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资本主义
金然寿(1981)
序
小文将对「科学共同体(简称科共体)」的一些通用文本与范式理论进行分析,及学科分类应属「科学哲学」。
按众人之常规理解,科学乃无阶级之分,更不可能与万恶的资本主义有瓜葛。此亦是愚长久以来的想法,然小文希望摆脱这种常规思维模式,以另眼相看科学之。
因俗务繁忙,未能将分析深入的展开,小文仅仅是一些段落式大纲,待日后详撰(弘中社QQ:531807796 弘中社信箱:[email protected])。
第一章 惯性
1.1逻辑矛盾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然而,从物理定义中可获知,物之不受力状态绝不可能存在之,至少可思及万有引力(还有电磁力、核力等,以物理之描述,原子核和电子要“恒保相互施力之状”,如不然原子就要崩散矣)。
①:力学——描述物体「受力」时的状态。
②:惯性——描述物体「不受力」时的状态。
对比①②可知,惯性和力学诚不相容,因「受力时」和「不受力时」互不相容,除非假定一物在一瞬间,可「既受力又不受力」。但很显然,一物不可能在一瞬间处于,既受力又不受力之状。
尝试同时论及惯性和力学则可以看出悖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宇宙不存在不受力物体;重组之,当这种根本就不存在的不受力物体在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1.2绝对空间
「科共体」以「静止与运动」定义了惯性,却并未指出定义之「静止与运动」是参照与何。而愚以为,离了参照物无以判断一物是静是动。
譬,在一辆相对于地面行驶的车上,以窗外之景判别则——我们是相对于窗外之物做运动;若看车体可得——我们相对于车体静止。是故,唯有「我」(或单个物)将无以判断「我」是静是动。实际上,「静止与运动」是一物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而不是一物之独立状态。
按牛顿的原意,定义中的「静止与运动」是「相对」于绝对空间的「静止与运动」。可见,牛顿亦承认「静止与运动」是相对性的,只不过是相对于「绝对空间」。但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绝对空间」?它既然是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必不得见不得摸,如何才能具有「可参照性」?换问之,当我们考察物之动静时,是同时看被考察物和参照物的,但「绝对空间」看不见,如何与考察物进行参照呢?
牛顿给予绝对空间的定义为——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相对空间是绝对空间的可动部分,或者量度。此处能见诸多出尔反尔:先,牛顿言「绝对空间」和任何外界事物无关,然后却说「绝对运动」是相对于「绝对空间」做的运动,而「绝对运动」既然是相对于「绝对空间」做的,那么「绝对空间」不复为与外界无关的存在也。因为在言及相对于「绝对空间」时,「绝对空间」已非在定义中的那样与他物无关,而是成为了参照物。次,牛顿提到“绝对空间是相同的和不动的”,此句尤是,既然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知之不动?无以对比怎么知之相同?
试问,「科共体」所谓之「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到底相对于何者耶?特是「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直线运动」是相对于何而定?「科共体」当然会佞:此处的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是相对于绝对空间做的。乃诳,「绝对空间」诚不具备参照资格。
1.2坐标系
事实上,谈论「绝对空间」是假,欲携坐标系才是真。「科共体」先以「绝对空间」概念隔离考察物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而后提携坐标系,进而把物之动静问题皆偷换为「物与参照系之间的关系」。「科共体」佞曰“空间是三维的”,但空间既然是“空”的,自然无所谓维不维也。在“空间是三维的”这句陈述中,「空间」是毫无实际作用的空洞符号,无人能理解「空间」,愈不能以「空间」做相对参照,而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三维」这个符号却会发挥着作用。故,替「科共体」说句明白话就是:一切都要在几何坐标系框架之内讨论。
