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毛主席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而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的领袖。然而,对他的纪念,不应止于对他生平功业的缅怀。他是一位伟大的开拓者、教导者,他的事业不仅在过去,更在未来。
毛主席的生平事业,品德文章,足称不朽,他的思想可以超越时代,他理想的实现却终究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受时代所限,他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但距离他的期望还相差甚远,只能带着遗憾而去。因此,他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始终有待后人去继承与发展,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实现共和国的完全独立自主
毛主席一生功业,首推当然是运筹帷幄打败了内外反动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这一切就像毛主席所说,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
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无疑是惊心动魄,也取得了无数成就。但也要客观承认,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使经过快速积累,我们的家底还是很单薄,远不能和当时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相比,甚至和一些老牌强国相比也颇有不足,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亟待改善。
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是伟大光荣的,但也带有一定的被迫成分。在当时想要迅速改变我们的落后面貌,不能取之于东,就要得之于西。我们需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毛主席晚年审时度势的推动中美建交,显然就有这方面的准备。
我们也应该肯定,没有毛主席给我们留下的一副家当,没有党和人民军队,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保障,我们就没有资格搞后来的开放。如果强行开放,也必然会被人搞乱,甚至搞垮。
主席身后的半个世纪,是我们在新时期和西方既妥协又斗争的半个世纪。尤其是苏东阵营解体后,大势所趋,我们已经不可避免的卷入全球经济循环中,而这种全球经济秩序主要是掌握西方国家手中。
应该说,我们奋斗到今天,有血有泪,付出了许多代价,但终究建立了无可置疑的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这个成果无愧于毛主席与千万共和国先烈,但这也宣告一个历史阶段的结束。我们如今的问题,或者说使命,就在于我们长期忍辱负重,有了这样一副家当后,是为了什么,应该去做些什么?
不可否认,我们在参与全球大生产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但以我们的血汗和智慧,所创造的巨大工业产能,也同样催生了冷战后的全球繁荣,使西方社会得以维持所谓的高水平生活。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享受着廉价工业产品的同时,作为全球的主要工业生产者,我们不但很长时间内缺乏工业产品的定价权,甚至不被允许进行技术和产业的升级,以免威胁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霸权。
这种经济上的不公,相伴随的是我国在金融和文化上的长期被动。我们通过艰苦劳动所创造的大量社会财富,轻易就被西方财团通过金融工具所夺走了。我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古老民族却长期面临西方的文化倾销,甚至在意识形态上,不知不觉受到其操弄驯化。我们不仅承受着发达国家的经济剥削,更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如今,正值一个多事之秋。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大国,在进入后现代阶段后,无不表现出了严重的衰朽和混乱,实力大幅衰退。从俄乌到巴以,烽烟四起,乱象百出,无不体现出了美国所代表的西方霸权已经力不从心,旧世界秩序正走向瓦解。伴随西方世界的全面衰退,全球规模的经济不景气正在发生蔓延,使各主要大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压抑。
这样的情形,自然会让人想起上个世纪,中国人民所面临的处境。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能造时势。当初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我们的先辈在虎狼丛中,百战开国,白手起家,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使列强望而生畏的东方大国。我们如今有这样一副毛主席所创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七十余载的厚实家当,自然也应该有所作为。
有压迫就有反抗,帝国主义你不去斗争,他是不会松口的。我们应该和广大后发国家站在一起,打破不公平的全球分配机制,去争取完全的独立自主,使祖国金瓯无缺,这才不负伟人所托,不负共和国的广大先烈。
完善健全新时期的人民民主
从井冈山时期开始,毛主席就已经开始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探索。民主开放的作风在战争年代,一直是我党我军的一件致胜法宝。建立新中国后,毛主席和第一代领导集体一起设计建立了新的人民民主制度。
