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软化对欧洲反导系统立场》,法新社莫斯科6月6日电。俄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表示:“在法律上保证美国和北约的导弹防御系统不针对俄罗斯,是莫斯科提供合作的条件之一。否则,合作就失去了意义。”俄罗斯此举表明其在反导问题上已经表现出最大的诚意了,可谓仁至义尽了,如果美国和北约还不同意的话,那么俄罗斯改变既有立场就会成为一种必然,届时不要说伊朗,就是其他与美国和北约敌对的国家、地区或组织也可能直接受到俄罗斯的武器支援。
美国一直讲欧洲反导系统不是针对俄罗斯的,但是,这只是空口白话,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的这些保证是算不得数的,将来一旦美国违反它的承诺,俄罗斯也无法追究美国的历史责任,准确的说,美国的口头保证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因为历史总是要讲证据的,因此,对俄罗斯而言,除非能够拿到具有法律效用的白纸黑字,从而给俄罗斯一个历史证据,否则,俄罗斯非吃一个哑巴亏不可。尽管白纸黑字也往往是不可靠的,单方面撕毁协议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它毕竟留下了历史证据,在将来清算的时候总还有据可查,如果没有这种历史性的证据的话,那么以后的历史学家就无法辨明是非了。
俄罗斯提出有条件地接受反导合作之后,实际上就将皮球踢回美国脚下去了,由此,原本美国给俄欧设计的矛盾转变为了美欧之间的矛盾。欧洲人肯定是会同意签署这一法律文书的,因为毕竟部署的是美国的反导系统,然而,美国敢不敢签署这个法律文书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如果美国敢签的话,那么实际上就意味着美国今后在历史上还要多背负一条罪状,因为,实际上如果美国的这个反导系统不是针对俄罗斯的话,那么它根本就没有布置的必要。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美国用法律的形式确认它在欧洲部署的反导系统不是针对俄罗斯的话,那么它利用反导系统来挑拨俄欧关系的努力也就几乎要白费了,届时,美国将不得不凭借这些反导系统来加大其对俄罗斯周边国家的干涉力度,换言之,美国就需要亲自消耗更多的力量来破坏俄罗斯周边地区的政经局势才能让它的反导系统具有价值。
这两天,俄罗斯加大了与欧洲合作的力度,俄国特使绕过的黎波里访问班加西,其用意非常明显,就是通过突出利比亚造反派的政治地位来推动利比亚政局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与之相反的是,美国国会中却有人企图阻止美国继续参与北约入侵利比亚的战争,这些人就是为了延长利比亚战事,从而为美国争取到更多的攻击欧元的时间。只不过现在由于已经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收官之时,美国金融垄断资本在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地位又显得更加重要了,而且,美国能否提高债务上限以及能否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依赖于美国金融垄断资本内部能否达成一致意见(从目前的消息来看,金融垄断资本内部还是有一些不同意见的),而要达成一致意见,就必须照顾到统治集团所有成员的利益,因此,美国在利比亚战事上的干扰行动明显减少了,由此也就给欧洲迅速摆平利比亚问题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这也就是说,如果欧洲不能在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及提高美国债务上限之前解决利比亚问题的话,届时,利比亚问题的走向就又会开始受美国军工既得利益集团的主导了,而这对欧盟的统一和稳定都将是非常不利的。
《中国媒体批谷歌已成“政治工具”》,路透社北京6月6日电,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6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6日报道。就在谷歌诽谤中国黑客对其进行攻击之前,我们从新闻中连续看到了一些美国政府对谷歌的调查行动:4月份,美国就传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准备对谷歌的市场主导地位进行反垄断调查,5月初,美国司法部调查谷歌网络广告业务,6月初美国证交会调查谷歌“偷税门”事件。可以想见,美国政府动用了一切手段来逼谷歌就范,而且,已经达到部分目的了。由此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其他问题,也就是其他美国公司也很可能成为类似的“政治工具”,对此,中国理应及早防范。外企成为外国政府用来攻击我国的“政治工具”一事已经将外企的殖民主义性质给充分暴露出来了,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资本在本国很多经济领域内的弱势乃至缺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经济政治形势的稳定了,而之所以会造成这些恶果,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府错误的“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导致“既没有获得技术,更失去了市场”这个恶果,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府在面对安全威胁时不能及时破除市场迷信,由此没能主动地构建经济、技术的防火墙,结果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美国之所以敢用谷歌这样的企业来作为打击中国的政治工具,就是因为它看到了中国用户对谷歌某些服务的依赖程度很深,对此,中国政府实际上只要建设相同的服务就可以削弱谷歌的市场主导地位了,这难道是一件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吗?对于外企在华的其他垄断获主导问题,中国政府也只要如法炮制就可以了,中国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因此,根本就不缺钱。此外,中国的反垄断机构是吃什么饭的呢?为什么要任由外企利用其垄断地位来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美国的政府机构是为美国资本服务的,那么中国的政府机构是不是应该为中国资本服务呢?!
