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虚拟化催生经济泡沫
——中国经济安全系列之三十八
江 涌
原载《世界知识》2010年第14期
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概括书画要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写字作画如此,经国济民亦然。当今世界经济乱象丛生,动荡连着动荡,危机套着危机,究其根源,主要在于虚实失调,头重脚轻。值得关注的是,在相关利益集团的驱动下,中国经济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刺绣纹不如倚市门”,虚热实冷,繁荣经济表象下潜藏着深刻的结构性问题,若不及早整治,危机恐难避免。
世界经济严重虚脱
自盘古开天辟地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狩猎、采集、农耕等生产生活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有限的商业活动也是物物交换,以货易货。后来生产力进步,工业出现,也是实物的生产与加工,劳心者从事管理与研究活动也要求“实事求是”。但是,当金银从一般物品中游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尤其是当纸币代替金银扮演信用货币角色的时候,虚拟经济便正式登上社会经济舞台。而当金融部门在一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或中央银行取得独立地位的时候,标志着虚拟经济业已取代实体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无穷的经济灾难也由此开始。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与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是世界财富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但是,纯粹的实体经济(如物物交换)费时费力费财,摩擦系数大,运转成本高,经济活力不足。为降低运行成本,虚拟经济应运而生。虚拟经济原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依附经济,但是随着商品经济尤其是电子化、网络化、数据化的发展,使用价值与价值愈发分离,证券、房地产等“轻资产”运营部门愈发增多,经济金融化态势愈发明显,社会财富就愈发具有流动性,如此虚拟经济渐次并加速远离甚至脱离实体经济,异化为资本价值形态的独立运动。虚拟层次越高,资产规模越大,流动速度越快,国民经济头重脚轻的状况也就越严重。据统计,世界每天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交易中,与实体经济有关联的不过1-2%。如此,众多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呈现“倒金字塔”状况,从根本上失去了稳定的基础。
虚拟经济原本是适应、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而发展的。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可以将更多的消费资金和闲散资金转化为成规模的生产经营资本,由此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加速经济增长。正如卡尔·马克思所言:“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生相伴,也相互摩擦与龃龉,由此不断滋生各种各样的经济泡沫。适度的经济泡沫于社会经济是有好处的,对经济运行具有润滑与减震作用,学者类比解析“有泡沫的啤酒喝起来才有味道”。然而,消费者最终要喝的是“泡沫下的啤酒”而不是“啤酒上的泡沫”,泡沫只不过增进一点味道而已。当制造商与销售商努力引导消费者关注泡沫时,其中很可能潜藏着商业欺诈与信任危机。
当今世界,英美模式是一类典型的金融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程度于世界长期遥遥领先。分析表明,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从1950年的62%下降到2007年的34%,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则从1950年的11%上升到2007年的21%。美国企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利润越来越多来自虚拟经济。2007年,福特汽车公司全年税前利润为58亿美元,其中有50亿美元是福特公司经营信贷和租赁等金融业务所得,而汽车销售利润仅为8亿美元。在次贷危机前,美国标普500强企业,总利润的25%-35%由金融和房地产业务创造。美国战后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和建筑业——早已失去往日的辉煌,取而代之的是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全美制造业公司利润占企业总利润从1950年的48%下降到2006年的13%,而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则从1950年的11%上升至2006年的41%,成为美国经济利润的主要来源。虚实失调、头重脚轻成为美国金融危机与经济动荡的根源。
沉湎于“啤酒上的泡沫”的美国似乎只是陷入一时困境,因为美国是大国、强国、霸权国,可以转嫁危机,假以时日应当可以自我修复。而那些跟风起哄的小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北欧冰岛,人口仅30多万,长期以来渔业与海产品加工业一直是冰岛的传统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在金融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在经济自由主义“灯塔”的指引下,冰岛选择了一条“弃实业,走金融”的快速致富之路,社会经济资源纷纷向金融业倾斜。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货币市场融资停滞,流动性枯竭,冰岛银行业迅速陷入危机,三大银行所欠外债超过1000亿欧元,相当于该国经济规模的12倍。世界丧失对冰岛银行乃至整个国家的信心,克朗汇价暴跌,通货膨胀急升,国家陷入破产。在宣布无力偿付外债后,冰岛总理痛定思痛且无奈地表示:“我们还是去多捕一点鱼吧!”
