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
他们进了北京就腐化变质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
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话说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奉命发表时评,宣布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绝不允许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基地。
3月17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4野主力南进的部署,他写道:
林罗刘:
一、华野、中野两军决于4月10日渡江,向着湖口、芜湖、南京、镇江、上海之线及其以南地区国民党军60师举行攻击。
二、东野所负攻击武汉及湘鄂赣3省国民党军之任务业已确定,你们的两个军亦早于丑有出发,你们主力应于4月1日以前完成出发准备,于4月1日至4月15日的半个月内全军出发完毕,争取于5月31日全军到达南阳、信阳、固始之线及其以南地区,完成兵力展开任务。请你们按此时间标准规定全军出发准备工作及出发计划,报告我们。
三、关于行进路上粮草的准备及供应,你们应即与华北局及中原局协商确定,以免迟误。
军委 3月17日
3月18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柳亚子与陈叔通、叶圣陶、马寅初等人以及从香港归来的几十位知名人士抵达北平。
柳亚子在行前赋诗云:“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
北平市长叶剑英到车站迎接柳亚子等一行,将他们暂时安排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
3月19日凌晨,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视谈判情况决定是否攻占两浦的指示:
陈饶邓粟谭张(即张震——笔者注):
寅巧徐州电悉。
一、是否攻占两浦,要待谈判接触数天才能决定。如谈判有成功希望,则不要攻占两浦,以利和平地解决接收南京问题,如谈判没有成功希望,则看军事上是否有必要攻占两浦,如攻占两浦为渡江作战所必须,则攻占之。如无此种必须,则可置之不理。
二、决定4月1日为南京代表到这北平并开始谈判之日期(此日期要待3月25日才公开宣布),大约在4月5日以前即可判明谈判有无希望。你们大概可以在4月6日左右实行夺取北岸据点(不一定包括两浦)之作战,4月10日实行渡江。从4月1日起,你们和我们的电台须昼夜密切联络,不使稍有间断。
三、除两浦是否攻占须看谈判情形及军事上是否必要才能决定外,不论谈判情形如何,对于攻占北岸据点及4月10日渡江均无妨碍。
军委 19日2时
3月20日凌晨,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第4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第一副司令员陈伯钧、参谋长解方和副参谋长潘朔端等的指示电,他写道:
萧陈解潘,刘邓李并告林罗刘:
东野先头两个军的任务,是协同桐柏、江汉、鄂豫3军区力量钳制白崇禧部,使白部不能向东增援妨碍我中野、华野之渡江。因此决定:
一、萧陈解潘所部应即依照刘邓皓辰电改变部署,不要绕道太远,而要直迫信阳,沿铁路分两路并行南下,直接威胁并打击白部,并力求迅速行进。
二、萧陈解潘受刘邓指挥,一切依刘邓意旨行动。
军委 20日2时
3月21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关于新区筹粮的规定,他写道:
第1、2、3、4野战军前委,华东局,中原局,西北局,太原总前委:
一、大军南下,进入新区后,民主政权尚未建立或刚刚建立,公粮制度一时尚不能实行,除以缴获粮及伪政府屯粮拨充军食,当地如有地方公产收入之存粮亦可尽先借用外,不能依赖后方供给,主要地必须采取就地征借办法,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问题。征借的粮草,将来再另订办法拨还或预交公粮;届时亦可宣布大地主、大富农所借出之粮食,即做为征发之军粮,或只顶还其一部。
二、根据合理负担的原则,征借的主要对象是地主、富农,其次是中农。按其粮食总收入作标准,地主征借40%到50%,富农征借25%到35%,佃富农征借20%,中农征借10%到15%,贫农一般不借,只有在不得已时,才可少借一点。马草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随粮附加。在群众尚未发动的新区,这一规定之全部实行,固属尚难保证,但这种原则规定还是必要的,目的是避免不分贫富平均摊派,或对地主、富农行借过多,打击过重。
三、南下的部队,可以团为单位,在政治部领导下,由随军地方工作人员及供给人员组成粮秣工作队,负责筹粮。当地保甲长及差务处之类的组织,凡可利用者均利用之,配合以民主评议,进行征借。粮秣工作队则一面监督他们,一面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我们的借粮政策(当然也要宣传其他各种政策),检查保甲长或差务处对借粮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核对其帐目,责成他们在当地群众中公布之,防止他们贪污中饱。无保甲长或差务处可资利用者,则由工作队直接办理征借。
