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理想之旅

张作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论述

张作云 · 2021-07-15 · 来源:投稿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研究生产关系结构乃至我国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系统论和矛盾论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论述

  张作云

  (淮北师范大学当代经济研究所  安徽淮北 235000

  内容提要:本文从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前提、研究生产关系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原则、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和逻辑起点;生产关系的含义、整体结构和层次结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变革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生产结构的不同特点、演进轨迹、发展趋势和运动规律;生产关系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及其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性质、国际生产关系的研究等方面,学习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论述,提出研究生产关系结构乃至我国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系统论和矛盾论的研究方法、充分认识生产关系在当今社会的阶级性质、以及研究国际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问题,为我国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必要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支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产关系    结构理论

  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征程中,要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关系结构的理论,就必须首先全面了解他们对这一理论的论述,把握其精神实质。在本文,我们将虔心回顾和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这一理论的论述,以求从中获取教益。

  一、关于生产关系的历史前提和研究出发点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生产关系结构产生的历史前提和出发点的研究,是与他们世界观的转变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分不开的。

  大家知道,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就“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农民问题”与普鲁士官方发生了论战。论战的每一步甚至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到德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物质利益问题,而每当涉及这些问题时,马克思总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而难以服人。正是对“林木盗窃法”的研究和对摩塞尔河谷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的考察,促使他从对纯粹政治问题的研究转到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上来。①

  马克思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是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开始的。②他写的第一部著作就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并从中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即“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③继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又借助于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经济利益关系和阶级对立问题进行了究和分析,并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④“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①“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来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②还指出,工人的异化,不仅表现在工人同劳动产品的关系上,而且也表现在工人同生产行为本身的关系上,“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在这种劳动中,“工人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③“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④他最后得出结论说:“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什么别的名字)同这个劳动的关系。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⑤马克思还通过对异化劳动的产生以及它同私有财产的关系的分析,提出消灭异化劳动、结束人的相互异化,必须废除私有财产,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的思路。”⑥这说明,马克思的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所引起的劳动者与有产者或工人与其雇主即资本家的关系的分析,已经接近于自己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生产关系的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物质利益关系研究的逐步深入,马克思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著作的问世,不仅实现了他们世界观的彻底转变,而且也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直接提出了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结构的必要性问题。

  关于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前提,他和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⑦“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⑧“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⑨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结论说:“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的地表现自己的。”⑩这就是说,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前提,不是别的,只能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发生一定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个人。

  在明确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前提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确立了研究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原则。关于研究的出发点,他们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⑾从研究生产关系的出发点,他们又引出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论原则。他们指出:“前一种观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符合实际生活的第二种观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①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研究的出发点上设定了研究生产关系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向和路线图,而且在方法论上,也同唯心主义历史观划清了界限。

  在确立了研究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原则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开始了对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前提的分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②“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③因此,“物质生产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物质基础。”④然而,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⑤这就是说,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社会联系和关系是二重的:一是人与各种自然要素(例如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的关系,二是人们因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而发生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其中,人们与各种自然要素的关系,体现的是“人们对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⑥我们通常把“人们对于那些用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所形成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称作生产力、“物质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⑦而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因共同活动或互相交换其活动所发生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体现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中。这种社会联系或社会结合的方式,即生产的一种社会化的组织形式,便是人们常说的生产方式。可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劳动过程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这种社会形式表现为资本通过提高劳动过程的生产力来更有利地剥削劳动过程的一种方法。”⑧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不仅表现在现象形式上,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的而相互结合的方式,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形式,而且在这种生产方式即“生产的社会化组织”中也包含有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利益关系、经济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关系”。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前提,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然而,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接着,马克思又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出发,从总体上分析了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即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在《哲学的贫困》中,他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⑨在1873年出版的《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马克思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社会关系。”①这说明,生产方式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而生产关系则由生产方式而产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前提和研究出发点的论述,不仅确切而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的逻辑和历史的起点、基本路径以及各种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而且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结构系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历史观前提和方法论原则,同时,还为我们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必要条件。

  二、 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论述,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视野宽阔、深刻而具体。

  关于生产关系的含义。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的,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②这就是说,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的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在《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又说:“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建立在生产上面,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这种社会生产的关系,我们恰恰就称之为经济关系。”③这就是说,生产关系又是建立在社会生产上面的,称作经济关系。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更加具体地指出: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就是“人们在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时候,在生产内部彼此建立的这种或那种相互关系,”④关于生产关系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诸多著述中,还有一些说法。例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每一种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作为物质利益表现出来。”⑤这是说,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也就是物质利益关系。在《反杜林论》中,他又说:“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⑥在这里,恩格斯又把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并列,称为经济关系。毛泽东在他的论著《实践论》中指出:“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个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⑦这里,毛泽东又把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关系说成是阶级社会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中所结成的关系即阶级关系。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生产关系有以下几层意思:(1)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的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2)人们建立在生产上面的经济关系;(3)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利益关系;(4)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也应包括在生产关系之内;(5)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也是各个阶级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即阶级关系。

