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7日参考消息
《英报批评国际社会“重利轻科”》,英国《泰晤士报》4月6日文章。这一批评来得也太晚了也,而且,目前科特迪瓦的瓦塔拉一方几乎就要取得完全的胜利了,因此,英国此时开始重视科特迪瓦的企图无非就是想找个借口以便可以从科特迪瓦的身上刮些油水。其实,英国媒体更应该先批评一下英国政府自己,为什么英国对利比亚动荡那么起劲,而对科特迪瓦的动荡漠不关心呢?原因就是利比亚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石油输出国,科特迪瓦盛产的是可可,而不是石油,因此,对英国而言,利比亚的局势比科特迪瓦的局势更能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因此英国才会那么关心利比亚的局势。而且,英国出兵利比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国际油价推高,因此,英国军队除了支持利比亚造反派对抗利比亚政府军以外,还亲自动手——直接破坏利比亚的石油生产。据悉,利比亚副外长凯姆指责英国军队6日轰炸了该国最大的油田——位于利比亚东南部的Al-Sarir油田。英国军队此举完全背离联合国决议,根本就是因为看到利比亚造反派可能挡不住利比亚政府军的进攻了,所以在撤退之前搞了一场大破坏行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利比亚政府即使收复了失地也不能马上恢复石油出口,从而延长利比亚恢复石油输出的时间,最后达到英国推高国际油价的目的。
此外,科特迪瓦虽小,但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12亿吨,天然气储量156亿立方米,铁30亿吨,铝矾土12亿吨,镍4.4亿吨,锰3500万吨,现有森林250万公顷),只不过因为工业落后,自己无法开采利用而已,不过,对那些西方殖民主义势力而言,它们在占领科特迪瓦后却是能够将这些资源开采出来的,因此,英国媒体才会呼吁要重视科特迪瓦,因为英国资本不想让法国一家独吞科特迪瓦的财富。由于法国在科特迪瓦亲自参与了围剿巴博阵营的战争,因此,法国自然是要在战后获得相应的好处的(不仅萨科齐本人需要借此捞取政治利益,法国资本也要借此捞取经济利益)。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对法国在科特迪瓦的行动采取了一种默许的态度,这是因为西非的稳定对美国的能源供给线的收缩计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法国在科特迪瓦的积极表现实际上是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的,而在利比亚问题上,美法是存在战略利益上的冲突的。
《意总理怕性丑闻“不可收拾”》,路透社米兰4月6日电,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4月5日报道。英国如此热衷于炒作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的性丑闻,除了借意大利政坛的斗争来提高一下媒体自身的吸引力外,恐怕更多的还是着眼于欧洲的权力斗争吧。对英国而言,由于自身实力的明显下降,因此,英国现在不仅是要借与法国的军事整合计划来维持自己在欧洲和国际上的影响力,而且还要通过使用各种政治及外交手段来引爆世界其他地方的矛盾,从而尽可能的让对手及潜在对手的实力有所削弱,而后者正是英国的一个绝活。当然,英国维持自己国际地位的最主要的方式还是紧紧抱住美国的大腿,尽管美国一直拿苏格兰独立问题来吓唬英国,但是,英国反而把美国抱得更紧了,因为如果英国离开了美国的支持,那么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也会下降(正如日本如果没有美国撑腰的话,那么它在东北亚乃至东亚都是无法与中国争衡的)。