四、在新区,应坚持财粮制度,爱护人民的财富,反对浪费,严禁以粮食换各种物品。粮秣由工作队按规定发给各伙食单位。不经过粮秣工作队,任何人不得直接征用粮草。为此,最好以军区或野战军为单位,印制统一的借粮证,由粮秣工作队统一填用。粮秣工作队有供给部队粮秣之责,也有检查粮秣开支之权。各伙食单位要向粮秣工作队报销。工作队也应有粮秣收支的详细帐目,备政治部及部队首长随时检查。
五、征借粮秣时,一面要保证部队需要,另一面也要照顾到当地的负担能力,并注意了解有无部队征借过及征借了多少,据此才能决定征借的数量。同时要尽可能地分散征借,不要只顾一时方便而集中一地征借,免使群众一次出粮太多,引起反感,并影响后来部队无粮可借。
六、部队进入城市,则主要依靠缴获解决军粮,如缴获不敷而又无粮接济,可经过商会向粮商暂时借用或定购短期的粮食,再由商会负责筹款折价偿还。
中央 寅马
3月21日这一天,林彪、叶剑英、聂荣臻、罗荣桓、薄一波等人在北平六国饭店开会,决定为迎接毛泽东和党中央到北平,筹备庆祝大会。他们还决定:庆祝活动不扩大宣传。会后,林彪等人向中共中央作了报告。
此时,中共中央就要进北平了,毛泽东问李银桥说:
“银桥,要进城了,你准备得怎么样啊?”
李银桥说:
“东西都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这里呢?”毛泽东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见李银桥还不理解,就说:“小心,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当李自成。”
毛泽东又把中央直属单位和警卫部队的干部召来谈话,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
“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了北京就腐化变质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要教育战士,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要学习城市里的有关知识,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
散步时,毛泽东问身边的工作人员:
“你们的进城工作准备好了没有?”
阎长林说:
“搬迁的工作已经准备好了,在思想上也做好了准备,大家都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讨论。都说进城以后,一定保持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毛泽东说:
“早做准备好,还有几天的时间我们就要出发,要抓紧时间把准备工作做好。华北军区要派一部分汽车来,送中央机关进北平。因为汽车不多,一次可能拉不完,还有一部分人要步行。这样一来,我们有些牲口还要用上。坐汽车到北平需要两天,骑牲口需要五六天,步行大概需要十几天。我好久也没有骑马散步了,进城以后再不能骑马了,咱们骑马散散步吧?”
阎长林说:
“老青马和大青马都在,就是老侯同志不在了。”
“怎么啦?”
毛泽东问。阎长林便把侯登科在1948年冬病死,任弼时主持追悼会,朱德讲了话,还为侯登科送行的事情,一五一十讲了一遍。毛泽东生气了,他说:
“老侯在我身边工作多年,他病故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告诉我?”
“当时正是三大战役最紧张的时候,为了不干扰主席的工作,几位领导研究决定不告诉你,说等你不忙了,再向你报告。”
“再忙也应该告诉我嘛。老侯可是个好同志啊!他是河南人,从参加革命以后就没有回过家。家中有老有小,为了革命,他把一切都献出来了。告诉他的家中没有?要通知地方政府给予优待,他家中有困难,要给予帮助。”
“我一定告诉机关,把这件事处理好。”
毛泽东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了。他对侯登科很有感情,没能参加侯登科的追悼会,很是懊丧。步行走了一段路,他才又对阎长林说:
“老侯干了一辈子革命,就当了一辈子马夫,他从来都没有不安心过,从来也没有看不起自己当马夫的工作,真正做到了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革命。要号召大家向老侯同志学习,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
散步后回到大院,毛泽东走到警卫班门口,进屋看了一下,说:
“你们进城的工作都准备好了,可是看不出你们房间里像搬家的样子嘛。”
阎长林说:
“大家已经把有用的东西打了两个大包,到时候往车上一扔就行了。棉衣和被褥都拆洗过。我们这里没有农民的家具,桌椅板凳都是公家的,到时候交给行政科就行了。”
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问大家:
“进北平以后干什么,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有没有进城享福的思想?”
