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特科夫致斯大林电:前线状况和中国参战问题(1950年7月20日)》——关于毛泽东接见金日成代表的谈话记录:
金日成又说,他的代表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毛对朝鲜战事很感兴趣。但他的代表什么也说不出,因为他对战争各方面的情况并不太了解。
会谈中,毛泽东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朝鲜同志怎么看——美国人是否将在朝鲜长期参战。在此,毛还加了这么一句话:美帝国主义是最凶恶的帝国主义,他们是不会完全撤离朝鲜的,为了赢得胜利,他们会向朝鲜投入很多自己的军队。
金日成是否想过这样一问题,如何撤退,从哪里开始后撤,命令部队停止向敌人进攻,以便保存自己的主力。
毛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金日成和朝鲜劳动党中央是否想过向其他国家求助,以便后者派自己的部队来援助朝鲜。如果有过这样的请求,那么中国人也可以派自己的军队去朝 鲜。中国方面已为此准备了 4个军,共32万人。
如果我们以外籍军团的方式派遣自己的军队进入朝鲜,那么,就不会因此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请金日成仔细考虑一下,并于8月10日以前向我们通报自己的意见。
铁穆臻批注:上述内容可见,朝鲜战争初期,毛主席根据美军介入现实,最早、极其敏锐的提出朝鲜军队注意撤退的问题,料想到了最危险的状态。
(2)解放军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史》记载:
8月23日 作战部在中南海作战室,研究侵朝美军战略企图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认为:朝鲜半岛南北长840余公里,东西宽200公里至360里,在这个两头大中间细的狭长地带,人民军的战线南北长400余公里,主力集中于南部洛东江一带,美军在其峰腰部拦腰一刀是最致命的;仁川港距汉城仅30余公里,美军在该地登陆最能实现其战略意图,因此麦克阿瑟可能组织大批部队在海岸封冻前于仁川登陆。雷英夫和成普遵照李涛的交待,将上述判断报告了周恩来,并随周恩来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麦克阿瑟的战略企图和将在仁川登陆的判断,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肯定。毛泽东指示立即采取3条措施:一是检查东北边防军各项战备工作,严令其在9月底前完成一切作战准备,保证随时出动作战;二是将敌人可能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要做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等,告诉朝鲜和苏联方面,供他们参考;三是总参谋部和外交部,要随时密切注视朝鲜战场的情况变化。之后,作战部会同外交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将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判断,通告了朝鲜驻中国大使李周渊。
铁穆臻批注:毛主席战略敏锐度极强,反反复复提醒,但是沉浸在“即将胜利”之中的斯大林和金营长(金日成曾任东北抗日教导旅一营营长)就是听不进去。
(3)《什特科夫致外交部电:朝鲜询问苏联对中国出兵的态度(1950年8月29日)》:
“8月26日,金日成通过政府电话向我通报,根据他所掌握的情报,美国人打算在仁川和水原地区实施登陆。朝方拟采取必要措施来加强上述地区的防务。”
(4)《斯大林告知金日成对朝鲜人民军作战问题的建议(1950年8月28日)》
联共(布)中央祝贺金日成同志及其战友在伟大的朝鲜人民解放斗争中,在金日成同志领导下取得的辉煌胜利。联共(布)中央毫不怀疑,外国干涉者将很快地被趁出朝鲜。