因此,英国自然需要为美国的战略利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美国而言,单单打击欧元的那些小国是无法消除欧元对美元的威胁的,因此,必须将危机引入欧元区的大国才有可能达到摧毁欧元的目的,而要在欧元区大国内引爆危机的话,那么单单从经济方面下手还是不够的,因为欧元区的大国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因此,如果美国只是在经济领域向欧元区进攻的话,那么欧元区的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就能通过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来应对美国的这种进攻。我们现在看到的也正是这个情况,法德等国通过各种手段强迫那些欧元区小国接受援助,实际上,虽然这些小国被剥夺了部分主权,但是,由于整个欧元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因此,反过来说,美国打倒欧元的难度并没有降低多少。因此,对美国而言,必须在政治领域发起对欧元区的进攻,而意大利就是其中的一个进攻点。其实,贝卢斯科尼——做为意大利的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对意大利的政经两界的控制是非常老道的,也正是因为美国一时无法从政经方面打开缺口,所以才只能从生活作风方面攻击贝卢斯科尼。然而,当年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也没有因为“拉链门”而辞职下台,那么美国能又有多大把握将贝氏赶下台呢?因此,在这个事情上拖了很久也没有见到什么效果。现在,英国在欧盟最需要团结的时候却加大了抨击贝氏的力度,其行为完全就是在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英国自己可能没有认真考虑过它在欧盟动荡乃至欧盟瓦解之后将会面临的状况,虽然在短期之内,欧洲大陆的资金可能会涌向英国避难,但是,由于英国自身消化资本能力的下降,大量欧洲资本的涌入反而会引爆英国自己的经济金融危机,而且,对于美国而言,一旦欧元区崩溃了,那么美国也是不会同意其他国家与它争夺欧元区溃散出来的资本的(正如美国在英国的支持下打下伊拉克后却不肯让英国分享伊拉克的石油那样)。这也就是说,英国在帮着美国一起挖欧元区坟墓的同时并没有注意到它自己就随时有可能掉进这个墓坑里。
2011年4月8日参考消息
《巴博困守地下掩体拒不交权》,法新社阿比让4月7日电,路透社阿比让4月7日电,德新社巴黎/阿比让4月7日电。法国国防部长盖隆说,巴博在阿比让的兵力“不足千人”,其中有约200人在其官邸。盖隆说:“行动团(联科团及法国部队)在科特迪瓦共有一万人,其中在阿比让约有2250人。法国‘独角兽’部队已增至1700人,瓦塔拉总统的作战部队约有2000人。”这也就是说,瓦塔拉阵营已经拥有了绝对的优势可以一举拿下巴博了。但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瓦塔拉阵营一鼓作气拿下巴博的行动,反而看到瓦塔拉阵营中的外国部队正忙着“捞人”,之前,法国部队刚刚解救了日本大使馆的人员,据说,接下来还要解救以色列、印度等国的大使馆人员。法国防长自己不是说巴博已经被困在一个地下掩体中了吗?那么直接进攻就是了,为什么要停止进攻呢?既然瓦塔拉阵营胜利在望了,为什么承认瓦塔拉当选有效的各国的使馆人员纷纷提出撤离的要求呢?我们想,即使瓦塔拉的部队有大屠杀的劣迹,那么也未必会对各国的使馆人员下手吧。再说了,既然巴博已经被困住了,那么也就是说战斗的规模不会很大了。因此,瓦塔拉阵营现在暂停对巴博进攻的原因不是它们不能进攻,而是它们不愿意进攻,准确的说,是瓦塔拉阵营内部最具战斗力的法国部队不愿意进攻。那么法国部队为什么暂停向巴博阵营发起进攻转而热衷于解决各国使馆的人员呢?这恐怕就是法国正在通过这种解救行动来与相关各国进行谈判,以便在其在科特迪瓦的特殊地位能够获得多数国家的认可,换言之,法国现在正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如何瓜分科特迪瓦财富的谈判,当然,法国与瓦塔拉之间的讨价还价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没有谈好,那么抓捕巴博的行动就还不会成功。