阎长林说:
“大家在讨论的时候,都认为进城以后要提高警惕,做好保密保卫工作,要防止坏人的破坏和捣乱。对大城市里的花花世界,要做到贫贱不能移,绝不中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毛泽东高兴地说:
“你们的准备工作都不错,有物质准备,也有精神准备。”
他又问每一个人的想法。一个战士说:
“进城以后,少出门,防止出车祸。”
毛泽东说:
“不对,应当多见世面,这样才能长知识。”
一个战士说:
“进城以后,不能看太阳上下班,要看表按时间办事了,要买一块手表。”
一个战士说:
“进城以后,大概不吃小米饭了吧。我吃小米饭实在吃伤了,看见小米饭就饱了。”
毛泽东笑着说:
“看看,这不是思想问题出来了吗?有了钱买手表是可以的。吃小米吃了那么多年,不要忘掉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反动派的。就是革命胜利了,进了大城市,可能在粮食上有所调剂,但中国现在还很落后,在短期内也很难完全做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我们进城后还要建立新中国政府,很多人要在政府里当官。不管当多大的官,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革命工作,都需要努力奋斗。可不要以为进城当官了,就不求上进了,不愿再过艰苦的生活了。那样,就和李自成差不多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一个战士说:
“周副主席早就给中央机关人员作了指示,所有的人员3个月内一律不准进城。”
毛泽东说:
“好,好。要有纪律作保障。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你们要守纪律,谁也不准违反纪律。”
3月22日,毛泽东起草了一个《中央关于对旧职员处理原则的指示》,他写道:
北平市委并华北局,天津市委:
寅江关于处理旧职员电悉。你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必须首先区别国民党的企业机关与政治机关的不同性质,而采取不同的办法。
一、对于企业机关的旧职员,在原封不动地接收以后,一俟生产恢复,秩序安定,就要着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人事上的改革就是要设法清除那些坚决的反动分子,劣迹昭著为大多数群众所反对的分子及没有能力、倚仗亲朋势力在企业中领取干薪的分子。另有一些人技术不高,工作能力不大,但因接近国民党负责人而占驻高级位置,领取高薪,则应降低其位置和薪水。再有一些人技术较高,能力较好,但因与国民党负责人不合而位置和薪水显明地降低,则应适当地提高其位置和薪水。又,这种情形在工人中亦有不少存在,亦应如此处理。只有如此处理后,才能使企业内部安定团结,进行生产。因此,在企业中实行原职原薪,不是绝对的,一有可能,群众条件一经成熟,就必须进行这种改革。此外,一般职员亦有许多旧思想和旧作风须要改造。但在进行上述改革之前,必须准备好充分的群众条件,必须先在群众中宣传,提高群众觉悟,组织群众的审查和评议,取得绝大多数职工群众的赞成和拥护,但又要避免群众中的报复和私人挟嫌等,不使这种改革走入歧途或过分。这是你们现在就必须立即准备和着手来做的,在做法中又应有适当的步骤,不可冒昧从事。又,企业中的旧职员一般都应受训(政治训练),训练班可由本企业开办,亦可由企业高级机关或由市政府开办,把那些应该洗刷的人员首先调离本企业,到训练班受训,然后根据训练后的情形或者开除或者分派另外工作。其余一般受训职员则仍回本企业工作。以上是初步改造企业中旧职员必须进行的若干步骤。