(5)《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册第44~第45页:
斯大林对1950年8月29日朝鲜请求援助的态度回答是“在革命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下去。他同时答应再向朝鲜提供200架飞机。”
铁穆臻批注:在毛主席给出了重要提醒之后,金营长也逐渐反应过味道来,但是荒唐的是——斯大林的敏锐程度竟然还不如金营长,还在空想胜利。
《毛泽东与抗美援朝》(中央文献研究室工:逄先知 李捷):
毛泽东在1950年10月2日起草的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还在今年四月间,金日成同志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要严重地注意外国反动军队侵略朝鲜的可能性。七月中旬、七月下旬和九月上旬,我们又三次告诉朝鲜同志,要他们注意敌人有从海上向仁川、汉城前进切断人民军后路的危险,人民军应当充准备,适时向北撤退,保存主力,从长期战争中争取胜利。所有这些建议都未能引起朝鲜同志的注意,以致陷入敌人预先设好的圈套,人民军主力被敌人切断。”
铁穆臻批注:可见,毛主席的提醒是最早的,对问题的发现是最敏锐的,金营长晚了几步,但是也想亡羊补牢,最晚的、最迟钝的、最愚蠢的、最空想主义的、最盲目乐观的,就是斯大林!金营长实际上给斯大林背了一半锅。
(6)1951年5月26日,毛泽东:《对美英军目前只宜打小歼灭战》
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这是因为美军在现时还有颇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
铁穆臻批注:可见,这是对整个朝鲜战争的长期战局总结。这时,毛主席更加认清了敌我装备差距悬殊,反对打大歼灭战。
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最后大围歼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现在我第一线有八个军,每个军歼敌一个整营,共有八个整营,这就给敌以很大的打击了。假如每次每军能歼敌两个整营,共有十六个整营,那对敌人打击就更大了。如果这样做办不到,则还是要求每次每军只歼敌一个整营为适宜。
铁穆臻批注:可见,打小歼灭战,这是毛主席制定的长期战术,更是以后长期每次要作战的战术。可见,毛主席实事求是的制定战术,反对乞丐和龙王比宝、以卵击石,坚持实事求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避实击虚,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这就是说,打美、英军和打伪军不同,打伪军可以实行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打美、英军则在几个月内还不要实行这种大包围,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即每军每次只精心选择敌军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象而全部地包围歼灭之。这样,再打三四个战役,即每个美、英师,都再有三四整营被干净歼灭,则其士气非降低不可,其信心非动摇不可,那时就可以作一次歼敌一个整师或两个、三个整师的计划了。
铁穆臻批注:可见,毛主席坚持量变到质变的作战,逐渐随着我军战斗力增加和美军的减少,再积小胜为大胜。
过去我们打蒋介石的新一军、新六军、五军、十八军和桂系的第七军,就是经过这种小歼灭到大歼灭的过程的。我军入朝以来五次战役,已完成这种小歼灭战的一段路程,但是还不够,还须经过几次战役才能完成小歼灭战的阶段,进到大歼灭战的阶段。
铁穆臻批注:主席提出要经过一个阶段,可见这是毛主席制定的长期的作战方针,是战略性的总结,标志从大战役歼灭向小战术歼灭的战略性规划转变,这是实事求是的——因为我们打不起重大战役。
至于打的地点,只要敌人肯进,越在北面一些越好,只要不超过平壤、元山线就行了。
以上请你考虑电告。
铁穆臻批注:
