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评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政策
:自说自话 原创 2011/5/31 -6/18
内容标题
引子
分析对比与“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与合作发展定律
实践与合作发展定律
盘点发现
引子
一直埋头自己的事。主流媒体宣传主流:特色了,改革了,适应国情了,农村都起小洋楼了,农民买汽车拖拉机了吗,一切都进步得很快。也会看到爆农村问题的帖子,属个案型,不太当回事,因为当下不就是“爆料”经济吗,即便是事实,落后的方面总会存在的;并且也一直在说:改革中的问题,用深化改革来解决。
不久前,央视开始为纪念党建90周年加强了新时期党员模范事迹宣传,其中有一个先进事迹开始引人思考。说的是省委干部被派下基层领导一个村子改变面貌、坚持岗位、殉职的先进事迹。党员省委领导下基层、坚守基层解决问题、在岗殉职当然的好干部,值得称颂、宣传、学习。特别之处是事迹发生所在地:小岗村。这不是大名鼎鼎的“改开搞”“包产到户”第一村吗!一直很寡闻,只知道小岗村“包产到户”第一村,其它什么再也不知道了。这一次却是以问题村的方式出来了。对央视来说,真是“拔出萝卜带起泥!”,还是一大坨泥!最适合国情的“包产到户”农业制度发起者小岗村,到底怎么啦?既然小岗村有了问题,那由小岗村而引发的在全国农村推行“包产到户”、“解散人民公社”政策是不是在全国农村也带来问题呢?
又读到一个关于三农问题帖子,与以前看过的帖子不一样,是一个网友评论一个专家为政府就三农问题讲真话的帖子。涉及了点眼下全国数据,这专家是国内名校专做这方面研究的,得到了点全局的概念【1】。噢,说明农业问题已变得如此严峻。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耕地撂荒、2.5亿农民离乡务工、收入低下、村落破败、8700万留守老幼、分散个体小农经济正在遭到外国农业资本集团的重重挤压,食用油市场已被外国占有多半等等,这好像就是我所了解到三农问题了。“小岗村问题”与当前的三农问题会不会有联系?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离乡务工是导致所有其它诸方面问题的原因;其中,即使“收入低下”,农民们还是选择离乡务工,说明什么?甭问,一定是在家收入更低!也就是说,全国各行业中,农村农民的收入最低。造成这个最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率低,普遍的人力加畜力,大多数农户个体根本买不起农机,而且是在他们可见的有生之年也买不起;极少数在竞争中胜出的农户借着资本社会富者更富、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获取了政府资助、银行贷款、购买了农机;相形之下,其他弱势农户经过计算选择了出租自己的耕地给这些大户,外出务工;更有根本没有胜出户的乡村经过计算弃土离乡群体外出谋生。这就是最适合国情的“包产到户”政策,从82年开始执行到现在,引出的这样困局。
那么适合国情、能促进农业发展的“包产到户”好政策,为什么农民买不起农机呢?那位说了:“再促进增长的好政策,那毕竟是农业,那就长得那么快?农机那么贵,这你都不懂!”。
当初“人民公社”时可买得起呀!那位辩答:“现在也有大户买得起呀!”
多是靠政府补贴,并且那会造成两极分化、三农问题困局。那位再辩答:“补贴支持大户支持能人,符合“丛林法则”“优胜劣汰”经济规律,不补贴大户难道给小户不成?那样搞平均不利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公社体制就是因为没有竞争,所以才发展慢,不适合国情发展的需要了”。
看到了吧,死结。那位深辩:“哪里会死?可以开放农户土地抵押贷款,或是资本下乡规模开发撂荒地,或是干脆不管撂不撂荒,所性放眼国际市场直接进口‘土地’---彻底依赖进口粮食,总之,有的是招。现在所有工业化国家都有这么个过程,只比这剧烈,谁都躲不过去。中国在补课呢。说实在的,中国还限制了很多呢,要不然,招多了去了!”【25,26,27,28,29,30】
哈,都不能最终解决的根本问题:离乡农民的问题:收入低下,前途艰难,还赔上了自己手中的潜力股—土地!当然了,还有一招,被城市有尊严的接纳是一条路,但现在大城市实在太大,这大家都知道,小城市工作机会又少。
好了,这么一缕,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逼一步,每一步都有充足的道理,问题有些清楚了:这里的三农问题来到一个困局,一个“死结”,肯定源自“包产到户”政策。必须换个思路。既然“包产到户”导致了三农困局,那么随着“包产到户”解散的人民公社就值得研究了:如果坚持人民公社会有什么结果?会比现在好些呢还是坏些?公社真的“发展慢,不适合国情了”?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先从无任何倾向的“1+1= 2” 这样举世公认的最基本的数值分析入手,做一些单干、人民公社虚拟定量条件对比分析,再对处在“改开搞”的起点,1982年,时的单干、人民公社情况、背景做一些数据查阅了解,不料有了惊人的发现,现拿出来与左右大家分享。
对比分析与“蝴蝶效应”
虚拟定量对比分析支持农业合作集体的发展远远快于优于单干:在资金、机械化、水利、科技推广、采购与销售、管理成本、风险承受、劳动与社会保障、多种经营、规模经营与乡村现代化进程以及综合等诸多方面。
分析:假设80年代初公社解体前,一个1000户村庄,有10000亩耕地,生产粮食勉强能维持自给略有结余,生产力为人力畜力显然远落后于当时同时代机电化农业水平,不论其以集体或单干群形式,外部存在有同样的借贷源与购销源,无特别倾斜政策。(注:这属于当时的贫困村,因为没有一粒公粮上缴。)
(1)资金:正常年景,平均每户年可余100元除去下年的正常生产生活费用。