二、对于国民党行政、司法、军事、警察等机关的旧职员,则须要采取另外的改造办法,也可以采取更急进的办法。因为除掉少数市政上公用机关、卫生机关等等外,我们一般地不倚靠他们来进行工作,更不倚靠他们原来的机构,而要加以打乱,不打乱是错误的。因此,你们对于这些旧职员除少数必须留用者外,原则上应一般地集中训练,有些年老或资格太高,不能进普通训练班者,则组织特别训练班。一部分可送人民革命大学或华大、军大,但对这些人的训练班须由华北政府或市政府特别创办,不宜进华大、军大或人民大学。训练后除必要者可回本机关工作外,一般可用人员亦不应回到原来机关工作,而应根据我们工作的需要分派其他机关或其他地方工作,或平、津、唐、张几个城市对调任用,或派到江南去,或派到各县去工作,以便分散他们。暂时用不了的人员,则令他们候差,等候任用,在候差期间发给必须的生活费。对反动分子,劣迹昭著者及其他无能的不可用的人员,则开除之。在我们的企业中是实行薪水制,但在我们的行政、司法、军事、警察等机关,除警察须特定待遇标准外,则还不能实行薪水制,还必须实行供给制若干时。故对旧职员加入我们行政、司法、军事、警察机关工,原则上只能和我们工作人员同等待遇,即实行供给制。对他们的待遇超过我们的工作人员的标准,是不妥的。但在实行供给制后,对他们的家属确实困难者,原则上按我们家属标准待遇,给以津贴,家存积蓄,不要津贴者,则可不给或少给津贴。但有特殊技术人员,原有高薪,又为我们必须任用者,则须给以高薪,继续任用。你们决不可向这些旧职员提出原职原薪的口号,过去和现在照原薪发给一月或二月薪水,是可以做的,但向他们提出原职原薪的口号,则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错误的。对于旧政府机关的职员的处理,须要与企业机关的职员从原则上区别开来,你们寅江来电所提办法没有这种区别,是不妥的。估计依照上述办法来处理旧政府机关的职员是会有反抗和不满的,你们应该预有准备,并须使自己所采取的步骤力求适当,但对这种反抗和不满,不应害怕,而必须坚持这样去做。又,估计依照上述作法,会有一大批旧职员不愿在我们政府机关工作,但除开十分不愿工作不愿受训者外,我们应采取留用一切有用人员的态度,决不可轻率地把他们开除赶走了事,而应细心地和他们讨论如何改造思想作风为人民服务及解决他们家庭困难的办法,以便能争取大批旧职员为我们政府工作。
上述两类办法,望你们加以考虑。如有困难或新的意见,望即电告。如认为可行,望即根据以上原则拟定具体办法,由华北政府及市政府实施。并同意由徐冰、刘仁、戎子和组织专门委员会来处理。
中央 寅养
3月23日凌晨3点多钟,毛泽东要休息了,他告诉值班卫士李银桥说:
“9点以前叫我起床。”
上午10时,卫士长李银桥叫醒了毛泽东,毛泽东问:
“几点啦?”
李银桥说:
“快10点啦。”
毛泽东埋怨说:
“我昨天要你9点以前叫醒我,为什么现在才叫?”
李银桥说:
“周副主席说,你三四点钟才睡觉,不让急着叫你起床,让你多休息一会儿。怕您休息不好,路上太疲劳。”
毛泽东听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他刚走到门口,周恩来就迎上来了,问道:
“主席,没有休息好吧?”
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说:
“休息好了,睡四五个小时,精神就好了。”
周恩来说:
“多休息一会儿好。长途行军,坐车也是很累的。”
“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嘛!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毛泽东这么一说,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午饭后,11辆旧式军用吉普车,一长溜儿停在西柏坡村边的大路旁。这些美国制造的战场指挥车,都是前方将士浴血厮杀缴获的战利品。后边是10辆卡车。司机和保卫人员早已整装待命,静候在吉普车和卡车旁边。
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陈云、李富春、张闻天、李立三、杨尚昆、陆定一、王稼祥、王明等人,在工作人员簇拥下,向车队走来。毛泽东笑着对大家说:
“走啦,咱们这是进京赶考!”
