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今年明年的问题,随着大学生扩招,随着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的成人,随着企业的不景气,随着公务员队伍的饱和,随着私营企业家庭式的作坊越来越多,就业压力是一直存在着的,并且压力始终不小。我们看到,招聘市场,人满为患,可怜十余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当年憧憬着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理想,面临着父母下岗,亲人失业,学费增加的压力,辛辛苦苦读书不止,终于拿到个大学毕业文凭。可是,拿到个文凭,就意味着失业,能不让更多的天下父母担忧?能不为这样的社会处境尴尬万分?看着求职市场那些攒动的人头,那一张张企求的、失望的眼神,能不为如此的就业形势对孩子们和处境感到难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目前大学生不仅就业难,而且还没有择业的空间,这与我国人才结构有关。他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而网民则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两类人群,一类是缺“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背景),一类是缺才大学生(水平能力不够)。去年有个调查,父母是公务员,子女成为公务员的几率是其他人的3倍,指的就是大学生背景问题。这是一个天生的不公平现象。学习好不如出生好,好成绩不如好爸爸,全世界都存在,改变起来困难。有的说,目前就业形势太严峻了,就业是民生之本,期待国家出台好政策,同时希望求职的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有的说,提前退休,给孩子们让点儿机会吧。有的说,眼高手低,待业三年再说。有的则埋怨拿知识当防火墙,拿学生当摇钱树,打着“知识改变命运“的骗人旗枳,老百姓这俩钱全送给老师了。
而我们又看到,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准备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第二,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服务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一线,同时根据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新需要,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间;第三,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第四,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五,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着力解决就业供求信息不对接、技能不适应这些问题;第六,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认真做好家庭困难和登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争取让最困难的,又急需就业的人员得到一对一的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
从这里面,我们似乎看到一些曙光,但是,我们又似乎感到这些提法还浮在水面上,还没有多少具体的,实在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而根据本网民这些年来的观察体会以及目所能及的视野,觉得,只要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社会真正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真正的把十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当成是知识型的人才,以应有的感情和时代的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设身处地,把这件事当成是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加快发展的动力,后备军,这些问题不难解决。比如:
一、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消化一部分。目前,现有150多家国有大型企业中,都是垄断企业,据本人观察发现,这些企业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改制以后,有部分人提前内退,有部分人买断工龄,基本上人员没有大的流通,他们中间的人员结构大多为子承父业,如铁路、电业等行业更是近亲繁殖,且普遍知识结构老化,年龄偏大,十分的不合理,需要补充一批大学生充实到一线岗位去。特别是在国有商业银行,九十年代初期,盲目增设网点,到本世纪初,又不分青红皂白地撤销网点,结果,现有的网点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办理业务的需要,许多网点办理一笔业务排成长龙,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便,而农业银行又不顾自己服务三农的需求,大批乡镇网点撤除,使农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延缓了农金事业的发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可以考虑这些部门的人员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和建议增加网点设置,充实一部分懂专业的大学习到一线,补充一批大学生到国有企业里去,这有何不可呢?
二、全社会都来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排忧解难。新中国新生代就业问题,历来都是个重要问题,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毛泽东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农民的再教育,这个方法,缓解了一时的就业压力,也成就了一批人才的成长。现在,农民已经包产到户,大学生下乡的可行性已经没有基础了,而且建国以后的工业体系,已经面目全非,仅有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消化每年以600万计的大学生,不现实,已经不可能了,这就需要全社会伸出援助之手,齐心协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如,当今的私营经济中,大多是家族式企业,经验型管理者,还是劳动密集型,低队加值,国家应该强调这些企业广泛吸纳知识型人才,对这些企业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把应届和往届大学生充实到他们的岗位中去,或者派驻大学生代表,参与他们的企业管理和监督,这样,不仅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更利于国家对多种经济体制的管理和监督。
三、创办实体,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现在,我们一直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强调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什么意思呢?自主创新是不是意味着国家上一批高新尖端技术和高科技附加值的企业呢?除了150余家国有垄断企业以外,是不是还要上一些类似这样的大型企业,以满足国际贸易和国内需求呢?就目前来说,中国出现不少小作坊式企业,是不是将这些产品前景可观,但又是分散经营的企业进行大联合,组成新的产业链条,疏通生产、经营、研发、销售渠道,腾开一条大路,以消化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呢?
四、充实党政机关事业团体。目前,党政机关下属的事业团体,也基本上是近亲繁殖,也就是说,这些单位的人员,大都是领导的关系户,没有关系的大学生,根本进不去,这样,不仅不利天于党风和廉政建设,更不利于这位单位的管理,且他们的这些人中,大多数文化知识都非全日制学历,业务水平和各个能力显而易见,在百姓中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农村乡镇、村级干部也更是老人老面孔,文化知识层面也很不适应现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需要,是不是考虑这些部门再补充一批大学生到里面去呢?
五、鼓励自主择业和创业,但得给一定的条件。现在,我们提倡大学生自主择业,积极创业,这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办法,也是充分显示大学生自主择业积极创业,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创业的条件何来?他们一是缺乏资金支持,二是缺乏场地,三是没有具体的政策给予扶植,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谈何创业?因此建议国家对自主择业和自行创业的大学生们,除在精神上给予积极鼓励以外,还要对信贷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这样才使他们自主择业和创业有可靠的保证与资金后盾。
六、采取低保制度,保证大学生就业过渡。当今,许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读书基本上把家中的积蓄耗尽,当大学生毕业后又面临失业的压力,的确使他们的生活出现了极度贫困。从这几年来,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有的成了卖肉、卖血、卖淫的对象,有的飘荡在社会,甚至违法犯罪,给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这是令人不安的。为了保证大学生在就业的问题上有个平稳过度,可采取大学毕业三年内找不到工作,国家给予低保的方式,让大学生在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水平下,为他们找工作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如,三年中,如果找到工作有工资收入,低保随即取消,三年内如果工作依然无着,国家也随即取消低保,这样建立一个缓冲带,也许对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有了相应的减少。
总之,我们的国家,培养大学生初衷,不是让他们失业,大学生是中国人口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不可与农民工同日而语,是国家的栋梁,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精英,就是排除这些问题,也是这个国家的子民,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安排他们的吃喝拉撒,像关心农民工生存那样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像安排军队转业干部和城市复员军人那样下功夫,不计劳苦地给他们排忧解难。应该提倡全社会都来关心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营造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绝不能把大学生就业当成包袱,视而不见。再用一句共产党人经常说的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只要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到应有位置,把他们当成中国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可靠力量和后备军,解放思想,开动机器,痛下决心,拿出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的魄力和勇气,拿出抗击非典的信心,拿出抗震抗击雪灾水灾等自然灾难那种顽强的作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