单干:每年一户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就是100元,后30年户平均可积累3000元。
集体:每年集体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是1000 x 100 = 10万元,后30年平均可积累300万元。
评:集体每年立即获得大于单干1000倍的可用资金10万元,相当于眼下的时髦“集资”、“私募”,并且不必每年增加收入。这就是说只要保持这样一个略有结余的年收入即可。
(2)机械化: 设上述村庄全部作业机械化需要
拖拉机25台,设时价5000元每台,共需12.5万元(当时大拖约8千,手扶约2千)
播种机25台,设时单价1000元,共需2.5万元
除草机25台,设时单价1000元,共需2.5万元
收割机25台,设时单价1000元,共需2.5万元
粗加工机,设时单价1000元,共需x万元
运输车辆,设时单价10000元,共需y万元
等等
每套: 1万9千元
以上分析中假设了每农忙季15天中用8个天作业,如种、管、收等,每付拖拉机具每天均作业50亩。
单干:年盈余100元,需用50年才只能买到一台拖拉机,没有配套机具,不能使用。
集体:年盈余10万元,一年就可买上列机械5套还余5千元;最多5年便可实现耕作机械化。
(3)水利:单干的分散小块地利益不易平衡不利于修渠通水,浇地作业成本高;集体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4)科技推广:集体培养农业技术员或较高薪聘专家在新技术推广与假技术识别上比单干户要合算、风险小。
(5)采购与销售:在农用生产资料的采购与农副产品的销售方面集体的量大,比单干有竞争优势。
(6)管理成本:单干用自己1/10的时间联系采购、销售、关注行情、了解农技、算账计划等等,那么,1000个单干户总体相当于100个管理时间,而对合作集体就比这少多了,当然,不是只有那个1/10的时间,因为1000户集体是同类的管理事项,多数情况是开会大伙商量,集思广益,用时间就是1/10管理时间,就算比单干要复杂些不易统一,乘10吧,也只是1个管理时间;再加上通常仅仅给领头人们多计那几个整人工,实在是超低管理成本。
(7)风险承受:损失1000元对单干意味着后10年白干,而对合作集体只少1%,没啥影响。
(8)劳动社会保障:集体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劳动社会保障,而单干只有靠自己,除了国家提供。
(9)多种经营、规模经营与乡村现代化进程:
单干:由于规模极小,资金积累极少,不能尽早机械化,忙时累个半死,不易多种经营,“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每次选择种植品种时像下赌注;每户各顾各,更谈不上乡村现代化进程。
集体:集体经济的规模就比单干大,容易使其规模变得更大;设上述农业机械每5套可解放劳动力18%,这部分人力可以先由集体外派劳务或外派包工程;而后或转而发展集体或集体控股企业、商业;农闲季节,拖拉机、运输车辆可用于运输。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合作集体的这些多种经营,使积累与收入向工人以致工商企业的水平过度,积累与收入的年增长率从农业勉强维持的每年2%-3%向中小企业10%-20%、甚至更高发展,形成逐年加速的增长,加快向工业与城镇转型,产生“1+1> 2” 的非常规、非线性增长效应;或称农业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蝴蝶效应”。
(10)宗合:
1000户村的单干结果:由于各户的劳力、农具、文化智力、家境、所分地块好坏、以及社会关系的不同必然存在,导致了少数户在竞争中胜出成为大户,多数户长期疲于奔命仍不得要领,勉强维持生计,甚至无法经营下去,直接离乡寻找较易的出路。不过,通常,也就是按照上述条件,这种胜出的程度不会造成巨大的差别,因为不会在较短的时期内产生改变体力劳动所需机械化的足够资金,除非特殊的社会关系、特殊的方式、特殊种植作物的选择、或者外出的特殊经历导致了一些户获得其启动财富的第一桶金。即使这些少数户获得了非常规的“第一桶金”,也只是使这些少数户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整体综合来讲,单干的1000户不会带来经济发展的奇迹,不会根本改变农村状况:现代水利不易、机电化靠自身遥遥无期等,除非政府支持。
1000户村的合作结果:核心是资金呈现成千百倍高速汇集,有点像当前所说的“集资”或“私募”;这些资金可大大提前农业的机电化,提前整体进入工、商、服多种经营阶段,以约十倍于百倍于单干的速度提前从较低收入低增速的农业行业进入到较高收入高增速的工、商、服等行业,呈现出“1+1> 2” 的经济加速发展现象。整体宗合来讲,合作的1000户可以产生“1+1> 2” 的经济加速发展奇迹的“蝴蝶效应”,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根本转变。短期看这个让“1+1>2的奇迹”的发生是需要条件的,长期看这是历史的必然。
“蝴蝶效应”与合作发展定律
“1+1> 2” 奇迹发生的条件:
让这个“1+1>2的奇迹”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首先,显然,基本的农业生产要能进行、有收成,就要有适当的土地;其次,要能保证每年的收成少受自然灾害、特别是为害千年的水患,旱灾;再次,要能够尽可能快的累积资金购买农机具。外部要求有农机具可供购买,有燃料可供使用。这就是农业实现机械化条件的最基本内容,不论单干,还是合作。前面已经分析得出合作比单干资金积累快成百上千倍,这里就列出有关合作的“奇迹”发生条件:
1) 农民自愿合伙。这是合作的第一原则。因为如果强制合伙,会导致1+1<2甚至<0(欠账、损失)
