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的核心是国家战略能力
张文木
来源:环球时报2009年12月1日
实力是国家搏弈的基础。不管软实力还是硬实力,都应该表现一种国家战略能力。
软实力,是用于保卫国家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国家战略能力。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仍没有摆脱其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即人类发展的绝对无限性与人类生存资源的绝对有限性的矛盾。人类进入市场经济后发展成了“硬道理”,由此,发展与资源的矛盾也就有了绝对的性质。如果这样,离开资源,尤其是离开稀缺的物质资源,谈软实力就是空谈。
有人说,站在国家角度视野太小,应该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问题。如果这样,还不如站在宇宙的角度看问题,但这样谈问题就没有意义了,因为这样的问题没了边沿。从哲学上讲,没规定则无肯定。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规定,还没有超出国家。还有人说,人类都进入了信息社会,高科技化了,所以主权弱化了。但再高科技还要吃粮食,要粮食就要土地,要水源。这些都是稀缺资源,观念或许可以超越主权,但现实则是,所有稀缺资源,对民族生存来说是绝对不能超过的。人类社会千变万变,就是吃饭的粮食没变。今天的馒头与战国时的馒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
因此,今天的软实力理论建设要用约减法,约剩到最后不能再约的不是思想观念之类的唯心东西,而是稀缺资源。要想获得资源稀缺就得进行战略搏弈。国家间搏弈就需要软实力,而国家生存与发展则是我们所有软实力理论讨论的底线。从这个意义上说,软实力,并不是一个纯观念的东西,而是用于保卫国家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国家战略能力。国家战略能力是软实力概念的核力内容。
国家力量的对比主要表现为国家战略能力的对比。历史上富裕的国家往往被穷国打败,这说明财富与能力,实力与软实力之间是不平衡发展的。历史表明,国家战略能力并不是由GNP即国民生产总值堆出来的。以1700-189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分布为证:182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产值中,中国占32.4%,日本占3%,欧洲占26.6%,可中国在20年后的1840年却被一个小小的岛国英国打败了;1890年的世界国民总产值中,中国占13.2%,日本占2.5%,欧洲占40%,可中国在5年后又被另一个小小的岛国日本打败了。
如果有人说,这些资料太久远,那让我们看看1950年到1980年间,苏联经济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基建投资、工业劳动生产率等各项指标均比美国高,结果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到1992年,一个偌大的苏联在八年间就荡然无存,而美国至今仍在称霸世界。
因此,软实力研究的底线是不能软得没有实力。软实力研究不能软到“发嗲”的程度。发嗲就让人瞧不起。有人拿今天的中国跟新加坡比,绝对不行,那是两回事。新加坡能发嗲,中国则不能。
软实力的哲学也是和平的哲学。国家战略能力由国家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三大块内容构成。战略文化是国民整体政治认知水平的体现。这几年美国大选中大众喜欢的美国总统候选人,日益与中国“超女”接近:重表演而非重实绩,这对美国和中国来说,如果民众都是像清朝那样莫谈国事或像今天美国民众那样政治儿戏化,那就意味着国家战略文化的堕落。国家战略思维是国家战略文化发展的结果。它表现为国家知识分子的政治认知和战略谋划水平。如果说,战略文化是国家战略的感性认识,那么战略思维就是由战略文化抽象出的理性认识。战略思维是否注入国家学术之中,其发展成熟与否,都是一个国家战略知识和经验储备优劣的前提。战略管理是进入高层实践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它更多是国家领袖阶层的事。国家最高管理层的战略能力如何,取决于其智库的战略思维的支撑的水平。一般说来,处于上升阶段的战略管理有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而对人才的逆向淘汰,则是国家战略管理衰落的表现。
软实力的核心就是国家战略能力。尽管美国在上世纪年代已被朝战和越战拖得精疲力竭,但美国人推出尼克松,尼克松又接纳基辛格入阁,这使美国在得以中兴。尽管俄国在叶利钦时期已溃不成军,但在新世纪之初,俄国战略管理层接纳了普京,俄国便迅速复兴。而进入新世纪的美国,小布什政府逆向淘汰了鲍威尔等战略家,其结果就是美国现在面临的衰局。历史犹如一场场国家兴衰的活剧:同样的硬实力,一旦注入不同的软实力,竟有如此不同的结果。
最后,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国家战略能力本质并不只是打仗的能力,而是缔造和平的能力。历史上因赢而败的战争比因败而赢的战争多得多。日本东条英机、德国希特勒,还有美国的小布什都是因赢而败,其原因是他们的战略能力中失去了缔造和平的能力。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城,消失于世界性的扩张。从这个意义上说,软实力的哲学又是和平的哲学。▲
(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战略研究中心教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