注意——这是以后打零敲牛皮糖的地点设想。毛主席讲越往北越好,这是完全正确的。
在之后的长期作战之中,越往北地形越有利于我军而不利于敌军,越有利于暴露敌人侧翼,有利于我们利用地形优势和兵力优势歼灭敌人。
毛主席心里清楚,敌人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全面突破三八线、到平壤、元山一线的(敌人要用大量的兵力在南部保卫他们所占领的地区,能分出来深入三八线以北的兵力非常有限)。三八线以北地形相对复杂,有利于我军发挥人数以及指挥艺术优势,而不利于敌军发挥机械化装备优势。
根据当时的地形条件,越往北,敌人就越容易被我们打掉侧翼。而且敌人当时的实力情况下,即使敌我装备差距悬殊,敌人兵力有限(当时敌人总共88万,我们有119万),敌人真的上来也不可能构成巨大威胁的,反而会被我们利用地形优势和兵力优势击破。
(7)1951年5月27日,彭德怀复电毛泽东:
军事方针的指示是完全正确的,当按照执行。惟目前敌利用机械化追击截击,我三、九两兵团很多部队被隔断,送不上粮,运不回伤员,相当混乱。原拟保持淮阳、平康、安边地区(铁原至元山线),现均有放弃之可能,元山亦难保存。根据以上情况,第三番部队请提前入朝,以防止局势恶化和打开目前局面。
铁穆臻批注:彭老总坚决同意执行毛主席的正确军事方针。同时,彭老总强调了当时元山有危险,请求第三番部队提前入朝。彭总虽然担心,但是实际上主席算的很清楚,我们马上来新的军力,再加上利用地形优势,美军没实力真的闯到元山的。同时,由于我军对“越往北越好”贯彻的不力,撤退的不够迅速,也有被敌人截断三八线以南退路的危险,要坚决粉碎美军把我们歼灭在三八线以南的企图,保证我军逐渐的顺利撤退到三八线以北,这样有利于我军歼敌。
(7)1951年5月27日,毛主席约见陈赓和从前线回国的志愿军参谋长解方,指出:
(一)志愿军总的政治任务是轮番作战。消灭美英军九个师(几个杂牌旅、营全计在内),则可解决朝鲜问题。打法上同意彭总提出的不断轮番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即“零敲牛皮糖”的办法,每军一次以彻底干脆歼灭敌一个营为目标。一次战役使用三四个军(也可多一点),其他部队整补待机,有机会就打。如此轮番作战,在夏秋冬三季内将敌人削弱,明春则可进行大规模的攻势。如能提前于夏秋两季达到削弱敌人目的,即可于冬季打大仗,求得一次大量歼灭敌人。(二)应加强政治工作,使全体干部和战士对朝鲜战局的长期性、艰苦性有充分认识与思想准备,但同时应指出胜利条件,强调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三)组织上,完全同意“统一集中,减少层次,精干组织,提高效率”的原则。兵团最好取消,加强志愿军司令部和军,变为精干指挥所也可以。(四)入朝部队六个月左右换班,调到朝鲜北部或我国东北、华北休整三个月左右,再参加作战。西南第三番三个军已到华北,干部太缺,短期内不能出动。杨兵团两个军已准备好,可随时出动。(五)除注意建设与加速空军出动外,目前重点是加强反战车武器与防空武器,部队则应大力提倡打战车、打飞机。会见后,解方当天将毛泽东的谈话要点电告彭德怀、朴一禹、韩先楚、王政柱、杜平。
铁穆臻批注:在这里,毛主席实事求是的强调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坚持打小歼灭战,反对盲目硬拼。同时,毛主席也明确告诉将军们——两个军可随时出动,我们有足够的军力,不用怕,美军打不到平壤和元山,没实力全面越过三八线!为什么三八线以南他们就可以嚣张?三八线以北,他们就吃力?三八线以北地形,有利于装备实力弱但人数多的军队防御;三八线以南地形,适合人数少一些但装备实力强的军队进攻。到了三八线以北,美帝再想来,不仅兵力上吃力,而且地形条件更不允许了。
(8)斯大林给毛主席的电报(斯大林军事空想主义的重要证据,供大家一乐)
我看过了您给彭德怀关于打英美军战术的电报。该电报中所述计划,我觉得是冒险的。这样计划仅能成功地实施一次或两次。英美军很易识破这种计划,从而他们会改变其战术,使你们不可能每次都不受损失地把敌主力引到北面。
铁穆臻批注:斯大林在这里严重低估了志愿军的引诱能力、诈术实施能力。之后两年多的时间,志愿军多次可以成功诱敌深入、零敲碎打,弄得敌人头疼的很,后来猪排山战役八进八出就是典型!