但从毛主席写《反对本本主义》开始,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组织架构日益复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裙带关系,权力腐蚀等问题,也始终困扰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毛主席的一生都在和这些看不见的敌人做斗争。
应该承认,直到毛主席晚年,我国的发展还很不够。这不仅体现在国民经济的薄弱,人民生活的困苦,也体现在教育,科技,通讯,基础设施等各领域的积累不足,人才匮乏。这里更不用说,外部环境的极度严峻,也使得内部建设始终无法从容。
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制度的双重薄弱,使社会治理难免粗放,干部水平参差不齐。新中国建设在战天斗地的同时,也陆续出现了硬上蛮干,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加深了毛主席晚年的忧虑,而他对人民民主的近一步设想,又受限于社会发展与积累的不足,注定难以实现,强而为之,不免要造成严重混乱。
这种人力有时而穷,不能不说是主席生平的遗憾。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程度,所拥有的各项条件,已经今非昔比,也自然应该继承和发扬毛主席关于人民民主的伟大探索。如果说繁荣昌盛是共和国的高楼大厦,那么人民当家做主,幸福生活就是共和国的稳固基石。
制度不能脱离生产力,人民民主的重要前提,还是离不开社会经济的进步。其实,从制度上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层民主和群众监督还是比较完善的,很多老同志都有口皆碑。但国门打开后,长期的生活困苦与和西方对比明显的物质差距,足以使大多数人失去参与社会事务的兴趣。如果大家都忙着改善生活,一心只想跑路去外面打工,谁还有空进行社会监督和参政议政,为了多混一碗面条吗?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全面小康,消灭了绝对贫困,在物质上基本消灭了和外国的巨大差距,无疑是给新时期人民民主打下了基础。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不能不提到我们当代在绝对财富增长的同时,在财富分配上的不平衡。
中国人自古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民愿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需要在经济上感受到劳有所得,能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社会财富的分配可以说是社会公平的最直观体现,这个基础没有,就谈不上社会治理的公平公正,更谈不上人民的广泛参与。
共和国的基本属性是人民性,更何况当代是多事之秋,更需要全体人民的团结与奋斗。可以说,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升劳动者的尊严,完善社会保障的体系,使社会财富获得更加公平的分配,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基本条件。
经济发展,使人民有了参与国家治理余裕的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如今社会治理工具和手段,比毛主席当时富裕得多。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上千万,要超过那时全国高级知识分子的总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建立从中央到基层,迅捷有力的直接信息交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全民都参与到信息传播中,足以在极端时间内,形成全社会广泛知晓的新热点。
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舆论环境又显得空前复杂。在空前的信息爆炸与信息流算法越来越强势的今天,通过刻意的舆论引导,人民群众很容易就会陷入信息茧房之中。人民群众如果连基本的信息获取都很困难,天天被人牵着鼻子走,又如何参与到人民民主中去?
我们的政府在推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也使用了很多信息化手段,群众投诉,监督的渠道也很多。但这些交流和监督大多还停留在表层,对很多人来说,社会治理更像一个黑盒,而不是一套成熟高效,可以交流交互的体系。大部分人对如何参与社会事务,行使人民权力,甚至希望社会变在什么样子,都还是一头雾水。
社会经济发展到这一步,人民开始更多关注温饱之外的问题,关心公共事务,快速形成自己的社会主张,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被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程所广泛证明的。如果不走西方社会治理的老路,那么自然就要开拓社会主义的新路。
我们当代也一样提出了透明政府,全过程民主的时代要求。毛主席当年没能实现的理想,我们应该去努力达成。而我们所发扬继承的,始终应该是毛主席人民至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基本理念,这也是共和国之本。
构筑社会主义中国的新人文思想体系
谁也无法否认,毛主席身上有一种强烈的学者气息。学问不仅是他的爱好,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晚年,其实都在鼓励,引导,试图建立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新人文思想体系。
毛主席在治国理政之外,在社会生活,人文教育上一贯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其很多观点,今天来看也十分先进,甚至激进。比如他一贯主张人文类考试应该开卷,学生要少坐课堂多运动,十分反感填鸭式的教育。就像我们最熟悉的人民史观,毛主席本人对法制,物权这些我们今天才逐步完善的理念,在当时就提出了很多深刻看法,不能不说是目光长远,洞烛机先。
