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倒的“柏林墙”
2009年11月14日 中国经营报
欧洲人是怎么庆祝柏林墙倒塌20周年的呢?11月9日在勃兰登堡门前,众多政要齐力推倒由1000余张彩色塑料板竖成的多米诺骨牌,在众人一片笑哈哈声中,骨牌靠自身连锁反应依次伏倒在地,构成了纪念活动的主题性“政治行为艺术”。假如我们不去联系那段特殊历史背后的政治调色板,那么,这种行为艺术的创意,却不比早被艺术家们滥用的人体甚至裸体多米诺骨牌的效果好多少。
默克尔导演的多米诺骨牌行为艺术之前,的确有众多艺术家尝试“艺术”再现历史。
沿着柏林墙旧址的线路,在一个叫尚堡的边境城市里,一个来自原西德汉堡的艺术家几年前就迁居在此。这位名叫赫尔穆特·普雷勒的艺术家准备用艺术手段重建柏林墙,以祭奠数百名为投奔自由而葬身柏林墙的亡魂。然而,他的工程遭到尚堡市民的抵制,本计划在9月11日正式揭幕面世的艺术作品,却中途夭折。
普雷勒说,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重建柏林墙的行动竟会引起尚堡市民的不安。在他居所前,有人贴出“大字报”,要求他立刻滚回去。有人向他扔石头,有人往他的艺术作品上喷油漆,甚至有人用电钻在“柏林墙”上钻洞,并写上辱骂普雷勒的粗话。更令他心惊胆战的是,一伙狂怒的市民手持锤子斧头,夜间突然闯入他的艺术园,捣毁了他的部分柏林墙。
艺术家的遭遇,代表了柏林墙倒塌的意识形态政治象征与东西德统一后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20多年来,许多人或许过度地解读了“部分东德人”西逃的强硬冲动,而严重忽略了“大部分东德人”留守家园留恋旧制度的执著心愿,以至于把柏林墙的倒掉,视为整个东德人的集体失败和整个西德人的集体胜利,视为一个制度对另一制度的“完胜”。老东德人对普雷勒的“冷眼”,或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之际,比那群政界领导人玩多米诺骨牌人体艺术更应该让人们反思的重要细节。
关于柏林墙的倒掉,其解释从柏林墙未倒之时就已经确立,成了“垄断解释”,并且不容置疑。在柏林墙建起的第二年,即1963年,美国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就发表了《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讲。肯尼迪说:“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分开我们。”从这个时刻起,翻越柏林墙就被诠释为投向西方自由天堂、逃离东方专制牢茏的“义举”。
一直以来,西方的“垄断解释”中,顽固地混淆着“翻墙者”和“推墙者”的关系,故意把两者视为同一概念。在两年前结束的由历史学家发起的调查中发现,被认为“确凿”的“翻墙者”死亡数字,由原先的数百人下降到百人左右,而真正有名有姓的不足百人,更让历史学家不安的是,绝大多数“翻墙者”根本不是“政治难民”,而是“经济难民”和“亲情难民”。
而柏林墙的本质是什么呢?柏林墙的本质在于争夺世界霸权的两大权力集团的争斗。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柏林墙一侧呼吁:“戈尔巴乔夫,推倒柏林墙吧!”里根并没有对东德的领导人昂纳克喊话,证明了连美国人都知道柏林墙并不是德国人自己愿意建造的隔离物。
也就是说,只要还有权力集团的争斗存在,柏林墙就会存在。只有对峙的权力集团从均势演变为一方退守一方进攻,那么作为最初的柏林墙,也就没有留守原地的必要,撤除它,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当初西方承诺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只要拆了柏林墙,只要解散了华约,西方的北约就会自行消散。但是现在看来,北约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把边界扩张到外高加索,扩张到波罗的海,扩张到里海,迫使另一方在新的边界上重建“柏林墙”。所以,说到底,“柏林墙”的本质就是人类的冲突。
放眼世界,当今的地球上,依然是“柏林墙”林立。发达国家一边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花重金培养出来的尖端科技人才,一边又构筑铜墙铁壁,把投奔向他们渴望幸福自由的发展中国家的穷人们阻挡在外。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上的隔离墙就是一个明证。假如里根在世,大概也不会向奥巴马呼吁,推倒边境隔离墙吧,让拉丁美洲的穷兄弟们得到自由。
正是由于富国们的不道德的移民政策,全球每年死于偷渡的人数估计在数十万人之上。越是把墙壁筑得牢实,偷渡者就越可能采取危险的方式进行“翻墙”,英国多佛曾发生过货柜车闷死过近60名偷渡客的惨剧。
除了以阻挡非法入境者为目的的美墨边境隔离墙之外,在欧洲的塞浦路斯,南北两地,依然被隔离墙所分开。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隔离墙还在增多,而不是减少。
回顾近20年来,以柏林墙为题材的电影,逐渐从沉重转向娱乐,如从控诉柏林墙血泪的《逃离柏林》,再到反思性的《再见列宁》,然后到今天需要靠玩弄噱头才能叫座的影片,如本叫《别人的生活》的影片,被人标成耸人听闻的《窃听风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流行数十年由西方独霸的“垄断解释”,开始走入众人“任意解释”的阶段,人们开始学会从多个视角审视柏林墙的倒塌,并从中看到许多真与假。
在“任意解释”兴起的时代,政治家们就会迎合舆论的风向,借助政治戏剧化,“大题小做”,既不更正“垄断解释”,也不得罪“任意解释”,难得胡涂。这也就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本意。她宁愿把纪念会办成一场舞台剧,也不愿再去揭开那一段历史疮疤,而美国的奥巴马总统,干脆就不来凑热闹。
TAG: 柏林墙
(和静钧)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