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建党90周年而作
以偏见与愤激评论伟人不可取
近读《北京文学》梁衡著《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一文,颇觉其中既缺“唯物”,又少“辨证”,还不乏不经之谈。现忍不住略谈几点,一吐为快。
一、对于梁文中所说是张闻天“把毛泽东扶上了领袖的位置”。毛泽东曾说过,权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不是树起来的。同理,成就毛这个伟人的,是他自己在革命实践所建立的历史功勋,而自然地受到党和人民的拥戴,绝不是哪个人扶起来的。事实如此,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是经选举进入中央领导核心的,张闻天所起的作用,按投票计也只能有一票。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是在1938年9月的六界六中全会上,会前明确支持毛为领袖的,不是张闻天,而是王稼祥传达的共产国际的指示。至于长征中张“知人善任”,“决定毛分工军事”,这并不能说明张在有意培养毛接班,欲把毛扶为领袖。而是因为当时张虽为总书记,但不懂军事,又“周恩来同时领导战争无把握”,在此生死攸关之际,打仗靠谁?唯一能靠的只有毛泽东。毛不辱使命,他以其大智大勇和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一举扭转了败局,把红军带出了危难之境。自1935年1月至1938年9月的四年间,毛泽东以其卓越才能和丰功伟绩,赢得了党心军心,其领袖位置是众望所归,非他莫属。
二、关于张闻天的“半朝之功”, 梁衡说张“在第五任总书记任上干了三件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其一件是“把毛泽东扶上了领袖的位置”,第二件是正确处理西安事变,第三件是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抗日战争的转变,因此梁说张“至少也有半朝之功吧”。对于第一件前言早已道明,不再累述。其后两件看看历史便可清楚。先看谁使红军转危为安,长征是如何走过来的?一是毛泽东凭自己的用兵如神的军事才能,把红军从覆灭的边缘拉了回来。二是在张闻天要让位给张国焘的关键时刻,是毛泽东的不同意(其实是反对),而确保了红军的团结和安全。三是毛泽东及时识破了张国焘对红军的暗算,为避免内讧,毛果断连夜把红军带走北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毛泽东挽救了红军,长征胜利的功劳,应该首先归于他。
再看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所起的重要作用。毛不仅具有军事天才,更有非凡的政治韬略。毛在1938年六中全会之前,就写有《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论持久战》等著作,其中后来收入《毛选》的就有15篇之多。这些宏篇巨著,无疑是党和军队的工作指针,是党正确处理西安事变,实现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抗日战争转变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毛泽东的思想与其著作,让世人所刮目之余,更加明确了其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
又看张闻天为何没在六中全会上被举为领袖。这里有理由反问,如果张有“半朝之功”,或功甚盖毛,那么,共产国际为何不支持这个已任总书记四年,又是“难得的理论家”,从苏联留洋回来的“开放派”的张闻天为领袖,却偏要支持这个山沟里出来的“褊狭”的“本土派”毛泽东呢?稍思微想,其理自明。
以上可见,在第五朝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毛泽东,论功是他第一。张闻天当然有功,但若说他有“半朝之功”,是言过其实,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三、关于张闻天的三次让位。梁说张“任总书记后曾有三次提出让位”。这所谓的三次让位,是否值得大歌特颂,不妨也看看。第一次让位,是张要到上海白区工作,梁说“这很危险”。其实当时根据地的红军天天打仗,天天有人牺牲,生活极其艰苦,长征并不比白区好,甚至更加恶劣。第二次让位,是张闻天要把总书记一职让给搞分裂,要挟中央给权的张国焘(张国焘后来又是什么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无论怎么也不能说张做的对。这是幼稚,是“书生气”,理所当然地遭到毛泽东的反对。所谓的第三次让位,即六中全会期间张要让掉总书记,那就更不值得一提。因为这是在共产国际明确支持毛泽东为领袖之后,其时重大问题均由毛决定,张的总书记已空有其名。张闻天长征曾有两次要让位,但使人蹊跷的是,在到达陕北后的二、三年中,他却从未主动提过要把总书记让给威望超群的毛泽东。为什么在长征涂中要让位,反而在条件相对安逸下来时却不提让位了呢?值得思索。
四、关于张闻天、毛泽东的“蜜月”与“结怨”。若说张、毛合作的“蜜月”,肯定没有八年,充其量也不过四年。为何?在延安时“张劝毛勿娶江青‘,因此张与毛“结怨”,这时离遵义会议(从1938年11月计算)张、毛合作时间还不到四年的。同在1938年,当周恩来转述共产国家称张是“难得的理论家”时,毛愤而说“什么理论家,背回一口袋教条”,明显是毛对张的不满。还有延安整风时毛对张“有五个字的批评”,十多年后毛还说“一直不大满意”对张。这些都足以说明毛、张之间早有龃龉。说“惹人怨因红颜”,这其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情不会那么简单。毛、张之争也是为党为国之争。试想,井冈山横行一时的教条与宗派,给红军造成极其严重损失的惨痛教训,毛怎能忘记!何况六中全会前王明竟还在干扰中央,向毛挑战。毛怨恨教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啊!
总之,该文由于偏见、愤激,所以前后多有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而且,通篇使人感到对张闻天是大肆吹捧献媚,而对毛泽东却是极力贬压抹黑;好象张事事都对,不对也对,而毛是处处都错,不错也错。这就不能不使让人奇怪了!
湖南 纪文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