2011年6月8日参考消息
《印度斥巨资购买军火针对谁?》,《印度时报》网站6月7日报道,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6日报道,法新社新德里6月7日电,俄罗斯《独立报》6月7日报道,俄塔社新德里6月6日电,美国《防务新闻》网站6月6日报道,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6月7日报道,香港《东方日报》6月7日报道。据美国媒体报道,印度批准购买10架由波音公司生存的C-17军用运输机,这是与美国达成的最大一笔防务合同,增强了印度运送部队、车辆和大炮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各方的态度。从美国的角度而言,它自然是非常欢迎这一买卖成交的,而且,美国为了促使印度继续购买美国武器,又一次对印度宣传了中国军事威胁论。对美国的这些动作,我们都见怪不怪了。美国企图以中印战争(或把中印拖入南亚的某场战争——可能与巴基斯坦相关,也可能和其他南亚国家相关)来同时掐断中印两国崛起之路的计划是非常明显的。对此,中国除了对印度深明大义、晓以利害外只能通过不断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来抬高印度发动战争的门槛了。至于中国能否打消美国破坏中印关系的主意,那只有看中国能否将美国在其他几条战线上的困难加大,从而迫使美国缓和中美关系了。
从巴基斯坦的角度而言,它总是首先想到印度对它的威胁。目前,巴基斯坦一方面要面对来自美国的压迫和侵略,另一方面还要防备印度的扩张,实际上就是面临了一个被南北夹攻的态势,形势极坏。如果不是中国对巴基斯坦给予支持的话,那么巴基斯坦恐怕早就被美印瓜分了。在此,我们提出这么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存在严重的宗教冲突,尽管印度加大了援助阿富汗伪政府的力度,然而,那个所谓的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尽管印巴离得是如此之近——却几乎不对印度实施武装攻击,这个现象的确很让人疑惑,究竟是巴塔无法渗透入印度呢?还是巴塔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打击印度呢?由此就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巴基斯坦遭受到印度的军事进攻的话,巴塔将如何自处呢?是不是还要在巴基斯坦政府背后再插上一刀呢?巴基斯坦政府能否利用印度的军事威胁来对巴塔组织进行某些统战工作呢?
实际上,印度自己对军购的态度更值得注意,与中国在军事发展上相对低调的表现不同,印度现在是大张旗鼓地进行提升军备,并且,总是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因为在印度看来,巴基斯坦已经构不成对它的威胁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印度大规模的军购活动真的是针对中国而来的吗?换言之,印度的军购活动究竟只是为了应对外来威胁,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内部原因呢?从外来威胁上来分析,在中印边界分歧中,印度实际上是把中国的一块肥地给占领了(藏南地区实际上处于亚热带气候中),如果印度要向北扩张的话,实际上它只能得到一些高海拔的冰冻地带,对解决印度自己的粮食问题没有帮助。因此,如果印度要将它军购得来的武器用于对外扩张的话,那么它更有可能是去与巴基斯坦或孟加拉国争夺地盘,不仅好打,而且抢到的地盘更有利于养活人。从内部原因来分析,印度和中国相似,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主导下,整个国家的经济朝着半殖民地的性质演变,尽管印度本国受外国资本控制的程度没有中国那么高,但是,由于印度国内既有的巨大的贫富差距以及私有制土地制度已经让印度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被极大地削弱了,由此迫使印度必须越来越依赖外部条件的刺激,不仅是越来越依赖外资投资,而且是越来越依赖外部市场(因为印度既有的贫富差距状况使得印度生产的商品很难在国内找到出路,结果就造成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印度国内的制造业越是发展,印度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就越高,最后导致印度经济越来越脆弱)。换言之,印度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就需要越来越看外国的脸色,而且,对印度商品消费越多的国家,其对印度的影响力就越大。也正是因为美国市场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大,因此,美国对印度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于是,印度为了自己的发展不停滞,所以就必须时常答应美国提出的一些要求,购买美国军火就是诸多要求之一。然而,一方面由于印度政府不愿意承认自己在经济发展方式上的弱点,另一方面也由于美国还对扩大其在印度军火市场份额一事抱有很大的信心,因此,美印之所以能够达成巨额军购合同的真实原因(实际上就是美国利用印度经济发展方式上的弱点,对印度实施了讹诈)也就被双方给隐匿起来了。
