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涣散
最近事情比较多,加上不喜欢炒冷饭,所以就直接用一篇旧文回忽悠先生吧。忽悠网友认为小岗不是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真正原因是户籍制度,我们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探讨。先看看什么是三农问题,探讨一下三农的症状。
=======================================================================
论坛上各路神仙忙着给“三农问题”指点出路。就象一群医生,大家都忙不迭的给病人开药方。可病因到底是什么?没有弄清楚病因就乱开方子是要医死人的。那么三农问题的症结到底在那里?
先来谈谈三农问题的症状。农村的状况是“散”、“乱”;农民的状况是“穷”、“闲”;农业的状况是“低效”、“落后”。说农村的“散”,主要体现在土地使用上。在合作化完成之后,农村曾经兴起一阵土地整治的风气,将原来很多不成片的耕地连在了一起,而农户也搬迁聚居在一个地方,这实际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了农民对生活资料的消耗,同时也为机械化耕作打下了基础。而土地承包之后,原来成片的土地之间又起来了一条条沟壑,随着农民改换新居,农村土地的散的状况又出现了;关于农村的散,还体现在农作物的种植上,由于土地承包,各家种植意向并不完全相同,于是东边一块油菜地,西边一块小麦地;有的种药材,有的蔬菜.......,但这样对于土地、水源的消耗都比较大,而且并不便于作物的生长;说农村的散,另外也可以体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在集体解体之后,集体性的活动基本上没有了,如果有的话也是地下教会或者封建迷信才能组织得起来,农民一般的活动就变成了打麻将、打扑克牌赌博等等。由于农村的“散”,导致的农村另外一个症状,那就是“乱”:治安乱,小偷小摸的又多了;管理乱,宗族势力又冒了出来;农民乱,有传“福音”的,有信“主”的,有修庙的等等。
三农问题的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现在农民的主要问题就是收入低,也就是穷。估计很多人会将这个看成最主要的三农问题。农民之所以穷,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价格低,农民收入低是一个方面;以前各种税赋高,日常消费品价格高,随着石油涨价化肥价格猛涨,导致农民支出高,这是农民收入低的另外一个方面;农民收入低的本质原因却是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而随着中国对外完全开放农产品市场,这样的态势会更加明显,如果不切实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那么农村危险。那么要怎样增加农民收入呢?这一点上我赞同DAMMUS网友的按人发钱,国家根据户籍,给每个农民直接发钱,如果每人每月50元,1年就600元,就算中国有10亿农民,1年也就是6000亿。6000亿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从官老爷们嘴里的9000亿也就可以抠出来了。但这6000亿在社会上流动产生的社会价值恐怕会远远大于国家的付出。这里不展开说这个问题。接着说说农民的“闲”,并不是说农民偷懒不干活,而是说目前农村的状况造成了农民的“闲”,由于缺乏组织,大规模的水利项目是没有办法进行的,因此农民们就没有能力去主动改善耕作环境,还得靠天吃饭;这样,在农闲的时候,大家宁愿一起打打麻将,也不愿意集体组织起来修修沟渠,为来年做一些准备。既然少了这项大工程,那么农民显得闲散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农的另外一个大问题是农业。对于农业问题,由于不具有专业知识,所以我这里只算我自己瞎说。我记得很久以前我们好象提过什么四个现代化,其中一条就是农业现代化。那么我们现在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了吗?如果大家来审核当年提出的农业现代化目标,估计大家都会摇头。什么叫农业现代化?起码农业机械化应该普及了吧?但我们现在普及了吗?起码我们现在不用肩挑手抬去浇水灌地了吧?但我们现在实现了吗?我们的农业,其实现在还是延续农民们习惯了千年的耕作方式,对着黄历,按日子耕田下种子,然后就指望天老爷发慈悲了。我们的农业是低效的,低效主要是体现在土地利用率;资源消耗量。可能有人会反驳,我们的农民最会精耕细作了,我们单产很高,这点我承认,但农业消耗的资源和它创造出来的价值比,仍然是低效的。另外,说农业是落后的,主要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农业意识落后,现在大家一提农业,头脑里马上就想到耕田种地,马上想到的就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马上想到的是高梁大豆和小米。我们的农村有多少在进行无土栽培?大棚种植面积有多大?采用滴灌还是闷灌?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农业主管官员头脑里有多少?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农业是落后的。
上面谈了三农问题的症状,下面来说说我认为的病因。病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集体的解体,农村涣散,由于涣散,因而生出“乱”来;由于无法组织,所以无法“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效率低下;由于没有组织,农民各自为政,所以无法规模经营,所以农民穷;由于没有组织,所以无法整治土地,兴修水利,所以农民依然靠天吃饭,所以农民无法预期自己的收入;由于农业没有现代化,依然是传统农业,所以农业不能消化掉大量劳动力,所以农民闲,农民只能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于是城市多出了1亿农民工去和几千万下岗工人比谁更“贱”,于是城市的再就业又成了问题。所以才生出了那么多下岗职工的悲怆故事。
由于农村的解体,中断了农村的现代化进城,从而造就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个过程中得到好处的是谁呢?不是真正的中国自己的工业,而是中国的“外向型”制造企业,他们拥有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于是“中国制造”凭借其成本优势,占领了全球。买办们在“中国制造”推向全球的过程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中国现在成为了全球加工厂,为地球捧出了一个硕大的蛋糕,而留给自己的是三农问题和环境问题。在全球博弈中,中国做了大公无私的奉献者。
有人说农村出路在于工业化,有人说农村的出路在于集约化农业。无论是工业化还是集约化,这都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农村组织起来,都需要集体化。没有集体化,怎么来工业化?怎么来集约化?所以,如果农村的病根是涣散,那么解决办法就是集体化。而南街村、华西村证明了这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