中国经济越来越虚
自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鸣锣重开以来,中国股市便开始了“过山车”之旅,而且多数时间超载搭乘着各类投资客。沪深两市分别在1994年、1998年、2001年与2008年四次冲进谷底,数十万亿财富被急速创造而后又离奇蒸发。真所谓“奥迪进去,奥拓出来;杨百万进去,杨白佬出来;穿西装进去,套马褂出来;大小非解禁进去,大小便失禁出来”,投资者一路惊叫癫狂,精神恍惚。
就拿最新一次“过山车”之旅来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沪深股市于2005年7月28日触底反弹,上证综指由998点开始启动,到2007年10月16日呼啸冲上6124最高点,两年多一点时间涨幅达到惊人的514%。千万投资者见证了世界金融奇迹于中国被赫然创造。2006年内,沪深A股大约近500只股票涨幅翻倍,其中上证综指一年就上涨1500点,涨幅达到130%,是1992年后最大的年涨幅。沪深两市总市值也从3万亿元(约占当年GDP的16%)飙升到超过33万亿元(约为当年GDP的136%)。沪深两地开户数超过8000万,专家预计股民超过5000万,依照一家三口计算,竟有1.5亿国人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参与了中国此轮股市狂潮。
中国资产证券化速度超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火爆的行情和股票市值的飙升蕴藏着巨大泡沫,美国次贷危机无意中直接刺穿了这个泡沫,同时也显示出中国股市中掺杂着难以数计而监管者不愿正视的国际热钱因素。从2007年10月16日到2008年10月30日,深沪股市总市值下跌约22万亿元。千万投资者再次见证世界金融奇迹于中国被赫然创造。实际上,大起大落的不只是一般数字符号,而是财富的重新分配,从散户到大户、从小资本到大资本、从大资本到垄断资本、从一般垄断资本到国际垄断资本的积聚,说白了相当一部分财富永久地“流失”了。
当股市的“过山车”冲向谷底时,房地产市场接力再现“非理性繁荣”。2003年以来,中国房价扶摇直上,只是在2008年放慢了脚步(与股市乘客“换乘交接”),进入2009年再次直冲云霄,部分城市房价已超过最火爆的2007年水平。2009年,上海、深圳、杭州、北京等中心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了30-40%,而且房价上涨浪潮不断涌向二线、三线城市。笔者老家无为乃一小县城,一般房价都能卖到3000-4000元一平米,小民百姓愈发望楼兴叹:“疯狂混凝土”!一线城市的房屋租售比普遍超过1:300的警戒线(该比数是用作判断房屋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和存在泡沫与否的标准)。房屋销售价格与居民家庭可支配年收入比普遍超出20-30倍,远远超过联合国给新兴市场界定的5-8倍的合理范围(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房屋泡沫严重的几个城市也不过6倍,而且人家售卖的是完整产权,中国只是70年的使用权)。房屋空置情况十分严重,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诸多楼盘空置率达50%以上,远远超出5%-10%的国际合理指标范围,反映商品房已严重积压。国际舆论感叹,何为中国?就是“一千个迪拜加在一起”的那个国家!