工作人员纷纷把首长们的行囊装入车里。朱德的警卫员把陈毅赠送的从孟良崮战役中缴获张灵甫的金属桌子和4把金属椅子装入车中。董必武拄着中央办公行政处副处长赖祖烈送给他的从淮海战役中缴获来的红木拐杖,上了吉普车。这柄拐杖是国民党将领宋席儒给岳父60寿辰的贺礼,上面用白银镶嵌篆书寿字4行,每行25字,共100个寿字,故名“百寿杖”。上面还写着:“岳父大人六十秋荣庆,婿宋席儒叩贺于鲁维军次”的字样。
毛泽东把进北平筹建共和国称为进京“赶考”。他一脚车上,一脚车下,对周恩来说:
“走,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也笑着说:
“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被退回来。”
毛泽东一挥手,说:
“决不能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当李自成!”
浩浩荡荡的车队,告别了西柏坡,向北平方向驶去。走在最前边的是带路的小吉普,第二辆是毛泽东乘坐的中型吉普。路上尘土很大,卫士们让毛泽东戴上了眼镜、口罩,还披上了雨衣。
车子进入华北大平原,大家的情绪都活跃起来,毛泽东的话也多了起来,他高兴地说:
“今天又是3月份,为什么老在3月份咱们有行动呢?你们记住这几次行动的时间吗?你们说说。”
阎长林说:
“1947年3月18号撤离延安啊。”
毛泽东问:
“去年3月呢?”
阎长林说:
“去年3月22号,由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出发,向华北前进啊。”
毛泽东感叹道:
“是啊!今天是3月23号,与去年3月22号只差1天,我们又出发向北平前进了。3年3次大行动,都是在3月份!明年3月份应该解放全国了。等全中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搬家了。”
大家听毛泽东这样说,都高兴地笑了。毛泽东又说:
“进北平是要进的,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你们想到了吗?”
阎长林说:
“主席讲过,3年到5年打败蒋介石,5年以后打败蒋介石也很好呀。我们也没有想到,撤离延安2年就进北平了。”
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点着了一支烟,吸了几口,说:
“咱们没有想到,蒋介石更没有想到。他天天想消灭我们,反而被我们消灭了。他向他的美国主子要钱要物,要新式武器,把在抗日战争时期留在大后方的军队拉出来,用美械装备起来,又用美国海上的轮船、陆地的汽车和火车、空中的飞机,把军队送到前线。他向他的美国主子保证,不和共产党搞联合,利用美国的大量军援,提出3到6个月在中国的土地上消灭共产党,消灭八路军。他们的人多武器好,又有物资保证。我们人少武器差,又是缺吃少穿,什么都没有保证。但是他没有能消灭我们,反而被我们打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奥妙呢?道理很简单:这就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反人民的,是非正义的。人民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人民也反对他再继续残酷地剥削人民,压迫人民。人心向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定胜利,蒋介石必定失败。”
汽车在华北大平原的土路上颠簸前进。阎长林隔着车窗看着一个个村庄和一片片田野,对毛泽东说:
“主席,你看,农村里几乎没有青壮年男劳力了,干活的都是妇女、上岁数的老人和小孩子。”
毛泽东显然也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说:
“是啊,为了战争的胜利,农民们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啊。整个解放战争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就在此时,后面的汽车鸣起了喇叭,毛泽东让司机停下车。后边有人跑过来转达周恩来的话说,陆定一一家乘坐的车倒在坎下面了。毛泽东下车问:
“怎么样,没有伤着人吧?”
