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年头,朝鲜开始了自己的政权交班工作。金正恩作为接班人选逐渐在朝鲜政坛抛头露面,开始发挥影响力。在此关键时节,相继发生了“天安号事件”和“炮打延平岛”,从而一举将世人目光聚焦到了欧亚板块东面的这个半岛。此时,美军已将三艘航母 --- “里根”号、“乔治·华盛顿”号和“卡尔·文森”号开到了东亚海域。局势骤然紧张,战争似乎一触即发。然而本文却对此有不同看法。那么是怎么看的呢?
一、“朝鲜题材”已成为美国在东北亚继续威慑布防的借口和掌控日韩的筹码
朝鲜和韩国作为冷战遗腹子被一条“三八线”生生割裂了半个世纪。这条虚拟疆界的本质是当年美苏博弈出的结果,同时也被充做了朝韩之间的暂时国界线。所以一旦美苏之间战略平衡被打破,那么这条边界就将变得不稳定。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的垮台,双极世界演变成了现今的单极世界格局,全球平衡被打破,朝鲜半岛局势向有利于美韩的一方演进。联想到与朝韩情况最相近的当年的东西德,朝鲜半岛的合理归宿似乎应是边界的消亡,也就是南北统一。即使统一不了,朝鲜对于韩国的威胁程度也将大大降低,因为共产联盟的瓦解和美国的遏制不可能催生出一个具真正武统实力的朝鲜。此时的朝鲜可以说面临着所有原共产联盟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未来路在何方?苏东剧变给朝鲜展示了一种未来可能性。这对已经习惯于搞个人崇拜和炮制共产封建混血理论的金氏家族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是像苏东那样进行推倒重来式变革,还是像中国大陆那样进行不损及原有既得利益集团的渐进式改良成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或许,还可以闭上眼睛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似的继续原有体制?这在共产联盟瓦解,美苏均衡改变的情况下有可能吗?当然有可能,因为我们发现当时的古巴和阿尔巴尼亚照样活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他们的国运和快乐或许能感染到远在东北亚的这个小国。但,朝鲜的地理位置允许其继续原有体制吗?如果他不但延续了下去,还红红火火的进行了权力交替的话,那促成这样事实的原因又何在?这将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苏东剧变后,我们发现朝鲜不光不提改革,反而逐渐将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先军政策予以强化。在被美国踢爆核问题之后,由于美国经济制裁和自己天灾人祸造成的国内危机给了朝鲜领导层一个更好的收紧国内管控的理由。对自有军事能力的强化和美朝围绕核问题的矛盾激化使得朝鲜成为影响东北亚局势的一个不可控因素。在此期间,又相继有弹道导弹、化武原料(制作沙林毒气之用)、假美金、制毒贩毒、恐怖主义行动、洗钱等各式问题浮出水面,朝鲜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针对这个国家的各种制裁于是变得顺理成章,其在国际上受到的孤立也成了合情合理的咎由自取。但朝鲜为什么要在共产联盟解体后还声称要发展战略武器计划?他的这种不同于其他原联盟小国的执着源自何处?他为什么不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 + 韬光养晦经验?他难道意识不到由此带来的可能后果吗?