如果你们在前线后方有构筑很好的防御工事,能迅速将敌主力吸引到这里,那么在这种条件下倒不妨再冒险试一试采用这一计划。然而,据我所知,你们目前在朝鲜尚无这样的工事。
铁穆臻批注:
他斯大林在这里显然是不同意毛主席讲的越往北越好,他认为即使诱敌深入、吸引敌人,也要保护好前线后方(离当时前线近的后方,也就是当时偏南部的那些三八线以南的地方),反对我军全力后撤,怕敌人攻占前线后方、怕三八线以南的前线后方丢了。所以他非要让我们即使诱敌深入也要在三八线以南的前线后放设“巩固的”工事。
三八线以南,地形相对平坦,有利于美军发挥装备优势。即使我们的志愿军构筑了所谓的工事,我们也是守不久的,早晚会被敌人突破,所以必须逐渐的往北撤,不能在那里过多停留。三八线以南的前线后方,不可能有所谓的巩固防线,依照当时的地形条件,我们是没有那个实力的。
我们调再多的兵到三八线以南构筑所谓的工事,如果最后不撤出来、不逐渐取消这些工事,我们也是送死。所以即使暂时阻击,也要及时的在必要的时候逐渐撤退。长期“巩固的”坚守那里就是送死。
那里地势有利于美军发挥现代化装备优势,我们并不奢望在三八线以南构筑所谓的防御工事,占领那些我们没有足够实力占领的地盘。我们要的是尽可能有效的往北转移之后再谈机动的问题,而不是用主力保护三八线以南的“前线后方”。
所以我们真的要打诱敌深入的话,是不能寄希望于长期在三八线以南打的,更不能寄希望于在三八线以南长期建立所谓的工事。认为在这里可以修筑长期的巩固的工事才是空想,美帝不会让你在那样相对平坦、有利于机械化发挥的地方有长期的稳定的工事的。
铁穆臻批注:
三八线以北,以美军当时有限的兵力,也是不敢全面突破的。美军自己都不敢过来。以美军当时的兵力数量,要分出大量的兵力在三八线以南对抗大量的在北部的我军、构筑他们的防线、保住他们在三八线以南的地方。所以美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全面突破这里、攻占平壤元山。而我军在第五次战役投入的95万中,有88万几乎没有遭到损失,这些力量也足以集中相当一部分狠揍真敢往平壤走的美军,所以美军自身也清楚,真要往平壤赶,那是冒险行为。
他们敢来,他们也只能来相当有限的一部分兵力,他们反而战线拉长、兵力分散、侧翼暴露、加上地形条件影响而容易被我军击破了。所以越往北越对他们不利。所以,当时这里他们不敢来,因为美军根本没有过来拉长战线的兵力条件,他们的兵力条件更不允许他们构筑“新工事“了。恰恰他们一部分有限的兵力过来,有利于我缓解压力侧面插刀、歼灭他们。
而且,如果美军攻打三八线以北,地理条件也不利于发挥他们所谓的机械化优势,而有利于我们利用地理优势和人数优势,集中力量消灭掉。
地理条件越往北越有利于我军发挥优势、消灭美军——这就是毛主席讲越往北越好、越往北越有利于歼灭敌人的原因。
因此,这里的危险性就在于,英美军一旦识破了你们的计划,就不会给你们以实施机动的可能性。而由于你们是第4次重复这一计划,那也就很容易被英美军识破。
铁穆臻批注:关于诱敌深入,我们不是第四次重复,我们之后作战计划是要千千万万次小规模重复,而且重复诱敌深入的方式也是变幻无穷的。只要有足够的引诱能力、诈术实施能力,我们就足以成功诱骗敌人上当。猪排山战役我们撤出去了八次,诱敌深入,八进八出,只要有足够的引诱能力、诈术实施能力,我们就足以多次诱敌深入消灭敌人。
此外,还应考虑到,英美军向北推进时,将一道接一道地建立起新的防线,从而使你们在一旦需要实施进攻时难以不付出巨大损失就能突破英美军防线。这当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铁穆臻批注:
毛主席实际上对战场看得非常清楚。这样一比,就可见那个斯大林根本不了解前线实际情况,特别是不够了解战场实际的地理情况。
斯大林认为,我们如果主动向北撤,就把这些三八线以南的所谓的前线后方拱手让人,难以再收回来。
三八线以南,美军构筑所谓新的防御工事,那就构筑呗,我们知道当时敌我装备差距悬殊,地形也有利于敌人,我们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攻下来。我们就做力所能及的事,盲目的“进攻”这些地方、损失惨重到不得不放弃的时候还不放弃这些地方就是送死。斯大林不想让我们不守这些地方,还幻想着保这些地方,显然是在让我们去送死。