由此可知,印度大肆购买外国军火的主要原因是它对军火商所在国的市场存在依赖,换言之,印度购买军火一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被动行为,因此,也就谈不上印度购买军火来针对谁的问题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获得了大批军火后的印度依然还会保持克制,物质决定意识,在印度获得大批军火后,其对地区形势的判断就可能发生变化,届时,如果印度认为形势演变到足以支持它实施对外侵略扩张的程度的话,那么印度却是有可能去做某些军事冒险行动的。就算印度到时候有所动作,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认为美国媒体所宣传的那套逻辑——即印度购买军火是针对中国——就是正确的,因为购买军火和使用军火处于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两者之间并没有历史的必然性,如果抹杀了这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区别,那么就会陷入美国给我们设计的一条自我强化的逻辑,通过诱使中国对印度军购做出强烈反应从而反过来进一步恶化中印关系,最后达到美国所希望看到的中印两败俱伤的结局。
《叙安全部队遭袭120人死亡》,路透社贝鲁特6月7日电,路透社华盛顿6月6日电,美国之音电台网站6月6日报道。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报道,持枪歹徒与叙安全部队对峙,造成逾120名安全部队人员身亡。报道称,武装分子还偷走5吨炸药。尽管官方并没有报道有多少持枪歹徒被击毙,但此事已经证明叙利亚的造反派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了。因此,叙利亚的问题恐怕不会比利比亚的问题好到哪里去,而且可能更糟。由于叙利亚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伊朗的安危,因此,国际社会在此问题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据俄塔社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7日表示,反对就叙利亚局势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决议案的做法。拉夫罗夫说:“我们认为应该对叙利亚邻国所扮演的调停角色有所期待,以争取国家和解。现阶段通过新的决议没有任何意义,而决议案也只能代表叙内部冲突某一方的观点。”然而,美欧都希望制裁叙利亚,从美国的角度而言,如果能够控制叙利亚,则可以改善以色列的生存环境,从而推动以色列对美国的侵伊计划给予更大的支持。从欧盟的角度而言,如果能够控制叙利亚的话,那么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力量直接插到以色列身边,从而有利于欧盟与犹太资本讨价还价,而且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将美国的注意力挪向欧洲以东地区,从而分散欧盟在其周边所受到的来自美国的压力。而这恰恰是俄罗斯反对制裁叙利亚的原因,因为一旦导致美欧直接驻军叙利亚的状况,那么就等于是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反过来扩大了美欧的战略空间,同时,还会促使美欧在叙利亚、伊朗等问题上形成更大的利益共同点,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俄罗斯促使美欧互耗的战略,而且也将直接危及俄罗斯在中东的既得利益。
《普希金诞辰成俄罗斯新节日》,俄罗斯《晨报》6月6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天(6日)签署命令,将俄罗斯伟大诗人、当代俄罗斯文学语言奠基人普希金的诞辰6月6日定为“俄语日”。保护本国语言文字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以前我们曾经讨论过美国小布什政府强化英语官方地位的一系列措施,以防止西班牙语族在美国闹分裂的事情发生。对此,中国实际上也可以和国际接轨一下嘛,比如把鲁迅的生日(9月25日)定为汉语日,等等。
2011年6月9日参考消息
《美欢迎中国取消风电补贴》,法新社华盛顿6月7日电。华盛顿今天说,中国停止了对风力涡轮机企业的补贴,并称它在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的一系列针对北京的上诉中取得了胜利。美国称中国的决定是美国工人的胜利。显然,有胜利的一方,就有失败的一方。既然美国工人获得了胜利,那么中国工人肯定就是失败的一方了,而中国工人之所以失败,恰恰是因为中国有关方面充分展现出了要成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意愿,当然,这个负责是对外国负责,尤其是对美国负责。
《互联网挑战人类“忘记的权利”》,西班牙《国家报》5月15日文章。互联网的确可以提供很多资料,但问题是,这些资料本身也是由活人提供的,因此,尽管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帮助记忆,但是,由于互联网所提供的资料本身具有不可靠性,因此,其对人们在记忆上所提供的帮助也就具有了不可靠性。从表面上看,帮助记忆确实像是一件好事,然而,如果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人们所得的记忆内容反而出现错误和失真的话,那么这种记忆反过来只会坑害互联网的使用者。对此,与其记忆错误的东西,倒还不如忘记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报道称退役将领言“两岸都是中国军队”,台政坛竟引发轩然大波》,台湾《联合报》6月8日报道,中央社台北6月8日电。对台退役将领言论本身是否准确的分析已经不重要,重要的台湾政坛对此事的剧烈反应表明“两岸和平统一”在台湾根本就没有市场。尽管现在还有一些坚持一个中国的国民党退役将领,但是,这些将领的年纪也非常大了,他们对台湾政坛的影响力也日渐衰弱,而他们影响力的衰弱恰恰也预示着“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在这种形势下,“坚持和平统一”也就越来越与“坚持和平分裂”没有本质的区别的。而且,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已经证明,武力统一才是主流,武力统一才是正道。