可能的解释1. 金正日认为朝鲜和平崛起的有效保障只能来自于自有战略武器的成功研制。如此一来,自己才能和当年的中国大陆一样昂首挺胸的迈进国际核俱乐部,才能在“艺高人胆大”的自身条件下实行不颠覆原有体制的改革开放 + 韬光养晦,也就是想复制中国模式。对于意识形态弱势国来说,这是一种不失体面的以自身军事威慑力为后盾的和平崛起方式。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美国对其发动的经济制裁。但这会被认为是可以承受的代价付出。
可能的解释2. 金正日并不热衷于搞核武和其他战略性武器,只是想利用相关问题的有效发酵在谈判桌上为自己谋取利益最大化。因为金对美国不会采取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空军的做法有充分把握(1981年6月7日,以色列出动14架飞机以精确制导炸弹摧毁了伊拉克乌西拉克核设施。此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以上两种解释,哪种可能性更大?我们来看一下。
解释1. 里面提及的和平崛起方式违背了《核不扩散协议》,也不符合冷战结束后与朝鲜接壤的俄罗斯、中国、日本的利益。周边国家不太会允许此时朝鲜军事威慑力的暴涨,尤其在核武能力方面。因为共产联盟的解体、东西方意识形态竞争的完结和国家主义的重新回归决定了以自身军事威慑力为后盾的和平崛起方式将因失去周边原联盟国的支持和美国对“不受掌控的核扩散”的厌恶而变的不现实。当年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一部分得归因于在双极世界格局下的两个极点,也就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制衡。两个巨头互相牵制着,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也就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了。在进入单极世界后,如果还有谁想玩这种把式那就得先过美国这一关。如果暂时不谈其他目的,美国可能允许像朝鲜这样的冷战敌对方遗腹子实现核武能力吗?有人可能会说:朝鲜秘密研制成功后搞个既成事实不就可以了?但问题是就算你搞成功了,军事威慑力也有了,美国就一定会来买你朝鲜帐,让你加入由他主导的世界经贸体系来帮助你实现所谓的“和平崛起”?恐怕在朝鲜的廉价资源优势和防止有核野心小国的崛起之间,美国对后者的考量会更多一些。因此解释1.的可能性不大,金正日也不会糊涂到以为朝鲜具有类似中国的客观条件。
解释2. 里面提及的金正日对美国的把握倒是具一定的客观条件支持。因为金可能认为美国会受当年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约束甚至因顾忌中国和俄罗斯而放弃定点打击的方式。毕竟伊拉克是伊拉克,朝鲜是朝鲜。但问题是朝鲜在朝核问题上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对手,而是单极世界的极点国家。这个国家如果连对一个可能危及周边核安全的野心小国发动定点打击都缩手缩脚瞻前顾后的话,那么所谓“单极世界”的提法就只能是某些人的自我意淫结果而不是国际公认的了。或者,我们也可以回想一下在99年的南联盟发生了什么样的,针对一个有核大国的类似“巴比伦行动”的事件。另外从长达近二十年的朝核谈判过程来看,金正日并未用这张牌实现多少可见利益,除了在此期间自己的王朝没被颠覆和国家没被改朝换代之外。但解释2.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因为独裁集团一向倾向于自己的江山永固,对于他们来说,权力的掌控和指定性承继在任何时候都是居于首位高于一切的核心利益。只要保住这点,哪管你国民死活,万业萧条,反正只要自己活得有滋有味儿红红火火就成了。但出于对美国脾性和冷战后原共产联盟接壤国家之间关系的考量,金正日动用这种小脑筋的可能性也没大到哪儿去,但要比解释1.的可能性来的大。
除了以上两种可能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解释?有。
可能的解释3. 朝核问题、朝鲜战略武器计划有利于美国制造和炒作“朝鲜题材”。该题材服务于美国全球化战略,目的是在传统地缘政治和大陆战略背景下为美国在东北亚继续威慑布防制造借口。这个布局首先考虑的是美国对此地区日本和韩国的掌控,其次是针对俄罗斯的布防深化。这个可能性其实还可以结合解释2.一起凑效,只要金正日当年确实有类似不靠谱的念头,那么自己其实就在无意之间帮助美国实现了本解释中的目的。或许,我们还可以稍微扩展一下,那就是朝美之间存在暗地联袂演双簧的可能(这个就不予深入了)。
二、扩展解释
1. 朝鲜半岛的地理意味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朝鲜半岛位于欧亚板块东部,是东面的板块上岸区。美军如果希望在欧亚板块东面打造上岸点的话,那么这块半岛就是首选目标。所以二战一结束,美国就迅速和苏联在半岛划分出了一条三八线。这个博弈过程已经全然抛弃了1944年雅尔塔会议中定下的由美、苏、中、英四国共同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的方案,中国在此时已被完全排挤出了对朝鲜半岛的势力划分。因此,朝鲜半岛的地理意味最后只能体现为对其势力划分者,也就是美国和苏联的意味,而不是对于中国的。由此,中国国内将三八线以北视为自己缓冲带的看法只能是在自作多情,可以休矣。当年的出兵朝鲜更是显得师出无名。
进行全球化战略的美国在这个地方打入一个楦子就可同时“照顾”到周围的俄、中、韩、日。左边通过黄海、渤海遥望中国,右边通过日本海遥望俄罗斯和日本。如果传统地缘政治和大陆战略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那么这块区域对于针对关键国家的威慑性质布局来说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2. 谁威慑谁?为什么要威慑?以什么方式威慑?
