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整理
抗美援朝展品背后的故事,也希望看见这文章的有些人不要再去评论什么中国和美国当年在朝鲜战争中打了个平手,在评论这样言语前,请你先看看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从鸭绿江边把美国军队击退到现在汉城以外,美军后退几千公里,这难道是平手吗?当时美军装备的是什么?中国军队装备的是什么?美国拥有什么?而毛泽东等老一辈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又有什么?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教训的不单单是美国一个国家,击垮的是整个西方霸权主义国家;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清朝至49年10月1日百年屈辱历史中最伟大的胜利,是决定中华民族在世界尊严地位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伟大胜利,是让美国惧怕至今的伟大胜利。
最大的战争纪念品断桥{八十年代后改称端桥}:1950年至1952年底,我国辽东地区挨过美国空军1222颗炸弹惨烈轰炸……到丹东不能不看鸭绿江断桥,断桥是"抗美援朝纪念馆"盛不下的展品。很多人一到丹东的当天,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中朝界江-鸭绿江边,凭吊当年被美国空军炸毁的大铁桥。
中朝边境如今的和平景象与50年前的炮火硝烟形成鲜明对照。断桥(八十年代后改称端桥)从1993年起居然被某些人进行了整饰一新,新涂的浅蓝色油漆遮住了桥身的斑驳锈迹和累累弹痕。美则美矣,却使它历史见证的价值大打折扣。好在整修后的桥面可让游人走到第4孔残桥边缘处,还可以观看到当年被美国航空炸弹撕裂扭曲的铁桥钢板,或放眼望那一排向朝方江岸延伸的光秃秃混凝土桥墩,使游人在休闲中还能感受当年战争的惨烈气氛。
此桥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由当时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12孔,长944.2米。从中方数第4孔为开闭梁,以4号墩为轴,可旋转90度,便于过往船只航行。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经美军飞机多次轰炸,第一桥毁为废桥。中方一侧所剩4孔残桥保留至今,习惯称为断桥……断桥,是一部凝固的历史,这几百字的简介实在难以讲清它饱经沧桑的过去。
辽宁长甸河口断桥:从丹东沿鸭绿江北岸公路上行约70公里,就到了辽宁省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另一座断桥处。江对岸是朝鲜的清城郡。桥头竖一标牌,上书:"此桥建成于1944年12月,总长709.12米,宽6米,高25米,有22个桥墩、21个桥孔。1950年10月,美军16架B-29型飞机昼夜轰炸,炸毁鸭绿江主航道朝方一侧7孔桥墩。"
桥头的炮楼、混凝土桥面上的弹坑和朝方一侧被炸毁的残桥,这里曾是志愿军的一个重要渡江点,也是往朝鲜前线运送军用物资的重要枢纽,因而这座桥成了美军的眼中钉。开始,他们还有所顾忌,飞机顺着江飞行投弹,但几次没投中便肆无忌惮地侵入我国领空,改为由北向南沿桥投弹,并派来护航机掩护,终于破坏了这条交通大动脉。”
两座断桥都断在朝方一侧,好像"盗亦有道":炸的是朝鲜,与中国何干?可是假如有谁把炸弹丢到美国近邻它又会作何反应呢?而且,所谓的"误炸"的事更是时有发生。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着一段有航炮弹孔的铁轨,是原吉林临江铁路机务段火车司机徐国臣珍存的。1950年8月27日上午8时许,徐国臣正在临江站内给机车上煤上水,天空忽然飞来4架B-29型美军飞机,对站内机车和设备疯狂投弹扫射。徐国臣为抢救两台机车,左手4个手指被航弹打断,脚下的铁轨也被航弹击穿。后来机务段更换下旧铁轨,徐国臣专门锯下一段留念。当年
像这样的轰炸不胜枚举,仅1950年10月末到1952年底,美军飞机入侵我辽东地区就达10893架次,轰炸扫射390次,投弹1222枚,炸死炸伤716人,炸毁房屋2337间……
历史雄辩证明,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不仅把战火烧到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也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北岸的中国,任何一个有血性的民族受到外敌威胁时都会选择反抗。因此,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小喇叭的神秘力量:志愿军的坑道战让美军闻风丧胆;
位于丹东市区的英华山,风景秀丽,与朝鲜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抗美援朝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里。走进这座由陈列馆、全景画馆和53米高的纪念塔组成的建筑群,细细观赏馆藏的1000多件珍贵文物和500余幅历史照片,使人仿佛回到了50多年前的烽火硝烟中;