他让阎长林跑步去看看。阎长林跑到出事地点,几个年轻人已经把吉普车抬起来了,幸好大人、小孩都没有受伤。周恩来从后面一直往前走,交代司机们:
“千万不要出问题,平地上开车也要注意安全。”
他来到毛泽东身边,说:
“陆定一的汽车出了点事,人没有受伤。现在就休息一下吧,吃点东西。”
毛泽东说:
“我早就想休息了。你们要走,我一个人休息也不好啊。”
周恩来说:
“现在的路程走了一半多了,再有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宿营地了。”
众人纷纷下车,警卫员到井边打水让大家洗脸,然后在地上铺几块雨布,吃东西。吃过饭,司机们开始检查车辆,其他人有的躺在雨布上晒太阳,有的坐着聊天。毛泽东叫上几个警卫员到麦田里转了一圈。周恩来问毛泽东:
“主席,怎么样,出发吧?”
毛泽东说:
“好,出发。”
毛泽东在座位上摇摇晃晃,有些睡意,不再说话。他闭着眼睛,好像睡着了。周西林见他如此,把车开得更慢了。毛泽东一觉醒来,问到什么地方了?阎长林说,已经离唐县不远了。毛泽东点着一支烟,一边抽,一边望着窗外,烟抽完了,问道:
“去年3月间,咱们由陕北到达晋西北,到了华北军区,又到了西柏坡。你们那时一路上的感觉,和今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想?”
阎长林说:
“去年3月份行军,经过的地方都是老革命根据地,老百姓和咱们部队有深厚的感情。但是那里的群众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战争的破坏,生活都是很苦的。我们在山西和陕北转战10年多,总感到山区物产不丰富,打起仗来,走起路来,上山困难,下山也困难,吃的也不好。今天行军才走了几个小时,就来到了平原上,好像全身都解放了,轻松了,觉得平原上的风光无限好。好像一到了平原,一切问题都好办了。”
车上的几个卫士大都是河北人,听阎长林如此一说,都随声附和。毛泽东说:
“你们讲得很好,你们讲的平原的优点是事实,讲的山区里的缺点也是事实。但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们没有谈到。你们想想,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靠军队打出来的。我们的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一切都是在山区和边沿地区那些敌人不注意的地方,敌人不愿意去的和去不了的地方发展壮大起来的。因为我们的军队能吃苦,能克服困难,才会有今天的胜利。如果我们的军队都在物产丰富、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区和敌人进行战斗,敌人来进攻,我们就和他们对垒作战,或利用村庄和城镇进行巷战,那样,可以想想,到现在我们可能是什么情景啊?是强了呢,还是弱了呢?是胜利了呢,还是失败了呢?
过去还有人想得比你们说的更简单:组织工人举行城市暴动,推翻反动派的统治,中国革命就可以成功了。苏联的革命是从城市暴动开始推翻沙皇帝国的,然后再从城市推向农村取得全国胜利的。我们跟当时的苏联的情况不同嘛。我们以山区为根据地,小米加步枪,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武装革命军队,这就叫作以革命的武装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以少胜多,扩大成果,最后夺取城市,夺取全国的胜利。”
说话间,天色渐晚,毛泽东一行的车队到了唐县附近的淑闾村,就在这里住下了。
李成瑞曾在《毛主席进京留宿烈士家——从故乡浴火重生说起》一文中记载:“据县委老同志讲,中央机关保卫人员到唐县来,原打算让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留宿在王鹤寿家,因为王鹤寿是唐县入党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长期担任重要职务,经历过各种严酷考验。毛主席住在他家当然最为安全可靠。后来考虑到他家在县城南关,周围社会和政治情况比较复杂,环境条件较差。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留宿在我村我家。原因是我父亲是坚贞不屈的革命烈士。我四叔李冷是长期从事公安、保卫工作的优秀干部,我也长期在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作,两人都是抗战初期入党的中共党员,这个家庭在政治上完全可靠。同时,我村村民政治觉悟高,群众条件很好。中央机关和唐县县委的保卫人员,到我村我家对环境、住处等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并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毛主席和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人员共乘大小汽车21辆,浩浩荡荡,经过一天行程,于3月23日傍晚到达我村。毛主席坐的是第二辆中吉普,在我家门前下车后,就住进北屋里。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以及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等等领导人住在附近其他人家。这一晚,毛主席在我家北屋,坐在小板凳上,伏在用门板支起的床上,一盏小油灯伴着他,一直工作到天亮。”
第二天早饭后,毛泽东一行的车队向保定进发。毛泽东问身边的卫士们:
“你们谁到过保定啊?”
