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力工:以色列的屁股摸不得?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09:11 国际在线
:俞力工
这是昨天一读者向我提出的问题。这里所谓“以色列批不得”并非指国际上批评以色列便可轻易戴上“反犹太主义”的帽子;而是在中国评击以色列的扩张与侵略,竟会招惹不少人来“打群架”。
笔者以为,原因至少有如下几个:
一.许多人对过去北京政府团结第三世界、支持阿拉伯世界的意识形态立场不能认同,因此当前一旦接触到同情阿拉伯的言论,便条件反射地对这种“极左立场”加以反对。问题是,以色列立国以来,通过军事占领和移民手段不断扩张,如今给巴勒斯坦人民只留下10%的贫瘠土地叫人家怎么活?因此,无论从法律或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均不能对巴勒斯坦人的困境熟视无睹;
二.一些人对美国后冷战时期的军事行动,以及以色列的代理战争拍手称快,其背后动机不外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问题是,美国的兴趣不一定在于建立什么民主自由体制,而更加热衷的是,像对付南斯拉夫、伊拉克那样,任其倒退50年。试想一旦中国沦为“战略对手”,错过“战略机遇期”,将来还有前途可言?
三.偏袒以色列者,多少有点“美国为以色列的靠山”的常识。因此自觉地或下意识地,认为替美国打打下手,便可以一劳永逸地维持“战略伙伴”关系。该愿望,似乎不符合美国冷战结束后“削弱潜在对手”的全球战略部署。于是即便北京当局把“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改为“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建设”,只要是独立自主、快速发展、不赞同单边主义、不跟着跳上美国的战车,经济制裁、国际孤立,应当是个横竖难以回避的前景。因此,与其为虎作伥,加速自己受压迫的进程,还不如自扫门前雪,和气生财;
四.大多数人则可能是受到国际主流媒体所设置议题的左右,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渲染最过的议题上,一方面却忽略了该议题之外更加重要的问题。譬如,黛安娜公主是多么的可爱与值得同情;发源自中国的莎尔斯与禽流感是如何地比恐怖主义和伊拉克战争还要可怕。此大多数人之中,多数还多少受到国际主流社会的宣传伎俩所蛊惑。譬如,电视镜头不去拍摄黎巴嫩逃亡至叙利亚的近百万人的狼狈境况;而却再三报导为逃避火箭袭击、前往以色列南部度假的几百名以色列北部居民。或者,集中报导真主党火箭袭击所造成的微小损失,来冲淡黎巴嫩一方所蒙受的巨大破坏。
五.最后,上述的大多数中自然还有一小批垄断涉外事务、透过在职培训颇能精通国际问题的一个小侧面的外文学者。于是,每当国际主流社会渲染伊朗如何、如何不听话时,这些“专家们”多能够如数家珍地把伊朗的不听话之处,介绍得比拥有核子武器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还要多许多,还更加应该即刻受到安理会的严厉制裁。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一旦这些涉外专家的“专业知识”落实为国家外交政策,则上述的各个群体便更加振振有辞地告诉我们:应当立即放下武器的不是以色列,而是黎巴嫩真主党与巴勒斯坦人;进行代理战争的不是以色列而是真主党;该自我反省的不是侵略者而是受害者;为侵略者打下手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看问题不够全面、不够客观、不够地道的…当然又是我们。
附录(看美国在华的传声筒):
1. 主流学者殷罡:袭击联合国停火观察站的罪魁祸首是谁 - WO 04:37:20 08/10/2006
2. 南方都市报林达专栏:以黎冲突死结,国际社会要吸取教训 - WO 05:35:42 08/10/2006
主流学者殷罡:袭击联合国停火观察站的罪魁祸首是谁 袭击联合国停火观察站的罪魁祸首是谁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1:06 中国青年报
7月26日晚,黎以边境联合国停火观察员驻地遭到以色列军队攻击,包括杜照宇中校在内的4名联合国停火观察员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
被袭击的基亚姆观察站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并带有清晰的联合国标志,袭击是在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向安南秘书长保证联合国据点不会受到以军炮火攻击之后发生的,联合国驻南黎巴嫩部队指挥官在当天也一直在同以色列军官不断保持接触,强调保证基亚姆据点免受袭击的必要性。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以色列军方把联合国维和部队营地和停火观察员驻地的精确坐标在作战地图上一一标出,列为“绝对不可攻击的目标”,联合国营地一般是不会遭到攻击的。但袭击还是发生了。
问题出在哪里?