2) 好的带头人与集体民主公平管理。这是合作成功的第一原则。即,要有几个愿意为大家服务、不爱“占便宜”、办事民主公道的带头人;没有这样的带头人,合伙起来也会垮掉。领导经营才干是可以在干中学到的。
3) 国家恰当政策。提供“因地制宜”与“自愿”的
3.1组织与解散合作体政策、法规
3.2产业与生产指令加指导政策
3.3人员流动、异地务工与中小社创企业政策
3.4培养合作体带头人与派送有志知识青年到落后地区政策
这里所说的“因地制宜”是1指国家应进行农业耕地的规划布局,2指依此宏观规划指导进行农业合作、产业与生产、人员流动异地务工、中小企业布局等。
这里的3.1“组织与解散合作体”政策使合作体成为活的经济体;3.2“产业与生产指令加指导”政策使合作体成为即是国家农业战略保证体又是自主经营体,是产生合作体自身发展内在动力的关键政策;3.3“人员流动、就业、中小社创企业”政策是及时吸收、提升由于农业机械化解放出来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工商行业、加快合作体积累与收入的外在关键政策;而3.4“培养合作体带头人和派送有志知识青年到落后地区”政策可以增加合作体走向成功、减少自愿解体。
4) 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中国农业千年来都是“靠天吃饭”状况,受旱涝灾影响,没有水利设施、没有稳定(不被水冲走、非盐碱等)的农田,上述每年那微薄的农业收入就没有保障。所以,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稳定的基本保障,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还是整个国家的发展保障。
5) 能源供应充足。没有农业机械用油,买来农业机械也跑不起来。
6) 农机电装备供应充足(含农机用钢铁配额充足)。国家有了能提供农业所需的充足的各种农用机具电器产品。
7) 合作体办多种经营企业(是后置条件)。一定积累后,合作起飞“蝴蝶效应”的条件。
以上条件1、2是合作组织成立、发展的内在必须条件,后4个条件是使奇迹发生的外在必须条件,缺一不可,而其中条件4、5、6又是农业及其实现机械化的必备条件,不论单干还是合作。
注意,这里并没有涉及使用任何银行贷款、政府补贴之类。不过,如果在银行贷款、政府补贴上稍加倾斜,再加上“肥、种、密、保、管”等农技方面成果的应用,还会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机电化转型。
当然,上述7个条件要根据国家整体发展需要适时予以实施。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3个重要结论:
1.合作具有类现代经济的“规模”经营、长期“集资”的效果,也就远比单干有现代意义竞争力,不论什么行业。
2.农业经营体可以通过直接转入、或兼营其它任何行业获取较高的发展因为农业的经济效率或说收入是最低的。
3.合作发展定律:合作可以使当今处于没有完成机电化的农业发生类“蝴蝶效应”超常规快速发展。这个“蝴蝶效应”发生的初始扰动就是”变单干为合作”,其它外部条件基本不变。
说明:当今机电信息生物科技时代,任何一个仍处于没有完成机电化的国家和地区农业,采用多农户合作方式的发展可以产生一个远高于各户单干方式的类“蝴蝶效应”超常规速度,完成这一国家或地区向现代农业的过度。导致高速发展的合作体内部2个核心经济要素是资金与土地;外部关键因素是农业与其它行业间的经济效率差。现在任何一个仍处于没有完成机电化的国家和地区农业的经济效率一定低于其它行业。合作用这个高速高倍“私募”的资金,通过实现农业自身机电化或是直接转入其它行业的方式,大大提前了获取其它行业远高于农业的经济收益。这个效益差导致了类“蝴蝶效应”的发生。这个结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也就是说,这就成了可以重复的规律,也就是定律。
这里所说的农业是指生产主粮作物的农业。高收益作物、果蔬、养殖、畜牧、水产、林业等均被视为其它行业,因为它们的经济效率都远高于农业,生产主粮作物的农业。这个农业定义适用于全文。
这里所说的合作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多个个体经营者带着他们的生产资料、工具以约定方式组成的新经济体。合作体中的每个成员平等,是小型公有制。
反驳“人都是自私的,所以合作是空想,不可能成功。人民公社是这种空想的产物。”观点
自从1982年小岗村按手印事件以来,上述观点大为盛行。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上面的一切计算分析都只能是纸上的空谈。所以,予以澄清(简要)。上述观点在理论上不成立的关键点:
其实,尽管自私确是人的本性,但不是唯一本性,人还有智能的这个高级本性。现代经营管理强调:聪明的经营者通常尽可能“规模经营”、“做大做强”、“风险分担”。这些原则不仅公司适用对单个人也同样适用,因为都处于同样的经济竞争环境。也就是说,经济社会中一群人因为私心而单干,是没有智慧的表现;有智慧、会运用智慧的人会合伙(或合作)。也即,单干意味着愚蠢,合作代表着智慧,贫穷的时候由为如此。人总是在自身的发展中丢弃愚蠢变得智慧起来。所以,人的自私本性是不会阻碍合作的发生,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长期看这(合作)是历史的必然”。(参见文后【5】)
对于这些小农思想,毛主席高度重视,是这样说的“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下面的实际案例验证了上面的定律成立和反驳正确。
合作发展定律的实证例案:
“改开搞”30年后的今天,
现在已经有了条件3.2、3.3、4、5和大大提高了的条件6条件下,国家推行“包产到户”“解散人民公社”后30年后,看看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各种经济体都发生了什么,有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例,是实证例案、“例外”例案?:
证反(失败)案例:(即,所有6个条件具备的30年后,农业合作体没有实现农业机电化或大发展的案例)
没有发现这类案例。
反证案例(即,缺少了条件1、2的30年后,单干村没有实现农业机电化或大发展的案例)
(1)小岗村解散了合作,坚持单干,条件1、2没有了,尽管其它条件都在,上级还5次派去专职干部(条件3.4),其中最后一名专职干部累死在岗位上,没有发生奇迹即使上级拨来专款、众多单位捐款【34】。
(2)所有解散了合作、坚持单干的农业村镇,约4.3万-4.5万个乡镇,都没有发生奇迹,全国全部乡镇数约5.3万个,即使国家专款补贴农业、补贴农机、取消农业税。
这个结论是通过这样互联网、央视新闻、与人交谈几个途径得出的:
互联网:搜索词:像南街村一样富的单干村,花园一样的单干村,单干富裕村,单干至富村,单干村,单干。结果:没有发现。
收看央视新闻联播(注:如果存在“单干至富村”的话,这个台会最先报道并长期保存的):结果是没有看到有介绍那个农业村因为坚持单干,使得全村家家富足;反倒最近又是来个“拔起罗卜带出泥”,因“宣传党建90周年先进”又有报道出一个书记事迹时,带出了一个村子单干后,破败了,转而在书记的带领下搞集体经济,使全村变得像花园一样。就是下面的丹阳金桥村。
与人交谈:也没有发现,均被人笑成“脑残”,说“小孩都知道‘1根筷子和10根筷子的故事’!”
在爆料经济假料半假料遍地的大环境下,给政府“包产到户”政策添光的单干至富村一定会迫不及待地爆料以任何可能的形式,所以,以上搜索“没有”结果,就可以断言中国没有靠单干至富的村子。
正证成功案例:(即,所有6个条件具备的30年后,实现农业机电化的案例。坚持了集体经济是本质上的合作。)
(1)华西村坚持了集体经济,出现了超奇迹。
(2)南街村坚持了合作社,出现了超奇迹。
(3)滕头村坚持了集体经济,出现了超奇迹。
(4)蒋巷街村坚持了集体经济,出现了超奇迹。
(5)将军村坚持了合作社,出现了奇迹,虽不是超奇迹,但全村人每天只象征性的干2、3个小时活,环境优美,生活富足,悠哉游哉。
(6)兴十四村超奇迹早就出现了。
(7)河北周家庄,最后的人民公社,超奇迹。
(8)新乡刘庄超奇迹。
(9)大寨村奇迹早就出现了。
部分解散了合作后、又恢复核心要素资金合作的村镇,发生了奇迹:
(1) 丹阳金桥村,10年前恢复集体经济,出现了大发展。
(2) 温州帮乡亲间的“起会”互助融资使得温州人“小商品百货店”不仅做遍全国,还做遍世界每个角落;以及温州的炒房团,都是合作集资的产物。
实际上,目前,在全国已有8000—10000个高水平的农村集体经济,占到了全国当初的5.4万个公社总数约15%。无论是在东部沿海(山东省烟台市南山村),还是在西北边陲(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都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23】。尽管,其中会包括不少不是这里所说的主粮种植农业合作集体经济,但这些都是合作集体经济成功的最有力的证明案例。
这里所说的奇迹是指合作体区域的收入、生活环境等诸方面至少达到县级市水平。
“例外”案例:(即,缺少条件1、2的30年后,单干体实现了农业机电化或大发展的案例)
确有这样所谓“例外”案例。如,众多水果蔬菜养殖等由农转而来的高收入行业专业户、个体商户等等。
这些案例不属于本合作发展定律。主要是因为他们很多是直接或曲折地由农业转入高收入的果蔬种植、养殖、餐饮服务、商业等等行业带来的,实质上是一种产业、农业产业由市场驱动的再布局与配置的结果。如果坚持合作,那么参与这些再布局配置的就不是这些转行的单干户而是兼营多种经营的人民公社外派分支或代理经营体或劳务等,不会产生三农问题。
还有些“例外”是属于“特殊社会关系”、“特殊方式”、“特殊经历”等等不具有普遍意义的农转非而巨发的案例,它们属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或市场经济中的“赌场效应”,当然不应该作为本定律的案例。
所以,这些“例外”是加引号的,即,不是真正的例外。也即,上述合作发展定律没有例外案例。
公社的未来:
合作体带来高速发展并诸方面达到县级市水平。还会怎样变化?当遍地开花的农业合作体竞相发展时,发展很超前的合作体会辐射带动周边其它合作体并逐渐融合,再进而与周边城市融合。完成新型的城市化进程。即,
->再合作->多种经营合作(小比重农业“再单干”+大比重多种经营)->乡乡融合->城乡融合。。。。。。
这,实际上就是毛主席为全国农民绘制的蓝图。参见【2】《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7】《解散人民公社颠覆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12】
实践与合作发展定律
根据上述条件来看“改开搞”前30年的农业:毛主席带领那一代人围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个主要矛盾的解决,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基本工作起点,所完成的与上述条件相关的工作:
1..农业合作社工作。这正是前述的条件1。“组织起来”“人民公社好”—毛泽东。创造了“人民公社”,这个容农工商技党政军学一体化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在全国组成了5.4万个人民公社。(参见文后【6】《人民公社的解体过程》,【7】《解散人民公社颠覆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12】)
