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巴西,拉美化路线
:鲜于犊
<网络财富>财经月刊2008年第10期
摘要:在全球化、城市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曾经创造了“巴西奇迹”的南美国家巴西,由于贫富差别过大、经济政策失误等原因,造成贫困人口大量聚居于大城市的边缘地带,形成了贫民窟。通过对巴西贫民窟现象的思考,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当今全球化、城市化的内涵,合理把握好改革的进度,调整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特别要妥善处理好农民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
南美洲国家巴西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度,人口18677万,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五。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五位。在该国的人口结构当中,城市人口占81.25%,农村人口占18.75%,国民平均寿命68.8岁。巴西的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圣保罗市是巴西也是南美最大的城市。
巴西的物产和资源都十分富足,铁矿石产量更居世界第一,其他主要矿产有铁、铀、铝矾土、锰、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巴西已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26.23亿桶,在南美地区仅次于委内瑞拉,排名第二。巴西是拉美第一大经济体,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钢铁、汽车、造船、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巴西森林覆盖面积广阔,水资源充足,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甘蔗和柑橘生产和出口国,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二,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三,也是世界第三大糖果生产国。巴西是世界第六大产钢国、世界第九汽车生产大国,巴西的旅游业久负盛名,为世界十大旅游创汇国之一。这是个美丽富饶、人间天堂般美好的国家!的确,巴西人均GDP达到6842美圆(同期中国大陆人均GDP为2460美圆),一直以为巴西人都应该是那样的快乐无忧,以至于他们能踢出快乐奔放的“桑巴足球”来。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巴西同样也是世界上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里是富人们的天堂,穷人们的地狱。
“如果你看过了这部电影,你就能感悟到什么是贫民窟!”。
上帝之城(Cidade de Deus)这部影片的背景为六七十年代的巴西,即是该国连创数年经济发展达到10%左右,被称为“巴西奇迹”(60年代巴西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与现在我国的人均总值相当)。但同时,三万人少数巴西人的收入相等于一千万巴西下层人的总收入,在巴西全国的1.6亿人口中,没有固定收入的“社会边缘人”竟高达50%!在这种畸形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一个一个的贫民窟就如同难以根治的色斑一样镶嵌在巴西各大都市内部的边缘地带,住着被舍弃的人群。在电影里,没有工作的人和从不上学的孩子随处可见,没有工厂和学校,只有眼前破烂不堪的街区和远处依稀可见的高楼大厦。在这里,无法被正常社会吸收的大量无业游民是使犯罪、人妖不断产生的天然沃土,这里的人出生之后交的第一个朋友可能就是某个街头帮派的小混混,从事的第一个职业可能就是为某个贩毒窝点站岗放哨。贫民窟就像被隔绝于城市社会中的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流行着与城市社会文化迥异的另一种“下流”文化,这里生活着的人极有可能一辈子就只能过着他们的“下流”人生。电影中出现的帮派械斗、警匪枪战,许多人倒下死去,而其中竟然就有未成年的孩子!充实屏幕的是鲜血的喷溅和子弹的横飞。电影中十岁左右的吉尔(人名)血洗妓院的场面及其所表现出的亢奋迷离的神情令笔者无法遗忘。该部影片的震撼点还在于:这是一部以真人真事、真实社会背景、真正的“上帝之城”贫民窟街头混混担任演员的纪实性电影。据说,这样的场景在巴西、秘鲁、阿根廷、智利等多数南美洲国家里都能看到!