很难想象是以色列政府的蓄意
此次黎巴嫩战事,以色列面临的国际环境同以往有很大不同。国际舆论很少发出为真主党喝彩的声音,就连主要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都公开指责真主党不负责任,要求真主党释放被俘获的以色列士兵,没有哪个阿拉伯国家愿意看到战火蔓延,黎巴嫩民众也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保持了高度冷静,没有哪个教派愿意加入真主党的“解放行动”。
在联合国方面,自安理会2004年9月通过了要求外国军队全部撤出黎巴嫩、恢复黎巴嫩政府对本国全境行使主权、解散所有非政府武装的1559号决议之后,又在今年5月17日通过了支持黎巴嫩全国对话会议上绝大多数代表发出解散非政府民兵组织的1680号决议。
战事爆发后,国际社会只是要求以色列保持克制,不要过度报复,舆论界更多地是揣测真主党意图何在,美国则公开支持以色列对真主党的还击。
所有这一切,都是以色列愿意看到的。可以说,以色列面临着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环境。它需要注意的,是充分重视国际社会的正当要求,出手不要太狠,伤及无辜不要太多。
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政府和军队最高层应该知道攻击联合国目标或造成联合国维和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很难想象他们会下达“蓄意攻击”的命令,因为这不仅不符合以色列的利益,反而会使自己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真正愿意看到此类事件发生的,是真主党及其支持者。
那么,到底谁是肇事者?
首先把矛头指向以色列军方和情报部门
但以色列军方,特别是担负具体作战任务的战场指挥官是否另有动机,就值得怀疑了。
长期以来,以色列军方对部署在黎巴嫩南部的维和部队和设置在黎以边境黎方一侧的联合国停火观察员怨声载道,特别是2000年5月以色列撤出南黎巴嫩之后,总是认为他们没有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甚至默许真主党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排兵布阵、为所欲为;联合国人员则对以色列军方的盛气凌人嗤之以鼻,双方关系并不融洽,多次相互指责,甚至在媒体面前争长论短。
具体到基亚姆观察站,那里邻近真主党此次向以色列军队发动攻击的萨巴农场边缘地带,以军吃了那么大亏,很可能对联合国停火观察员怨气冲天,甚至咬牙切齿。加之事件发生当天,这里处于以军地面行动范围之内,炮火一直不断,根据安南秘书长收到的报告,观察站被直接命中之前,附近已经承受了14次炮火打击,显然这里的确有战事发生。
当基亚姆观察站一带成为以色列军队和真主党武装交火的战场,以色列军队迟迟达不成作战目标的情况下,战场指挥官在某种信息的引导下,完全有可能丧失理智,铤而走险,酿成大祸。因此,此次事件的肇事者是以色列军队战场指挥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有可能是他们呼唤地面炮火和空中打击。
以色列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场指挥官擅自违反军纪闯下大祸的事例,比如1956年在西奈半岛杀害埃及战俘一事,直到今天仍是历史学家的话题。
以军情报部门的责任也会在调查范围之内。10年前,正是在以军情报部门一位高级官员提交的情报误导下,内塔尼亚胡下令向戈兰高地紧急增调部队,险些同叙利亚爆发战争。事后,这名高级情报官受到了惩罚,因为他向上级提交的叙利亚军队大举增兵戈兰高地东侧的情报是伪造的,是他自己想打仗。
再把矛头指向真主党
这是此次黎巴嫩战事中第6次发生的联合国人员伤亡事件,而真主党向以色列目标发动袭击,则是类似事件频繁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真主党武装是长期在黎巴嫩南部实施武装割据的什叶派民兵。说是民兵,但它的军事装备、单兵素质和指挥技能都是一流的,不亚于以色列的特种部队,在同以色列军队交手中不止一次得意而归。
除此之外,他们的特点是在选择训练营地、武器仓库和向以色列目标发动袭击阵地时的独出心裁,总是选在人口密集的村庄,特别是基督徒居住的村庄,或者紧邻联合国营地,作战原则不是一般的打了就跑,而是尽可能让以色列人在回击时打死别人。
这样的事例太多了,登峰造极的事例发生在1996年4月18日。背景是:以色列为惩罚真主党炮击以色列本土而发动的“愤怒的葡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进入尾声,安理会马上就要表决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1052号决议。正在此时,一枚以色列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了联合国维和部队设在纳卡镇的营地食堂,炸死了106名在那里躲避战火的黎巴嫩无辜村民。他们寄希望于联合国的保护,但却死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营地里。
全世界发出了对以色列的愤怒谴责,以色列的阿拉伯选民更是对佩雷斯政府屠杀阿拉伯同胞的罪行不依不饶。在40天后举行的大选中,不少于10万名阿拉伯选民放弃了早先的承诺,没有把票投给佩雷斯,致使内塔尼亚胡以两万多张选票的微弱优势意外地当上了总理。
调查时发现,在离纳卡营地食堂墙外几米远的地方,赫然屹立着真主党的火箭发射架。而以色列炮兵则抱怨说,他们是根据先进的弹道追寻仪引导,在5分钟之内向火箭来袭的方向自动回击的。