  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首先阐明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①研究生产关系问题,绝不能像蒲鲁东那样,“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建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从而“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②列宁在批判“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时指出:“民粹派认为要批判资本主义,只须肯定剥削的存在,只须肯定剥削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就够了。”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必须解释这些剥削现象,把它们连接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系,即即特殊的社会经济形态,而这种经济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是需要作客观研究的。”③总之,马克思和列宁都认为,研究生产关系,必须把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尤其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则必须透过对这一整体的分析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整个体系的剥削实质和发展规律。

  在阐明了研究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方法论原则之后,马克思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批判巴师夏、凯里和蒲鲁东等人割裂生产关系整体或体系中的生产与分配的内在联系、侈谈“生产不同于分配”、妄图通过改变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分配、把资本主义整个经济制度“当作社会一般的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保持下来”的、反动的形而上学折衷主义谬论的同时,又从社会再生产的整体出发,分析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辩证统一及其内含的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他指出:“肤浅的表象是:在生产中,社会成员占有(创造、改造)自然产品供人类需要;分配决定于个人分取这些产品的比例;交换给个人带来他想用分配给他的一份去换取那些特殊产品;最后,在消费中,产品变成享受的对象,个人占有的对象。”④“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供个人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⑤“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这中间环节又是二重的,分配被规定为从社会出发的要素,交换被规定为从个人出发的要素。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人)主体化;在分配中,社会以一般的、占统治地位的规定的形式,担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媒介;在交换中,生产和消费由偶然的个人的规定性来媒介。”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因此形成一个正规的三段论法: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全体由此结合在一起。”“生产决定于一般的自然规律;分配决定于社会的偶然情况;因此它能或多或少地对生产起促进作用;交换作为形式上的社会运动介于两者之间;而消费这个不仅被看成终点而且被看成最后目的的结束行为,”“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⑦

  在分析了生产关系结构的整体之后,马克思又分别而具体地分析了“生产和消费”、“生产和分配”、“交换和流通”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内含的经济关系。关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他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⑧“生产同消费合一和消费同生产合一的这种直接的统一,并不排斥它们直接是两个东西。”⑨“生产和消费,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资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

  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①“消费从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1)因为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证实为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消费是在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2)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②同样,生产也生产着消费:“(1)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出材料,(2)是由于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方式,(3)是由于生产通过它起初当作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③最后,马克思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进行了总结。他说:“这里要强调的主要之点是: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④“但是,在社会中,产品一经完成,生产者对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产品回到主体,取决于生产主体对其他个人的关系。他不是直接获得产品。”“在生产者和产品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⑤

  对于“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马克思站在生产关系的高度,从以下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生产要素与分配要素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如果看看普通的经济学著作,首先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些著作里什么都被提出两次。举例来说,在分配上出现的是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而在生产上作为生产要素出现的是土地、劳动、资本。”⑥“说到资本,一看就清楚,它被提了两次:(1)作为生产要素;(2)作为收入源泉,作为决定一定的分配形式的东西。”“利息和利润,就它们作为资本增殖和扩大的形式,因而作为资本自身的生产的要素来说,本身也出现在生产中。利息和利润作为分配形式,是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为前提的。它们是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为前提的分配方式。它们又是资本的再生产方式。”⑦“同样,工资是在另一个项目中被考察的雇佣劳动:在雇佣劳动的场合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所具有的规定性,在工资的场合表现为分配的规定。如果劳动不是规定为雇佣劳动,那么,劳动参与产品分配的方式,也就不表现为工资,如在奴隶制度下就是这样。”⑧“最后,地租——我们直接来看地产参与产品分配的最发达形式的前提,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大地产(其实是大农业),而不是通常的土地,就像工资的前提不是通常的劳动一样。”⑨总之,“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⑩ 此外,马克思还从历史的和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生产要素产权结构和要素产权对分配结构的决定作用。

  关于“交换和流通”与生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既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之间的媒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当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①“在生产本身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直接属于生产,并且从本质上组成生产”;“只要产品交换是用来制造供直接消费的成品的手段”,“在这个限度内,交换本身是包含在生产中的行为”;“所谓实业家之间的交换,从它的组织方面看,既完全决定于生产,而且本身也是生产活动。只有在最后阶段上,当产品直接为了消费而交换的时候,交换才表现为独立于生产之外,与生产漠不相干”。②但是,“如果没有分工”,“也就没有交换”;“私人交换以私人生产为前提”;“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③