此外,科特迪瓦目前的状况使人联想起了当年斯里兰卡政府包围猛虎组织后的情景,就在这个恐怖组织即将被消灭之时,挪威政府突然跳出来大肆指责斯里兰卡政府侵犯人权,要求斯里兰卡政府停止对猛虎组织的围剿行动。现在,法国忽然停下来进攻的脚步,或许就是在等待挪威政府出来“保护”巴博阵营的人权吧。当然,尽管挪威政府还没有出面,但是英国有关方面已经开始“关心”起科特迪瓦的人权问题了,尤其关心瓦塔拉部队的大屠杀问题,并且放出风来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那么瓦塔拉的总统地位是会发生动摇的。显然,英国已经开始利用人权问题来谋取科特迪瓦的财富了,不过,鉴于法国在科特迪瓦事件中的主导作用,英国更可能是在法国进行讨价还价。而法国自己也清楚,如果不能摆平其他国家的话,尤其是不能摆平那些大国的话,就算法国在此次行动的出力最大,但其他国家也能借人权问题“和平”的搞掉瓦塔拉政权,从而让法国竹篮打水。因此,与其说现在是巴博愿不愿意交出权力的问题,还不如说是法国及瓦塔拉愿不愿意割让出一部分利益的问题。
《欧洲央行金融危机后首次加息》,美联社德国法兰克福4月7日电,德新社法兰克福4月7日电,法新社法兰克福4月7日电。欧洲央行将欧元主导利率由现行的1%提高至1.25%。自2009年5月以来,欧洲央行一直实行1%的利率。由此,也就意味着欧元区开始进入了一个需要靠升息才能获得金融资本支持的时期。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纷纷大幅度降低利率,从而将风险尽可能的从产业领域转移到金融领域,换言之,金融资本在危机爆发初期受到了在产业资本支持下的政治力量的压制。然而,由于金融资本控制着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因此,它们在无法通过借贷生息获利的时候,转而通过操纵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获利,而在此过程中,金融资本通过拉高基础商品的价格来制造各国的通胀压力,同时利用其与美国政府的紧密关系,通过各种手段迫使非美世界的各国政府改变紧盯美元的政策,从而使得原本只会在美国国内爆发的通胀问题被转嫁到了非美各国的头上。与此同时,金融资本利用其对国际舆论的控制误导世界各国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尤其是使各国政府相信必须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而不是通过紧盯美元的方法来抑制通胀),然而,加息只能是产生有利于金融资本而不利于产业资本的结果,而产业资本又会将其自身所受到的压力再转嫁给无产阶级。最后,金融资本既在前期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时期赚了大钱,又能在后期通过各国政府相继加息的行为牟利。
欧元区此前之所以一直能够维持低利率,而不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在很早就进入加息周期,那是因为欧元自身也是国际金融资本的一窟,尤其它是作为国际金融资本为躲避美元危机而创设的货币体系,因此,金融资本轻易不会做出有损欧元发展的事情来。然而,自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事实再次证明政权毕竟是从枪杆子里面取得的,由于欧元区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美国的军事霸权相抗衡,因此,在美国军工既得利益集团及美国政府的强力措施下,欧元的发展乃至生存环境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欧元体系在欧元区内部就受到了挑战,而德法诸国改造欧元体系的做法实际上又在客观层面上削弱了欧元的国际信用,反而使得国际资本进一步远离欧元。当然,欧元体系最大的软肋就在于欧元缺少强大的军事力量的保护,因此,当欧元资本需要向外扩张和转移矛盾的时候,欧元区国家只能依赖经济金融手段,而不能使用军事手段。然而,在危机时期,经济金融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转嫁危机的需要了,实际上,美国作为世界的霸主恰恰是非常善于利用军事手段来将美国自己的危机转嫁到他国头上的,从而使得美国躲过了一系列的危机。
