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重上井冈山?
:席宏斌
转自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308188648691227 2011-06-13 11:49:41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井冈山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其实,井冈山的面积并不太大,它只是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一段,总面积不过1308平方公里。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知道它名字的人少之又少。就连毛泽东也是在秋收起义前后才知道在故乡韶山万里以外有一个叫井冈山的山峦。
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对两座山始终萦绕于怀。这两座山:一座是太行山,另一座便是井冈山。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诞生于井冈山,成长于太行山。井冈山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创始人毛泽东眼里具有非同寻常的份量。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起直到去世,毛泽东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但能让他重返故地的却屈指可数。北京大学曾是毛泽东初入北京时的第一站,他曾在那里担任图书馆助理管理员。解放后,毛泽东入主中南海数十年,北京大学虽近在咫尺,但直到临终毛泽东却始终未涉足北大。江苏瑞金、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这些地方无论是对中国共产党还是毛泽东本人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纵观毛泽东一生从未重返这些故里。
毛泽东一生留连忘返的,除了故乡韶山外,恐怕非井冈山莫属了。
一九二七年秋天,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后的部队第一次登上了井冈山。三十八年后的一九六五年五月,即“文革”发动的前一年,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上留连驻足了整整一周。一九七六年,毛泽东在去世前几个月曾对人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件是和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小岛上去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毛泽东谈到的这两件事都和他二上井冈山有关。一九二七年,毛泽东一上井冈山,和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等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蒋介石就是被这条越走越宽的道路赶到了“几个小岛”上。一九六五年,毛泽东带着党内外一些重大问题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上,他思索、谈话、行走,酝酿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一次深层次改革,希望用井冈山的精神建设党和国家。并以此彻底改变中国,影响世界。从井冈山上下来一年后,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由此可见,井冈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第一次实践性探索,日后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便由此而来。因而井冈山时期对于中国革命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但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关键性探索却是在井冈山时期。井冈山时期不但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还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一九二七年,面对蒋介石的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独立领导武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识到只有“枪杆子里面才能出政权”。当年,三大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接连爆发。但最终队伍保留下来并形成根据地的只有秋收起义的部队,毛泽东便是秋收起义的领导者。
一九六五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曾对人谈及:“井冈山的红军是由四支队伍组成的,第一支是我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第二支是井冈山原有的袁文才和王佐领导的两部分地方武装,袁文才的队伍当时在山腰茅坪,王佐的队伍在山顶茨坪;第三支队伍是朱德、陈毅带来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第四支就是彭德怀和滕代远率领的平江起义的部队。井冈山红军主要由这四支部队组成的。”这四支部队在当时被蒋介石称为“土匪”或“流寇”。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原先有四个团,秋收起义后到达文家市时只剩下一千多人,到达三湾时,部队只剩下七百多人,比秋收起义时的人数少了八九成。当时天气连阴下雨,痢疾、疟疾在队伍中盛行,部队减员非常严重。南昌起义部队的结局也大抵如此,起义之初有各式部队约一万人,到达井冈山时只剩下八百多人,即使是这些人在后来的战争中也大都牺牲了,建国后健在的有朱德、陈毅、林彪、粟裕等人,朱德被拥戴为这支部队的领袖。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标志着“朱毛”红军的正式形成。井冈山上的“朱毛红军”是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旧军队。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的部队之所以减员甚巨,除了战斗减员和疾病外,很大一部分中途逃跑或叛变了。贺龙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分兵后尚有二千多人,但因为是旧军队,没有经过很好的改造,到海陆丰时全部投降了国民党,只剩下贺龙一人单独逃回了湘鄂西,其后创建了湘鄂西根据地。秋收起义部队的师长余洒度、团长陈浩当时对革命极其悲观,关键时刻带兵叛变。一九二七年十月底,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一九二八年五月,朱毛红军会师并组成了红四军;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上旬,彭德怀率领平江起义后的四、五百人也上了井冈山。当年井冈山全盛时曾有军队数千人,但到一九六五年,毛泽东重返井冈山时,存活的井冈山老战士不过几十人。革命斗争之艰苦、惨烈可见一斑。
井冈山上的朱毛红军之所以能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很大的程度上源自“三湾改编”。“三湾改编”是新型人民军队形成的重要一步。在三湾,秋收起义的部队通过整顿撤换了革命意志不坚定的干部,提拔了一批革命意志坚定的工农干部;将支部建在连上,形成了日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倡官兵平等,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在部队基层以士兵委员会的方式实行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这一切在当时都为首创和独创。三湾改编是毛泽东倡导并立主推行的。这不但使他日后在遵义会议后成为军队的实际领导者而且使他成为人民军队当时无愧的创建者。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毕生第一次带兵,他一生唯一的一次历险也是发生在秋收起义的路上。在井冈山上,他成了“毛委员”;在井冈山上,他力主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成八项注意)”;在井冈山上,他形成了自己的“十六字诀”军事战略;在井冈山上,他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巨著。
毛泽东一生对井冈山情有独钟,他一生诗作并不算多,但为井冈山而作的诗词竟有三首之多。
一九二八年九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心潮澎湃,一气呵成《西江月·井冈山》:
山上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人宵遁。
毛泽东一生爱山。山,寓意着毛泽东的个性。但惟有井冈山,令毛泽东魂牵梦萦,凌晨徘徊。
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井冈山宾馆一口气写下了两首词,一首是有“高路入云端”词句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诗在一九七六年元旦公开发表: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另一首是在毛泽东生前一直没有公开发表的《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一座山著词三首,称得上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山之“最”。而井冈山事实上堪称革命的摇篮。新中国十大元帅中就有五位曾在井冈山战斗过,他们是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等,大将粟裕、黄克诚、上将萧克、李聚奎等无一不是井冈山的老战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历史上两位著名战将林彪和粟裕都来自井冈山。在井冈山,林彪从一名连长一直升任军团长直至元帅,粟裕从一名班长一直成长为野战军司令员直至大将之首。这两人一位创造辽沈战役的神话,一位创造了淮海战役的神话。
因为是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的形成者;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者。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以前鲜为人知的井冈山从此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史册。
井冈山最为辉煌的历史,从一九二七年十月开始至一九三零年二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人把井冈山的精神概括为五点: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井冈山上,迄今被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有一百多处,其中二十一处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十五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井冈山独特的历史地位,一九五零年,国务院决定在茨坪设立井冈山特别区,一九五九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一九八一年撤局设县,一九八四年又撤县设市,二零零零年经国务院批准又将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全市现有二十一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十四点八万人。
如今的井冈山,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