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创业文化:基业常青的内因 李克勤(jixuie)
李克勤新华网博客
任何创业者都渴望自己创造的基业能像常青树一样,永保活力。如何去做呢?毛泽东这位20世纪的成功创业家,留给我们许许多多珍贵的思想财富,理所当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值得我们从新的视角去认识、学习、实践和反思。在此,我们从“内因”角度,分析一下毛泽东的创业文化。
毛泽东有句名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用现代管理学语言诠释,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组织,比如企业,它有两种风险,一种叫系统风险,来自企业外部,相当于外因,是企业不可控风险;另一种风险,叫非系统风险,来自企业内部,相当于内因,是企业可控风险。
无疑,企业发展变化第一要着力于企业的内因,这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是企业花较小代价就可以见成效的项目;外因不是不重视,但那是企业不可控制的,企业更多是考虑如何适应的问题。企业内因把握的好,才能有效去把握外因。
因此,一个创业者的必然选择是,要创业,要想基业常青,必须把握好根据。条件不好,可以换地方,东方不亮西方亮!根据出了问题,条件再好,也会出大毛病。
那么,毛泽东怎样把握创业的根据呢?
可以这样概括,毛泽东是从四个“自”来把握内因的,即“自主、自立、自强、自由”。
自主,就是他经常讲的“独立自主”,就是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给自己作主,不要靠别人作主,不要让别人给自己作主,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应当注意的是,不要片面理解自主,自主是指,一个创业者,在根本问题上最终必须依靠自己的决策,来成就自己的事业,自己必须对自己的决策负一切责任,赢也赢得清清楚楚,输也输得明明白白。
举个例子,1959年10月1日,赫鲁晓夫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毛泽东说:关于生产原子弹的事,我们决定把专家撤回去。
毛泽东淡淡地说:需要是需要,也没什么大关系。技术上能帮助我们一下更好。不能帮助就由你们考虑决定。
这就是自主。也许,这个自主会给自己短期带来麻烦,正如后来毛泽东遇到的那样,但是,如果不自主,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中国又会成为外国的附庸,就像蒋介石那样。那能叫创业?那最多只是某某外国品牌的代理商!那只能算赚钱,甚至可以赚大钱,但买办式的商人,与创业家,那是两个概念。商人只认钱,创业家不是不要钱,他也需要很多钱,他也可以赚很多钱,但是,创业家在钱面前,是自主的,他是钱的主人,或者说是钱的老板,而不是钱的奴仆。
只有自主,才会有自尊,才会有自信,才能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独立,而不是依赖外人扶着的立,否则一旦外力没有了,自己就只有倒下的命了!毛泽东从小就是一个讲究自立的人,所以他自立后,他就很难,几乎不可能被打倒,尽管他的各种对手始终不放弃这样作,直到他去世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还在试图打倒他,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中华文化里面!
可见毛泽东自立得多么牢靠!
从根源上讲,保持独立自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直到今天,依然能够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因!
毛泽东自立的启示在于,一个事业要创立,首先是人的自立,人的自立在于精神独立,在于思想成立。
精神的独立,要有信仰的主义,要有主心骨。
思想的成立,要有思考的体系,要有方式方法。
毛泽东的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的体系就是毛泽东自己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
懂得了这些,才会懂得,要想创造一番事业是多么多么不容易!
自强,就是自己强大起来,用老子的话说,是“自胜者强”。自强是自主、自立的自然结果。假如没有自主、自立,一个企业很强大,那不是自强,那是虚假的强大,或者说是纸老虎,一捅就破,例如美国的安然公司,日本的山一证卷公司,都是世界级的超大企业,还是垮掉了,也许过去自立过,但后来不讲究自立了,所以结局是必然悲惨的。
从深层次讲,自强是一个组织的素质和能力。
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试想,没有这种内在的气慨,没有这种内在的决心,自强的能力从何谈起!
自由,也许谈这个,有人会觉得毛泽东不太讲这个,那是极大的误解。我们想想毛泽东时代有一首歌,至今广播还天天播送,是的,就是《歌唱祖国》,里面有一句经典歌词:“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毛泽东的确不是象有的人所说的那样,只会高独裁专制,不懂自由。在1940 年代,针对社会上一些人指责共产党只有党性,忽视抑制个性,以至于消灭个性的种种责难, 毛泽东发表过不少精辟的论述。他说::“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
在中共七大上,他又指出:“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 “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他还说:关于发展人民的“人格、独立性和自由”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宣言》里讲得很清楚,他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不能设想每个人不能发展,而社会有发展,同样不能设想我们党有党性,而每个党员没有个性,都是木头,一百二十万党员就是一百二十万块木头。
在民主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人中,在马克思主义者中,像毛泽东这样讲个性解放的实属罕见。毛泽东把民主、自由既看成是动员、组织广大人民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要条件, 又看成是革命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在中共七大上,他明确提出,打败日本侵略者后将建设一个“ 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
怎样获得自由?除了通过武装夺取政权,从政治上得到自主权以外,毛泽东认为思想上的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思想认识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那是对人,对人生,对社会包括对市场的觉悟,只有有所觉,有所悟,才能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觉悟就是内因,有了觉悟,才有内因,才能发现外因,才能让外因起作用。
显然,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所不为的有所为,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那是需要作长期艰难曲折的奋斗才能实现的。但自由是必须追求的目标,是追求的理想。
毛泽东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这既是追求自由的方法,也是毛泽东创业成功的经验之谈,也是毛泽东从自主、自立、自强,到自由,这样一套创业文化内涵的主线。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创业者,就是要从毛泽东创业文化中去琢磨,去推敲,从而去感悟基业常青的内因究竟在哪里!
【原创】毛泽东的创业文化:基业常青的内因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626BE67DAD.html
相关阅读:毛泽东的勇气文化:从邀请尼克松访华谈起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3F11AB7DAD.html
【置顶】【原创】毛泽东强,还是不强?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5912047DA5.html
【原创】与国际接轨而不接鬼:毛泽东勇气文化续谈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4DF8DAFDA5.html
毛泽东的又一位国际“粉丝”: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636B27DA5.html
毛泽东的科学文化:解放思想与自主创新的典范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50B577DA5.html
李克勤新华网博客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济学网 http://www.like-qin.com/index.asp 欢迎交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