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八大选马谢对决
锺文
台湾政局的态势﹐已然明朗化。二○○八年的大选﹐将是国民党的马英九与民进党的谢长廷竞逐的态势。马﹑谢的对决﹐将成为代表泛蓝与泛绿阵营的一场"生死战"。
同窗学法成为对手
马谢二人都毕业于台湾大学, 马英九曾担任台大学生团体"健言社"负责人﹑校代联会秘书长﹐并应美国服务中心邀请﹐参与"亚太学生领袖访美计划"。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保钓运动"中﹐其风头甚健。此后﹐马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曾任波士顿第一银行法律顾问﹐并在纽约华尔街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实习律师。直到一九八一年﹐马英九应召回台﹐任蒋经国英文秘书﹐始"改行"从法律界迈入政界。
而谢长廷比马英九早一两年进入台大法律系﹐以全台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律师资格。大学毕业后﹐他赴日本攻读硕士学位。一九七九年的"美丽岛事件"﹐成为谢长廷政治生涯起点。在担任辩护律师两年后﹐他成功当选台北市议员﹑"立委"﹐并成为民进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挑选副手均遇"难题"
对马谢二人来说﹐如何处理党内团结都是一个难题﹐马英九必须争取王金平的支持﹐谢长廷则要缝合因初选而与苏贞昌撕破脸的裂痕。同时﹐二人也都有选择副手的具体"难题"。
马英九一再表示"马王配是惟一选项"﹐且定下五月底作明确的决断。马英九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都有共识﹐若王无意搭档参选﹐党中央仍会将王摆在国民党不分区"立委"的第一名﹐承诺支持王金平连任"立法院长"的诚意。由于王金平曾经担任二○○四年连宋配的竞选总部主委﹐马英九方面在确定王无意搭档后﹐也会邀请他出任竞选总部主委一职。但担忧外界解读此举矮化王成为竞选团队成员﹐也担心王愿不愿意接受﹐所以迟迟"不好意思开口"。据了解﹐国民党规划让六.二四临全会成为国民党的团结大会﹐不论马王是配﹑是合都要定位﹐国民党的立委名单也会定案。对在马王配外﹐各界推荐了许多副手人选﹐包括政﹑学界人士﹐但马阵营人士强调﹐祗有王金平公开宣布不当马英九副手﹐否则不会展开征询动作。马英九搭档的原则不变﹕必须是本省籍﹑南部人﹐性别不拘﹐也不限定是否为政界人士。
谢长廷境况要好些。初选胜出后﹐他积极出动在最短时间内整合成功。"总统"大选竞选团队也在府院党的共识下逐渐成形。有分析认为﹐他很可能与兼具女性和客家身份的前"行政院副院长"叶菊兰搭档。谢长廷与叶菊兰一直关系不错﹐一九九六年﹐谢长廷竞选"副总统"时﹐叶菊兰还曾担任他的竞选总干事。至于苏贞昌﹐由于党内初选时与谢长廷恶斗﹐双方留下了伤痕﹐不过聪明柔性的谢却留着活话﹐似乎也存在"谢苏配"的可能性。
在谢长廷从民进党的"总统"初选一胜出﹐马英九便立即展开长达十天的"青春铁马向前行"﹐为大选造势。他的明星风采﹐沿途受到粉丝的热情欢迎﹐令他陶醉。然而﹐王金平不愿担任副手的问题﹐党内各地"立委"初选竞争难定﹐让国民党大为头痛﹔马的团队和地方党部沟通合作不畅等问题﹐也在这次铁马行中浮现出来。不过﹐马英九除了拥有个人高度的形象和为政清廉魅力外﹐还有吴伯雄主持的国民党中央及地方上的全力支持。
而谢长廷方面﹐他进行了初选后的党内整合﹐其"总统"大选竞选团队﹐在府院党的共识下也逐渐成形。经过整合之后﹐谢长廷的竞选总部主委将由"行政院长"张俊雄出任﹐党主席游锡(方方+土)指挥﹐执行总干事由前劳委会主委李应元担任﹐总干事因为要熟悉府院党运作﹐由"总统"府代理秘书长卓荣泰担任﹔至于策略和政策发展﹐谢则延揽"行政院副院长"邱义仁及前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吴乃仁协助。但"新潮流系"大佬吴乃仁拒绝为谢长廷辅选﹐吴说"要我参加也没有事先打招呼"﹐自己不会参加民进党中央的辅选团体﹐现在祗会"挺朋友"。外界解读是"新系"与谢心结难解。前"新系"总召段宜康则表示﹐"团结不能祗是喊口号"﹐"能一边喊团结﹐一边却拿着刀子在砍身边的人﹗"暗批谢系仍在伤害"新系"。谢长廷获得民进党正式提名当日晚举行感恩晚会﹐但吕秀莲﹑苏贞昌和民进党主席游锡堃﹐都无出席。有民进党士称﹐初选后﹐表面上党内有意展现团结氛围﹐但谢长廷方面仅止于"表面功夫"﹐祗在媒体前刻意营造这些效果﹐私底下对于党内整合却没有实际动作。看来﹐谢在党内也有不顺利的一面。