抗美援朝是在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综合国力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打赢了的一场战争。在纪念馆随便找出一件展品,讲解员都能讲出一段以劣胜优的故事。这里有一件很不起眼的展品-一只志愿军基层指挥员使用过的小铜喇叭。这是一种简易通信工具,吹起来好像海螺号的声音。可是,谁能想到,当年在金城战役中,它的声音却让美军闻之丧胆。
纪念馆馆长告诉人们:"起初馆里没这件展品。后来,馆里来了一位叫沃润赛色勒的美国老兵。他1953年7月在金城战役中被俘后,受到志愿军的宽大处理。这次他无偿捐赠给我们100多件当年美军使用的军服、兵种符号等文物,条件是索要一只当年志愿军使用过的小铜喇叭,后来我们才知道小铜喇叭的事情找了回来放在这里。”
我军金城反击战役发起前,具有火力优势的美军曾一度占领我军不少表面阵地,志愿军转入坑道作战。开始美军还为胜利欢呼,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灾难降临了。因为每到夜幕降临,志愿军就会从坑道中出击,而且是以一种奇怪的"哨音"为号。于是,每到夜晚听到这种声音,美军士兵就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找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有一位美国将军在朝鲜战争回忆录中,也曾对此印象极深。
依托坑道同优势装备的敌人打阵地战,是志愿军的一个创举。当我志愿军出国后连续举行5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过"三八线"以后,战场呈胶着状态。我军从1951年夏季适时转入战略防御,在西起汉江口、东至高城长250多公里的整个战线上形成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据后来统计,至朝鲜停战,志愿军构筑的大小坑道总长1250多公里,挖堑壕和交通壕6250公里,比中国的万里长城还要长,共开挖土石方6000万立方米,如以一立方米排列,能绕地球一周半,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志愿军的坑道战,抵消了美军的空中优势和坦克、大炮优势。志愿军以劣势装备击退了不甘心失败的美军多次大举进攻,使战线始终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迫使美国老老实实坐回到停战谈判桌前。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内,许多记录当时志愿军坑道生活的文物和模型,有志愿军战士打坑道时使用过的工具:磨秃了的钉耙、打短了的钢钎、震裂了的铁锤;有志愿军艰苦的坑道生活物品:炮弹皮制作的乐器和炊具;在丹东纪念馆还有一段精心复制的著名的上甘岭"无敌坑道",举着马灯进去走一圈,那感觉可和逛王府井步行街大不相同。
说到以劣胜优,不能不提我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战绩。在纪念馆的大型武器陈列场,纪念馆研究员尹继波指着志愿军空军一级英雄赵宝桐和孙生禄曾驾驶过的米格-15歼击机、志愿军在收复朝鲜西海岸大小和岛作战中首次出动的图-2型轰炸机对记者说:"1951年春,我志愿军空军参战。当时朝鲜战场空中力量对比绝对敌强我弱。到1950年10月底,美国空军已投入各型作战飞机1100多架,飞行员大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丰富的空战经验。而我军当时仅组建两个歼击机师、一个轰炸机团、一个强击机团,共有作战飞机不足200架,而且飞行员都是经短期培训就升空作战。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志愿军空军连战连捷,打掉了美国空军的嚣张气焰。"
在空军馆,许多记录当年中美空中较量的文物,有被我击落的美机残片,有美军飞行员随身携带的"求生证"。空军馆还有许多空军英雄的事迹介绍,有首战获胜的大队长李汉,有击落美"双料王牌驾驶员"爱德华费希尔的韩德彩……
"这个纪录还在突破,在美国空军里,击落5架飞机的飞行员称王牌驾驶员,击落10架就是双料王牌。但是没想到,过了几十年之后,我们竟意外地发现,志愿军飞行员蒋道平曾击落过美军的三料王牌飞行员。"
原来,1987年美国一家空军杂志披露,一个叫麦克康奈尔的著名"空军英雄"在新型飞机试验飞行时遇难身亡。此人曾有过击落16架飞机的"辉煌战绩",但在朝鲜战场空战中被志愿军空军击落,跳伞落在黄海,被美军救走。有关部门一核对,这次空战确有一架美机被我击落在黄海上空,但由于没有捉到飞行员,不知道有此情况,此次也就只能按一般战绩给蒋道平记功了。
上甘岭石末和兵团司令卡宾枪的见证:抗美援朝的胜利,是志愿军将士在极其残酷的战场上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朝鲜战场上最惨烈的战斗,当首推上甘岭战役。在北京军博和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都陈列着被美军炮火炸得粉碎的石末和嵌有弹片的树木。这是当年志愿军坚守上甘岭的特殊纪念品。展厅内,还陈列了一只上甘岭战役时战士们抢水用的水桶。上面竟有七八个弹孔。几件小小的展品,记载着48年前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鏖战。