  最后,在分别分析了“生产和消费”、“生产和分配”、“交换和流通”及其与生产的关系之后,马克思又回到生产关系的总体,对生产关系结构作出如下结论:“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的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交换和消费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东西,这是不言而喻的。分配,作为产品的分配,也是这样。而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它本身就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④依据以上对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的整体分析,马克思设计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体系结构,之后,几经修改,最终形成了他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前三卷(理论部分)的科学的结构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在分析和确定划分阶级的标准时,也从整体上勾勒了生产关系结构的基本框架。他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⑤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也对生产关系结构的基本要件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他说:“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对生产关系结构进行了整体的和系统的分析,而且还深入到生产关系结构的内部,分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整体中的基础地位和基础作用。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在客观评价重农学派关于剩余价值来源的理论及其首创精神时指出:“假定土地所有者作为资本家同劳动者相对立”、“这个土地所有者实质上是资本家。在这方面重农主义体系也是对的,因为劳动者同土地和土地所有权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的生产的基本条件。”⑦在《资本论》第一卷分析资本家“对剩余劳动的贪欲”时,马克思指出:“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不论这些所有者是雅典的贵族,伊特刺斯坎的僧侣,罗马的市民,诺曼的男爵,美国的奴隶主,瓦拉几亚的领主,现代的地主,还是资本家。”①在分析“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时,马克思又指出:“资本关系以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资本主义生产一旦站稳脚跟,它就不仅保持这种分离,而且以不断扩大的规模再生产这种分离。”“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②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说得更加明确:“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末自然而然地就要产生消费资料的现在这样的分配。如果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末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③马克思在1881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初稿》中,再次强调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他说:“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时,我说过,它的基础是‘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并且说过,‘这整个发展的基础就是对农民的剥夺。’”④恩格斯在《致奥托.伯尼克》的信中,把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作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制度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⑤斯大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中,非常明确地把“私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的基础”,把“公有制”作为“苏维埃制度的基础”。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仅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而且也是变革生产关系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旗帜鲜明地宣告:“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旨在反对现存社会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其中,“最为注重的是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当时的发展程度怎样。”⑦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强调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变革中的基础地位问题。他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同时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这种生产方式迫使人们日益把巨大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同时它本身就指明完成这个变革的道路。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⑧后来,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撰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又进一步强调了所有制在历次革命运动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他说:“迄今所发生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牺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⑨列宁则更加明确地把“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作为工人阶级获得真正的解放的首要前提以及无产阶级实现自己的经济统治的根本标志。他说:“工人阶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进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所准备起来的社会革命,即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把它们变为公有财产”。⑩“无产阶级的统治表现在废除了地主和资本家的所有制。”“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废除并彻底破除了这一所有制,阶级统治也就表现在这里。首先就表现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实际解决了所有制问题,这样也就保证了阶级统治。”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把每一社会的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不同角度研究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结构,而且还运用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研究并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结构的不同特点、发展趋势及其运动规律。

  关于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指出:“在实行土地公有制的氏族公社或农村公社中(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这种公社或带着它的非常显著的残余进入历史的)相当平等地分配产品,完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成员之间在分配方面发生了较大的不平等,那末,这就已经是公社开始解体的标志了。”②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他又指出:“在先前的一切社会发展阶段上,生产在本质上上共同的生产,同样,消费也归结为产品在较大或较小的共产制公社内部的直接分配。生产的这种共同性质是在极狭小的范围内实现的,但是它的伴侣是生产者对自己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支配。”③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则更进一步地指出:“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公共的劳动导致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公有制。”④很明显,他们所指出的原始公社制生产关系结构的特点就是:(1)生产资料公有制;(2)公社成员共同劳动;(3)劳动产品归公社成员共同所有,按照相当平等的原则共同分配。

  关于奴隶制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一个脚注中指出:“按照古人的恰当的说法,劳动者在这里只是会说话的工具,牲畜是会发声的工具,无生命的劳动工具是无声的工具,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此。”⑤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则指出:“自从猎取奴隶和剥削奴隶成为彼此分开的行业的最初时期起,奴隶劳动的剥削者就不得不购买奴隶,就是说,只有通过对物的支配,对购买价格的支配,对奴隶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的支配,才能获得对人的支配。”⑥在《美国工人运动》中,他又指出:“在亚细亚古代和古典古代,阶级压迫的主要形式是奴隶制,即与其说是群众被剥夺了土地,不如说他们的人身被占有。”⑦列宁在《论国家》中,说的更加明确:“奴隶主和奴隶——是第一次大规模的阶级划分。前一集团不仅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即土地和工具,尽管当时工具还十分简陋)并且还占有人。这个集团就叫作奴隶主。而从事劳动并把劳动果实交给别人的人则叫作奴隶。”⑧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更为具体地分析和论证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结构。他指出:“在奴隶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生产工,这些生产工就是奴隶主可以把他们当牲畜来买卖屠杀的奴隶。”“这里社会一切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那种共同的自由的劳动没有了,占主要地位的是受不劳动的奴隶主剥削的奴隶的强迫劳动。因此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公有制也没有了。代替它的是私有制。这里,奴隶主是第一个和基本的十足的私有者。”“富人和穷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享有完全权利的人和毫无权利的人,他们彼此间的残酷的阶级斗争,——这就是奴隶占有制度的情景。”⑨依据上述,奴隶制生产关系结构的基本特点可有以下几点:(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生产工(即在人身上占有奴隶);(2)劳动者(即奴隶)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可以买卖和屠杀,没有任何人身自由;(3)奴隶的劳动是在奴隶主剥削、压榨下的强迫劳动;(4)奴隶向奴隶主提供的劳动都是无偿劳动。⑩