大家都说没去过。毛泽东说:
“20年前,我来过,也在保定住过,现在不知道保定变成什么样子了。日本人在那里8年也不会搞什么建设,国民党在战前也没搞什么建设,这两年更不可能搞什么建设了。到了保定如果有时间的话,咱们到保定街上看看去。”
汽车开到铁路西侧的护路沟附近,大家看到周围的碉堡和工事都没有动,铁路都被破坏了。毛泽东说:
“这是日本人想出来的笨办法,国民党也利用它。他们想利用铁路两旁的这两条沟保护铁路,防止我们破坏。可是,他们就没有想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阻挡不住的。结果怎么样?把他们的铁路弄翻了一个大翻身,两条沟变成了3条沟。你们都看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人民真是伟大啊!”
毛泽东一行快到保定时,当地要召开庆祝会,毛泽东不同意。当他听说北平要搞简单的庆祝活动时,也表示坚决不同意。他要周恩来发出电令,制止庆祝活动。周恩来在给华北局的指示电中说:
“闻此地将举行庆祝大会,主席认为不妥,连北平也不要开庆祝大会。因为以我党中央迁移名义号召人民庆祝,并不适当。望速停止北平及各地庆祝行动。”
汽车翻过铁路,驶向保定西门外广场。中央打前站的人和省委的干部们迎了上来。毛泽东对周西林说:
“开慢一点,等等恩来他们。”
此时,也有不少群众跑来围观,有的说:嘿,哪儿来这么多小汽车呀!有的说:小车里头肯定是当大官的。阎长林为了安全,对周西林说:
“开快点,不然老百姓会把我们围住的。”
毛泽东说:
“不要开快,应该慢点开。你们看,这里的人很多,开快车要出事的。万一伤着老百姓,那就不好了。他们想看就让他们看看嘛。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自己人坐的汽车嘛。如果这里开来的是日本人坐的或是国民党坐的汽车,老百姓不但不看,恐怕还会远远躲开。”
汽车慢慢通过广场,来到省委大院。省委书记林铁一众人等一起前来迎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休息室洗了脸,坐下来休息。林铁说:
“毛主席路上辛苦了,好好休息休息吧。”
毛泽东说:
“我不累。你们现在都很忙,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你们是怎样安排的呀?”
周恩来见毛泽东是要林铁汇报工作,就插话说:
“主席,先休息一会儿,饭后再听他们汇报吧。”
他转对林铁说:
“休息、吃饭和你要汇报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能超过3个小时,因为3点半还要出发。”
林铁说:
“请周副主席掌握时间,我们汇报可长可短。”
这天的中午饭,毛泽东和省委的领导在一块儿吃。他指着一盘清蒸鲤鱼问:
“这鲤鱼是从哪里来的呀?”
林铁说:
“是白洋淀的鱼。白洋淀就在保定以东七八十里远的地方。保定吃的鱼,大部分是从白洋淀搞来的。”
毛泽东说:
“敌人在这里占领了那么多年,在敌人占领时期,这一带的老百姓可遭了大难了呀。解放才几个月,看来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不少成绩。今后还要抓紧,以后就好办了,人民群众的心情安定了,工作就好做了。”
饭后,毛泽东等人在会议室里听林铁的汇报。林铁说:
“我们在农村工作习惯了,一进城怎么抓,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这些都是必然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已经体会到,城市的工作很复杂,做了这几个月的工作,刚摸到了一点头绪。现在的工作,除了继续做好支前工作外,首先要抓的就是城市恢复工业生产,恢复商业,开门营业。”
毛泽东说:
“工作千头万绪,要抓党的领导,抓党对城市各项政策的宣传和实行,要使各界人士都能认清形势,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同我们合作,恢复和发展生产,繁荣市场,解决多年来战争带来的创伤,为将来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打基础。在城市里,不能把农村中斗争地主和对待富农的办法拿来对付资本家,要按中央的政策办事。当前,恢复交通是件大事,准备发动京汉铁路全线解放了的城乡地区全面动工,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京汉铁路恢复使用。这不仅是战争的需要,而且也是和平建设的需要。”
此时,省公安厅负责人来请示林铁:
“毛主席、党中央来到这里,街上有人认出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首长们出发,要从市内通过,街上是不是要停止一切行人通行,要净街?”
