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改革要争取机遇避免挑战
胡锦涛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究竟是什么?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内容公布,终于明确了,就是要废除小农生产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引导农民走集约型新道路,实际上是一场新时期的土地革命,意义十分重大,非常值得关注。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想,必须争取机遇避免挑战。
一、争取农村新改革的机遇
这次农村改革,有很好的历史背景。无论改革派怎样为小农经济改革吹牛拍马,也无法改变活生生的三农问题,无法掩盖小农经济的破产,所以,要寻找生路成为必然。但如何做才是生路,有个选择问题。
农村改革,说到底是生产方式改革。从现代历史角度讲,农村生产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小生产、小农经济,这个是邓式生产方式;还一种是大生产方式,大农业、集体化,这是毛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再一种是美国农场主式或以色列股份制大农业资本方式,那么这三种方式哪个正确呢,在笔者看来小农经济是最差的,其次是美国式,再次是以色列式,最好的是集体式。在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纠正邓式小农经济改革的改革都是进步的,因为机械化才是出路,小农经济妨碍机械化;又因为只有集体化才为机械化辅平道路。任何放弃重建集体所有制的改革,等于放弃了最佳方案。
任何对农村个体经济的改革都会遇到阻力,要想取得农村新土地革命的机遇必须得到农民的拥护,而这个拥护在目前是不大具备的。我在东北调查几个大队,问了两个问题,他们都说现在很不好,要改变。当我问第一个问题,说现在要你回到毛泽东时代搞生产队一样行不行时,结果有80%反对。那不干,为什么?他们说生产队那时候不自由。我现在想睡觉睡觉,想打麻将打麻将,穷点也认了。我提另外一个概念,就是美国、欧洲的概念,私有化、土地兼并嘛,你们都当工人,搞农业资本家,你们愿意不愿意?结果我没有想到几乎百分之百反对。你看农民的态度,既反对社会主义的集体化、机械化道路,也反对农场主西方的工业化道路,他就固守在中国传统经济、小农经济的思想里面,所以农民的思想教育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果不能改变农民的观念那是不行的。我在河南省农村调查时,提出过股份制农改问题(事实上己有农村这样做了),没想到相当多的农民(特别是在城市打工或以做生意为主业的人)是赞同的,因为每月他们可以拿工资,实现了许多屈服城市的农民的梦想。从这里可以看出,股份制农村改革受到的阻力会小一些,但这个股份制应该是股份平均制,而不是让地主重新出现。
农村土地改革如果实行平均股份,每个持股的农民都是股东,他们民主选举或雇佣管理者,倒是一种可行的新集体化道路,会成为一种历史的机遇,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
二、农村新改革要避免挑战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围绕土地问题的政治斗争(土地所有制)一直没有停止过。
西周以前的井田制,实际上是一种个人均田的个人土地所有制,普天之下莫为王土,实际上产权很明析,不谁土地买卖(进入市场),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变型的公有制。进入战国后,进入土地兼并的私有化时代(地主经济占主流)。西汉以后,对土地的使用是个体与地主并存,一直到新中国才结束。其间历代政治家都是在围绕扩大还是缩小地主经济问题上摇摆,一般来说,放纵地主的政治家都在地主强大后诱发农民起义导致政权的灭亡,然后新政权实行让步政策,约束地主经济,使政权延续下去,到了一定时候地主豪强重新坐大,导致政权灭亡,如此循环下去。
毛泽东领导的中共之所以能夺取政权和蒋介石之所以丧失政权,最主要的是对地主经济的态度,毛的打土豪分田地得人心也就得了天下,而蒋介石钟情地主为渊驱鱼,败退台湾岛上借石栖身。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搞了土地集体化运动,废止了土地个人所有制,建立了公有制人民公社。邓小平在农村的改革实际上是废除了土地公有制,恢复了土地个人所有制,为改革开放开了顺利的头。而当前的农村土地改革,是既废除个人所有制又拒绝公有制的私有化(新地主)经济,对中央的新农村改革,左右都不会满意,右派以为土地所有制还没有完全私有化,不满足土议地经营权的私有化,而左派会猛烈评论,认为是要在农村恢复地主经济和资本家经济,实际上左右二者都没看到其特殊性。问题在于,这次农村新土地革命,能否避免放纵的土地兼并的土地政策,能否避免重蹈中国王朝因土地兼并剧烈引发农民起义导致政权灭亡的覆辙,这就是所谓的农村新改革的挑战。
令笔者担心的是,因干部队伍的腐化堕落,即使中央的新土地革命的政策是对的,也兑现不了,在利益驱动下,贪官、奸商和无良文人会疯狂地吞食掉广大农民利益,为政权奠定足够的掘墓人,促成大革命的提前到来。所以,优先解决贪官、奸商和无良文人,是避免挑战的必由之路。
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