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遇到一个年轻的保安,二本毕业,月薪五千,包住不包吃。聊了之后了解到,当前就业形势很不好,还不如先当保安过渡一下(相对于很多工作,保安起码比较轻松)、骑驴找马,等秋招时再看看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之前只是在网上看到大学毕业当保安的,现实中遇到感觉还是蛮沉重的。这表示年轻人就业确实不容乐观。如果把目光放大一些,全球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年轻人大多就业难。但是另一方面,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应该颐养天年的老人,依然把持着就业岗位。以拜登为例吧,八十多岁了、经常出现失误,其实没必要再贪恋权位了,但还是不顾一切地参加总统大选,老人政治的典型。
上次和特朗普大选电视辩论,拜登的语无伦次给世人留下糟糕的印象。
这次华盛顿北约峰会,西方政客首先对俄罗斯示强,然后又对中国一番抹黑。作为西方阵营明面上的扛把子,拜登当然要进行演讲。然而他在演讲中又闹了一个大笑话,把泽连斯基说成了普京,场面让泽连斯基自己都颇为无语,无奈地撇嘴摇头。
这种低级失误只有两个解释:
一,拜登对普京恨太深,脑海中无时无刻都有普京的名字,一不留神便脱口而出。
二,年龄太大了,思维开始紊乱,很多事情已经分不清了。
从舆论界的反应来看,普遍认为拜登年事已高,开始糊涂了。而这件事并不是孤例。
德国总理舒尔茨,原本约好了和拜登见面,结果愣是被放了鸽子。原因恨奇葩,拜登因为年龄大,睡觉去了。
北约峰会最后一天,由于拜登从白宫出发时,已经比峰会原定开会时间晚了20分钟,峰会议程从上午10点延迟到了10点40分才召开,比原定时间足足晚了40分钟。其他国家领导人等得已经不耐烦了,意大利女总理更是把不满写在脸上,不停地翻白眼。如此重要的会议,拜登为何会迟到?舆论界认为,这也和年事已高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拜登生于1942年,是20世纪四零后群体中,活跃于世界政治舞台上最后一批精英。
人这一辈子,童年时期都有无限种可能,然后通过青少年时代的教育完成第一批分流,注定让很多人被困在最基层。中年时代的工作,又把另外一批人困在了最基层。当今这个时代,九零后进入壮年,八零后和七零后正在向慈祥老爷爷转变,六零后马上退休,五零后在想着如何安度晚年,四零后其实已经寥寥无几了。
再对比一下之前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生于1946年,比拜登还年轻几岁;奥巴马生于1961年,比拜登年轻近20岁。可以说单凭年龄这一项,拜登就是美国的特例。
如此老迈的拜登,为啥还要竞争下一任美国总统?这个问题在舆论界经常有人提起,但似乎没有人做过仔细的分析。它需要从三个维度寻找答案。
第一个维度,拜登本人的权力欲望
舆论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权力是最致命的春药,可以让任何人疯狂。历史上的那些帝王们,正常情况下都是终身制。也就是工业文明阶段,在政党政治的制衡机制之下,才开始有了领导换届机制。
美国算是制衡机制较为完善的国家,开国之初便奠定了三权分立体制。即便是华盛顿,也就干了两届总统,回家种地去了。美国历史上只有富兰克林·罗斯福因二战原因,干了四届总统。但不论制衡机制多么完善,人们对最高权力的渴望不会变。任何人只要有机会问鼎最高权力,都会尽力去争。按照拜登的年纪,八旬老翁,已经完全不适合超级大国领导人了,但拜登绝对不会退缩,一定会争到最后。
按常理,即便是高龄老翁贪慕权力,而老百姓不给其投票的话,他也没机会角逐总统。现在拜登既然扮演了候选人角色,那就说明美国有很大的力量支持他。这是为什么呢?需要进一步分析。
第二个维度,大国博弈的实际需求
冷战之后的几十年,美国实际上非常激进,高举全球化大旗,向全世界推广自己的体制、文化和经济模式。从美国的角度看,美国的策略很成功,也很失败。
对美国来说,美国的成功之处在于,过去几十年美国的综合国力飞速发展,在西方世界可以说一枝独秀。
对美国来说,不成功之处在于,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发展得更快。美国认为中国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霸权,又开始全力阻击中国崛起,其实就是试图把当初对付苏联的那一套用到中国身上,发动一波新冷战。
而美国的年轻政客,基本上都是全球化时代成长起来的群体,对冷战拉帮结伙搞斗争那块不熟悉。美国如果要找熟悉冷战博弈的政客,那就需要在冷战末期已经步入美国政坛核心的老手。大家推算一下时间,苏联是1991年解体,到现在已经33年了。
美国政坛,即便是少壮派政客,混的核心圈子也得40多岁。换句话说,美国政坛真正熟悉冷战博弈的政客,只能是四零后。按照这个条件,拜登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候选人之一。
大家别看拜登是美国年纪最大的在任总统,就以为他是大器晚成的人。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拜登当年也是少壮派。早在1987年那会儿,45岁的拜登就参加总统大选了,只是中途因为各种原因被迫退出。
如果当年拜登没有中途退出竞选,他就会代表民主党和老布什打擂台,最终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如果当年拜登能胜出,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之一)。后来的全球化时代,拜登也好几次参加总统大选,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成功。
拜登的履历说明,他是美国政坛的老古董,冷战末期就已经混进美国政坛核心圈子,而且几十年以来一直都在那个圈子里,对冷战博弈的套路很清楚。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弄明白,为啥美国在全球化时代,拜登没机会当选总统;当美国试图用冷战套路对付中国时,拜登就成功当选了。这是从大国博弈的角度考量的。拜登上台之后,也展示了娴熟的拉帮结派技术,和冷战时代的美国总统非常类似。
第三个维度,美国变得前所未有地保守
美国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国家。我在《寰宇春秋·美国卷之帝国齿轮》中剖析过,美国的民族性格大致包括三种基本元素,托马斯·潘恩的天真元素、塞谬尔·亚当斯的小人元素,理查德·亨利·李的务实元素。
美国的行事方式兼具开放性与攻击性,但从来都不保守。即便当年搞光荣孤立时代,那也是为了利益最大化。然而现在美国面对中国时,却显得非常保守,从战略决策到总统选择,都在试图照搬冷战时期那些旧手段。拜登还在台上勉力维持,说明美国已经开始变得因循守旧,试图从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是,美国一共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可以选择的余地实在不多。
老化的帝国就如同老化的人一样,很多决策最终会变成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然而有一种深深的无奈便是,越是形式主义的世界,对年轻人越是不利。其实这个世界的本质,没有人可怜年轻一代。只有新赛道,才能让年青一代实现自我价值的概率大一点。当新赛道出现时,年轻一代机会就多一点。当新赛道没有出现时,年青一代就比较艰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