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里被反垄断调查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意外。
在蚂蚁被暂停上市之后,一连串针对互联网平台的组合拳就频频出手,种种迹象都表明,阿里是这场反垄断监管首当其冲的目标。
毕竟谁让马老板在10月24日竟然说我们的问题“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而是缺乏金融生态系统的风险”。
这也算是求仁得仁吧。
马老板觉得我们监管没有系统,那么现在就让马老板亲身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系统性监管。
虽然事后有很多人猜测,马老板这番讲话会不会是苦肉计,会不会是在配合,甚至会不会是唱双簧。
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在这个高规格金融会议上,马老板的发言稿不可能没人去审核,能让马老板这样堂而皇之的说出这样的惊世之言。
不过从后来这些种种蛛丝马迹看,马老板确实在10月24日金融会议上,是祸从口出。
比较有可能的一种猜测就是,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仅仅是因为马在天上飘了。
如果十几年后,当马老板回顾自己这一生时,恐怕他最后悔的就是在10月24日金融会议上去忘乎所以的说出那些不着边际的话。
马老板很善于演讲,也是长袖善舞。
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马老板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是得益于他的口才,但这一次马老板的滑铁卢也是源于他的口才。
我们回顾这过去两个月,围绕着这场反垄断监管风暴的历程,还是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10月24日之前,马老板可谓是春风得意。
他谋划好几年的蚂蚁IPO,即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融资。
当时,我们给予蚂蚁350亿美元的上市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沙特阿美保持的294亿美元的人类历史最高融资规模。
350亿美元的融资规模是什么概念?
这个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是2300亿元,按照A股上市公司平均融资额度在15亿元来计算的话,可以供150家企业上市融资。
除此之外,从9月份开始启动蚂蚁IPO后,我们就是对其进行光速审批,一路大开绿灯。
最后蚂蚁的发行价被定在了68.8元,代码是688688,港股代码是06688。
当初阿里巴巴的域名是1688。
看来马老板是真挺喜欢6和8。
按照68.8元的价格计算,蚂蚁的发行总市值是2.1万亿元。
这可以说是把一家做类似银行业务的企业,完全按照科技企业的估值给予蚂蚁高估值,市盈率都达到了116,对于蚂蚁这样体量的企业来说,是相当夸张的高估值了。
因为当前银行普遍市盈率都不到10,如果按照银行的估值,蚂蚁的市值顶多就值2000亿,但因为套上了“高科技”光环,蚂蚁的估值一下子暴增10倍,变成了2.1万亿。
可以说,我们在10月24日之前,给予了蚂蚁极其丰厚的优待。
不过在10月24日之后,一切都变了。
首先针对马老板在10月24日上富有争议的演讲,在财经圈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然后引发了一场学者大讨论,针对马老板这番“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富有争议讨论里,到底要不要对金融创新进行放松监管,还是应该对金融创新进行严格的审慎监管,将其纳入到当前金融监管体系里,一视同仁,就成为10月24日~11月2日这段时间,财经圈里最热烈讨论的问题。
真理越辩越明。
在这样的大讨论里,最终管理层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金融创新绝不能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这是为了避免P2P还有租金贷这样有些扭曲的金融创新,能够打着创新之名,却行收割财富之实。
同时,像蚂蚁的规模已经如此庞大,根据蚂蚁的招股书显示,蚂蚁经营的消费贷和经营贷一共高达2.1万亿元,而我们全部所有短期消费贷款总额也就是10万亿元,等于蚂蚁以一己之力,撬动了我们全国1/5的短期消费贷市场。
如果说蚂蚁是用自有资金提供这么多消费贷也就算了,毕竟可以风险自负。
但是,蚂蚁放出这2.1万亿的贷款,98%是来自于金融机构和ABS,只有2%是自有资金,也就是只有420亿元。
这实际上就是说,蚂蚁是用50倍的高杠杆,来进行这样放贷业务。
这其实是风险很大的金融行为。
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以前没有注意到蚂蚁这样高风险的高杠杆放贷行为,不过很显然,在10月24日之后,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我们重新注意到蚂蚁这种高风险的高杠杆放贷行为。