这次,美国也同样利用军事手段来转嫁危机,而欧元区却没有这个能力,从而使得它自己也成为了美国转嫁危机的对象之一。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充分认识到了欧元对美元的现实威胁之后,美国对欧元的打击从经济领域扩散到了社会政治领域,尤其是这次的中东北非的大动荡,更是不但遏制住了欧元东扩的势头,而且已经将欧元区周边的社会政治动荡引入了欧元区内部。由此导致欧元区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差,这不要说让欧元取代美元了,就是欧元区自己的经济复苏也愈加困难了。而且,现在最大的危险就在于周转资金的短缺问题,而要获得足够的周转资金的话,就必须获得金融资本的支持,然而,要获得金融资本的支持,就必须满足金融资本的利益要求,政策就必须向金融资本倾斜。于是,欧洲央行不得不以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吸引甚至挽留金融资本。
然而,在欧元区加息后,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欧元区的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会更加困难,因此,欧元区经济的复苏时间也就更加不确定。于是,尽管金融资本能够获得暂时的受益,但是欧元体系本身作为国际金融资本避难所的地位却被削弱了。反过来说,美国及美元体系作为国际金融资本避难所的地位却相应的提高了。在这种形势下,美国自然不可能放缓对欧元的打击步伐。而且美国对欧元的打击力度越大,美国政府就越有可能让资本集团在财政预算的问题上做出更大的让步。
2011年4月9日参考消息
《美启动联邦政府“关门”应急计划》,西班牙《世界报》4月7日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4月7日报道。据最新消息,中新社华盛顿4月8日电,在经过近一周马拉松式的讨价还价后,奥巴马与共和党在8日最后一刻达成妥协,从而令美国联邦政府保住“门面”免于关门。据众院议长博纳(共和党籍)通报,作为过渡,目前维持联邦政府运转的临时预算将再延5天;在此期间,国会将就维持2011财年剩余时间(至今年9月30日止)政府运转的预算决议进行表决。根据两党协议,付诸表决的决议将如共和党所愿,再削减约380亿美元政府开支,但作为妥协,民主党在医疗、环保等方面力争的预算开支得以保留。
至此,美国资本集团成功迫使美国政治既得利益集团大幅度削减了政府开支,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美国政府也再次获得了美国资本集团的支持。换言之,由于美国资本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因此,美国对外实施干涉的能力也就再一次具备了可以充分施展的条件,这也就是说,美国对外干涉的力度将会有所增强,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非美世界将会承受到更大的来自美国的压力。而且,由于美国政府开支的大幅度削减实际上是削减了美国民众、特别是美国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因此,必然导致美国的国家机器本身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调整期,换言之,美国的国家机器将有一个整合、重组的时期。也正是因为在这个调整期间可能产生诸多会引起美国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美国的统治集团为了克服这一矛盾,就必然会加大向外转嫁危机的力度,而且在向外转嫁危机的同时必然是会进一步增加美国国内民众的危机感,因此,不排除美国国内会再次爆发出什么恐怖事件。事实上,美国的统治阶级现在也只能用美国民众对恐怖分子的恐惧来克服美国民众对失业降薪的恐惧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随着美国公务员的利益受损面积扩大,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实际上也就相应的扩大了,因此,美国统治集团为了防止国内的阶级矛盾以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它也只能通过更加激进的方式向外转移矛盾,这也就是说,无论在经济金融领域,还是政治军事领域,美国都只会加大对外干涉的力度,这是非美世界必须要注意到的。
