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今日发布《2013年自律监管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对违规事实明确的异常交易,上交所不再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尝试直接作为案件线索上报证监会查处。但愿,这一措施能为中国股市“恶意做空”行为构成震慑。毕竟,中国股票期货和现货交易分属不同的交易所,这就使得通过现货交易影响指数的行为无法在交易所层面得到有效监管。所以,要实施对期、现套作,操纵股指的有效监管,势必需要中国证监会进行综合分析和强力查处。
中国股市真够悲摧的。一个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抗击外部经济风险最重要、最具战略价格的市场,被一系列错误政策和市场言论打得“烂碎如泥”。更可悲的是,中国金融主管当局竟然无动于衷,而且想方设法摧毁它,这就是中国的最令人费解的现实。
中国股市两大重量级板块。第一是银行板块,第二是地产板块。从打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开通之后,这对难兄难弟的角色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地产问题打压银行,银行收紧打压地产,变成中国股市下跌循环中的一个死结。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整个过程。N多理由在打压中国银行业的安全,并抑制银行股股价。哪些呐?其一,中国经济低速增长周期来临,银行作为周期性行业利润增长势必回落;其二,中国经济产能过剩,去产能势必增加银行坏账;其三,房地产泡沫严重,威胁银行安全;其四,地方政府债务危险,违约风险巨大,直接危险银行贷款安全。
基本就是这四大原因“你方唱罢我登场”地轮番作用,使得银行股股价每况愈下,从而拖累股指跌跌不休。去看看经济舆论吧,只要被外资投行“首席经济学家”认定的结论,都会被无限放大,而中国学者、分析师更是不具备独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而只会顺周期说话:股价下跌就去“上网查找所有证据”论证股价下跌的理由,反之亦然。
在一边倒的言论之下,做空中国银行股变得异常容易,根本用不着大资金操作,这使得股价指数的操纵变得十分隐蔽。
令人不解的是,无论是被做空的银行,还是中国政府金融主管当局一言不发,似乎在默认唱空理由。更令人不解的是,中国重要金融控制部门助纣为虐,一直在执行把中国经济推向危机的政策。比如,货币该松的时候收紧,货币中性的时候还是紧。自己不能紧就怂恿别人帮助紧。自己对信贷规模实施管制,而纵容所谓的“市场力量”,通过“货币空转”去推高利率水平。
结果是什么?银行表内的信贷规模管住了,但却逼得大量贷款以极高的利率表外运行,变成了公开的、实质性的高利贷市场。同时,引发房地产市场的恶性循环。
我们要压制房价,打击投机和投资性需求,对这类房地产需求实施惩罚性利率是应该的。但抑制需求的同时是不是需要增加住房供给?当然需要。但央行的规模管制和政策导向却把大量房地产开发贷款逼向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逼向高利贷。这样的利率水平是在鼓励增加住房供给吗?当然不是,明显是抑制住房供给。更重要的是,作为利率敏感行业,高利贷提高了住房建设成本,在成本的推动下,房屋价格刚性上涨,以致中国房地产泡沫越发严重,对经济的威胁越发严重。我们必须懂得,成本推动价格上涨是刚性的,即便没有需求,价格该涨还涨。价格不涨就会有房地产企业破产,而它们的破产会相应减少房地产供给,从而推高房价。
所以我们说,中国房价上涨两大推手:其一是货币推手,它从减少供给和提高成本的两个方向推高房价;其二是地方政府推手,它们为了多卖地、卖高价而希望房价上涨。
今天新闻报道的“浙江兴润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资金断裂案”绝非偶然。极高的贷款推高房价,高房价抑制需求;当房屋成交量大幅下跌、而引发房价可能下跌的预期之后,房屋需求会进一步萎缩,回款速度减慢,一定会对开发商资金链构成威胁;这时,只要银行催收贷款,房价必跌,房地产企业必因资不抵债而破产。反过来威胁银行资产安全,银行必然进一步收紧贷款,从而形成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信贷安全之间的恶性循环。
这不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吗?这不是中国经济的现实吗?遗憾,中国上述错误所经历的时间太长,错过的调整机会太多,而死疙瘩越系越紧,现在已经很难解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