上甘岭是志愿军中部战线五圣山的前沿阵地,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开始只有我志愿军两个连据守。1952年10月14日,美军开始向上甘岭大举进攻。在历时43天的激战中,美军先后投入6万多人、300多门大炮、170多辆坦克和3000多架次飞机,倾泻炮弹和航弹190多万发,先后发动包括整营整团集团冲锋在内的攻击900余次。山头被敌炮火削低了几米,阵地上的岩石被炸成了粉末。其惨烈程度为世界战争史所罕见。但我坚守上甘岭的英雄战士寸土不让,英勇还击。子弹打光了就同敌人肉搏,表面阵地被敌占领了就坚守坑道。许多战士英勇牺牲在阵地上,涌现出黄继光、孙占元等著名战斗英雄。最后,我军终于以毙伤俘敌2.5万余人的胜利结束了上甘岭战役。
战争最能体现官兵血肉相连的关系。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上至统帅,下至一线带兵人,和士兵一样头上都顶着美军的炸弹,都面对着流血牺牲。特别是许多高级干部表现了高度的献身精神。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所在地英华山上,完好地保存着一处地下工事。据知情人说,这是当时考虑彭德怀司令员的安全,在国内为他修的指挥所。可是彭总一次也没有用过它,坚决和入朝部队一道冒着敌人的炮火渡过鸭绿江,在前线指挥作战。
展厅里还陈列着一枝美制卡宾枪,是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随身携带的武器。一位统兵十数万的高级干部,如果不是战争的残酷,如果不是身先士卒随时准备同敌人打遭遇战,怎么可能整天背着一枝笨重的长枪呢?
在纪念馆的英烈馆里,镌刻着我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官兵的名字。团以上干部达216人,其中军级干部4人、师级干部6人。有1932年参加红军的50军副军长蔡正国。他1951年4、5月间率部参加了朝鲜汉江南岸阻击战,坚守50昼夜,胜利完成了任务。1953年4月12日他遭敌空袭,不幸牺牲。有1930年参加红军的39军副军长吴国璋。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放弃探望20年没有音信的母亲,毅然赴朝参战。在第4、第5次战役中,他率领39军的勇士们乘胜追歼逃敌,一直打到汉城。1951年10月他在前线不幸牺牲。有1928年参加红军的23军参谋长饶惠谭。1953年3月他遭敌空袭,牺牲在朝鲜前线。
1115号英雄机车的昭示:人民永远是靠山;
一辆标示为1115号的老式火车头,静静地停放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兵器陈列场的后面,似乎与那些威武的飞机、坦克、大炮不太协调。可是,关于它的故事却又那么动人,让你不能不对它肃然起敬。
原来,这辆机车属于长春铁路分局四平机务段,司机长叫李国珩,抗美援朝期间执行向朝鲜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的重要任务。在美军凭借空中优势对我后方运输线实行"绞杀战"的情况下,要完成好任务,那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但李国珩和他带领的9名机组人员,个个都是英雄汉,和美国轰炸机斗智斗勇,次次圆满完成任务,把大批作战物资及时运送到前线。
1952年7月12日深夜,1115号机车又挂上军列上了路。当列车行至朝鲜大同江桥时,敌轰炸机群出现在上空,照明弹把天空照得雪亮。怎么办?停车后退也是挨打,而且会贻误战机。李国珩当机立断:继续前进,冒险突围。他机警地打开汽门,又加了一档列车速度。列车风驰电掣般地冲过了大同江桥。接着,他又采取喷浓烟的办法迷惑敌机,终于冲破重重封锁,安全驶抵阳德站。当志愿军战士高兴地从列车上卸下一门门威力巨大的"喀秋莎"火箭炮时,李国珩抚着车头上的弹痕,忍不住落了泪。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前方的每一个胜利都和后方的大力支援紧密相连。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展厅,很多人被两件展品所吸引。一件是一双补丁摞补丁的牛皮兀拉鞋。东北老大爷田富山就是穿着它参加抗美援朝担架队,几乎走遍了朝鲜的山山水水。另一件是上海汽车司机援朝签名绸。一块已经变暗的红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刚刚结束战乱开始复兴的中国,人民好不容易过上了和平安定的日子,根本就谈不上富裕。可是,为了自己新兴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局,全国各地掀起了踊跃捐款、大力支前的热潮。据统计,从1950年10月到1952年5月,全国各地捐献购买武器款共55650.37万元(新币),可购买3710架战斗机。当人民把身上的最后一个"铜板"自愿拿出来为军队购买武器,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样的强敌打不败呢!