「科共体」说以坐标系可确定任何质点在空间上的位置,如可用(x,y,z)的方式标一质点的位置。但很明显,此标法必仗于坐标系原点的先定,犹且知之,坐标系的原点唯(0,0,0),那(0,0,0)的位置在哪?这说明坐标系即便可标坐标系上所有点位,却也无以标坐标系原点本身的位置,而作为坐标系核心的原点本身无以标本身的位置,「用坐标系标示质点的位置」不过是无稽之谈云尔。
问曰:不使用任何道具,如何才能让一吨重的石头绕我们转一圈?答曰,我们绕着个石头转一圈即可(人们就会产生疑问,石头在地面原封不动,怎么能说绕我们一圈了呢?实际上,此处认为的石头原封不动,是相对于地面,而相对于我们来说,石头确实绕了一圈)。一物相对于坐标系运动,说明坐标系亦在相对于一物做「同性运动」,然而在「科共体」的学术规范之内,唯有物相对于坐标系的运动,绝无坐标系相对于物的运动。
另从坐标系的命名中可见一斑,坐标系唯称“参照”系,而弗称“被参照”系——任何物体都可以是参照物也可以是被参照物,但「科共体」单方面建立的术语体系里,坐标系只能是参照体,而不能当做被参照体。
1.3惯性参照系
很显然,惯性参照系也是一种参照系,亦即是一个坐标系。那么,惯性参照系与普通的坐标系有何区别?愚以为,区别之处在「时间抽」,换言之,惯性参照系乃是带有时间轴的坐标系,也就是「科共体」所言的「第四维」(「三维加一维」,三维是空间三维,后一维是指时间)。
惯性或惯性系是以速度表达之(静止可理解成速度为0的运动),而速度乃是合成概念(有距离和时间),进而定义中的「匀速」概念要求其下属两概念都需要保持「均匀」,任何一项的「不均匀」,都会导致匀速概念的不成立;反过来,匀速概念又隐射两项的「共同均匀」。因此,惯性律可换为如下「等效陈述」——假如一个物体不受力,将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相等的距离。而至于相等的距离,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但相等的时间,它并不是像字面意义那样轻易理解的,因为时间并不是可以毫无顾忌的「可量化的概念」。时间可以分为相等的段落,正是「时间可量化」的逻辑基础,而匀速概念正好以距离的等分隐射出时间之等分(逮「时间」定义,将在第二章中进行专题分析)。
不管「相等的时间(均匀流逝的时间)」到底能不能可理解,先来看看惯性参照系里隐含的「时间轴」对资本主义来说是个多么重要的概念。
例一:每秒5米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质点,每一秒进行统计:
①5米/第一秒=5/1;②10米/第二秒=5/1;③15米/第三秒=5/1;④20米/第4秒=5/1;………………
例二:未加入市场的资金或银行的无息贷款。5万元,一月一计。
①5万元/第一个月=5/1;②5万元/第二个月=5/1;③5万元/第三个月=5/1;④5万元/第四个月=5/1;………………
提示:物理公式=惯性(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银行核算=本金(不以时间之逝而变化)+利息
注释:在例一中,「匀速直线运动」是资产阶级强行带入的,而“匀速直线运动”的带入必定会与真实的运动出现偏差,故而需要再弄出一个概念来捏合强塞子虚乌有的概念而出现的偏差,这个额外制定的概念就是加速度,并与力挂钩再把加速度与力的推算关系颠倒之以解释运动(关于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将在第三章中专题分析。简单的说,从数学计算的角度来看,力是通过加速度来推算的,而物理学解释为「因为力产生加速度」)。
设想,将一万元人民币放在抽屉里,一年之后将会变成多少呢?还是一万元人民币。那么,把一万元人民币放到银行保险柜里,一万元人民币将如何?(家里的抽屉和银行保险柜没有本质的区别,都不可能让纸币变多)。可为何一年之后可取之款多出?答案是,账户的数字大了,而不是现金自己变多了。现金和账户是“脱节”的,而人们通常会以为现金和账户是一回事,因为在银行确实可以把账户的数字和现金的数字等价交换。但事实上,等价并不等于等权,因为拥有货币之人不能自己改动货币上的数字,而账本上的数字是可以随意改动的。
事实上,“匀速直线运动”是金融学里的货币线,从金融统计学角度来看,所有的货币都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只是物理学的“点”是含有质量的质点,而经济学的“点”是带有货币量的“货币点”而已。匀速直线运动是「货币」与「资本」的分界线。
再者,从时间计算的角度论之,匀速概念就已足矣,胡匀速之外非要直线?亦可从资本家的心理动机寻突破口。时间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于周期性,而时间的周期性对于资本积累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譬,我们知之,一年有十二个月,十二月之后又还一月,如此循环往复,但是如果考虑一下利息计算,就可发现循环往复的时间是破坏资本积累的,试想十二月之后一切利息都将清零,对资本家来说将会是个多么可怕的“噩梦”。所以,资本计算的时间不能是真实的自然时间,而是十二月之后有第十三个月,二十四个月之后还有第二十五月的「可以无限延长的直线时间」。这就是「科共体」不遗馀力的保护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的「直线」的真正动机。