三八线以北,地理条件也不适合发挥敌人所谓的机械化优势了,而有利于我们发挥我们自己的人数优势和指挥艺术优势了。在那里,他们不仅构不成所谓的防线,而且会因为地理条件不利于他们、兵力有限、战线拉长等等问题的凸现,而陷入被动,有利于我们诱敌深入各个击破。这里不用担心所谓的防线,因为美帝压根过不来,也不想过来。
南方,我们不可能长期守得住,地形和装备差距都摆在那里,早晚要撤;北方,人家也不可能冒险过来,地形和兵力对比摆在那里呢,他们的兵力也不够。防线的问题,不用担心,就这么简单。
实际上,毛主席的意思是,我们就是不想要这些三八线以南的所谓的靠近前线的后方肯定守不住的地盘了,我们压根不想要也要不起我们的实力根本保不住的地方 。越往北越好,才是实事求是。
拿蒋介石军队作类比,这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为:第一,你们现在所对付的是不同的军队;第二,还没有任何根据可以认为,英美军会像蒋介石那样愚蠢,使你们能够按照你们的选择每次歼灭敌一个整营地歼灭其军队。
铁穆臻批注:实际上斯大林这里严重低估了志愿军的机动能力、引诱能力、诈术实施能力。实践证明,英美军队在之后两年的战斗中,就是可以被我们多次小规模诱敌深入、通过零敲牛皮糖一口一口吃掉很多的。不是英美军队蠢,更不是蒋介石的军队蠢,而是志愿军作战的机动能力、诈术实施能力太强,所以容易吸引敌人上钩。蒋介石如果蠢,他就不会成功的在国民革命时期算计你斯大林、把苏联耍得团团转,然后狠狠插一刀了!
还应注意到,如果平壤再次落入敌人手里,这一方面会降低朝鲜人民和朝鲜军队的士气,另一方面将提高英美军队的士气。
铁穆臻批注:英美装备再强大,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打到平壤的,斯大林显然是严重脱离了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后来毛主席发电报批评了斯大林这个错误。三八线以南地形方便美军发挥所谓的机械化优势,我军难以守得住;三八线以北地形适合我们发挥人数和指挥艺术优势,美军难以打过来。美军自己有限的兵力也只能主要布置在三八线以南。到了三八线以北,由于地形条件,再加上他们的兵力条件不足、战线拉长、侧翼暴露,他们也打不过来。
看来你们将要准备一次重大的战役,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局部机动,而是为了给英美军以沉重打击。
铁穆臻批注:这就是斯大林的军事空想主义!盲目的、不顾敌我装备悬殊差距的鼓吹重大战役,这不是别人强加给斯大林的,这是斯大林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可见斯大林的思想严重脱离战场实际,远远落后于于毛主席的部署。我军连续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战役,而且和敌军武器装备差距极其悬殊,已经被敌人摸清了“礼拜攻势”、已经难以进行像打麦克阿瑟那样大规模的打突袭战役了,我们和英美硬碰硬的打“重大战役”、搞“沉重打击”,这不是和博古、李德一样的搞 “乞丐和龙王比宝”吗?!让我们打“重大战役”,斯大林这是明摆着想让我们送死!我们没有采纳斯大林的错误建议,毛主席的“零敲牛皮糖”战术构想在我军得以有效贯彻。
(9)1951年5月31日,毛主席致电彭德怀:
“各电均悉。(一)你令各军坚决阻止敌人于金化、铁原、朔宁一线及其以南地带的计划,将四十二军主力调至伊川以东地区、将四十七军调至南川、新幕地区的计划,都是很对的,望坚决执行。(二)杨成武两个军可即调动入朝,以一个军代替四十七军修飞机场兼顾海防,以一个军代替四十二军防卫元山方向的可能登陆。(三)为防止伪首都师由襄阳向北窜扰元山,必须使用一个有战斗力的师于高城、通川之线,人民军有此力量否?(四)六十军一八○师的情况如何(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第180师因处置失当,被敌机械化部队包围于芝岩里地区,遭受严重损失。),甚以为念?”