谁威慑谁?
美国威慑俄、中、韩、日。
为什么要威慑?
在双极时代,美苏意识形态之争促使资本主义阵营的老大哥 --- 美国需要遏制共产主义阵营的势力扩展。同时也需要在自己阵营中树立威权形象,保证地位,维持内部稳定。也就是威慑是为了对苏遏制和对内维稳。当苏联消亡,意识形态竞争的完结,单极时代随之到来。美国为了维持和巩固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也必须对一些关键国家延续先前的威慑。此时的威慑是为了对俄遏制和对内维稳。这里的“对内”不是指美国国内,而是指以他为主导的国际政经体系内部。下面简约谈一下此地区的几个关键国家。
俄罗斯
前苏联的最大号碎片,拥有着前苏最大份额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在美国的潜在对手名单中,俄始终排第一号。那俄为什么排第一号?而不是中国、伊朗?这是因为:
1) 美俄几乎接壤(通过白令海峡)
2) 所谓的核武销毁计划基本只是两国的过家家,俄罗斯对美国本土的核平能力至今仍无法评估
3) 俄罗斯疆土辽大,人口稀疏,一向是优先于中国的待肢解对象(这点很多人恐怕想不到)。这点他自己心里清楚,所以他会对任何挑衅做亡命反击
4) 俄罗斯拥有辉煌的过去,曾经是上世纪双极时代的一极。俄从上到下具有强烈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具有天然的与美国争夺单极世界统治权的心理冲动和物质基础。这种冲动和基础不经历决定性战败或几代改造不可能消失,普京就是头号典型。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为什么要将俄国和大国沙文主义联系起来?这是因为如果不是他鼓吹自己的俄罗斯人种优越论,不美化对外扩张和侵略,不善于对周边国家趁火打劫和领土吞并的话就不可能形成现今的版图。从中国的清政府一直到现在的都充分领教了这个国家在这方面的特长。翻翻冷战后的旧账,从90年代后期对西方跨国资本的赖帐,到在北极圈和美国的针锋相对都让老美非常不爽。对这样的国家,冷战时的主动布防不光不能撤销,只能扩大。
日本
天皇犹存的国家。带有些许原始氏族部落的遗留特征。该国只信天皇的神谕。天皇叫他们战,他们就战;天皇叫他们停,他们就停。二战的惨败并未促使日本人深刻反思。军国主义思想的实质就是打着天皇万岁的口号将对外暴力掠夺正当化。这个夺是为天皇夺,不是为了日本人民夺。只要是为了天皇,那就一概正确;只要是为了天皇,那就一概正当。为了天皇,自己的小命都在所不惜,怎么还会去怜惜别人的小命?所以对于日本来说,在不否定天皇威权情况下的反思都不可能是彻底的反思。这决定了日本很难像二战后的德国那样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彻底清算。正因为日本没有彻底反思,所以军国主义复活的可能性就不能排除。还有,两颗核弹让日本永久的和美国结下了梁子。原子武器对两个城市的毁灭图景如地狱般噩梦被烙入战败者的深层记忆。恐惧伴随着愤怒使得日本人将二战后美国人对其的长期驻军和改造视为调教之辱。这个国家不光不会感激战后美国对其的经济扶持,反而会认为这是单靠自己能力而闯荡出的成就(这点有点像他那个在00年后加入WTO的邻居)。这个国家正像条温顺的蛇一般盘绕在美国这个训蛇人身边。只要允许他不受限的发展壮大,那说不定哪天美国人一觉醒来会发现这条蛇已盘上了他的脖子。对这样的国家不光得加以威慑,更得限制其发展。
中国