  关于封建制生产关系。马克思 在《资本论》第一卷分析商品拜物教的历史性质时指出:在“欧洲昏暗的中世纪”,“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人身依附关系构成该社会的基础,劳动和产品也就用不着采取与它们的实际存在不同的虚幻形式。它们作为劳役和实物贡赋而进入社会机构之中。”①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中,指出:“货币在中世纪早期的典型封建经济中几乎是没有地位的。封建主或者是用劳役形式,或者是用实物形式,从他的农奴那里取得他所需要的一切。”②列宁在批评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时指出:“改革前的农奴制经济”,“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是这样的:地主把土地、建筑用的木材,总之是每个农户所需的生产资料(有时甚至生活资料)交给农民,让农民自己养活自己,同时强迫农民用全部剩余时间给他做工,服徭役。”③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他又指出:“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是这种经济制度的条件。如果地主没有直接支配农民人身的权力,他就不可能强迫那些分得土地而经营自己的经济的人来为他做工。所以必须实行‘超经济强制’。”“这种强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不同的程度,从农奴地位起,一直到农民等级没有完全的权利为止。”④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列宁则把封建生产关系结构说得更加具体。他说:“这种生产关系就是:土地为大土地占有者即地主所瓜分;地主把这种土地分给农民,以便剥削他们,”“使农民能够为地主生产剩余产品;它是一种使农民为地主服劳役的手段。”⑤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对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结构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这里,他指出:“在封建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地占有生产工——农奴,封建主已经不能屠杀农奴,但是可以买卖农奴。除了封建所有制以外,还存在农民和手工业者以本身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他们占有生产工具和自己的私有经济。”⑥总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明的封建制生产关系结构的特点可概括如下:(1)在所有制结构上,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工即农奴,同时还存在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以本身劳动为基础的个体所有制经济;(2)农民与封建主或地主之间的关系是农民对封建主或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封建主或地主为了保持直接支配农民个人的权力,则对农民实行超经济强制;(3)封建主或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实物地租、劳役地租;(4)在封建制度下,占统治地位并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是封建主或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工。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尤其是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作了总体性的分析和论述。首先,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两个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其中内涵的生产关系结构的本质特点。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 “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然而,“使它和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这首先意味着,工人自己也只是表现为商品的出售者,因而表现为自由的雇佣工人,这样,劳动就表现为雇佣劳动。”“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强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在这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只是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不断提高。”⑧“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权威,”“作为生产的指挥者和统治者的社会职能,”“是以实行严格管理的权威的形式,并且是以劳动过程的完全按等级安排了的社会机构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权威的执掌者,只是作为同劳动相对立的劳动条件的人格化”,“生产的社会联系只是表现为一种不顾个人自由意志而压倒一切的自然规律。”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采取了独特的社会形式,“劳动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生产资料采取资本的形式,”由之,“价值(产品)的一部分才表现为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才表现为利润(地租),表现为资本家的赢利,表现为可供支配的、归他所有的追加的财富”,“那种用来扩大再生产并形成一部分利润的追加生产资料,才表现为新的追加资本,并且整个再生产过程的扩大才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②

  对于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马克思指出:“工资以雇佣劳动为前提,利润以资本为前提,”“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③利润虽然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果实,但“利润不是表现为产品分配的主要因素,而是表现为产品生产本身的因素,即资本和劳动本身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因此,利润还要“分割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超额利润还要因为土地所有权的存在而转化为“地租”。④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还特别指出并强调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殊现象和性质。他指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就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来说,显示出两个特殊现象。”即“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其次,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⑤“资本发展成为一种强制关系,迫使工人阶级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狭隘范围而从事更多的劳动。作为别人辛勤劳动的制造者,作为剩余劳动的榨取者和劳动力的剥削者,资本在精力、贪婪和效率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以直接强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⑥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也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雇佣工人摆脱了人身依附,但是他们没有生产资料,”“除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外,还存在着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⑦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的基本特征可有:(1)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辅之以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生产资料私有制;(2)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特征的雇佣劳动制度;(3)资本家是生产的指挥者,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劳动属于资本家;(4)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的动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生产。

