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恭
“入联公投”成问题焦点
现在摆在台湾与美中台三角关系上最迫切的一个议题,就是公投问题。为了用比较激进的主张来鼓动民众,民进党和陈水扁提出“入联公投”。而国民党为了不落人后,提出“返联公投”。
我认为,民进党的“入联公投”本身,隐含了改国号公投和台独公投,所以,国民党提出“返联公投”。两者一样要争取台湾人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进入联合国。
谁都知道,公投不公投跟进入联合国没有什么关系,公投过了台湾也进不去。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号召民众说,我们主张要进入联合国,但国民党提出的中华民国重返联合国不涉及改国号的问题,更没有台独公投的意涵,而是强调维持中华民国的现状。这个事情到目前为止,我没有感受到美国和大陆对此的强烈意见,现在的焦点是集中在民进党的入联公投问题上。
比“两国论”走得更远
我认为,入联公投会严重影响到美中台三角关系与两岸关系,有人甚至指出,后果可能比1996年的台海危机更严重。但我认为,应该是用1999年的“两国论”来相比更贴切,因为1996年那次选举前,大陆对台湾进行军事演习,而那时候的情况是,李登辉势必当选。而李登辉当时也还主张国家统一,大陆不相信李登辉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所以,1996年的选举并没有出现执政党惹事的问题。现在则不同,受到各方关注的入联公投,就是执政者发动的,并且被视为刻意刺激大陆。
1999年李登辉提“两国论”时的情势跟现在比较像,但现在的情势又比1999年严重。因为:
第一,当时“两国论”的设计,内容包括废除“国统会”、修宪等,但当时只有设计,没有实施;而现在,“国统会”已经废除了,修宪也在积极推动中,第二共和的修宪版本也出来了,都是在落实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所以情势比1999年走得更远。
当时还有一种状况可以缓和紧张情势,就是台湾执政者对美国的表态。“两国论”发生的时间点,几乎跟现在一模一样:当时是1999年的7月,现在是2007年的8月,离选举都是差8个月。那时候,李登辉可以在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会主席卜睿哲面前斩钉截铁地说,他反对台独;陈水扁现在则绝对不可能在薄瑞光面前讲这个事情,他会把入联公投进行到底,而且可能会用群众运动来鼓噪第二共和宪法,形成火上加油。陈水扁的目的,最高纲领是延续台独政权,最低纲领是如果国民党重新执政,他将作为台独总旗手,包括召集台独禁卫队来维护他自己。
与1999年情势不同的第二点是两岸之间。当时,李登辉有管道与大陆沟通,包括辜振甫公开解释“两国论”的文字都事先告知大陆有关人士,现在会这样吗?反而是陈水扁巴不得大陆恼怒。
李登辉当时为了缓和“两国论”的冲击,从7月9日到双十节期间,一再提“两个政治实体”,一再提国统纲领,一直到双十节讲话,他提的是:“当前国家尚未统一,两岸对一个中国的看法各有不同”,这就回到“一中各表”了。而现在的情况是,陈水扁要在双十节阅兵,届时还要讲话,虽然现在不知道他会讲到什么地步,但我认为他不可能收,只会往前走,我甚至担心他会说:“两岸是一边一国,两岸关系就是两国关系。”这样的语言只会进一步刺激大陆。
“双十”讲话或升高危机
面对大陆的可能反应,台湾一些政治人物可能会说,这是台湾内部选举的需要,即使这是个假议题,对争取选票也是有利的。但问题是,大陆有它自己的基本立场和考虑,加上今年10月中共要召开十七大,明年3月大陆的人大会议,8月大陆要举办奥运会。因此,大陆对现在台湾的变局,就可能不会拖到明年再去反应,甚至会在10月前后作出重大反应。陈水扁的双十节讲话,可能让两岸的危机升高。所以,台湾面临的危机将超过1999年。
加上与1999年不同的是,现在大陆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北京领导层会不会启动《反分裂国家法》,也就是把具有改国号和台独公授意涵的入联公投,定性为《反分裂国家法》中的“将会发生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以致必须采用非和平方式来处理,是台湾面临的空前挑战。一些有代表性的大陆学者已有此表示了。
“一个中国”并非无利台湾
入联公投这个议题操作对民进党选举是有效的,国民党就是不愿意被操作成只对民进党有效,所以提出了对应的方案。而这个对应的方案,并不是与民进党进行台独飙车。我们认为,与民进党进行台独飙车,会使台湾立刻面临和大陆摊牌的危机。
当然绿营的朋友会说国民党顽固不灵,说台独认同已经在不断增加,国民党却还不接受。但我们认为,如果接受了台独方向,那我们讲的爱台湾,结果却是立即害台湾,亦即“急独导致急统”。这是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台湾内部不要执着于比赛如何和大陆对抗。况且大陆主张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对台湾并非没有正面作用,也就是两岸分治不等于台独,大陆不必为此动武,双方可以相安无事,进而透过谈判处理问题,包括台湾所重视的国际空间。
我要强调,实际上入联公投的问题涉及到的是统独的问题。谁都知道,现在统一和独立都没有条件。进一步讲,和平独立,没有可能;现在讲和平统一,则没有条件。至于武力独立,没有机会;武力统一,没有人心。所以,当前应该是统独放两边,互利摆中间。这就是为什么马英九在谈两岸问题的时候,谈的都是经贸的互利。也就是为什么谢长廷会说,他跟马英九的主张差不多,关键就是两岸互利才能获得中间选票。接着就是看选民如何判断谁的主张有落实的希望而投票给他。(是台湾国民党政策会副执行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
(《环球视野》摘自香港《中国评论》9月号)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