对于这个国家,只能粗略谈一下,因为他不太喜欢接受别人的善意意见。首先,在东北亚问题上他其实早就丧失了发言权。半个世纪前的出兵朝鲜只是他被动的在趟斯大林篡腾出的混水。在此之后,他或许得以更加现实的态度将目光局限于自己的现有版图,而不是毫无干系的朝鲜半岛。其次,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的访华标志着这个国家已接受了美国对其施行的洗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老毛正式承认共产实验失败的公示,否则以他的脾性会在还没和拥有共同意识形态的前苏和解前,就和一个被他称为万恶之源的敌对意识形态领袖国家和解?他怎么向那些被他灌输了先前理念的国内人民和共产联盟里的小兄弟交代?所以对老毛来说,这几乎就等同于同撒旦和解。而00年的加入WTO,则标志着这个国家已经接受了美国为其分配的全球角色,那就是美国在亚洲的第二大块海外经济飞地兼生产基地(第一块是日本)。有美钞赚还会真心实意的反美?所以我们只能将其在不同场合展现出的反美姿态断定为show给俄罗斯和国内毛派鹰派看的。这样的国家对美国其实是构不成威胁的,这是基于对其国民凝聚力、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判断。否则美国对中国的资源开发到最后只能是在壮大一个可能取代他的对手。我们必须认识到俄罗斯始终是美国的头号潜在对手。像中国这么个和俄罗斯有着悠久领土纠纷的国家就算再懦弱也不会失忆到忘却近百年来自己版图是怎么变化的吧?这样的国家与其分解之,还不如先放过他一码,加以有限扶持以平衡自己的头号潜在对手。这体现了老毛对政治的定义:所谓政治,就是把有利于自己的人搞的多多的,不利于自己的人搞的少少的。所以,美国事实上是不希望这个国家分裂的。中国如果分裂了,那么亚洲板块还有谁能牵制俄罗斯?但这不意味着美国不会在行动上对中国搞分裂,但搞分裂的目的只能被看成是为了让这个国家疲于应付内耗而被动的沉溺于领土防御战略不能自拔。这是除了扶持之外的一种消耗型限制手段,也就是边扶持边挑动你内耗。而限制的目的则是为了对内维稳,也就是限制中国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规模,以防挑战到自己。这点会结合一些经济方面的遏制措施和将扶持重点转向来共同起作用。如果一定要将美军东南亚基地群、日韩基地群和吉尔吉斯斯坦基地看成是在针对拥有大量可危及美国本土的战略武器的中国的话,那也可以认为是美国为了保证中国政经改革方向对自己的契合度以及防止不可能发生的所谓“共产主义的死灰复燃”吧。
以什么方式威慑?
全方位的海陆空立体军事布防方式。将来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传统地缘政治和大陆战略的弱化,海陆空中的“陆”会逐渐退守一部分给游离流动的海空基军事平台。比如流动性的海基平台和潜艇,太空中可变轨可回收维护的近地轨道平台。我们来看看美国在东北亚布了怎么样的陆基威慑节点。
1) 在日本打入楦子(军事基地)
理由是二战,该楦子被强行捆绑了日本在战后的军事附庸化。这种附庸化对日本来说是被动的,相当不情愿的,这也决定了该楦子内在比较松动,需经常对其敲敲打打,比如剪剪羊毛,扶持一下他的竞争对手(中国大陆)什么的。“整军、联美、防华、走出去”是日本在军事附庸化下的防卫纲领。自民党和民主党对该纲领都没有分歧,这表明了日本战后的对华政策根本就没转向,只是由战前的侵华改成了战后的防华,中国还是被其特别强调的头号假想敌。那么在这个情况下,翅膀没硬,他就会缩在那儿防着你;等翅膀一硬,多数就要变本加厉的由“防”变“侵”反扑过来。对这样的国家,中国只能死心,必须做未雨绸缪的打算。购买这样的国家的国债,对方不光不会感激你,反而要怀疑你别有用心。美国在日本打入楦子,却不对日本军国主义根源加以拔除就是为了保留军国主义种子以便将来善加利用。在日本经济高度发展中受益匪浅的右翼保守集团会在今后合适时机,比如内忧外患之际重新打破军国主义的“封印”,彼时日本国民的从众心理会对此起到默许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后因领土、经济摩擦和国内危机向极右路线转变的日本有成为美国在亚洲的地下黄种突击队的潜力。因此在日本打入楦子的直接目的是控制其政经走势(日本国内的政治和经济政策导向),间接目的是将此地的布防节点加入针对俄罗斯的布防网络。该网络包括了俄罗斯西面的 NATO、东北面的 NORAD + 阿拉斯加基地群、西南面的中亚基地群、东面的韩国基地群。另外,当朝鲜于90年代中期发展出“劳动-1”型中程导弹之后,日本本土已被覆盖进打击范围,这点增强了该楦子的内在稳固度。