  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对于这一问题具体而经典的描述,莫过于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在这本书中,马克思首先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⑧这是“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⑨在这里,“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从社会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分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①这个社会的分配方式,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取酬”或“按劳分配”。在这种分配方式中,“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至于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那末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②这种分配方式,虽然消灭了几千年来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了生产者之间的极大的平等,是一个伟大的“进步”③然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④“虽然有这种进步,但这个平等的权利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⑤“但是,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而劳动,为了要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尺度,就必须按照它的时间或强度来确定,不然它就不成为尺度了。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者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⑥“其次,一个劳动者已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⑦“他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⑧“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⑨“但是这些弊病,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⑩然而,马克思又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⑾在这里,马克思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不同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两个社会的共同点,在于生产资料的“集体的共同占有”;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劳动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是相对的,平等的权利仍然被限制在资产阶级的框框里,“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法权”。而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劳动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和平等的权利则是充分的和较为完善的。而且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则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致,社会分工依然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未能消失,社会财富的源泉还受到很大限制而未充分涌流,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劳动者个人才智还未达到全面发展,社会产品只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上述条件都已具备,社会产品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列宁根据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在《俄共(布)莫斯科市代表会议上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报告》中,他明确指出:“如果我们问一下自己,共产主义同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应当说,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生产出来的社会,是新社会的初级形式,共产主义则是更高的社会形式,只有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时候才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提是在没有资本家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是在劳动者的有组织的先锋队即先进部分施行最严格的计算、监督和监察下进行社会劳动;同时还应该规定劳动量和劳动报酬。”①斯大林作为列宁的直接继承者,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结构作了更加明确而具体地概括。他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目前还只有在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里已经没有剥削者,也没有被剥削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根据‘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按劳分配的。这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是不受剥削的工之间的同志合作和社会主义互助的关系。”②他还说:“‘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公式,也就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公式”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每个人一方面尽自己的能力来劳动,另一方面将按自己的需要来领取劳动报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研究和论证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结构的特点,而且还对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结构的演进、过程、路径及其规律进行了分析。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生产关系结构的演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所有制的最初形式无论在古代世界或中世纪都是部落所有制”,“无论在古代或现代民族中,真正的私有制只是随着动产的出现才出现的。——(奴隶制和共同体)”。“在起源于中世纪的民族那里,部落所有制先经过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封建地产,同业公会的动产,工场手工业资本——然后才变为由大工业和普遍竞争所产生的现代资本,即变成抛弃了共同体的一切外观并消除了国家对财产发展的任何影响的纯粹私有制。”⑤并且,随着“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过去的被迫交往转化为所有个人作为真正的个人参加的交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着私有制。”⑥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简洁而扼要地揭示了生产关系由原始社会的部落所有制,经由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继而又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向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演进的过程和路径。之后,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更加具体地描述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结构的演进和路径。他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⑦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又通过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分析,对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结构的演进作了进一步地补充和发挥。他说:“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这种生产方式在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①一旦“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即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一旦这一转化过程使旧社会在深度和广度上充分瓦解,一旦劳动者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②这种新的形式就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公有制。③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后来研究和分析东方社会及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还谈及东方社会直接越过资本主义社会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问题。时间进入20世纪,列宁在《论国家》一文中,直接把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结构演进过程、路径和规律概括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制社会、农奴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④1938年,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上述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结构按顺序和依次演进的过程进一步具体化,即“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⑤并且还强调说:“这就是人类史上人们生产关系发展的情景。”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分析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的整体结构,而且还深入到生产关系内部,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结构的不同层次进行了分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资本主义协作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实质。马克思指出:“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⑦对于资本主义协作过程中的管理,他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这种管理的职能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⑧“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⑨“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性质来说是二重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那末,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形式来说是专制的”,就其实质来说,则是“对抗”的。⑩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协作在同一生产过程或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管理的二重性,而且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的特点和剥削性质。

  接着,马克思又通过对工场手工业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的特点和性质。在分析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差别时,马克思指出:“社会内部的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媒介;工场手工业内部各局部劳动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的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而这个资本家把它们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媒介。工场手工业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①“工场手工业分工以资本家对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人只是资本家所占有的总机构的一部分;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②“整个社会内部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③“在工场手工业中,也和在简单协作中一样,执行职能的劳动体是资本的存在形式。由许多单个的局部工人组成的社会生产机构是属于资本家的。因此,由各种劳动的结合所产生的生产力也就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真正的工场手工业不仅使以前独立的工人服从资本的指挥和纪律,而且还在工人自己中间造成了等级的划分。”④“起初,工人因为没有生产商品的物质资料,把劳动力卖给资本,现在,他个人的劳动力不卖给资本,就得不到利用。它只有在一种联系中才发挥作用,这种联系只有在它出卖以后,在资本家的工场中才存在。工场手工业工人按其自然的性质没有能力做一件独立的工作,他只能作为资本家工场的附属物进行生产活动。”“分工在工场手工业工人的身上打上了他们是资本的财产的烙印。”⑤

  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的普遍使用,机器和大工业时代的到来。生产力的这一巨大发展,不仅引发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而且也导致了机器生产部门的产生和以发达的机器体系的应用为特点的现代工厂及其工厂制度的出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联系机器大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运行的实际,分析了机器使用和现代工厂制度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的变化、发展及其本质特征。首先,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对工人劳动状况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使资本有可能大量雇佣童工和女工,扩大了剥削范围,提高了剥削程度,使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契约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摧残,打破了工场手工业时期成年男工凭借手艺和体力所保存的一些对资本的反抗力,从而使资本的统治得到空前地强化;⑥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成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成了把工作日延长到超过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从而创造了资本家延长工人工作日的新动机,使工作日的不断延长成为“合乎愿望的事情”;⑦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使工人劳动的内涵量不断得到强化,使工人的劳动环境不断恶化,健康状况受到大大损害,伤亡率大大提高。⑧其次,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对工人地位和命运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工厂里,“自动机本身是主体”,而工人由于只是作为有意识的器官与自动机的无意识的器官并列,而且和后者一同受中心动力的支配而变成了客体;⑨在资本主义工厂里,“重新出现了分工,但这种分工首先就是把工人分配到各种专门机器上去,以及把大群没有形成有组织的小组的工人分配到工厂的各个部门”,“他们在并列着的同种工作机上劳动,在他们之间只有简单的协作”,而重新建立了适合资本剥削需要的新的分工;⑩由“单纯的下手干的活”一方面可以用机器来代替,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活十分简单,从事这种苦役的人员可以迅速地经常更换,这就加深了工人的机器的依赖;⑾“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的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①在资本主义工厂里,“机器劳动极大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了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既然不仅是劳动过程,而且同时是资本的增殖过程,”“劳动资料变成了自动机”“它在劳动过程本身中作为资本,作为支配和吮吸活劳动的死劳动而同工人相对立”;②在资本主义工厂里,“工人在技术上服从劳动资料的划一运动以及由各种年龄的男女个体组成的劳动体的特殊构成,创造了一种兵营式的纪律,这种纪律发展成为完整的工厂制度,并且使前面已经提到的监督劳动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使那种把工人划分为劳工和监工,划分为普通工业士兵和工业军士的现象得到充分发展”;③“资本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确立了对工人的专制”,“奴隶监督者的鞭子被监工的罚金代替了”;④最后,关于工厂劳动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等,都同样地损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的生命危险了”;“社会生产资料的节约,”“在资本手中却同时变成了对工人在劳动时的生活条件系统的掠夺,也就是对空间、空气、阳光以及对保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设备系统的掠夺”,等等;傅立叶因之把工厂称之为“温和的监狱”。⑤另外,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大工业对农业的影响极其所引致的农业生产关系演变和特点,也作了深刻地揭示和具体地分析。⑥