2.造就了公社各级组织的带头人(绝大部分是好)。这正是前述的条件2。“农业学大寨”—毛泽东。出现了很多成功的典型,如“大寨”、“林县”等众多先进集体。全国农村恰当地使用当时丰富的人力,避免了对大资金与工程机械的需要,平整、改良了大量土地、盐碱地等土壤,兴修小水利,水库水渠,根本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水利土壤条件,为今后的粮食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而这一切工作对于单干群体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想都不能想,不要说完成了。(参见文后【6】《人民公社的解体过程》,【12】)
3. 适合的当时国家政策。国家当时的实际政策侧重国防与重工业,相对稳定的农村人口政策稳定了农业劳动力,为完成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大修水库水渠提供了政策保障;社办企事业政策;送千万“知识青年”下乡政策。(【12】)
4农田改造兴修了水利。这正是完成了前述的条件4。“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泽东。国家、集体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控制了为患千年的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全国几大河流域,建了大小水库8万多座,是现在水库的95%以上;1949年勉强可水浇的地2.4亿亩,1978年7.3亿亩水浇地(2009年8.77亿亩),总耕地18亿亩,超40%耕地变成水浇地;农田改造多亿亩;确保了后30年农业丰收。(参见文后【8】《新中国水利大事记1949-1976》,【9,12,10】《新中国水利60年》,【13】8.77)
5开发了石油、电力。这正是前述的条件5。“工业学大庆”—毛泽东。国家用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建了石油、水电等能源工业,众多的大油田,1978年时原油产量由20万吨增为10595万吨,居世界第8【36】,支持着后30年农业机电化。(众所周知,发现克拉玛依、大庆、胜利等油田,原油从零到自给;水电、煤电大发展)
6奠定农业机电装备生产工业基础体系以及已开始了农田作业机械化(包括钢铁生产)。这正是前述条件6的主要部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毛泽东”。国家1978年钢产量3178万吨【36】,跃居世界第4,大力发展了农机,研发与制造,甚至被指为“农业机械化孤军深入”【11】,已形成生产能力:
农机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机引农具、农用汽车、渔业机动船
(单位:万千瓦、 万台、 万辆、 万架、 万部、 万艘)
1952年 18 —* —* —* —* —*
1980年 14746、 74.5、 187.4、 136.9、 13.47、 6.10;
1949-198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种植业机耕、机播、机收水平: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达到63%,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达到24.7%,机收面积占收获面积达到15%(见表3)。1980年农用动力中,人:畜(头):机(千瓦)的比例,从1965年的100:18:4.6变为100:16:47,畜力相对减少了11%,机力增加了10倍以上。但产能、适用配套机具品种远不能满足需求。(【11】《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论反思第3页》,【12】《毛时代已提出城乡差别问题的解决时间表并按计划逐步实现中》);
7开创了合作办企事业并取得了可喜进展。这正是前述条件7。全国公社大力发展了社办企事业。这正是人民公社发展产生“蝴蝶效应”的翅膀。从1950年到1977年农副产品及其加工贸易出口额合计1337.9亿元,占同期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901.2亿元的70.4%;(【2】《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7】《解散人民公社颠覆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12】)。特别选录1959年毛主席对社办企事业,这一现在看来能使公社发生“蝴蝶效应”的关键一翼,的潜在功效的当年一段精彩预期:
“由不完全的公社所有制走向完全的、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是一个把较穷的生产队提高到较富裕的生产队的生产水平的过程,又是一个扩大公社的积累,发展公社的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实现公社工业化和国家工业化的过程。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东西还不多,如社办企业、社办事业,由社支配的公积金、公益金等。虽然如此,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毛泽东:1959年2月在郑州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7】
