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一些人疯狂地刮起了一股讥讽“基础论”的妖风。那些人把所谓的“基础论”当成如获至宝,以为找到了全盘否定前30年的一切成就的有力神器,对前30年丧心病狂地进行肆无忌惮地全面否定。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在铁铮铮的事实面前,只要有点良知的人,不能不承认那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也许有人总会有一天良心发现自己是丧失良知的人间异类而懊悔,于是,有些开始自我反省了,一个网名叫“老屋子岭”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今天,看到一个网名叫“老屋子岭”的一则微头条,不禁让人哭笑不得。从这个人与以前发的文章来看,虽然观点开始有了些许转变,但仍然坚持他的顽固立场,不过,从他说的内容来看,自相矛盾,已见其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让人看了不禁感到了他的一股酸腐味道。
先看看他写的这段话吧,他这样写道:“说前30年两弹一星打下了基础可以;说8万座水库打下了基础也可以;说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也没人抬杠。但是唯独不能说在人民生活上为后人打下基础。……”他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他终于开始承认前30年的基础了,但是,由于他的本性决定了他的顽固立场。从他这段话可以看出,他虽然自相矛盾,但仍然顽固对历史坚持进行否定。他在这段话里一方面已经承认了“说8万座水库打下了基础也可以”,另一方面却又自相矛盾地说“唯独不能说在人民生活上为后人打下基础”。只要不是脑子进水,或者脑子不是被驴踢了,谁又能否定八万座水库对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呢?解决农田水利问题不是在人民生活上为后人打下的基础吗?可见这个叫“老屋子岭”的人愚妄至极,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我们以典型的红旗渠为例。河南林县,历史上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地方。不仅人的饮水成问题,就性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无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514年里出现人相食就有5次。
1959年10月,林县县委召开引水工程会议,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从1960年开始动工至1969年完工,历时10年,从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总干渠长70.6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的开通,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于油的历史,解决了林县67万人民的基本用水问题。彻底解决了林县人民的水利问题。这难道不能说在人民生活上为后人打下基础吗?很明显,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为后人生活打下的坚实基础。“老屋子岭”既然承认是基础,为什么又要否认与后人生活没有关系呢?岂不是让人贻笑大方了吧!
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过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但对整个中国农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农民几乎都是靠天吃饭。新中国修建了比中国历史上几年来的水利工程总和还要大的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靠天吃饭的落后局面,这些水利工程建设怎么与后人生活没有关系呢?既承认是基础,又说与后人没有关系,这种自我否定的歪理也不免歪得太离谱了吧。
再说,在人民生活上与后人有关的不仅是水利工程建设。要提高农作物产量,水利是一个重要方面,毛主席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但水利不是唯一条件。毛主席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提到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个方面。
农业基础不仅仅是水利方面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开垦土地,改良土壤方面也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基础。新中国从建国到1953年,全国耕地面积只有16.28亿亩,到1980年增加到20.69亿亩,增加了近4亿亩。
仅北大荒就开垦耕地3560万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如今的北大荒成为了“中华大粮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中国人民真正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以前的北大荒是野畜出没、风雪肆虐、人迹罕至的一片荒野,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毛主席的重视下开发出来的现在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除了北大荒,还有新疆建设兵团也为端稳“中国饭碗”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不能说是为后人生活打下的基础吗?
再说肥,中国历史上一直到新中国的前30年,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农作物肥料基本上是土杂肥和人畜粪便,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70年代初,中国在打破西方封锁以后,向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工业设备,其中包括13个化肥生产项目,4套大化纤生产设备。这些项目至1982年才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13个化肥生产项目都是在80年代才完全建成投产的。换句话说,改革开放开始后,这13个化肥生产项目年产量总计390万吨合成氨,636万吨尿素的引进项目投产后,再叠加1976年以前的农田水利建设,和优良农作物品种的推广使用,这些才构成了中国人解决温饱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优良农作物品种。前30年在优良农作物品种的培育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作物产量提高的问题。从优良农作物品种的培育成功时间来看,小麦杂交品种的培育成功和推广是李振声1979年完成的。玉米优良品种也是在1979年,由李澄海培育成功并迅速推广的杂交玉米优良品种。杂交水稻是1973年袁隆平研究成功,并开始逐步推广,到1980年代以后才大规模普遍推广。
耕地、水利设施、化肥农药、优良品种,这些哪一个能说不是农业生产产量提高的基础?还有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方面,前30年都不可否认的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再说两弹一星、工业化哪一个方面又不都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难道没有两弹一星的安全保障,没有工业化的基础,人民生活能得到保障吗?怎么又成了“唯独不能说在人民生活上为后人打下基础”,岂不是胡说八道吗?如果连这些都要否定,只能说明这样的人是没有做人的起码良知,是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信口雌黄。
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个“老屋子岭”既然承认8万座水库是基础,又要否认在人民生活上是为后人打下的基础,而且还特别强调是“唯一不能说在人民生活为后人打下基础”,明明承认是基础,又要予以否认,真的是不可思议,只能说明这样的人完全是为抹黑而抹黑,为抹黑而丧失良知,丧失做人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底线。这样的人,说白了就是端着别人给的饭碗还要骂别人的娘的社会败类。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