  列宁的号称“《资本论》第二”、内容丰富多彩的早期论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则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研究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典范。在这部论著中,他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部门中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形成和发展。在附录中,列宁还运用了莫斯科省农民小手工业统计资料、欧俄工厂工业统计资料和欧俄最重要的工业中心的资料,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部门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在俄国社会各方面统治地位的最终确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从而使马克思《资本论》关于生产关系结构的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内部结构,而且还把生产关系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分析了它的外部联系。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法论时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⑦这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不仅与生产力,而且也与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方式密切相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⑧这就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不仅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紧密相联,而且也与建立在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紧密相联。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进一步指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现成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观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①为了使人们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生产方式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有一个更加清晰而确切的认识,如前所述,他还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对1859年问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修改为“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②在1873年出版的《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中,又将这句话进一步修改为“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社会关系。”③依据上述,可以把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内在联系的思想概括如下:(1)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历史前提、历史条件和现成基础;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必须与新的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相适合;(2)生产关系是从生产方式中产生的,一定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内含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关系;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与生产方式的性质和要求相适应。(3)生产力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与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方式以及由生产方式中产生的生产关系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变化发展的。(4)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以及由生产方式中产生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以及由它产生的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相适应。

  关于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有诸多分析和论述之外,斯大林也作了具体而清晰地概括,即“上层建筑是由基础产生的。但这决不是说,上层建筑只是反映基础,它是消极的、中立的,对自己基础的命运、对阶级的命运、对制度的性质是漠不关心的。”④“基础创立上层建筑,就是要上层建筑为它服务,要上层建筑积极帮助它形成和巩固,要上层建筑为消灭已经过时的旧基础及其旧上层建筑而积极斗争。”⑤这就是说,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而产生,经济基础创立并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不仅要适应经济基础,而且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总的说来,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既相互适应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系统,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以生产关系结构的外部联系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和揭示了生产关系的阶级性质。马克思对生产关系阶级性质的分析,集中体现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以“阶级”为标题的第五十二章中。在这一章的开头,他指出:“单纯劳动力的所有者、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也就是说,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⑥接着,他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常趋势和发展规律是生产资料越来越同劳动分离,分散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大量集中成群,因此,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这三大阶级的形成,必然要经历“若干中间的和过渡的阶段”。⑦但是毫无疑问,生产资料同劳动的分离、生产资料的积聚和集中,从而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趋势的加速进行,对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在此种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什么事情形成阶级”、“什么事情使雇佣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形成为三大阶级”的问题。马克思这一章的行文虽然很短,所用文字也非常之少,但却向我们揭示了四个具有真理性和结论性的问题,即:第一生产资料与劳动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化的前提;第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及其所形成的生产关系结构即经济结构是三大阶级形成的基础;第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和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为基础的分配方式及其收入差距是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第四,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质。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对阶级的产生及其根源以及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所具有的阶级性质分析得更加具体。他指出:“阶级是怎样产生的呢?初看起来,从前大规模的封建土地占有制的起源,还可以(至少首先是)归于政治原因,归于暴力掠夺,但是这对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来说就不行了。在这里,显而易见,这两大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经济的原因。而同样明显的是,土地所有者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一样,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由于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确切些说,是由于生产方式变化而产生的两个阶级。”①“因此,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因此,至少在这里,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②可以说,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必然在政治上表现为阶级关系,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是同一个问题即经济利益关系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密切相联,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质。