除了股市、房市泡沫膨胀外,凡是能被炒作追捧的资产近乎无一幸免。艺术品市场成长及演变的速度令人吃惊。暴富一族一掷千金,上亿人民币买幅字画不眨一眼。从雅昌艺术网编制的当代中国画100家指数来看,2004年该指数仍徘徊在1000点左右,之后出现快速上涨,2010年春季最高达到7858点。海南黄花梨木四、五年间,每公斤木块价格从1000-1500元炒到9000-10000元。绿豆、黑豆、大蒜、普洱茶等普通商品,随便赋予一个概念(如绿豆养身),其价格都会出现飙升,投机客都会因之癫狂。
如果说炒卖股票是大多数有闲钱阶层参与的游戏,股市涨落直接影响的是中产以上阶层的“血压”与“痛痒”。但是,房地产市场等其它与实物有关的泡沫则不然,会直接影响弱势群体、贫困一族的“冷暖”,冲击他们的“安危”。因为在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缺失、养老与育小“一个都不能少”的重担下,任何一个新的不确定因素出现,都可能成为压垮已是无比佝偻身躯的稻草。呼啸升腾的房价不断粉碎他们“居者有其窝”的朴实梦想,不断挤压他们于城市狭缝中的生存空间。显然,虚拟经济的膨胀不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触及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虚热实冷”后患无穷
马克思指出,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性地患上一种狂想症,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利润。随着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泛滥,想不劳而获甚至不择手段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患上了“暴富狂想症”,以钱赚钱,而且赚大钱、赚快钱渐成为主流。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纹不如倚市门”(《汉书·食货志》)。随着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不断膨胀、持续繁荣,中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虚热实冷”怪相,“刺绣纹”愈发不如“倚市门”。当谈笑间通过内幕交易,即可获得50%以上的收益率时,当买上一套房就能坐拥20%以上的收益率时,有谁愿意去投资设厂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很难获取15%的收益率?哪个投资者还去流连生产制造?大量资金由此从实体经济领域不断流出,形成对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由于结构性问题,短期内流入楼市、股市的钱一时很难再流回实业,房地产等虚拟行业的“吸金效应”难以改变。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上升阶段,科技创新,制造业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力素质提升等等,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国家强大的必经之路,金融业、房地产业急速发展,导致优秀人力、优质物力、巨大财力从制造业撤离,实际是对中国现代化的釜底抽薪。
实体经济是大众就业的主渠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企业家孕育的摇篮。虚拟经济膨胀会淹没企业家精神,社会不事产业,弃实务虚,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中产阶层也就缺乏生长的土壤。金融投机猖獗,“博傻”游戏盛行,金融市场的小投资者主要是中产阶层,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本实力薄,他们是始终是“博傻”游戏的最后接力者。长期以来,由实体经济创造出的中产阶层,不断成为金融市场的牺牲品,为虚拟经济所消灭。由此,中产阶层不断塌陷,“下流化”态势明显;而底层人士、弱势群体“上流化”通道堵塞。如此,期待的“橄榄型社会”不断收缩成为“M型社会”,社会也因此丧失稳定的基础。
虚拟经济膨胀与经济泡沫化,主要是金融利益集团诱导与操纵的结果,金融利益集团从经济金融化中获取巨大的“坐庄”收益。金融利益集团鼓吹,大力促进股市等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增进经济效率。但是,中国股市二十年,多半成为一种圈钱的工具,如今房地产则紧随其后,成为经济动荡的新源头。今日中国,投机业兴旺发达,制造业不断萎缩,“虚热实冷”愈发突出。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虚拟经济膨胀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只有6%左右,以股市房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不仅没有成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相反正不断成为实体经济萎缩的“催化剂”,成为国民经济动荡的“风向标”。鉴于导致经济扭曲因素非一朝一夕,因此中国经济“虚热实冷”恐将长期化、持久化,中国经济泡沫化似乎难以避免。政府如若放任金融利益集团积极推动虚拟经济的自由成长、过度发展,类似今天于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今后肯定会在中国发生。
一个沉湎于股票市场、热衷于房地产投机、倾注于网络游戏的国家与民族,长期来看肯定是没有前途与希望的,短期而言也易于遭遇危机。2009年12月中旬,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选出七大迫在眉睫的金融泡沫:黄金、房地产、新兴市场、美国国债、大学学费、交易所买卖基金和铜价。《福布斯》评论,回顾过去十年,科技网络股、房地产及金融服务这三大投资泡沫都最终酿成金融危机,而未来十年金融危机很有可能由七大泡沫引发。该杂志强调,七大金融泡沫当中有超过半数,或多或少都与现时急速发展的中国有着直接关系,尤其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泡沫,中国在未来十年陷入金融危机的风险不容忽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