驻日美军基地有:
横须贺 --- 驻有美国海军第7舰队、第5舰队潜艇部队、第5航母战斗机联队、驻日美国海军司令部、横须贺舰队基地司令部、第7潜艇群司令部等。是“小鹰”“乔治·华盛顿”航母战斗群的母港
厚木 --- 驻有美国海军第5航母战斗机联队,同时也是美军前沿部署部队的后勤保障基地
佐世保 --- 是美国海军两栖舰艇部队的常驻地和攻击型两栖舰队的出击基地,同时也是美军前沿部署部队的后勤保障基地
岩国 --- 驻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师的主力航空部队
横田 --- 驻有美军第5航空队司令部
座间 --- 驻有美国陆军第9战区陆军区域司令部和驻日美国陆军司令部
冲绳岛嘉手纳 --- 驻有美国空军第5航空队、第18航空联队、第390情报中队、第82侦察机中队、第18联队情报分队和353特种作战大队
冲绳岛普天间 --- 驻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日本最大规模的武装直升机群
冲绳岛巴特勒 --- 驻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师(含第1航空联队、第3陆战师和第3勤务支援大队)和美军驻冲绳舰队司令部
三泽 --- 驻有美国空军第35战斗机联队、美国海军海上巡逻机中队和美军情报分队
2) 在韩国打入楦子(军事基地)
理由是一次朝战,该楦子被捆绑了朝鲜的对韩政策。只要韩国继续被朝鲜视为“美帝国主义”的傀儡政权,不具合法性,那么韩国心里的石头就一天落不下来。理论上一次朝战的停战状态随时都可能被北边打破,只要北边觉得光复半岛的时机已到。在金家眼里,韩国是不应该存在的,三八线以南统统都是未被收复的“敌占区”,是金老爷子当年的“遗憾”。这种定位使得美军打在此地的楦子远比其他地方牢固的多。只要朝鲜不改变对韩政策,武统威胁不消,南下可能不灭,那美国就是想抽身都难。因此,结合前述朝鲜半岛的地理意味,在韩国打入楦子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打造美军在欧亚板块东面的上岸点,间接目的是将此地的布防节点加入针对俄罗斯的布防网络。该网络包括了前述的环俄罗斯基地群。
驻韩美军基地有:
釜山、大邱、乌山、平泽、群山、首尔等基地。驻有美国第8集团军、美国陆军第2步兵师、美国海军第7舰队韩国派遣队等部队
3. “朝鲜题材”的含义
朝鲜自身的军事威慑力度和意识形态疯狂度则会影响到前述那两个楦子的内在稳固度。朝鲜越是穷兵黩武,越是导弹核弹闹得欢,那楦子就越牢固,因为楦子所在国怕死嘛。朝鲜越是深入发掘主体思想,越是挖空心思塑造意识形态,那楦子就越牢固,因为楦子所在国怕被“主体思想”嘛。朝鲜此时就像个PS3按钮般控制着日韩对美的军事依存度和美国在日韩军事落脚点的稳固度。从这点上来看,美国如果还想继续用“共同防卫”来控制日韩或留住那两个楦子,尤其是韩国的,那他就不会希望“朝鲜题材”冷下去。只要这个题材还能用,其他题材还不成熟(比如升级版的“中国威胁论”),那么他就必然乐于看到“朝鲜题材”的小火慢炖。有可能的话,他甚至会亲自暗地里火上添柴的挑点事端出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美国其实是不希望看到具当前行事风格的朝鲜政权混不下去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旦朝鲜发生国内危机,政权不稳,或者军事威胁力度退化到没人把他当回事了,那美国就很有可能对朝鲜加以有限扶持。比如对于朝鲜粮食和能源危机可通过明的渠道输入援助;而对于朝鲜从外界获取军事技术则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不留痕迹的暗中协助。前述解释3.中的可能性即由此而来。当然,这种可能性只是基于美国需要“朝鲜题材”的延续。如果朝鲜本身就在自动积极的配合此题材的发挥(也就是结合解释2.中的可能),那也无需对其刻意扶持,毕竟一旦露馅就比较难向日韩和国际社会交代了。