  最后,还有一个需要强调和格外关注的方面,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和论述。首先马克思开辟了研究和分析国际生产关系、创建国际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先河。大家知道,马克思依据他在一个较长时期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在设计自己的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构体系时,明确把“生产的国际关系”列入其中;③在以后对这部巨著结构体系的修订和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也一再提出研究生产的国际关系及其相关问题。④说到他的《资本论》,我们更不能把它视作单纯研究国别生产关系的著作,而应当把它视作研究和分析国际生产关系的巨著。从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历程来看,由于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迫害和不断驱逐,使他不得不辗转于西欧各国,而且每到一地,他都在积极参加并领导当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深入工人群众、了解他们处境的同时,不断研究政治经济学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问题,其研究范围不仅涉及欧洲大陆,而且也涉及北美‘大洋洲,甚至还包括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⑤从他研究的典型国度看,虽然重点在英国,但他强调说:“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挥作用并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在谈到十八世纪美国的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的警钟时,他指出:“在英国,变革过程已经十分明显,它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大陆。”⑥在《资本论》三卷的结构体系中,马克思在第一卷,不仅揭示了资本与雇佣劳动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的实质、发展趋势和运动规律,而且还专门开辟一章即第二十五章,专门分析现代殖民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间转移的趋势及其必然性。在第三卷,他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出发,在分析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各自独立的运动,揭示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竞争及其所形成的由个别到总体、由国别到国际的经济网络系统的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乃至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关系结构系统、内在的各种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从而使自己的国际生产关系结构理论更加具体、更加充实、具有更大的真理性。恩格斯从早年发表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乃至后来撰写的《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晚年所写的一系列《通信》中,无不对马克思国际生产关系结构理论的创立、丰富、完善和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书,无疑是研究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关系结构的经典之作。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不仅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也把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时代的新的特点,展开了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研究和分析,,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生产关系理论,而且还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揭示了帝国主义时期国际社会的五大基本矛盾和三大主要矛盾,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世界格局的研究和分析,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揭示了国际关系中的四大基本矛盾,创立了举世闻名而科学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为我国制定科学的外交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我国建立广泛的国际反帝反霸统一战线,起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由上可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关系结构的理论,绝不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某一方面的理论,而是一个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涉及经济、政治乃至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任何贬低、歪曲、阉割和篡改这一理论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的图谋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和不可容忍的。

  三、 结论和思考

  上面,我们回顾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关系结构的论述,掩卷至际,不禁心潮澎湃,思绪连绵。

  首先,关于研究生产关系结构的思想路线问题。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在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条不同思想路线的对立和斗争。在哲学上,表现为恩格斯归纳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①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把恩格斯所说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哲学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基本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并且明确指出,“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②这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在历史观上即表现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以什么为出发点,也即从何处出发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象地归结为是“从天上降到地上”、还是“从地上升到天上”的问题。德国哲学如黑格尔哲学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从天上降到地上”,也就是从它的所谓“绝对观念”出发,研究和分析由“绝对观念”转化而来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即生产关系)的关系,从而得出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结论,并提出,对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矛盾,可在保留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调节“等级要素”和“立法权”来解决。①作为“社会主义的行家、同时兼任社会主义的改革家”的杜林,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从它的所谓“原则”出发,也“从天上降到地上”,建立了他的“世界模式” ;又从他的所谓“世界模式”出发,创立了他的“永恒真理”论、“永恒道德” 论和抽象的“平等”论;又从他的所谓“原则”出发,创立了他的所谓“暴力”论 ,并建立起他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断言暴力和劳动是构成社会经济关系的两大要素 ,劳动从事生产,暴力进行分配,资本家靠暴力掠夺利润,政治暴力是劳动者受剥削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很好,可以继续存在,资本主义分配方式很坏,一定得消失。要消除分配上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现象,就必须消灭政治暴力,按照“普遍的公平原则进行分配。”②相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在自己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从地上升到天上”,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以生产力为前提,以生产方式为中介,从与生产力、生产方式的联系中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基本结构、本质特征、运动轨迹、发展趋势及其规律,从而创立了科学的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可以看出,在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结构的过程中,不同的思想路线、不同的历史观、不同的方法论原则,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理论。由于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性质,因此,这两种不同的理论 则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阶级路线,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阶级利益。说到这里,不能不使我们想起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结论”一章对我们的教导。他说:“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语言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个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最新的哲学像在2000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其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而这种实质被冒牌学者的新名词或愚蠢的无党性所掩盖。”“经验批判主义的客观的、阶级的作用完全是在于替信仰主义者效劳,帮助他们反对一般唯物主义,特别是反对历史唯物主义。”③沿着列宁的教导,联系将近20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不同思想路线、不同历史观以及在其指导下的不同理论观点的对立和斗争,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国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思想路线、反对什么思想路线,难道还不清楚吗?