3枚印章蕴含的故事:青山处处埋忠骨,志愿军无名英烈知多少?牺牲和奉献,是当年朝鲜战场的主旋律,也是军博和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一个重要主题。那一件件浸透着志愿军英烈鲜血的展品前,聆听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常常泪湿双颊。
这是两只如今不多见的金属印章盒,表面已锈迹斑斑。可盒内装的3枚印章却栩栩如新,而且为象牙和水晶制品,用料颇为考究。印章的主人一位是蒋立早,一位是孙敬夏。印章是1990年韩国人在"三八线"附近施工时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和印章同时出土的是一副遗骨和一包用油纸包的"东北币"。韩、朝两方根据朝鲜战争期间,当地曾发生过一次中国人民志愿军同美军的激战,判定为志愿军烈士的遗骨和遗物。朝方把遗骨安葬到志愿军公墓后,把遗物通过大使馆转交给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留存。这是一位志愿军英烈应是没什么疑问的了。可是,他究竟是蒋立早?是孙敬夏?还是为两人保存印章的连队文书或司务长?就很难判断了,更不用说弄清他的家乡籍贯和所属部队了。
像这样的无名烈士,在志愿军英烈中何止一位两位?志愿军烈士十几万人,可葬在沈阳、丹东和朝鲜桧仓等几处烈士陵园有名有姓的烈士不过几千人,是一些战斗英雄、团以上干部和牺牲在后方医院的重伤员,可谓烈士代表墓。而且,就在这些陵园里也还有无名烈士墓或无遗骨的衣冠墓。至于绝大多数牺牲在前线的官兵,只能就地掩埋,形成公墓。在朝鲜北半部共有志愿军烈士墓地20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位于清川江南岸文峰山上的1178名烈士合葬墓,位于"三八线"开城北郊松岳山上的1.2万座烈士墓。在这些朝鲜烈士墓里还埋葬了一个身份看似很特殊但又很普通的中国军人:毛岸英。
毛岸英,湖南湘潭人。1922年10月24日生于长沙。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随母亲杨开慧及两个弟弟 (毛岸青、毛岸龙)回湖南长沙县东乡板仓。1930年10月杨开慧被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逮捕,随母亲入狱。杨开慧牺牲后,经家乡亲友保释出狱,于1931年春到上海,过了5年流浪生活。1937 年初至1945年在苏联学习,先后在莫尼诺共产国际第二儿童院、伊凡诺市共产国际第一儿童院、彼得罗夫斯基中学、列宁军政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就读。1943年被授予中尉军衔。194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6年1月离苏联飞回延安。同年转中共正式党员。按毛泽东教诲,在延安附近吴家枣园学习种地,1947年随中央土地改革工作团在山西临具郝家坡参加上改工作。1949年10月在北京中南海与刘思齐结婚。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前线作战。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任翻译和秘书。同年11月25日因美军空袭牺牲,遗体安葬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毛岸英牺牲以后,当时有人提议要把他的尸体运回国来安葬;但毛泽东没有同意。毛泽东说:"毛岸英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保家卫国而死的,就把他安葬在朝鲜的国土上,让他显示中朝人民的友谊,让中朝人民的友谊万古常青。"
笔者最后还是那句开头的话: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教训的不单单是美国一个国家,击垮的是整个西方霸权主义国家;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清朝至49年10月1日百年屈辱历史中最伟大的胜利,是决定中华民族在世界尊严地位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伟大胜利,是让美国惧怕至今的伟大胜利;现在有些人故意淡化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在毛泽东等建立新中国以后抵御外辱的决心和毅力,企图抹杀一代伟人为国为民的功绩,想想在普通人民占据绝对多数的中国这可能吗?因为毛泽东在中国普通大众内心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明天都是神圣不可侵犯和消亡的保护神。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