总之,前30年毛主席用他超人感知、独到预见力带领那一代人一道选择了人民公社制度;制定了一整套利农、机械化政策,完成了艰巨的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开辟了一条可以产生经济奇迹、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全新道路;包括已经恰当地优先完成了产生“蝴蝶效应”奇迹的所需7个条件中的5个:组织起来,培养领导,农田水利,开发能源,社办企业;同时准备好钢铁、农机生产工业体系、大量农作业机械化以及大量平整了土地、治理盐碱地和改良土壤,使中国的粮食能够自给有余,1979年时有全国人够吃3年的余粮(【4】《从新中国历年粮食产量统计表说明什么?》,【12】,【14】,【16】)。
这些必不可少的艰难巨大的几乎从零开始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是为什么“人民公社”制度没能在前30年使农业完成从落后人力生产向机械化根本转变的原因。
同时,也就是说,只要接着在条件3国家政策做一些适时适当的调整、条件6农机电装备生产与开发上再努一把力,便可以使 “1+1> 2” 这样的经济奇迹出现了;农业现代化现在早就应该实现了,而且是高质量的没有现在三农问题的农业现代化。
特别提醒,上述分析表明,为这个奇迹的发生,农业整体不要求政府做财政补贴,唯一需要政府大力财政支持的是农业机电化装备开发与生产。
上述分析说明1982年时人民公社是会发生奇迹、正要发生奇迹、基本正确的制度,是不该解散的制度。
“改开搞”后30年,
公社解散了,奇迹的主体没有了,集体的积累消失了,奇迹的整体进程也就被夭折了。
根据上面的原理、条件来评判一些相关“改开搞”事件:
1. 对“小岗村”事件的处理是对的:自愿合作,也就自愿“包产到户”吗;但是,拿它做典型,全国推广、说事,说人民公社都如何如何,不是科学态度,是绝对错误的。因为,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政策必须用统计来研究、评判。从现在公布的数据看(参见【3,16,14,33,34】),单干并没有使粮食增产,解散人民公社是庄大冤案。
2. 强行要求全国的人民公社解散是错误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没有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也背离了共产党的政治传统(参见【4,6,15】)。正确的做法是以“自愿”“公平”“集体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制定人民公社法(地方法规)的基本核算级别与形式更改条款,依法更改人民公社内的核算级别,如包产到户,生产队核算,大队核算,或是公社核算。该法律中应有全体社员的充分讨论环节,上级调解、协助领导班子等环节。核算级别升级、降价改变均受法律保护。特别是要有由银行专门负责保管“包产到户”后集体每年应从各农户收到的集体积累以准备农机化的尽快实现。从历史角度看,1982年的强推“包产到户”“解散人民公社”不是改革,是倒退,严重推迟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改开搞”从一开始就出现致命错误!
3. 现在国内创造的农办企业生存经济环境大体正确、大体相近于条件3.2,尽管过多依赖于“开放”政策。
4. 80年代时计划经济体制开始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前面提到的前30年的建设成就,如全国粮食生产自给有余,工业生产体系,国防工业体系基本建立等等;就是说,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有了保障的总条件(小岗村、陕北等老少边地区的“吃不饱饭”的情况不应该影响这个总体判断,尽管应该尽快解决)。人们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日新产生的多种多样的社会需求,计划体制的一年一度需求测算、规划的弊端始显:行业间、农业各行业布局配置显出不够合理、调配机制不够灵活、及时,会制约尤其是社办中小企业的发展。该如何改进?
5. 现在的人员流动、就业、中小企业创业政策大体正确,这恰好是继续上述奇迹的条件3.3。
6. “开放”战略只是部分正确,加强了条件3.2。现在单干农业环境是无法拒绝“开放”诱惑的,三农问题就无法避免了。如果人民公社没有解散,“开放”战略应为国内经济发展战略服务,应该考虑到即将来临的农业起飞,为着有序地吸收部分由于人民公社农业的“蝴蝶效应”解放出来劳动力而兼顾打造“开放”,而不是完全一心只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承接别国的下游转移产业,一味着赚取外汇,导致大批农民弃土离乡,破坏了自身的农业。农业起飞了,也就不会有三农问题了,内需也会逐步提高。注意,人民公社解放出的劳动力可不是现在的盲流农民工,而是公社外派的劳务,家乡会随着集体积累的增加,越变越好。
7. 08年金融危机,沿海农民工回流本土,对中国农业是一个重大转机,如果国家大力补贴新型农业合作体和农业机电化产品大下乡,不仅很快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同时也大大培养了长期内需,楼市健康房价稳定在了较低水平(远比现在低!),减少了对外的依赖。使中国经济轻松转型成“消费为主”;同时转型成本远小于现在与未来。
单干了30年,没有奇迹发生。单干不会有奇迹发生。现在农业面临三种前途:
单干使农业生产主体又从零开始,重复着1949年以前几千年的过程:
单干(1952)->合作(1958)->再单干->极度分化(现在)->革命->再单干->再分化->再极度分化-……
或者转而变成现代主流工业社会过程:
合作->再单干->极度分化(现在)->换执政党->给大众小甜头->分化加大->再换执政党->再给大众点甜头->再扩大分化…
或者进入另一种新的过程:(真正的改革)
单干->合作->再单干(1982年)->极度分化(现在)->再合作->乡乡融合->城乡融合(毛主席的农业发展进程)
根据上述条件与原理来看“改开搞”30年后的当今农业,应该作出如何选择呢?怎样继续呢?