  其次,关于研究生产关系结构的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说,在研究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整体论”、还是坚持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单体轮”问题。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早就告诉我们:“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互相连接的单个社会。”④这就是说,生产关系是在一个社会体系中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它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不可分离。我们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结构理论,不能脱离它与社会体系的联系和关系,而必须把它放到一个大的社会体系中,用系统论的方法去研究。首先就要研究生产关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的联系和关系,同时还要研究作为社会体系组成部分的生产关系内部各环节、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并通过对生产关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研究,揭示生产关系本质、基本特征、运动轨迹、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运用“整体论”或“系统论”的方法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因此在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中,乃至在我们当前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以他们为榜样,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论”和“系统论”,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单体论”。

  第三,关于研究生产关系结构的基本任务。毛泽东在他的哲学论著《矛盾论》中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②“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③“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这个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并推断革命的将来。”⑤在《论十大关系》中,他又进一步强调:“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⑥我们所要研究的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结构,也是一个存在和充满各种矛盾的事物。毫无疑问,我们研究生产关系结构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和分析其中的各种矛盾,研究和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种因素之间的各种联系、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使我们生产关系结构的调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构想和宏伟蓝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客观要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四,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关系结构调整过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告诉我们:“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⑦“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⑧“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⑨“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⑩毛泽东关于《矛盾论》的上述原理告诉我们,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乃至在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必须承认矛盾、揭示矛盾、研究和分析矛盾;必须研究和分析各种矛盾的不同特点及其差别性,必须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必须十分关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之间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必须高度关注这些变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各个部分、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个因素的性质乃至对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结构整体性质的影响;要充分认识这些影响和变化引发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乃至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结构整体性质变异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具体来说,既要看到我国现阶段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并存的局面,又要看到在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并存的结构中,是何种性质的生产关系居于主体地位 、起着主导的和决定的作用,还要看到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生产关系与处于非主体地位、起着非主导、非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之间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要明确,如果二者的地位和作用转变了,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整体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我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不仅如此,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所有制在生产关系内部结构中,对生产关系的性质起着主导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十分关注私有制经济而尤其是资本主义济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影响、辐射和腐蚀作用。同时,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研究中,还要十分关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各个环节,诸如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之间平等互利的自主劳动关系、企业治理机构中的民主管理关系以及按劳分配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变化。既要看到因所有制改革企业公有制性质的变异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环节的变异的可能性,也要看到其他环节因改革所引起的性质变异对企业公有制性质变异的可能性。须知,如果企业公有制性质变异了,则不仅会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整体性质发生变异,而且也会使我国生产关系整体的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异乃至使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如果看不到这几种情况和可能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泥淖,从而给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重大损失,甚至会起到颠覆性的作用。

  第五,要对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结构的发展规律及其总趋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发展的过程、路径、规律和总趋势的分析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每一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结构都是必然的、历史的、暂时的、变化发展的,而且这种变化发展的过程、路径、规律和趋势都是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形上升和向前发展的。尽管其中存在着艰难和曲折,有时甚至还伴随着复辟和倒退,但潮流总是阻挡不住的。想要阻挡潮流的反动派和机会主义者虽然到处都有,到头来总是被历史前进的车轮辗得粉碎。遵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导,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的必然性、历史性、暂时性和过渡性,要认清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过程、轨迹、规律和必然的历史趋势,坚决反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新教条主义,坚决反对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践行西方新自由主义改革方略,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的倒退行为。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我国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做不断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的的促进派,不做违背历史潮流的反对派。

  第六,要充分认识阶级社会中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阶级性质。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以上论述可知,自人类社会划分为阶级以来,各个不同社会的生产关系无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质。然而由于生产关系所具有的阶级性质,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尤其是近代以来登上历史舞台、并占据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总是“把自己与整个社会等同起来”,①以“公共利益”的代表出现,利用他们豢养的、代表“官方利益”的、“毫无掩饰的思想家,”采用“不动脑筋的折中主义”手法,从哲学、宗教、政治等方面,竭力模糊作为阶级的国家与其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掩盖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的阶级性质,以欺骗和愚弄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及其善良的人们。②时至今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仍然打着维护世界“人权”、“民主”的招牌,到处侵略、掠夺和扩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弱小民族,施行霸权,摧残人权、践踏民主。在我国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一些西方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代表人物和知识精英,也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折衷主义为指导,炮制种种理论根据,不顾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存在的客观现实,割裂经济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掩盖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的阶级性质,宣扬所谓市场经济“中性论”、股份制“中性论”、企业制度“中性论”、财政税收金融“中性论”、企业家“中性论”、劳动力市场“中性论”、劳动就业制度“中性论”、收入分配和工资制度“中性论”、直至鼓吹生产关系及其所有制“中性论”,等等。如此众多的“中性论”,抹杀了上述概念所具有的鲜明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严重干扰了我国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极大负面影响。鉴于此,习近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分析的方法没有过时。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

  最后,必须明确,当代世界的生产关系结构,既是国别的又是国际的。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不仅马克思和恩格斯,而且他们的每一位继承者,无不重视对国际生产关系问题的研究。他们研究的成果及其所揭示的国际生产关系结构的运行规律,不仅对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而且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无不起着巨大的纲领性和路线性的指导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关系日益呈现国际性的特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之间的交锋从来没有停止过,并日益呈现多极化、复杂化和尖锐化的态势。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际环境,无不向我们表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研究国际生产关系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一些年来把研究视野局限于国内生产关系结构的倾向,充分认识当代世界生产关系的国际性这一重大而突出的特点,开展国际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为我们制定科学的外交路线,建立广泛的国际反帝、反霸统一战线,为我们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大业,提供必要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支持。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朱旄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历史的“魔镜”
  5.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6.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7.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8.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9.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10.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4.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5.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7.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