墅在房前屋后种种植瓜果蔬菜和土豆,这些收获非常可观,它们使解体后的俄罗斯大萧条期间的市民渡过了食品缺乏的日子
另外,苏联的帐面统计人均收入西方88年统计竟是8600美元,美国不超过2万这是取自当时的参考消息报
而据中国1986年出版的<<苏联经济发展现状>>数据要比西方情报机构统计的低一些,则是:1983年苏联人均国民产值6014美元,(人均收入为5106美元)美国人均产值是12900元,人均收入则高,为非14200美元,西德为10600,法国9576,荷兰9071,英国8044,
另外,某网友说的苏联职工月收入水平只及西方的1/3,并不能真实反映双方实际购买力,当时城乡居民收入用于买食品的比例苏联为25--30%,西欧平均为20--25%,美国为17--19%.
食品开支以外,苏联的公民可以节省购买力的地方是:免费医疗,上学,几乎免费的房租,电话,公交和水电以及体假疗养.因此,单纯的收入水平不一定能真实的反应出生活水平.
1990年苏联居民每百户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电视机111台,收录机58台,冰箱95台,洗衣机52台,轿车18辆,摩托21辆东欧国家生活水平最好的是东德(德国的确优秀,姓社也是第一名),居世界第24位(80年代末)
1988年东德人均收入1.9万东德马克,约合当时9900美元.人均居住面积26平米,每百户居民拥有:冰箱152台,洗衣机105台,电视机动122台,小汽车53辆,
东德在二战苏联掠夺的废墟上以占世界0.4%的人口,创造了2.5%的工业产值,为十大工业强国之一。
捷克斯洛伐克仅次于东德,早在60年代后期,其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已达世界先进水平,1987年捷克每百户居民拥有:洗衣机147台,冰箱118台,电视机145台,小汽车51辆。可见,不要说香港台湾,就是什么吹牛吹上天的小小新加坡,其百姓生活水平也未必比得上二十年前即八十年代的苏联东欧的国家百姓。
他们是没资格说什么计划经济制度的,要想吹,先把自己活得比二十年前的苏联百姓更好才是正理,其实自49年以以来除大跃进和文革外计划经济制度被冲击和破坏外,计划经济制度完全正确并符合时事变化的
中国人完全应该雄心勃勃的继续走下去,直到美欧神话被彻底打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