没有发生奇迹,也就是说仍然处于没有完成机电化状态。那么,合作发展定律—“合作可以给处于没有完成机电化的农业带来类“蝴蝶效应”的快速发展”仍然适用,即,仍是可以发生的过程。需要做的就是“唤醒”这个被中断了的进程。
现在已经有了条件3.2、3.3、4、5和大为提高了的条件6,只要好好促成条件1、2和7,即,促进合作体与其多种经营产生,和大力加强条件6就可以继续那个合作体“蝴蝶效应”奇迹的进程了。而国家政策,即,条件3.1、3.4,可以大大促进合作体的产生与成功。
总之,所有其它条件都仍在或加强了,只是缺少农业合作体,缺少农民,(农民都去沿海、城市了),缺少国家真正大力的农业机电化生产和推广政策以及启动扶持资金。只要做好这些工作,农业就会起飞了。而农业起飞了,中国就开始步入消费引导的工业国家发展模式了,而且是新型“高水准的中间极大两头极小”的全新型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当前重建新合作公社的可能性:
单干了30年,人心已经散了,还能再自愿聚起来吗?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了30年,还能有人出为大家服务吗?
答案是肯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早就在他们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认识到单干的诸多不可解决问题,对比过去,发现“原来合作就是比单干好!”。他们当中有一直坚持“合作”不动摇的,像前面提到的“将军村”等8千到1万个坚持下来的高水平农业集体经济村【23】;有后来又选择了集体办企业作为合作经济载体的,如“丹阳金桥村”;有采取核心要素合作的,如“温州帮”起会互助集资;更有很多很多的单干户们也都开始尝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等等【17,18,19,20,21,22,24】。
只要人们真正了解这次新的合作是为了做一个将会很快对他们生产生活带来共同根本转变、惠及他们自己子孙的自己共同的事情,就一定会汇集到一起。在完成这个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根本性飞跃的进程中,他们一定会再次合作起来,也一定会涌现出他们拥戴的带头人。特别指出,解散的人民公社各级带头人们大多是毛主席的好干部,他们对公社的感情,30年来的市场经济“摸爬滚打”中开拓的经营思路,一定能极大的推动新的农业合作化、现代化进程。
特别指出,合作定律中只要求每个农业合作户的经济能力是“自给略有结余”,可知:合作是专帮穷弱农户的,是上苍留下的(因为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毛主席为贫弱农户指明并开辟好的实实在在快速翻身之路,不是撞体彩大运。已经提前完成这个“农转非”的,当然不要求在此合作之列,不会“劫富济贫”,村里已经成功的大户、进城稳定户、移居海外户大可不用担心。当然,大户们愿意为家乡做贡献,那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现在其它高收入行业单干户、农业大户以及农业合作体在国际农业资本集团的重重挤压下,为转变不利局面避免破产,实际上只有扩大经营规模这一条路,别无选择。至于如何扩大,是合作、合股、融资、还是扩大合作等,这里不做讨论。只说明,合作体规模扩大的方式应该是自身扩大合作,或合作体间的合并或互助联盟。
看来,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人民政府推出“恰当、合理”的大力促进农业合作和农业机电化的成套政策。人民政府应该尽早从全体农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认真总结、正视“改开搞”以来的三农问题,实事求是,认识到那个“起点错误”,从“改开搞”起点的错误改起,不要再做那个加剧农村两极分化“马太效应”的帮凶,而应成为造福于全体农民乃致全国百姓的合作发展“蝴蝶效应”“初始扰动”及其整个过程的助推器,接续上那个真正历史意义的改革的伟大进程。政策制定好了,就等着观赏中华大地上宏大的群蝶竞舞壮丽美景吧。那将是一个永驻的、红红火火的夏天。
盘点发现
通过上面分析叙述,惊人地发现了:
1. 合作具有规模经营与长期集资效应,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论根据生产能力,还是从资本是生产力定义。
2. 合作发展的蝴蝶效应:人民公社可以存在一个超常规快速发展期。
3. 合作发展定律:人民公社的超常规快速发展是普遍可重复现象,只要条件满足。
4. 数值分析的正确引入,使合作化、人民公社道路得到数学支持,更加清晰、易懂、无懈可击、不可抗拒。
5. 毛主席的农业合作化道路、人民公社的设计,独具慧眼,远见超凡,符合合作发展的客观规律。
6. 人民公社基本上是成功的,为今后自身大发展准备好了绝大部分条件,是有光明前途的制度,按当时计划1985年左右就实现基本农业机械化了,如果加大努力并引入学习国外与自己创新多种实用配套农机具,1990年至迟1995年可实现较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如果没有人民公社,1980年前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多的农田水利设施,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农业基础。这个农业基础靠单干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7. 计划经济体制在前30年为人民公社大发展准备好了绝大部分条件,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人间奇迹,绝不是错误;如果没有计划经济体制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好的农田水利设施,不可能有如此快钢铁与农机工业发展及国防工业,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农业及农业机电化大发展的保障基础。
8. 改革的起始点,在农业上推广“包产到户”“解散人民公社”做法是错误的:政策产生方法错误—以偏代全,政策内容错误—认好为坏,政策推行方式错误—强行推广。
9. 改革所创造的“有控制、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环境对合作体的发展大体上值得肯定的,尽管尚有很多缺失。
10. 80年代时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日新产生的多种多样的社会需求,体制的一年一需求测算、计划的计划经济始显弊端:行业间、农业各行业布局配置显出不够合理、调配机制不够灵活、及时,除了上面,可有否其它改进?