1.4惯性度量
「科共体」言,质量是惯性的大小的唯一量度。那么惯性的单位是质量单位吗?而惯性既然是个物理量,胡无单位?若问「科共体」惯性是如何度量的,「科共体」会说:惯性的大小是用质量来衡量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答非所问是也。问一物的惯性多大,答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好比是在问一个人一个桶装多少水,这个人回答说:桶越大能装的水更多。
「科共体」为何强调质量是“唯一”量度?胡不单言“质量是惯性的大小的量度”而多出一个“唯一”?强调质量是“唯一量度”不就是承认质量单位就是惯性单位吗?实际上,质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惯性的,因为按「科共体」的分类法,质量是标量,而惯性必矢量,其方向与加速度相反。
「加速度」的相对量隐而不见,由于「科共体」引入了负数概念(将在第五章专题分析),减速度变成了「负加速度」。而物体相对于惯性系做加速度运动说明,惯性系相对于物体做减速度运动。
第二章 时间
2.1时间的定义
「科共体」对时间的定义——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或事件发生到结束的时刻间隔)。
人们对「间隔」一词的理解始之于对视觉的理解。譬,言“两堵墙之间隔”时,我们大体上的理解是——眼前有两堵墙,而两堵墙之间有一个空旷区域(也不是真的“空旷”,眼前是有空气的,只是空气无色彩,所以眼睛不能发现),此区域叫「间隔」。
但当把这种理解转嫁到时间上时,「间隔」一词要面对歧义。因为,当使用「间隔」来描述两堵墙之间时,两堵墙者同时存在之,而以「间隔」来描述时间时就要面对「一个时刻唯一个时刻」的问题。即,当言“从前天到今天的间隔”时,前天已消失,所以此「间隔」失了「一堵墙」,仅剩今天「这堵墙」。故,既然不存在“两堵墙”,两堵墙之间的「间隔」何存?复问之,既然我们无法同时获得两个时刻,如何确定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2.1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4点是今天还是明天?有人会说:“24:00是今天,明天应叫0:00”,或说:“今天之结束,明天的开始 ”等等,但这些仅仅是一种直观理解,并不很确切。事实上,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明天」,当我们说:“明天8点要上班”时,我们是怎么理解这个「明天」的呢?是指过了今晚,早上起床,洗漱之后的大概时辰。然而,当我们真到了所指的「明天8点」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并不身在“明天”,而是又来到了「今天8点」——明天永远也不会到来,只要到了我们所指的那个“明天”,那个“明天”就变成了今天。而昨天的不存在,易理解。
「昨天、今天、明天」、「上一秒、这一秒、下一秒」、或者「过去、现在、将来」等等皆是一种错识。此时此刻,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唯此时此刻而已,然则此时此刻本身又瞬息万变,故此时此刻的「实体」亦不存在之。诚「存在」者仅仅只是「变化无常的现在」,无过去,亦无未来。
2.3量词
“6小时是2小时的3倍”,已习惯于数字化时间表示法的人不会感觉到异常,但事实上,时间绝对不能如此简单的数字化,是读此文的人进行了简单的纯数运算,即「6÷2=3」而已。诚然,「6÷2=3」是从如下经验中抽象而来之,即6个苹果是2个苹果的3倍,6个人是2个人的3倍等等,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这种实物计算中抽象而来的纯数计算,到底能不能无条件的延伸到时间之计算上。
倘问一个人“200秒和201秒哪个更长?”,大半会脱口而出“当然是201秒”,但并非如此简单。事实上,这种提问本身就已经有暗示性了,因为使用数字表示了时间,一眼看上去201秒确实大于200秒。不过,如果让一个人不看表,也不看数字分别感悟201秒和200秒,无人能肯定的说哪一段更长。