铁穆臻批注:
毛主席5月26日讲,打小歼灭战的地点,越往北越好。早在5月21日开始,志愿军就决定撤退到三八线以北休整,不再在这样一个不利于我们防守的危险的地方作战。我军主力要及时撤到三八线以北,才方便以后利用有利地形打小歼灭战。
恰恰当时志愿军不够及时迅速向北撤退、不够及时放弃三八线以南地区,没有坚决的贯彻毛主席所讲的“越往北越好”的意图,所以相当一部分军队在撤退的途中差点在南边被李奇微截断退路。所以在这时候,我军才不得不在三八线以南构筑一些防线,为的也是保证我军多数力量能够逐渐更好的向北撤退休整。
这不是我们接受斯大林“建立防线”的意见。斯大林的意思是——要吸引歼灭敌人的话必须保住三八线以南,所以要建立防线,不然的话,我们退出去,三八线以南的地方就容易被敌人包围占领、建立防线了。他为的是保住这块地。所以在不久之后,主席还给斯大林写信批评他的错误。
但是我们当时打防御战并不是为了诱敌深入的机动计划,而是撤退休整途中为了保证我军主力逐渐撤退才使用的应急措施。我们为了保住我们的兵力撤退,而不是为了保住这块地。
毛主席和彭总当时为了保证我军逐渐向北撤退才打防御战,建立在我军逐渐撤退的动机基础上;斯大林为的是保住三八线以南的那些不可能保住的地方才希望建立防线,建立在保住三八线以南地区同时吸引敌人打仗的基础上。我们和斯大林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想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我们恰恰达到的是主力成功撤到三八线以北的效果,而不是斯大林所渴望的在三八线以南保住所谓的前线后方的效果。
恰恰是我军在当时有的类似于斯大林的舍不得三八线以南的前线后方的错误思想,撤退的才不够及时,才比较慢,才差点被敌人切断退路而不得不打防御战。
以美军当时的有限兵力,无法全面的越到三八线以北,来了就是送死,所以我们也无需在三八线以北愁所谓的新防线。美军可以在三八线以南利用有利地形、发挥装备优势构筑防线,但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全面跨到三八线以北去构筑所谓的防线。
所以,美军只希望趁机利用三八线以南的有利地形充分发挥他们的装备优势,把我军歼灭在三八线以南。所以李奇微非常老辣的看准了铁原。
正是因为我军要大量撤到三八线以北作战,正是因为要实现向北撤退的战略转移,才要打这场铁原阻击战。如果比较迅速的撤到北边,迅速的放弃那个斯大林所热衷的三八线以南的所谓的前线后方,就不至于要在这里不得不打所谓的前线后方的阻击战了。阻击战是不得不打的,为的也是逐渐撤离到三八线以北,而不是长期巩固所谓的前线后方。
也正是在6月初时候,毛主席准备致电斯大林,纠正斯大林的军事盲动主义错误,并告诉他没啥可担心的,美军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全面越过三八线以北,美军想的是在三八线以南的所谓的前沿后方用磁性战术消灭我们,打“重大战役”会正中他们下怀。
(10)同日,毛主席致电彭总
“请答复下列问题:(一)杨口、华川、涟川之线以北文登里、金化、铁原、朔宁之线以南地带过去所筑阵地坚固程度如何,我军扼守此线不让敌进,而于该线寻机多打小歼灭战,以求逐步削弱敌人,可能性如何?(二)你是否正在部署在文登里、金化、铁原、朔宁之线以北,金城、平康、伊川、南川店之线以南地带构筑第二道防御阵地,扼守该线的可能性如何?(三)四十二军在阳德地区,四十军在沙里院地区做了工事否?”