11. 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向“消费型社会”转变、回稳楼市的一次低成本跃进机会,错失了。
12. 合作、人民公社是正义的、正确的、也是科学的,是三者的完美统一。因为她实惠于多数人,所以是正义的;因为她代表人从自私单干向智慧合作的历史进步,所以是正确的;因为她符合现代经营管理基本思想(规模经营,长期集资)、经得起数值推算,所以是科学的;达到了三者的统一。
13. “一刀切”不好,既不符合中共哲学,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没有尊重当事群众的意愿:包括任何形式主义,全国“割尾巴”,全国“包产到户”“解散人民公社”等。坚持合作、人民公社正确方向,应该考虑到群众是公社的主体和人的觉悟会有先后,加强教育的同时,在人民公社的法规(条例)中赋予公社自动变更核算级别的条款。条款以“自愿”“公平”“集体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制定,依法变更人民公社内的基本核算级别,如包产到户,生产队核算,大队核算,或是公社核算。该法规中应有“需经全体社员的充分讨论”环节,“上级调解、协助领导班子重组等”环节。基本核算级别升级、降级改变及其过程、方式均受法律保护。人民公社的体制框架通常应该保存,不应解散。特别要责成银行专门负责保管“包产到户”后集体每年应从各农户收取的集体积累以使农机化早日实现。因为人民公社是当地人民自己的事业,她须根据人民觉悟主动进行;人民终究会觉悟并主动升级核算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上级机关有责任制定各种经济人事政策促进其成长壮大。
14. 合作发展定律可以得出扩展推论。
还在四处奔波、没有找到“跃龙门”的“旁门左道”、相互竞争的单干农民朋友们:
不要忘了把“毛主席的农业合作化是农村通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最快捷径!”写在你们新合作体成立大会会场上哦!
后面的话
(待发)
好了,就先到这里。时间仓促,草草成文,如有误导,不是本意。
所有结论完全来自数值计算、资料分析与逻辑推理。
特别致谢各位网友前期工作,本文受益不浅。
参考资料相关连线
【1】雪文《彭真怀的“真话”是加速死亡的偏方》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1/212011.html
【2】龚云《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5/234486.html
【3】探险勇者《从新中国历年粮食产量统计表说明?》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5/237752.html
【4】雪文《北京乡村集体经济体制的消亡过程及再生》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5/236991.html
【5】雨村醉汉《共产主义通俗读物系列(一)》
【6】窦娥当《人民公社的解题过程》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4/230718.html
【7】《解散人民公社颠覆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5/236238.html
【8】愚笨到底《新中国水利大事记1949-1976》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812/62956.html
【9】刘大娘《中央一号文件读后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2/36/36/4_1.html
【10】钱正英《新中国水利60年》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102/212954.html
【11】考试吧《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论反思》http://www.exam8.com/lunwen/jingjixue/hangye/200811/1272829_5.html
【12】鞠世环《毛时代已提出城乡差别问题的解决时间表并按计划逐步实现中》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12/199764.html
【13】人民网《盛世治水新跨越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水利发展综述》http://news.sohu.com/20090920/n266859749.shtml
【14】李昌平《李昌平:粮食安全与农业制度》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3/221180.html
【15】张文茂《人民公社是被与洗澡水一起泼出去的幼儿》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12/203105.htm
【16】大道至真《真实数据:83年后的包产到户对全国粮食增长率贡献率为零》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1/207772.html
【17】chenyafang《人民公社快回来了----上海新农村合作社调查》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2/213726.html
【18】陈秀枝《从二O一O年回顾来谈合作社的影响力》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3/220437.html
【19】魏一平、黄宇 《村干部13年坚持乡村自治试验》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3/221963.html
【20】陈小玮《马永红的城乡互助试验田》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4/228360.html
【21】朱先春 赵经平《一个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之路》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4/229884.html
【22】朱先春 宋修伟《聚合农民的主体力量--浙江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4/229863.html
【23】彭海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前景》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12/202493.html
【24】吉家钦《扶贫策略之一:支持村庄之间自发的合作》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12/201548.html
【25】弗弘索·邬达《小农农业面临挑战》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4/230343.html
【26】刘元琪《新自由主义祸害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旧文)》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5/233640.html
【27】《一比吓一跳:如果计工分,现在农民一个工大约多少钱?(更新版)》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08/171763.html
【28】张文茂《城乡关系的裂变其实是90年代以来发生的事》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12/202869.html
【29】行之《一个资本下乡案例的分析与由此引发的思考》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2/215253.html
【30】执着的骆驼《当代农村为何众口一致谴责“包产到户”》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5/235969.html
【31】苏两拐《败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失败》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6/238842.html
【32】李克勤《1959毛主席社队企业的神奇预言的实现》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104/224605.html
【33】《三自一包》http://baike.baidu.com/view/1965029.htm
【34】刘大娘《小岗村分田单干解决了吃饭问题,是弥天大谎》http://www.maoflag.net/html/bbs.html
【35】文言《33年前的工资是现在的13倍》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1/210946.html
【36】我要高飞《毛泽东时代中国在世界排行第几?》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2/34/27/8_1.html
【37】郭道晖《四千老干部民主评议党史》http://news.qq.com/a/20100517/002189.htm
【38】孙景泽《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迷》http://oushi1937.blog.163.com/blog/static/105398133201123023452821/
【39】春天惊雷《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饿死人在二十万之内》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1/211779.html
【40】张宏志《还清白于毛泽东》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0812/62259.html
【41】黎阳《如何看毛泽东时代》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2/29412.html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利永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