千万不要以为美国政府的财政预算的通过会让世界和平下来,恰恰相反,美国政府的财政预算获得通过只是进一步肯定了美国自己的生存方式,而美国的生存方式恰恰是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对外掠夺的力度才能满足其自身的生存需要。反过来说,只有当美国政府的财政预算无论如何都不能获得通过的时候,也就是美国的政治既得利益集团与美国资本集团根本无法妥协的时候,美国的危机才会真正在美国国内爆发出来,换言之,只有当美国政治集团与美国资本集团的矛盾尖锐化之后,美国才没有能力将其内部的矛盾转嫁到非美世界的头上。
而只要美国还有能力将其内部的危机——以对外干涉的方式——转嫁到非美世界的头上,那么对非美世界而言,也就只能在相应的领域内予以对抗,如果能够抵挡住美国的攻势的话,那么就还有希望将危机逼回美国内部,否则,非美世界就要为美国的危机埋单了。
2011年4月10日参考消息
《波总理批欧盟对利政策“虚伪”》,路透社华沙4月9日电。波兰总理图斯克说,欧洲的举动很可能给人一种印象:只有在石油供应受到威胁时,欧洲才会进行干涉。(言下之意,图斯克认为不应该将欧洲的这种对外掠夺的行为赤裸裸的表现出来,至少在对外掠夺时还应该批一件意识形态的外衣来遮掩一下才是)
图斯克说:“如果我们要保护平民不受独裁者、报复、刑讯和牢狱的迫害,这条原则必须普遍适用,而不是只在它能起到便利作用、带来利益或确保安全时才适用。”(图斯克点出了所谓的保护人权不过是欧洲实施对外掠夺的一个工具,因此,只有在有利于欧洲实施对外掠夺的情况下,欧洲才会使用这个工具。当然,我们不能因此把波兰总理图斯克理解为是一个有良心的欧洲人,因为,我们从图斯克的话中只能得到这么一个结论,就是图斯克对这个所谓保护平民的原则是持肯定而不是否定的态度的,图斯克所不满的是“这个原则”的适用范围太小了,这也就是说,图斯克的真实意图是要求欧盟扩大对外干涉的范围及加强对外干涉的力度,而不是相反。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从欧盟内部的诸多时事就可以看出来,从欧洲各国爆发的罢工、示威活动以及欧洲各国政府对其的血腥镇压行动就可以看出,图斯克的所谓保护平民的原则首先根本就不适用于欧盟自己,其次从整个西方国家政府对各自国民的刑讯、牢狱的迫害问题来看,图斯克的所谓保护平民的原则也完全不适用于西方自己。这也就是说,图斯克的这个所谓的保护平民的原则根本就是欧盟乃至西方搞帝国主义的工具而已,现在图斯克只不过是呼吁要对这种侵略和掠夺行径加以粉饰罢了。)
在这则报道的最后,路透社总结到:“与利比亚政府一样,叙利亚、也门和巴林政府也以武力镇压了争取民主的示威活动,但西方却从未表示要进行干涉以保护当地平民。”显然,路透社的立场和波兰总理图斯克的立场是完全一样的,也都是主张欧盟应该扩大干涉范围而不是只干涉个别地区,换言之,它们都是在为欧盟发动新的对外侵略战争及掠夺行径的合理性制造舆论。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外长突然宣布愿意出兵利比亚了,因为此前德国不参与针对利比亚的侵略战争的决定不仅与德国自身的帝国主义的生存逻辑相矛盾,而且也同整个欧盟自身的帝国主义的性质相矛盾,既然德国能够把兵远派至阿富汗,那么德国又有什么理由不对欧盟周边实施武装侵略呢?(德国因此感觉到了它的这种把美国的对外侵略扩张与欧盟的侵略扩张对立起来的做法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说,德国政府对自己以及对欧盟的定位很可能是错误的——准确的说,是错估了自己。之前,由于高估自己,特别是表现出了自己准备取代美国的野心,所以才会受到美国的打击,在受到美国猛烈打压后,又不得不向美国做出大幅度妥协,然而妥协的过分了——也就是说,从高估自己迅速转变为低估自己,又引起了欧盟其他国家的不满,因此,现在又不得不转变立场,而且表现得比英法还要激进——准备直接往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了,这些状况都反映出德国在西方阵营内部的尴尬地位,这一点与日本是很像的)说白了,都到现在这个时候了,还装什么好人呢?!德国好好像美英法等国学习一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强盗吧!不过,一个军事不独立的国家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强盗的,反过来说,如果德国真是在寻找一条资本主义下的独立路线的话,那么德国重新走上法西斯道路就是一个必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