4. 影响“朝鲜题材”的因素
“朝鲜题材”的延续必然决定了朝鲜现政权和朝鲜对韩政策的延续。“朝鲜题材”的效用必然捆绑了朝鲜对日韩的军事威慑力度和意识形态疯狂度,也就是朝核问题和朝鲜战略武器计划的发酵以及对“主体思想”建设的紧抓不舍。“朝鲜题材”的深入挖掘必然会催升日韩的军费开支和美国在日韩布防力度的提升。“朝鲜题材”的小火慢炖必然要靠时不时的搞点类似“炮打延平岛”之类的火上添柴事件来防止该题材的冷却。可以说,“朝鲜题材”有条件成为美国领导人和美国对日韩军售商的大爱。这一切取决于这点:当前状态朝鲜的存在对美国来说利远远大于弊。因此,如果有人认为在“炮打延平岛”之后美国有协同日韩像搞掉萨达姆那般搞掉金家王朝,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当年搞掉萨达姆的背景不同于现在的半岛,这会在今后相关文章中探讨。
影响“朝鲜题材”的因素有:
1)朝鲜当前政权
2)朝鲜对韩政策
3)朝鲜对日韩的军事威慑力度
4)朝鲜意识形态疯狂度
一旦朝鲜为了延续当前政权开始搞改革开放,甚至学习中国的韬光养晦,那势必影响到“朝鲜题材”的发挥。如果这种影响变成不可逆,那么“朝鲜题材”将逐渐失去利用价值,候补题材就将热身登场。但该题材的失效并不必定会伴随朝鲜现政权的垮台,这取决于现政权的延续今后对于美国全球化战略的助益程度(参考中国大陆)。
三、升级版的“中国威胁论”是候补题材
一旦“朝鲜题材”失去利用价值,并且美国需要在东北亚继续威慑布防和掌控日韩的话,那他就得找到候补题材。放眼四周,偌大的中国进入了他的视野。
原本属于共产联盟一份子的中国由于其渐进式改良的改革方式,会被周边国家认为具有不易褪色的赤色血统。尤其是联盟瓦解和苏东剧变被其国内理论界普遍归因于人的因素而非制度因素的情况下,中国对其制度的修修补补和治标不治本就很难让自己获得周边具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信任。这会被有意者视为意识形态方面的潜在威胁,即使中国不再对外输出革命。同时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总量发生了暴涨,这种暴涨部分得归因于中国以自身廉价资源优势抢夺了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周边国家的订单。这会被和中国搞同质化竞争的有意者视为经济(主要是出口)方面的潜在威胁。另外,中国对自身军事力量的更新换代和强化也会被认为是逐渐抛弃韬光养晦路线的表现。比如为了巩固海权而发展航母、载有战略导弹的核潜的出炉、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等都会被认为是在高调亮剑主动推动军备竞赛。这会被和中国有边界摩擦可能的有意者视为军事和领土方面的潜在威胁。总之,旧版“中国威胁论”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和领土方面。升级版的“中国威胁论”则被加入了经济因素,同时军事和领土方面的因素也被加倍放大。