周恩来说:
“安全工作要布置好,要保卫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全。但不要净街,不要限制群众的自由,更不能影响商业开门营业。主要是要把街上的交通秩序搞好。”
周恩来转对毛泽东说:
“该出发了,行动吧。”
毛泽东说:
“好,行动。”
汽车从广场开进保定西门,经过了一条东西大街和一条南北大街。毛泽东看到商店都开门营业,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就说:
“好啊,市区没有大的破坏,恢复起来也很快。只要铁路一通车,这里就会更加繁华了。只是保定还是老样子,20多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再过20年,保定一定会有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保定往北,汽车来到大沙河的一座桥头附近,有几辆大卡车陷到了河里。周西林停下车,说:
“这桥可能不好过,我下去看看。”
说着便下了车。毛泽东把手一摆说:
“走,咱们也下去看看。”
这座大桥是一座木架结构的桥梁,在战争中已经破坏了,桥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毛泽东对来到身边的周恩来说:
“恩来,这桥看来是不好通过呀。”
周恩来说:
“想想办法。”
周西林说:
“我有一个办法,车上的人都下来,把车上的东西也拿下来,开着空车过桥。”
周恩来说:
“你有把握吗?”
周西林说:
“空车过桥,我看问题不大。”
车队按照周西林说的办法,终于过了桥,当天下午就到了涿县,没想到在县城门口竟被两个端着枪的哨兵挡住了。阎长林跳下车,对哨兵说:
“这是首长的汽车,首长有紧急任务,你不要挡车!”
一个哨兵说:
“那不行,你们要等一等。因为我们的领导说了,没有他的允许,任何汽车也不能进城。请你们等一等,我到里面找我们的领导去,我们领导来了才能决定。领导是这么交代的,我们哨兵没有权力改变。”
毛泽东探出头来,对阎长林说:
“不要紧,可以等一等。”
哨兵进了城门,好长时间也没有出来。周恩来从后边过来了,阎长林向他报告了情况。说话间,中央机关打前站的人和当地负责人跑来了,一边跑一边大声喊:
“进!进!”
毛泽东进城后在涿县的大街上转了转,却没有发现一个路人,感觉很奇怪,就问当地的领导人:
“涿州自古都很繁华,怎么现在这么冷清?”
那位领导人解释说:
“前段时间国民党的部队住在这里,把百姓都赶到城外去了。”
毛泽东又问:
“国民党的部队已经走了,为什么还不让百姓回来?”
那人说:
“我们知道您要来,所以就让他们晚几天再回来,百姓们也都很拥护。”
毛泽东一听,脸色立时沉了下来,看上去很不高兴。一行人到了驻地,周恩来对部队负责人说:
“这次挡汽车,你们不要批评哨兵,还应当表扬他们,因为他们在坚决执行命令。应当批评的是我们打前站的同志和你们这些领导同志。你们不应当在重要的时候,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当然,这件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希望你们接受一下教训就是了。”
欲知毛泽东进北平的情形和活动情况,请看下一章内容便知。
东方翁曰:本章叙述毛泽东“进京赶考”的前前后后,是他生活中的一段真实写照。由此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个平凡而慈祥的长者,又在言谈举止上处处显现出不同于常人的一代伟人的卓越的风采。他的生活本身就十分精彩,不需要粉饰和杜撰。如果那些影视界的编导们能够把握住这一点,如实地拍摄出毛泽东真实的一生,便一定会成为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