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

陈小冲 · 2012-05-10 ·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在输入贸易上,情形也基本相同。由三井物产输入的有大陆东北的豆粕,外国及日本产的硫安、氰氨化钙、加里、调和肥料、调和饲料,供给台湾铁道、电力、制糖等会社的机械、材料、麻袋、水泥和市场需要的人参、各种食料品及其他杂货,成为岛内输入商中的巨头。三菱商事台北支店经营肥料、机械、大型电机、汽车等的输入,高雄支店则以进口重油、肥料为重点,另含机械、金属、水泥、草席及杂货。大山纲武:《台湾之实业与内地资本的动向——三菱财阀篇》,《台湾时报》昭和15年3月号。大仓商事株式会社台北出张所也经营机械、铁材、电工用品、机械油等进口。看来,掌握台湾进口贸易大权的依然是日本资本,其中又以三井、三菱等大财阀凭借雄厚的资本及殖民当局的扶持,而占据着优势的地位。

 

 

  第四部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日据时期台湾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上,出口商品构成变化不大,以米、糖、茶、香蕉、凤梨罐头和酒精为大宗,进口商品相对于日据前有相当大的改变,即从最多的鸦片贸易转为工业制成品,详见表3-1及表3-2。

  与出商品集中的趋势相反,进口商品相当的广泛。占前几位的是肥料、纺织品、烟酒、铁及铁制品,殖民地作为宗主国商品倾销地的作用在此得到显现。应引起注意的是肥料输入的大幅上升,随着蓬莱种的普及和甘蔗种植业的发达,对肥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1920年代中至1930年代中期,肥料成为台湾输入商品的最大宗。肥料的大量输入助成了以对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稻作农业及蔗作农业的发展,强化了日本殖民者对米、糖资源的控制,并使其得以在进与出两个方面影响和操纵台湾的农业经济。

  倘若将台湾进出口商品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进行比较,则可更进一步了解台湾对外贸易的性质。

  显然,台湾出口商品的90%以上为初级产品,其中最主要的是食品(其实就是砂糖及其副产品),平均占出口总值的80%。进口商品的70%为工业制成品,食品类进口的主要商品是烟、啤酒等消费品,另外还进口部分东南亚大米,这大概是为了将较适合日本人口味的蓬莱米尽可能地运到日本去。这种由殖民地提供初级产品而由宗主国提供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关系,反映出典型的殖民地贸易性质。

 

 

  第四部分对外贸易地区构成

  割台前后台湾的对外贸易地区构成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甲午战前,日本与台湾的贸易微不足道,贸易商品仅限于纺织品(1894年曾占进口洋布总额的498%)、火柴等。日据初期,台湾在最初的几年中仍然以中国大陆作为主要的贸易对象,1899年从日本进口额超越从大陆进口额,1903年对日出口额超过对大陆出口额,对日贸易才全面超过对大陆的贸易而占据主导地位。日据时期台湾对外贸易的地区构成变化,。

  资料来源:AJ格来顿齐夫《台湾经济展望》,联华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译,生活书店,1945,第134~136页。参阅大公报馆摘译本《台湾经济生活》,1945,第72~74页。显而易见,日据时期台湾的对外贸易地区全方位的从祖国大陆转向了殖民宗主国日本,就是开港后曾经在台湾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英、美等西方列强此时也烟消云散,在台湾贸易关系中的位置微不足道。

  到了1937年,台湾对外贸易关系里,对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32%,自日本进口占进口总额的863%,如此之高的外贸地区集中度,难怪美国学者格来顿齐夫称:“此数字于其他殖民地历史上,可谓绝无超越者。”AJ格来顿齐夫:《台湾经济展望》,联华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译,生活书店,1945,第137页。例如,印尼出口到荷兰1850年为783%,1930年为153%,自荷兰进口1850年为419%,1930年为168%;非洲中部(刚果)出口到比利时1928年为706%,1938年为807%,自比利时进口1928年为51%,1938年为46%,其余如英、法等国也从未达到如此之高的比例。参阅刘翠溶《殖民主义的经济面》,《经济学百科全书》1经济史,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6,第256页。