同样的事例在此次黎巴嫩战事中不止出现过一次。就连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中国工兵营营长也在媒体采访时公开抱怨:真主党的发射阵地离他们的营地太近了,而且是故意的。
显然,吸引以色列炮火袭击平民和联合国目标,将以色列置于不仁不义之地,是真主党的拿手好戏,甚至是主要的作战目的。
这一次,是以色列人又上了真主党的当,还是以色列指挥官气急败坏,明知上当也要摧毁联合国停火观察员驻地?那就要看调查结果了。以色列方面在事件发生几小时后已连夜展开调查,相关人员已被监控,相关资料已被封存,联合国人员也可能加入调查队伍,但愿真相很快水落石出。 (:殷罡 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中东问题专家)
南方都市报林达专栏:以黎冲突死结,国际社会要吸取教训
【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都市报】
美国来信之林达专栏
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武装冲突进入了相持阶段。一方面,国际社会呼吁立即停火;另一方面,以色列坚持,不满足他们的停火条件,就一定要打下去。以色列的条件,一是黎巴嫩真主党放出掳去的以色列士兵,二是要求黎巴嫩解除真主党武装。
水火无情,战火更无情,战火一起,必定是平民遭殃。战火甚至伤害了联合国观察员,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观察员在战火下身亡。大家在电视里,除了看到滚滚浓烟,就是死伤和奔逃的黎巴嫩民众。那么,以色列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黎巴嫩本身是一个内部分裂的国家,两大宗教三大教派七大派别,其中声势最壮的就是真主党。真主党拥有大量所谓地方武装,和政府军队毫无关系。他们拥有近13000枚中短程导弹,这次开战之后,在伊朗精锐部队的协助下,发射的C802雷达导向的高科技导弹,精确命中以色列战舰。除此之外,十多年来叙利亚军队曾经驻在黎巴嫩,叙利亚政府如同黎巴嫩的“婆婆政府”。
这次以黎冲突的起因,是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进入以色列境内杀害并绑架以色列士兵,但两国僵局并非出于这一简单事件。2000年以色列单方面撤军之后,以色列境内士兵被杀被掳的事件就开始了。真主党武装利用占据的黎巴嫩南部边境地区向以色列境内发导弹,并至少要对以色列境内发生的多起自杀性炸弹事件负责。在这样状态下,早就可以预见,引发以色列反击,酿成大的灾难,是早晚的事。关键是,这不是两个国家的冲突,而是黎巴嫩非法民间武装不断挑衅他国,黎巴嫩政府却管不了。
2004年9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9票赞成、6票弃权的表决,通过联合国第1559号决议,内容有:呼吁尊重黎巴嫩的主权和政治独立,并要求包括叙利亚在内的所有外国军队从黎巴嫩撤出。决议重申应完全尊重黎巴嫩的主权、领土完整、统一和政治独立;支持黎巴嫩根据不受外来干预和影响制定的宪法,自由、公正地举行总统选举。决议还呼吁解散黎境内的所有民兵组织,当然主要指的就是真主党武装。
然而,黎巴嫩国内混乱。根据联合国报告,第1559号决议通过大约两个星期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情报机构高级官员决定刺杀(前总理)哈里里。” 哈里里虽然曾和叙利亚关系密切,可在哈里里转而与反对派领导人一起,对受到叙利亚支持的拉胡德总统提出质疑后,即被黎巴嫩高层和叙利亚刺杀。这是联合国的调查结论。哈里里遇刺一个月之后,大约80万人在贝鲁特举行示威,要求摆脱叙利亚的控制。两个月后的2005年4月,叙利亚军队在国际社会压力下撤离, 2005年6月,反叙利亚的反对派联盟赢得黎巴嫩议会选举。
可是,这个政府的民选议会弱不禁风,两面受夹,一头是受叙利亚支持的拉胡德总统,一头是强大如同叙利亚私家军的真主党武装,这个黎巴嫩民选政府只能控制首都贝鲁特附近的一小块地盘。与以色列接壤的南部地区,完全落在真主党武装手里。而联合国有关解散真主党武装的决议,两年来无人能够执行,听任其恶化发展。真主党持续坐大,作为直接受害者的以色列,被逼无奈,出此下策,也是国际社会对这个地区维护安宁的失败。今天的局面是问题长期积累而爆发,国际社会要吸取教训,就不能只是表面解决,否则凭常识可以知道,中东“火药库”随时还会爆炸。
假如以色列无条件停火,也就是无条件回到原来状态,很难保证以色列能够再次忍受过去那样无穷尽的骚扰,也并不能体现国际社会的公平。因此,根据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开战之后,“法国总统希拉克7月17日表示,安理会关于黎巴嫩问题的1559号决议可能需要借助‘一些强制手段’执行。” 可是,到底如何具体操作,还没有一个说法,黎巴嫩老百姓也只好继续陷于战火灾难之中。
民众灾难在困扰国际社会善良的人们。实际上,历史在一遍遍重演,二战中,挑起战争的德日等国,其人民又何尝不在盟军的炮火下伤亡惨重。假如要明辨责任承担者,只需看双方诉求即可知道。以色列的诉求是放回被绑架者和执行联合国决议,从此杜绝真主党武装的恐怖袭击。而真主党和支持他们的外国势力毫不讳言的根本诉求是:“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这种宣言发在21世纪,令人难以置信。
真主党和其背后的国外支持力量,不谈他们长期借助黎巴嫩玩火的所作所为如何给百姓带来灾难,而是利用这一事件,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挑唆民众仇恨。这样的挑唆实在很简单,战争本身是残酷的,真主党只要不谈是他们自己的挑衅引出这场战火,而只要指着以色列的炸弹抗议就可以了。
(系知名旅美作家)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