毛主席的这些主张看似零散,有些主张甚至激进,但本质都是塑造人。应该说,主席本人的思想是极为开明先进的,致力于人性的解放,并试图探索既不同于明清以来的传统思想,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外来思想的适合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文化和思想体系。
要承认,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要比我们更早,在现代化领域经验要比我们更多,制度要比我们更成熟。中国的社会主义,甚至苏联的社会主义,都是建立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技术领域的交流,当然没有问题,而在人文社科领域又该以一种什么面貌去应对呢。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应该说,这个方面都处理的很不好。
毛主席无疑是旧文化的精英,同时,他又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开拓者。甚至,他还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指导者。但不可否认,哪怕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毛主席的人文思想也有些超越时代和生产力。主席本人的进步开明,和当时社会环境的相对保守,常常会发生冲突,连他自己也多有抱怨。甚至,到我们今天,很多老派的人,也未必能接受毛主席的进步主张。
但无论如何,在主席的引导下,新中国确实在逐步构建了自己的人文思想体系。然而,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在我们深入卷入西方世界经济秩序之后,也是被保存最少的。我们经常会感到,我们的人文社科领域,始终对西方有亦步亦趋的姿态,甚至在一些领域,不自觉就成了西方意识形态的传声筒。
这不仅是我们过去人文学科发展相对落后,视野相对狭隘导致的,也和我们人文体系的旧法统瓦解相对彻底有关。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郭沫若。他的身后诽谤颇多,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深度参与主导了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人文社科体系构建,得罪了人,又后继无人,就难免被人说三道四。
当然,这个问题上也不得不承认现实的制约,人文社科一方面是一种社会的指导思想,一方面也不能脱离实际的社会物质条件。在我们不得不依附于西方经济秩序的情况下,我们的人文社科要独立自主发展也是困难的,西方也容易以物质优势,引导我们的人文社会领域向他们全面靠拢。
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许多年,甚至在当代社会造成了很多问题。典型就是近些年来,从法律建设到经济理论,西方的舶来品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们现实的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强行试图把当代西方已经暴露出问题的社会治理体系照搬到我国,甚至开始制造激化我们的社会矛盾。即使一般人也能感觉到,相比理工科的高歌猛进,我国人文学科发展似乎颇为滞后,甚至出现了一些人越学越数典忘祖的情形。
这种情形,就好像我们的硬件,也就是工业发展水平已经很强了;软件,也就是社会治理水平相对还行;唯独驱动,好多年都没有更新了。要想彻底激活我们社会主义的活力,那当然要解决人们思想和理论上的问题。
随着追赶阶段的结束,我们的头脑开始排斥西方强行塞给我们的东西。倒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随着资本元素的发展,反而在今天更被我们所理解。
像毛主席那样的哲人王,不能指望常有。但我们的时代也有我们的优势。毕竟我们已经走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高点,有资格,也有必要去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思想体系。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终有一得。就像我们过去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其实很大程度就受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个相比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全面落后的国家,研究社会主义这种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当然是困难的,只能是闭门造车或者干脆新瓶装旧酒。但随着我们社会生产力的高速进步,中国式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恐怕我们会比过去有更清晰的答案。
自1840年以来,我们首次夺回了了物质的优势。这使得我们能更平和的看待传统,而不可否认,我们长期对西方的学习,也使我们获得了许多新知识和新视角。如今,我们有机会,结合东西之所长,立足于中国这个根本,并站在全球生产力的顶点去探索社会主义中国全新思想体系。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终于有条件,可以接过毛主席未完成的工作,在思想领域,寻求实现沟通古今,另开新篇。
无论是争取国家独立自主,还是完善人民民主,又或者创造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的新人文思想体系,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之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吹掉上面的尘土,重拾毛主席所留给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引路人没能走完这条路,但他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我们将继续前进,寻找新的答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