主政方略差异明显
在两岸政策方面﹐马英九和谢长廷存在着很大不同。马英九在两岸经贸政策上﹐一直呈现始终如一的稳定﹐并已明确表示"'台独'不是国民党选项"。最近﹐国民党为临全会拟订党章修改方案﹐马英九和连战在会面时均强调﹐不能删去"一中"原则和统一目标。日前﹐他又表示﹐不会挑战两岸和平底线。谢长廷尽管曾提出"宪法一中"原则﹐并对两岸经贸关系持积极态度﹐甚至赞成尽快"三通"﹐但相对马英九来说﹐其两岸政策变量较大。谢在初选中就放弃了"宪法一中"﹐且力挺"本土政权"。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呼吁﹐民众给国民党一个机会﹐也给台湾一个机会。对于马英九"特别费"一案﹐吴伯雄表示﹐司法机关单挑马英九一个人起诉﹐其它的都停在那里不办﹐这不是"法律"问题﹐是政治问题﹐祗要台湾还有公理在﹐国民党对官司有信心。吴伯雄批评说﹐有人想用国民党内规让马英九出局﹐国民党不会作茧自缚﹐他强调﹐马英九选定了。
马英九在四月初即宣示﹐若特别费案一审判决有罪﹐仍会参选到底﹐这引起绿营的嘲讽批评。谢长廷五月一日接受三立《大话新闻》专访时﹐明确承诺"如果特别费违法被起诉﹐我就退选"。不过﹐谢长廷初选出线后﹐这项承诺让部分幕僚忧心忡忡。谢的特别费案一日未结﹐对参选就会出现变量。民进党主席游锡(方方+土)提名吕秀莲﹑苏贞昌担任不分区"立委"﹐种种盘算﹐都是天王间暗斗的具体表现。从"苏谢之争"来看﹐苏贞昌选后自比老鹰﹐"期待热带气旋再起"﹐以飞得更高更远﹐就让谢长廷阵营不免忧心﹐当初谢长廷的退选条件﹐可能就是苏贞昌的热带气旋。现在毕竟民进党正式提名谢长廷﹐即使谢长廷因特别费案被起诉﹐同样可诉诸不当起诉是政治打压﹐依旧可以参选到底。而陈水扁权衡轻重﹐当然认为谢如当选﹐好过马入主"总统府"的政权再轮替﹐是以内心对谢虽戒慎恐惧﹐却不能不全力辅选。是故陈水扁一方面"去中国化"﹑"去蒋化"﹐包括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国际组织﹐粗糙"更名"中正纪念堂﹐激化深绿的胶合作用﹔一方面鼓吹"谢的两岸政策与我差不多"﹐甚至指谢的"宪法一中"﹐仍是走"台湾主体意识"的路线。还交代新任"行政院长"﹐"全力"办好协调奥运圣火来台﹑两岸"三通"和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等冠冕堂皇的"特别任务"﹐用以拉拢中间选民。
马谢之争鹿死谁手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台湾大选介入甚深﹐而且玩得相当狡猾。二○○四年"两颗子弹"及投票结果出来后﹐台湾中选会宣布陈水扁当选。当时连宋领头静坐抗议﹐后来却草草收兵﹐原来被美国骗了。连夫人方瑀近日出新书透露﹐当时美国政府劝连宋不要抗争﹐承诺要求陈水扁组织真相调查会﹐但最后"却非如此"。连方瑀直言﹕"战哥他们被美国骗了﹗他们怎可以如此对待一向忠实的朋友呢﹖"初时美国没有实时表态﹐拖至差不多一周后才向阿扁表示祝贺。美国这一拖﹐相信"一向忠实的朋友"连宋以为美国会帮他们﹐便停止抗争活动﹐而改循法律途径提出"选举无效"和"当选无效"的诉讼。而一转到"法律"途径﹐明眼人都知道陈水扁坐稳了﹐连宋实质上默认他胜选。相反﹐如果当时美国过早对"两颗子弹"的结果表态﹐连宋就会决心抗争到底﹐倒真有重选翻盘的机会。正是与美国的交情﹐使连宋上当﹐促使连宋反省﹐遂有"登陆破冰之旅"。
这回﹐马英九对谢长廷﹐美国又站在哪一边呢﹖表面上﹐美方表示中立﹐各种言行似乎还"偏爱"小马哥。不少美国学者说﹐美国希望台湾下任"总统"是"温和派"﹐谢比马的不确定性大﹐所以美国还是偏爱小马哥。这些话值得斟酌, 马英九要胜选﹐固然不好得罪美国﹐还要争取美国的支持或中立﹐但基点还是要放在自己身上﹐对美国真的要防着点。
台湾的现实政治﹐流行着"民进党坏﹑国民党笨"的八字基调。而马谢之争各有优劣﹑各擅胜场﹐在政治角力场无法净化的客观环境中﹐关键在于蓝绿两大阵营的选战布局和策略运用。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