再来看看如下陈述“某人跑一百米花了「15秒」”,这是一句现代汉语通常句式(现代汉语是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现代人不会从这句陈述中感到异常或别扭,因为已经习惯于这样的表述,但这句陈述理应是一段“病句”,因为少了量词。按中文语法,在使用数字和名词组合时,是一定要带上量词的。所以按标准语法来讲,应是“某人跑一百米花了「15个秒」”,当然,现代人加了量词反而会感觉别扭了(现代人大部分都诞生和生活在「科共体」全面掌控教育权,传媒权,话语权、资源分配权等等的时代,从小这么习惯了,当然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反而听着一句标准的中文才会觉得别扭)。
西方语言,如英文和中文有结构性差异(此处特论「量词」)。英文是没有量词的,如:There are 5 apples on the table. 由于考虑到语法通顺的问题,这句通常会翻译成“桌子上有5个苹果”,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愚想在此章节论的是,倘直译应如是:“桌子上有三苹果们”。而量词,在愚看来是辨别数之使用合法性的关键所在。正是由于英语在语法上没有量词,它就可以绕过数字合法性问题,直接构建抽象纯数体系。
「科共体」的纯数体系,是不去考虑组成两群的个别物之实在的体系,也不去考察其中的某一类实在的确切性,进而所考虑的两群关系与两群中任何个体性质无关联。量化时间概念之所以可以被引进,正是「科共体」并没有考察时间概念的量化问题的弊端(实际上是有意的)。
那么,1秒到底是多少?(略)
2.4序列号 数字
物有本末事有先后。实际上,「科共体」的欺诈术非常简单,就是用数字表示序列。序列号之间没有倍数关系而只有先后关系,但是如果用数字表示序列,就会产生序列之间有倍数关系的错觉。(略)
第三章 力
3.1本末颠倒
为何「科共体」只是用「F=ma」,而严禁使用「ma=F」呢?「F=ma」和「ma=F」不是具有数学等效性吗?实际上,这里暗藏有「科共体」的深层而险恶用意。由于文字的阅读方向及人们思维忕性的原因,「F=ma」自然而然的暗示人们,「力产生加速度」,这与「科共体」的说教合拍;而「ma=F」刚好反之,暗示着对于「科共体」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东西——「力是由加速度和质量推算出的」。
「科共体」言,力可以通过测力器测量,但此说显然不能让人满意,我们可以如此问之「科共体」,测力器上的刻度是如何画上的?我们从原初开始回想,手上有尺子,秒表,还有一杆秤,如何计算一个物体的受力大小?先测距离,后测时间,再计算速度,次计算加速度,又秤出质量,终算出物体所受之力。但是,人们为何在这里陷入迷局,认为物体的加速度是由力产生的呢?
对于力的理解,与人们的肢体感受是分不开的,最直接的描述或感受是,力就是使劲,而且人们确实感受到在使劲的时候,外物有所改变,因此人们认为物体的改变和力(使劲)有关。事实上,此力非彼力,物理学的力是一个抽象概念,并不是人们在推搡物体的肢体行为中感受到的力。
人们对此力和彼力的误解,与「科共体」的导引无不关系。譬,教师在讲授「压力」的时候会要求学生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图钉」来感受什么是压力,但一个图钉给手指带来的感受可不是物理学对力的定义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我的手指」并不完全等同于「客观物质」。实质是,人们用这种外界给予身体的感受通过对符号的主观解读带入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接触上,以自己的感觉揣度了物体之间的“感觉”。
①图钉给手指的“压力”——物与肢体的关系。
②甲物对乙物的“压力”——物与物之间关系。
对比一下两句陈述中的「压力」一词,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都是压力,但其陈述对象并不完全等同。在这里,「压力」一词成为概念转换的“岔道口”,人们对「压力」一词的无意识等换之中,以自己对图钉带给手指的「压力」,来揣度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的同样的“压力”了。
3.2力的单位(略)
第四章 原子论
4.1模型
「科共体」在解说基本粒子学说时,总会拿出图片说是微观粒子的模型,但请注意「模型」这个词汇,什么是「模型」呢?汉典对模型一词的定义是“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体”,是故应该说实物是本而模型是末,所以必须先要有实物才能按照实物的形状摹状。若有人随便拿出一张图片,说是毛主席的画像,我们可以轻易的分辨真伪,因为有对照物。但如果有人拿出一张图片,说是老子的画像,我们将如何是好?老子生活的年代没有图片保存技术,老子的真实画像是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这种画像不过是画家把自己的主观臆测画出来了而已。那么,从来没有人见过微观粒子的实物,我们是以什么样的视觉对照下认为无对照实物的模型是实物之模型呢?