  1937年之后的若干年内对大陆的贸易有所发展,主要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得东南沿海地带沦为占领区,加上与伪满洲国的贸易日渐扩大,因而出现了异动。如1937年对大陆出口额11834千元,1939年增至69960千元,进口额1937年为30474千元,1939年为36634千元,其中对广东出口增长幅度最大。AJ格来顿齐夫:《台湾经济展望》,联华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译,生活书店,1945,第134~135页。

  台湾各类进出口商品的对日贸易依存度究竟是如何分布的?涂照彦做了统计比较,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台湾作为殖民地其之于宗主国日本的附属地位,特摘引如下。

  以上资料表明,日据时期台湾的对外贸易一面倒地依存于日本,在出口商品方面,米、糖、香蕉、酒精等99%均以日本为出口对象,输出贸易的对日依存度1910年后平均在80%以上,1930年达9055%。在进口商品方面,铁及铁制品、烟酒、木材及木板、车辆及其零件、水产品、纸类、面粉、乳制品、肥皂和火柴、纺织品等,亦90%以上依赖日本进口,最高者为100%。进出口贸易的整体对日依存度,1910年后均在60%以上。台湾经济被全面的卷入了日本市场的漩流中,台湾社会经济彻底地殖民地化了。

 

 

  第四部分对外贸易概观

  台湾作为一个海岛型经济实体,历史上就是对外贸易相当发达的地区。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大量输出鹿皮、鹿肉、糖等商品,并作为中国商品中介贸易区而繁盛一时。清代米、糖大批输出到大陆沿海地区,并部分地解决了闽、浙、粤等缺粮地区的粮食问题。开港后随着西方列强的进入,台湾与世界的联系愈益密切,除了糖,还有茶、樟脑等,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世界各地。因此,台湾的经济无论是殖民地或是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都是一种外向型的经济,经济发展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是很高的。

  首先考察对外贸易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

  上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形象的图景,它描述出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经济中对外贸易的重要地位,整体经济的贸易依存度早在1905年就达到了7027%,1920年更高达9245%。可以说,日据时期的台湾经济是以贸易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形态,而且这一贸易导向又高度集中于宗主国的日本,1905年对日贸易依存度为3914%,1910年即为60%以上,1935年更达7502%。换句话说,台湾经济是依附于日本的,台湾社会经济的殖民地性质在此暴露无遗。再与日本及同为殖民地的朝鲜比较,据坂田国助提供的资料,1931年人均贸易额台湾为104元,日本为81元,朝鲜为36元,台湾高过了殖民宗主国的日本,且大大高于朝鲜。坂田国助:《台湾经济》,转引自亚洲经济研究所《台湾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台湾综合研究》(3),昭和41,第7页。

  日据时期台湾对外贸易的另一特点是贸易平衡上巨额出超的存在。

  资料来源:《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第918~919页。1897~1944年间,台湾对外贸易入超金额累计36964万元,出超金额合计2301935万元,其中入超金额最大的是1899年,为754万元,出超金额最多的是1939年,为11805万元。出超总金额减去入超总金额净盈余达226497万元。对这227亿元的金额,有人说:“这些出超金额都被留在日本国内,成为殖民地台湾对宗主国日本的一种无偿贡赋。”陈碧笙:《台湾地方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2,第207页。何保山则认为:考虑到开发台湾的日本资本、劳动、技术、企业人才的机会成本等,是不是足以抵消出超金额,值得考虑。何保山:《台湾经济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第35页注2。此一观点在尚未有充分的资料佐证的情况下,难做最终的判断。至于日本人在台投资规模究竟如何,以下两个数字或可供参考:矢内原忠雄估算1926年末日人在台投资约有13亿元矢内原忠雄:《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台湾银行,1964,第55页。,另据子固推算,50年间日本在台湾的投资总额,若加上商业资本,约有20亿元之谱。子固:《台湾经济与日本》,《台湾银行季刊》创刊号。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26/83        31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bug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6.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7.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8. 元龙||美国欲吞并加拿大,打脸中国亲美派!
  9.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10.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26/83        3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