“如果你一个人,穿着警服又没有支援和重武器,在夜里出现在奥库卡山的贫民窟里,那你一定不是死了,就是疯了”。
精锐部队(Tropa de Elite),这部近年拍摄的巴西影片反映的问题同样令人心惊胆战,影片以巴西著名城市里约热内卢为场景地。里约热内卢是世界上暴力最为猖獗的城市之一,谋杀案发生率高达每10万人50余起,并且该市有近200个贫民窟,约185万人居住在贫民窟,占市区总人口的30.8%。2007年上半年,里市公共安全研究所发表的报告称,在该市军警针对贫民窟采取的各项缉毒行动中,打死毒贩694人,警方也有数十人殉职。基于这样的真实背景,影片从里市警察特别行动队部分队员的工作、生活等角度入手,刻画了队员们在思想、宗教、精神、爱情等层面上的冲突和挣扎,带领观众去深度思考巴西的社会现状及造成此现状的客观原因。影片里同样弥漫着枪战的血腥以及阶层间敌对的冷眼,揭示了直至今日的巴西,贫民窟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已然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病。
就是在创造了“巴西奇迹”的六七十年代,巴西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城市化运动。农村人口开始集中进入大都市,第一大城市圣保罗地区1950年人口为250万,1980年达到1350万;同期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人口由290万增加到1070万。现在全国51%的人口居住在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其中9个大都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9%。在此过程当中,突出的问题是贫富差别过大,流入城市的农民和城市本身不断产生的失业者、破产者大量出现,而财富却虹吸般地向少数富有阶层集中。农民和城市贫民只能聚居于城市的一些边缘地带和山区,这些地区于是被称为:“法维拉”(favela),即贫民窟。1987年,全巴西约有2500万人居住在贫民窟,近几年这一现象有加剧发展的趋势,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巴西有贫民窟3905个,比1991年增加717个。贫民窟遍及巴西所有的大城市,现在已发展到中等城市,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世界十大著名旅游城市之一的里约热内卢市同时也拥有着拉丁美洲最大的贫民窟。在一些大型贫民窟里,已经出现了武器精良、能够对抗警方的武装集团,使当地警方束手无策,在警方集中采取行动的时候,犯罪集团则进行武装抵抗,致使双方死伤人数在近年来不断攀升。
城市贫民窟现象成了困扰巴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近些年来,虽然历届巴西政府都采取了措施来治理和改变贫民窟,但是,由于贫民窟产生的根源问题得不到解决,巴西贫民窟的根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联合国发表的《2006/2007年世界城市状况报告》中指出,巴西贫民窟人口仍然以每年0.34%的速度在不断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有5500万巴西人居住在贫民窟内,占全国总人口的25%!
巴西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所谓全球化、城市化、一体化的人类“必然进程”,因为这些进程的核心本质之一就是私有化。当巴西绝大部分土地为少数大地主及私人股份制庄园所控制的时候,广大农民只能在仅够维持生活的小块土地上耕作或作为无地劳动力为大庄园干活,在国际农业产业化大背景和先进国家农业产品的冲击下,农村中小农户和无地农民处境更加艰难,形成了大量无地农民向城市的流动迁移,而国家对创汇农业的优惠政策补贴却大都落在大地主和私人庄园股东之手。与此同时,在城市化的大环境当中,巴西把工业重点转向资本、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和部门,政府大搞基础设施,引进的外国大公司又损害了本国的传统产业,当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动荡或改变的时候,国际资本外流,巴西国内产业则快速空心化,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同时服装、制鞋等传统产业又在国际上失去了竞争力,难以拓展就业,劳动力大量进入第三产业中的非正规部门,而这些地方的劳动工资一般只相当正规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半,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障,得不到法律保护,这样造成城市贫困人口长期大量存在,并不断新生。
没有经济地位,就没有社会地位。在城市规划、建房用地、基础设施和社区发展等方面低收入人群同样丧失了发言权,他们很难在城市获得建房用地和住房,又不能退回农村,于是,城市边缘地区、公共用地及山区地带成为他们的庇护所,他们搭建简陋住房和违章建筑,最终形成了贫民窟。再者,巴西政府当局的经济政策严重迟滞了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使得居住在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居民出于生计和发展的考虑,只得向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大都市聚集,使这些都市快速超级化(圣保罗市人口超一千六百万,是巴黎的三倍),一旦经济发展出现滞缓,这些徘徊在“准贫困”边缘的人口就开始大量地失业和破产,并最终沦为贫困,加入到贫民的大军之中,不断加大了贫民的基数。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当我们陶醉于拥有华丽球技的桑巴足球球星和散发出激情性感的桑巴女郎之中时,我们是否同样听到了圣保罗监狱暴动的枪声和贫民窟毒枭的冷笑?一直以来,我们都并不愿意提及那遥远的南美洲大国巴西的许多不如意,也许那里真的离我们太遥远。我们的视听当中更多出现的是巴西铁矿石一涨再涨的牛气和与我国并肩的所谓“金砖四国”的美名。笔者真的希望,那里的贫民窟能不再贫穷阴暗,而在我们的国度上,则永远不要出现这样的贫民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