所谓的微观粒子是不是科学家脑子里的想象而已?
4.2虚空
谈到原子论(或基本粒子论),人们总是考虑粒子的可分性问题,比如,基本粒子能不能无限次的分割下去等等。鲜有人注意到原子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虚空(「科共体」的绝对空间概念,只是古希腊原子论之虚空概念的翻版而已)。所以,原子论这种称谓本身已经暗含有「科共体」的“忌讳”,较为确切的命名应是,原子——虚空论。
虚空概念,必然排斥波概念,而只能和粒子观相结合。为何呢?波是需要介质的,而虚空概念,显然不能容纳介质,物物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大多数人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一次革新,但他的光量子论认为光是光子的运动,因而光子必然是在绝对空间中运动。而正是因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支持粒子论(光子),才被「科共体」大力炒作为“新偶像”(不支持原子论者会受到「科共体」的打压和排斥,因为波理论会破坏抽象数学体系,进而威胁到资本主义)。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不需要洛伦茨变化,更不是“惊人”的发现,直接可以从经典力学公式中推导出(反倒是,愚深深质疑爱因斯坦的数学理解能力):
F=ma ≡>F=dmv/dt=m(dv/dt)+v(dm/dt)
≡>W=F·dr=m(dv/dt)·dr+v(dm/dt)·dr=mvdv+v2dm
≡>dv≈0, dE=V2dm
≡>E=mc2(详见赵定理《中华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科共体」会说出如下陈述:“地球和月亮之间是真空,地球和月亮的距离为38万公里”、“原子核与电子的距离有二十分之一纳米”等等。但这些都是有诟病的陈述,因为真空没有物质,而没有物质就没有距离。
第五章 负数
5.1负号与减号
人们阅读文章的时候,有两种阅读方式,一是连读,二是拆读;两种阅读法有时候会让同一个符号组合显示迥然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科共体」所谓的负数(如「-8」)并不是由一个符号构成,而是由「-」和「8」构成的两个符号构成,而把「-8」拆读则是“减8”,连读则是“负8”,但实际上,眼前出现的是同一个符号组合。
5.2负数的来源
正负数概念其实就是人们计算得失中而来的,比如,将左口袋之8元移至右口袋,这样的举动对比口袋高一层的“我”来说有什么变化吗?当然没有,我还是有8元。但对口袋们来说发生了有效事件,尚且是天大的事情——左口袋亏损8元而右口袋盈利8元,纯量|8|变成了两个「-8」和「+8」矢量。“矢量”计算关心的不是量本身,而是量从哪里流到哪里,其本质就是人们的私心。
5.2零和大小
“负数是比零小的数”,这是「科共体」对负数的定义。然则,有者有大有小,无者无大无小。空无一物就没有大小可言,所以零是无所谓大小的,故零是不能加入大小比较当中。所以「0<5」这种式子是不能成立的。在正负计算中出现的0并不是一个数,而是未得未失之平衡,而负数比零小当然也只是,比起得失平衡有失而已。
第六章 史
6.1历史的编辑
日本人为何要篡改历史书?
我们知之,如果教科书篡改,后来的日本人将不知道他们的先人犯下了何等罪孽,遂生气。日本人亦知之,如果教科书改动,可从日本人的群体记忆中抹去曾经之罪,遂欲改之。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后人只会教科书上或者别人怎么说就会怎么认为,不然大家根本不会如此敏感。如果不是这样,大可不闻不顾的说:“随便你们瞎折腾,后人阅读了篡改之后的历史书也能了解历史真相!?”。如果不是这样,日本人亦不会篡改,不管怎么篡改后人皆可知道历史真相,篡改岂非多此一举?
以上分析大家都能想到,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愚和大家这般的「我」不也是一个「后人」吗?「我」自己不也就是那个,我们心里清楚的知道「怎么写就会怎么认为的后人」吗?而既然别人都是「怎么写就怎么认为的后人」,「我」自己会是个例外吗?当然不是!那么,「我」也是「怎么写就怎么认为的后人」,「我」该怎么才能摆脱这种宿命呢?