铁穆臻批注:
可见毛主席不同意斯大林的“重大战役”,坚决强调要打小歼灭战。
同时,为了我军主力顺利的撤到北方,实现“越往北越好”的战略目标,毛主席也强调了不得不打几场阻击战,构筑一些防线,保证志愿军顺利的逐渐向北撤。所以,随着我军逐渐顺利的北撤,完成了保障我军北撤任务的63军也逐渐退出铁原。
毛主席想通过打阻击战,逐渐的实现把主力撤退到三八线北边的正确目标;毛主席所规划、提出要建立的防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为逐渐撤退服务的;毛主席为的不是在三八线以南长期的吸引和歼灭敌人,为的是逐渐的把重点转移到三八线以北打小歼灭战。斯大林想在三八线以南长期建立所谓的巩固的防线,想在三八线以南根本不可能长期守得住的地方坚守,为的是在三八线以南消灭敌人服务,怕的是三八线以南地区失守,不愿意后撤转移。这就是区别。所以这并不是我们听了他所谓的建议。
地形摆在那里,装备差距也摆在那里,我们只有在三八线以北才能利用有利地形消灭敌人,所以越往北越好。主席这时候同意构筑防御阵地,为的也是我军更好的一步步撤到三八线以北,阻击想要把我们歼灭在三八线以南的敌人,而不是长期驻守。
我军没有足够的实力长期守住三八线以南相对平坦的地区,也只有足够的实力在三八线附近及以北利用有利地形打小歼灭战。这也是我们把美军赶到三八线之后和美军长期对峙在三八线的重要原因。
所以毛主席根据三八线南北的地形以及当时的军力状况,得出了越往北越有利于我军作战的科学结论。第五次战役之后我军全部撤到了三八线以北休整,也在实践上宣告了斯大林所谓的巩固的三八线以南前线后方防御阵线空想的破产,以及毛主席所讲的越往北越有利于消灭敌人的正确。
(11)1951年6月3日,毛主席致电斯大林,指出斯大林的错误
因为我军技术条件比敌人差得很远,无法迅速解决朝鲜问题,而决定用长期战争的方针去解决它,则需要有一个逐步削弱敌人的阶段,然后转到最后解决问题的阶段。
铁穆臻批注:毛主席告诉斯大林,重大战役打不起!美军装备实力太强,我们只能一点点敲碎他们。
在削弱敌人的阶段中,打的地点和打的方法,必须适合情况。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山地甚多,利于防御,距后方近,补给较易。而在汉城附近及汉城以南这两个条件就差远了。
铁穆臻批注:所以,越往北越好,要从三八线以南的地方撤回来,越往北越有利于我们作战,有利于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打小歼灭战。由于客观的地理条件因素和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美军知道他们主要的兵力要在三八线以南保障他们所占领的地区的安全。如果他们把其他有限的兵力插到三八线以北,反而会导致他们的战线拉长和侧翼暴露以及地理条件导致的他们的装备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而被人数占优势的我军侧面打击。
在美国不向朝鲜增加大量兵力(例如增加三至四个师)及不从我后方海岸线大举登陆的条件下,就敌人现有兵力来说,它是不可能越过平壤、元山线的。几个月来,敌人因为兵力不足,对于越过三八线附近的临津江也不敢冒险。而对于我们,则希望它越过临津江,便于打击它。因为临津江以北是朝鲜境内横宽距离最长的地方,敌人一越过该江,它的右翼就完全暴露出来,利于我军打击。
铁穆臻批注:可见,毛主席所讲的越往北越好是完全正确的。三八线以南防线早晚要撤销,我们节节抵抗也是为了保证我们的主力军在撤退阶段向北重点转移,不然就是送死,所以我们在铁原保障了主力后撤休整之后也主动撤了出来。三八线以北,美军当时也因为兵力有限也不敢过来更没条件构筑所谓新防线,所以也没有了当时设愁谓工事的必要。他们装备占优势,在相对平坦地形占优势;我们兵力占优势,在相对复杂地形占优势。装备敌强我弱,我们不能大规模歼灭他们;人数我众敌寡,敌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实现越过三八线的目标。所以越往北越好,敌人到来三八线以北,反而有利于我们集中优势兵力一点点消灭这些兵力有限、侧翼暴露的敌人。我们没实力过三八线向南,敌人没实力过三八线向北,这正是我们可以把敌人赶到三八线、实现朝鲜停战的重要原因。所以,斯大林对所谓防线有无的担心压根不存在。
敌人现在不但火力很强,战斗意志也还未衰落。我军过去总想用大包围的方法,企图一次解决敌人一个至几个整师,结果没有达到目的,而包围和歼灭敌军的几个连至一二个营的机会则较多。因此,不要做现在我军还不能做到的事,不要企图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而应精心设计,寻找机会,多打小规模的歼灭战。这样就可能逐步削弱敌军,振奋我军士气,并可减少我军伤亡。
可见,毛主席强调,不能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我们人数多,敌人兵力有限,敌人无法大规模歼灭我们,我们可以凭借人数优势让敌人不敢越过三八线,越向北越有利于我们对敌人零敲碎打。但是我们武器装备弱,敌人也可以凭借装备优势不让我们整建制的歼灭他们。所以不能奢望对敌人打重大战役!
