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论孙中山
姚欣进
近日,台湾执政党要筹拍孙中山先生的传记纪录片,引发一场争论。前新党籍立委的周阳山监委与自由派文化人平路女士,为了与孙中山同时代、苏联国父级人物列宁如何评价孙中山,各自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两人的争论,主要是环绕在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列宁评论的不同解读,不过是这场争论中附带的议题而已。然而,笔者认为,列宁当年的评论《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发表于1912年中,几乎是孙中山刚革命建国之后),才是掌握孙中山真正应有历史地位的关键。不了解列宁对孙中山评论,就不可能准确地体认到孙中山历史角色。
列宁是将孙中山的革命,放在当时落后国家(封建与半封建社会)的普遍性与世界范围中来论析的,并特别将孙中山的政治与经济诉求(民主革命与土地革命),与当年俄国民粹派相互评比,精确地评价孙中山政治纲领的进步性与落后性。
一方面,列宁认为孙中山是真诚无比的民主革命者,勇敢无畏地要推翻封建体制与其社经基础。另一方面,列宁指出,孙中山毕竟不是社会主义者,而是幻想能在资本主义体制下,以各种方案避免资本主义弊病,如土地政策上以单一累进税来实行土地国有,实际上是将土地从封建地主手中夺出,来全力适应私人资本的运作逻辑。孙中山土地纲领的进步性,乃是完全要服务于他所向往的资本主义新生产关系、新生产力的发展。即使如此,列宁仍然非常高度赞扬孙中山,因为正是他彻底的民主革命精神,才让他会以当时最进步的土地纲领来全力对抗封建的经济体制。
列宁在文末非常准确预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会在广大农民群众无比澎湃的政治动能中,找到未来「复兴中国的道路」;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内部阶级矛盾必然会带来社会主义革命政党的出现,而这社会主义政党应「细心地辨别、保存与发展」孙中山革命民主主义的内涵,来发展自己的革命左翼运动。言下之意,未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乃是在吸纳孙中山进步的革命民主主义基础上昂扬发展的。
后来的历史发展,几乎完全印证当年列宁的政治判断。一方面,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路线越来越左倾,造就了当年国民党的左翼派别,也开启了北伐前国共合作。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果然是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找到自己的政治力量,保存也创造性地发展了当年孙中山的革命民主主义,完成了后来所谓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而这一切,都可在列宁这篇短文中找到发展的线索!列宁当年精准、深远的政治判断,何以致此?我们未来会继续讨论这问题。
2010-8-16
(为台湾的社会评论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