6.2本来无史,何辩真假
以生理的角度讨论,更容易认识到所谓“历史真相”是一种虚妄。我们是通过生理器官接收外界信息,并以此信息为基础做行为判断的「生物体」,所以没有被我们的感觉器官捕获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存在的。我们仅仅是一个,在此时此刻在宇宙之小小隅里,以感官探摸着外界信号的生物体而已。
假如我们在一间屋子里正在看《三国演义》,我们的眼睛到底看到了什么呢?透过书本我们“来到了”三国时代,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三国时期的“历史”吗?事实上是,我们正在坐在一间屋子里,用眼睛盯着一本书而已。或许有人会说,《三国演义》不是正史,可即便是看《三国志》也是一回事,不过是用眼睛扫描一堆文字而已,根本没有看到什么“历史事件”。
我们的眼睛可看清的范围区区几十米,甚至透明气体就在眼前也看不到,耳可听范围也不过那么点,触觉更不用提,不贴近压根就不可能感知到。我们就连自己家隔壁正在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可能知道,能够假设自己可以穿越时空看到「历史事件」吗?当然不能,无论我看了什么(书或别的载体),不过是接收了一连串色彩信号而已。如果有「一个人」正在阅读历史书,并非这「一个人」超越生理功能而观察到了「历史事件」,只不过是有「一个人」用眼睛阅读了「一本书」,而书里面根本没有任何「事实」,唯有一堆文字而已。
其实,可以更容易的论及此题,假如我们正在观看《孔子》这部电影,当我们看到影片的时候,看到的是孔子还是周润发?如果读者承认看到的是周润发而不是孔子,一切都好理解了(而所谓的周润发又是什么呢?屏幕上闪动的不过是一大堆「色彩点」而已,屏幕背后有“人”吗?或者所谓的“人”,对眼睛来说,不过是一些色彩!?)。所谓历史剧,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一撮戏子在演戏而已;所谓历史书,再怎么翻来覆去也不过是一堆文字罢了。
6.3牛顿的身份
“牛顿是科学家”,这样的陈述现代人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异常。而英文的「科学家」一词是1834年英国人「威 廉·惠威尔」首次使用,这时离牛顿去世已经有了110年。
倘若愚说“李鸿章是共和国人”,读者肯定会马上感到牵强附会,一个是清朝,一个是共和国,中间还隔着民国呢,怎么可能随便扯到一起?但是,如果是一个刚刚接触中国历史的人,对于他来说,这个陈述无所谓对与错,根本无从判断。但我们还是能够想到,只要这个人不断的这样背诵,对于他来说李鸿章可以是共和国人。同样,一个没有接触过英国历史的中国人,告诉他牛顿是英国人,并且这个人不断的如此重复…………我们知道,「李鸿章」与「共和国」这两概念之间的岁月相隔40几年,这比「牛顿」与「科学家」两个概念之间岁月之差的110年少多了。若真实的牛顿并不是去世后「科共体」冠名的科学家,那么牛顿活着的时候真实的身份是什么呢?
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请注意,牛顿是搞金融的,而且搞了30年多年——「科共体」的教主是搞金融的。牛顿于1696年,经当时的英格兰财政大臣「查尔斯·蒙塔古」爵士推荐,来到英国皇家铸币局担任监督。到牛顿去世的1727年,牛顿前后在铸币局工作了三十多年,当了27年的铸币局局长。正是在这一期间,英国由银本位制转向了事实上的金本位制。
现代人就纳闷,为什么牛顿会反水,晚年专注于神学呢?其实在牛顿的意识形态里,根本就没有过「科学」这样的概念,所以牛顿不是背叛了科学,而是压根就是基督徒,没有“相信”过科学。这只是「科共体」捏造出来的假象而已。
伽利略活跃予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意大利,并恰巧是生活在首先使用复式记账法的佛罗伦萨(没有复式记账法,几乎不能有资本主义)。牛顿与英国的资产阶级「光荣革命」同时代,且不是现代人认为的科学家,而是从事金融工作多达30年的人。美国人爱因斯坦替代英国人牛顿成为“新科学偶像”时,为什么又恰好是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取代英国的「金本位制」时发生呢?这一切时间点上的吻合,仅仅只是巧合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