由于以上因素,“中国威胁论”被认为是基于一定客观表象的合理推断。这不光容易被中国的周边国家接受,也较容易在其他地域推销,比如在已有大量中国资本进入的前沿市场国家。“中国威胁论”最近的一次爆发是在前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当时有很多会众对中国的参会态度不满,认为中国对会议的消极态度会威胁到全球的自然资源平衡。不管这是不是被挑唆的无中生有,我们都发现中国代表在回国后立刻180度大转弯,不光在十二五规划中乖乖写入了庞大的减排目标,更是卖力的为碳权交易做起了准备。去年的坎昆气候会议上,我们发现中国已经一点脾气都没了。这是领会到了“中国威胁论”杀伤力的后发自觉表现。虽然“中国威胁论”的某些方面可依靠让步 + 花钱消灾来去除,但更多的是无法解决的,比如领土方面。与此强相关的中日和中韩领土纠纷就是我们要特别在意的。致力于推动向中国索要领土的相关日韩团体在进入新世纪后逐渐张扬。不管这些人的背后是否受到了指使,他们的作为有意无意间都为“中国威胁论”题材加了温。
那么是否有可能出现前述解释3.中的情形?也就是中美之间。。。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中美经济咬合程度来看似乎不能完全排除。这个也不予深入了。
四、对其他一些观点的分析
1. “天安号事件”和“炮打延平岛”是朝鲜展示自身军事实力之举,是在替政权交班造势,替接班人累积威望
这个观点具一定合理性。但它只有在朝鲜现政权吃准美韩不会回击甚至北上搞一窝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如果朝美之间没有秘密沟通渠道的话,很难想象金正日会这么吃的定美韩,并在现有国力之下实施挑恤。
2. “天安号事件”是美国暗中自行制造后陷害朝鲜的,是美国的苦肉计。目的是为北上武统制造借口
这个观点具一定合理性。因容易使人联想起1965年的“北部湾事件”。但这个观点只有在“朝鲜题材”失去利用价值之后才具可能性。现在看来,“朝鲜题材”尚处于小火慢炖的小高潮阶段,尚未失去利用价值。其候补题材也还不成熟。
3. 中国不会坐视朝鲜现政权的垮台,在朝战重爆时会再次参战
这个观点只是简单复制了历史,但未考虑到前后背景差异。当年中国参战的主要原因是:
1) 麦克阿瑟叫嚣要打过鸭绿江,对中国扔核弹(但喊过了之后立即被撤了职)
2) 中国当时身处共产联盟,并与朝鲜接壤
3) 老毛因原子弹和其他战略武器技术有求于斯大林
而现在这些因素都不具备。虽然可能会有新因素产生,但预估不会强到促使现今的中国再次正式参战。中国现在只有在触及主权领土之争时才可能投入战争。
4. 美国会利用最近的半岛事件出兵朝鲜,目的是转移金融危机引发的国内矛盾
这个观点在1991年以前具一定合理性。此后,因为世界跨入单极时代,美国作为极点国家已很难再发生经济危机,除非他自己出现策略失误。对此,很多人恐怕会不以为然,他们会举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例。但笔者认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国家,所以不能再以过往教条式观点来看待美国。事实上,笔者认为美国根本就没有危机,不管是经济危机还是政治危机。对于这点,会在今后相关文章中探讨。这涉及了美国全球化战略的实质、资本主义本质、特里芬难题的狭隘性、超主权货币的重新定义、是否真存在所谓的“美债危机”等。
综上所述,在传统地缘政治和大陆战略尚未退出历史舞台之际,“朝鲜题材”和升级版“中国威胁论”题材在理论上都是美国在东北亚站住脚的借口和掌控相关国家的筹码,还可顺带卖点军火。只要前者题材还能用,后者题材还不成熟,那么朝鲜半岛就不太可能发生战争,但不排除发生局部冲突的可能。而其中的后者题材更可起到消耗中日韩(尤其是中国),以达到对这些国家有限扶持的目的。美国在东北亚的布局最终指向俄罗斯,而非针对中国。这可能就是其台面下的真实版本东北亚战略罢。
-------------------------------------------------
..... 来自船帆座NGC-2736
2011年2月18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