而在这样重新注意到之后,我们才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蚂蚁这个互联网企业,却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悄然间形成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形成一个实质性的跨足“银行、保险、证券”等多项金融业务的金融巨无霸。
而我们的银行法则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是不得进行混业经营。
但蚂蚁却通过互联网平台,悄然游离在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并且利用高杠杆运作的模式,把这样的风险暴露在监管体系之外。
不管这是有意无意,但这样的行为,假如被华尔街资本利用,在当前我们和美国博弈越发激化的情况下,这种风险暴露在监管之外的、规模庞大的、高杠杆高风险运作模式,很可能就是一颗还没有被引爆的“地雷”。
我在很早之前就说过,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地雷究竟有没有可能是木马。
所以,在发现这样一颗还没有被引爆的“地雷”,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排雷,趁其还没有被引爆对其进行拆弹。
所以,我们开始一系列的拆弹行动:
11月2日:网络小额贷款新规出台,禁止跨省展业,要求联合贷款出资不低于30%等。
11月2日:四部门联合约谈蚂蚁。
11月3日:蚂蚁IPO被紧急暂停。
11月10日:《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出台了征求意见稿。
12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对阿里等三家互联网企业的三起收购行为作出反垄断处罚。
12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12月24日:四部门将于近日再次约谈蚂蚁。
这一系列拆弹行动,精准有效,并且是雷霆迅速。
在10月24日的会议上,马老板曾经说出这样一番话。
“创新一定要付出代价”
“做没有风险的创新,就是扼杀创新,这世界上没有没风险的创新。很多时候,把风险控制为零才是最大的风险。”
现在,天上飘着的马,一下子被打落云端,这下应该可以让其好好清醒的想想,风险究竟为何物。
风险是无处不在,特别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无视风险,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特别是这样无视风险的人,还在进行这种高达2.1万亿规模放贷业务的高杠杆高风险行为。
这恐怕才是我们要这样对其精准拆弹的缘故。
我们不可能让一个不懂得敬畏风险的人,去掌控这样一个涉及数万亿规模资金的金融巨头。
否则一旦爆发金融危机,那将伤害的无数家庭,这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创新一定要付出代价”就可以敷衍过去的问题。
所以搞金融,一定要懂得敬畏风险,敬畏市场。
如果他不懂得敬畏风险,那么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拆弹行为,让其明白风险为何物。
有不少人问我,阿里会不会因此一蹶不振?
我个人认为是不会,我个人猜测,有这么一种可能性:被拆分,把涉及金融的业务拆分出来,进行分业监管,并以此对其他非金融业务进行监管。
这样的话,平台还是这个平台,并不会没掉,依附在这个平台上的无数中小商家,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我们肯定是会把这个拆弹行动,尽可能将其影响最小化,毕竟我们是要拆弹,而不是要把地雷引爆。
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无比复杂,并且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一直都没有远去。
随着美联储无限印钞引发的全球资产泡沫大狂欢里,人类仍然还在一条注定财富毁灭的不归路上铆足狂奔。
资本主义有其先天的劣根性,这是其以逐利作为其根本目标所必然导致的结果,会极大放大人性贪婪的一面。
而陷入这个贪婪旋涡的人们,很难从中抽身。
西方金融制度,本身就是基于这样贪婪的本性,所建造起来方便大资本进行掠夺的事物。
这使得西方资本很难逃脱危机周期的规律。
因为在贪婪趋势下,这场泡沫大狂欢,没有人敢主动按下刹车键。
但该来的总归是会来的。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经济周期规律是起伏的,不可能形成这样的“金融永动机”,来让这些大资本利益集团的财富,跟“金融炼金术”一样,可以真的无穷无尽的单边疯涨上去。
所以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有担当的国家站出来,有勇气去挑战西方资本建立的这套掠夺机制。
这虽然很难,也要承担很大的压力。
但我们如果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要有勇气去做的事情。
否则我们就只能一直在美国手下去打工,被其时不时收割一下。
我们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愿意这样一直在美国收割之下,被其霸权统治。
我们要有信心,虽然这是一场很艰难的战斗,但我们终将取得胜利!
我们无路可退,只能迎难而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