《新报文章:“计划经济思维”影响中国发展质量》,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8日文章。新报文章将目前中国各省争建大型主体乐园的原因归结为“计划经济思维”,这种论断不仅自相矛盾,而且下此论断者是别有用心的。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明白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如果中国现在真的还实行计划经济的话,那么就根本不可能发生目前这种全国各省争建大型主体乐园,从而导致巨大浪费的事情,在计划经济下,全国一盘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极少可能会出现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现象。恰恰是计划经济思维在中国彻底没有了地位,恰恰是市场经济思维主导着中国,所以才导致目前中国出现大量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换言之,正是因为没有了计划经济思维,所以中国的发展质量才越来越低。
新报文章还将房地产市场尾大不掉的问题也归咎到计划经济身上,该文真是见了鬼了,根本就是颠倒是非黑白,其心可诛。且不说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正是被作为市场经济的典型来看待的,而且,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恰恰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才不会出现现在这种大量房地产被有钱人作为投资工具而不是用来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的问题。大批空置住房的出现恰恰是市场经济时代特有的产物。
新报文章还将强拆及其引起的社会矛盾也归咎到计划经济身上,真是无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哪有什么强拆呀?!更没有因强拆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强拆及其引起的社会矛盾恰恰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才出现的现象。
新报文章在诬蔑计划经济及攻击国有企业时同样还是使用了自相矛盾的说辞,一方面说因为国企更加壮大了,所以弱化了市场经济的能量,另一方面又说在出现了诸多不利于甚至违背市场经济发展的事情下,中国经济依然欣欣向荣。按照陈某人自己的说辞,既然中国经济欣欣向荣是在国企不断壮大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陈某人凭什么得出国企强大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论来呢?!这是第一个矛盾。
第二个矛盾在于,一方面,陈某人说,外界看到中国经济明明是朝市场化发展的,然而,另一方面,陈某人在此前又指出中国出现了诸多不利于甚至违背市场经济发展的事情。那么既然市场经济的能量被弱化了,那么又怎么可能让外界看到中国经济是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呢?一方面讲市场经济被弱化,另一方面又将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的原因归结到市场化上,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如果按照陈某人给出的逻辑,即只有不断的市场化才能导致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的话,那么为什么在陈某人文章中会出现“市场经济在被不断弱化”与“中国经济欣欣向荣”同时成立的现象呢?
第三个矛盾在于,一方面表示很多外国经济学家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却又指出中国只有按照外国经济学家所能理解的方式——即通过市场化来发展经济——才能提高中国的发展质量。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既然连中国的实际情况都搞不懂,中国又凭什么按照这些外国专家的主意来发展呢?!
然而,可悲的是,中国的汉奸们恰恰就是在按照这些看不懂中国实际情况的外国专家所给出的建议来推行所谓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在这种市场化思想统治下的改革必然会将中国的经济带入一条死路。中国公共产品价格与国际接轨之日就是中国经济开始崩溃之时。如果说计划思维对中国有什么害处的话,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中国以计划的方式来推进市场化的改革运动正是中国最大的敌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