我军每次进攻时,只能由战斗员自己携带七天的粮食和弹药。用完了,停下来,等候补给。如果没有解决敌人,只好撤回来。这是因为敌人用大量空军封锁我军战线的近后方,我们的车辆大部被击毁,粮弹送不上去。敌人已经完全明了我军的这种情况。当我军前进时,它就全线后撤。等候我军粮弹用完,它就举行反攻。我们现正组织人力运输队,使用最原始的手推车,试图解决这个火线上运送粮弹的问题。
毛主席实事求是的指出——敌人已经摸清了我们的后勤弱点、摸清了我们的礼拜攻势,我们发动“重大战役”已经无法成功打击敌人了。真的发动“重大战役”,就会被敌人用磁性战术大规模消灭的。
敌人已增加了坦克,我们正在想办法增强反坦克的火力。苏联的高射武器起了很大的作用,四月份和五月份打下了二百多架敌机。征服敌人的坦克,则还要想办法。此外,大炮也还要增强。
铁穆臻批注:
主席说的很清楚——必须有足够的装备实力,我们才可以出击!
之后,斯大林还误解了我们的部署,以为我们构建的是所谓的巩固的前线后方防御线,总认为没有好的防御工事无法保住三八线以南的前线后方,还在幻想着保住那些不可能保得住的三八线以南的地区。实际上是他还没理解透朝鲜的敌我实力对比以及地形地势。而且,斯大林还鼓吹过要打“重大战役”,显然斯大林非要把和敌人装备差距悬殊的我军往死路上引,远远落后于毛主席要主力逐渐撤退到三八线以北、打小歼灭战的部署。在第五次战役结束的时候,我们成功的撤到了三八线以北,没有建立他斯大林所幻想的长期巩固的所谓的三八线以南前线后方防御线,也没有打他斯大林所幻想的重大战役,标志着斯大林那一套谬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破产。
(12)1951年6月初,毛泽东接见杨成武、张南生,听取杨成武汇报第二十兵团入朝作战的准备情况。毛泽东说:
你们第二十兵团入朝后,在朝鲜东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敌人正面不增兵、侧后不登陆的情况下,把防线稳定在三八线与三十八点五度线之间。
在第五次战役结束的时候,我们成功的撤到了三八线以北,把战局稳定在了三八线,没有建立他斯大林所幻想的长期巩固的所谓的三八线以南前线后方防御线,也没有打他斯大林所幻想的重大战役,标志着斯大林那一套谬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破产,以及毛主席越往北越好、越有利于歼敌的正确战略的胜利。
毛主席不接受斯大林两次关于请我们发动“重大战役”的荒唐建议,独立自主的领导我军打小歼灭战、一点一点的零敲牛皮糖,从来没有再打过一次“重大战役”。“零敲牛皮糖”取得了重大成果,积少成多的歼灭了数万以上的敌人,歼灭敌人战果和影响不亚于一场“重大战役”。这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胜利,也是斯大林的军事空想主义的失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