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马英九出大麻烦,两岸远未海阔天空
此刻台湾政局的变化,民进党政府只是待收拾的残局,最近爆发的外交弊案,几个高官上下其手,台币10亿元就无影无踪,即是这些残局的一部分;而相对的,则是马英九还没有就任,单单在人事上,就搞得鸡飞狗跳,他的声望也跌到只有52%,比他当选的得票率还低。难怪马英九的思想、判断、能力这些问题遂告浮上台面。已有人铁口直断说,如果马英九不知反省,搞不好就会在众叛亲离下,成为台湾第一个「一任总统」!
马英九飘忽 皆因无核心价值
首先就马英九的思想而论,由他从「终极统一论」摇摆到「台独选项论」,再到「不统,不独,不武论」,人们已可看出他其实并无所谓的「核心价值」,而只是随情势而机动调整。而在北京方面,则长期存在着一种思考盲点,那就是认为国民党的外省人都必然反独,也正基于这样的盲点,遂对马英九的变来变去,一厢情愿的认为是「选举语言」而仍对马深信不疑。殊不知这其实只是一种不怎么美丽的误会!
而国民党内对马英九开始起疑,乃是在他当选之后。马英九这次参加大选,整个泛蓝阵营展现了10余年来从未曾有的空前大团结,这可说是一次反独大团结。讵料马英九当选后开始他的所谓「请益之旅」,却似乎对支持他的蓝营人物刻意保持距离,反而是对绿色人物特别努力去争取。接着他全力坚持主导的人事陆续出炉,好多名绿色人物都出任高官,特别是曾在陈水扁第一任时当过国安咨询委员,后来又当过台联立委的赖幸媛出掌陆委会最让人侧目,于是一场轩然大波由此而起。
赖幸媛近年来串走于蓝绿橘每个阵营,反对者视之为投机政客,只要有官做,立场可变来变去,这种说法可能对,但其实并不是重点。这场风波出现后,马阵营最先说她是李登辉推荐的人选,又说用这个绿色背景的人物,是要争取没有投他票的500余万人的支持,扩大社会基础,并为太热的「中国热」煞车。由于这两种说词都破绽太大,后来马赖两人都只在两人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立场相同上做辩护。但无论马赖的说法如何变来变去,都不但止不住反对声浪,反而愈演愈烈。演变到现在,乃是企业大老郭台铭、曹兴诚都公开反对;更严重的乃是大陆台商也发起签署公开信,公开信起头就用「敬爱的全民总统马英九」,信中又重话批评马英九和陈水扁相同皆为「政客」,这些联署者泰半为大选时不惜花钱买机票回台挺马的人士,这些人起而反马反赖,其严重性可知。
马英九未就职 4问题已浮现
综合马赖这边变来变去的说词,如果抛开表面的拉扯而直观问题的核心,我们至少已可看出马政权虽然尚未就职,但这个政权的问题却已开始出现:
其一,乃是国民党由于欠缺思想及愿景,对两岸问题从未有过自己确切的主张,连萧所谓的「双赢」原来应当可以发展出更好的一套架构,但也因国民党本身不努力,遂只停留在口号阶段。而这种现象在国民党外省官僚中最为严重,他们在骨子里有不明言的优越感,但又因此对所谓的「台湾人」充满恐惧感,而他们认为的「台湾人」,即是民进党台独论述下的「台湾人」,马政权的核心就清一色的都是这种人。尽管他们已赢了200多万票,但这并不能抚平他们的恐惧感,这乃是马当选后与蓝营台湾人保持距离,却对绿营台湾人表示亲切的主因。也正因他们有这种恐惧,遂给了在台湾政治上早已泡沫化的台联「借壳上市」的契机。意思是说将来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是否「卖台」,要由前台联来背书。除此之外,用一个后辈的人物出掌陆委会,也有蓄意贬低「海基」「海协」层次之意,藉以压掉连战路线长期以来所造成的气势。国民党内担心这样的人事安排会蛀蚀掉国民党,而使李登辉有了在国民党内见缝插针的机会,这种顾虑并非全无道理。
其二,本人早已指出,马英九的风格其实并非领导人,而更像是个明星。明星并不介意已经对他鼓过掌的人,而更在意那些还没有鼓掌的人,这乃是台湾独特的「全民总统」这种秘思的起源之一。马团队在风波乍现时表示用赖是顾虑没投他票的500多万人的反应,这话乍听有理,但一细想,那投他票的700多万人呢?马英九以国民党提名候选人的身分参选,在国民党大团结下赢得胜利,当选后却不遵循政党政治的常规而用人做事,却企图跳过政党政治而做全民总统,难怪国民党内已有激烈者主张那马英九干脆勇敢一点宣布要做全民总统而退出国民党好了。马英九当选迄今,他和国民党的关系日益紧张,这都预卜了马政府将来的问题。
其三,马赖最近一再辩护他们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上一致。对此,郭台铭倒是做好的批评。郭台铭说「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人人皆可说,但它本意乃是两情相悦者海誓山盟的话语,绝不意味着任何人说这种话就代表了两情相悦。例如当胡连相会,两人说「九二共识」,双方都不会怀疑;胡萧会说这句话,两人也不会怀疑。而今你马英九说这句话的诚意都尚待考验,一个前台联急独派改口也说「九二共识」,谁又敢相信呢?马英九政府在更基本的「教育去中国化」,外交上的「挟美日以制中」都还有待观察,只说「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其四,目前马为了挺赖已骑虎难下。在马团队的盘算下只要硬挺到底,而且又能让包机直航及陆客观光等问题不被延宕,他们和北京的第一轮摊牌即可大胜,将来即可在两岸问题上取得主导权。马会为了一个赖而不顾台湾内部的反对及台商的反弹,他们其实是有盘算的;如果两岸遭延宕,即把责任推给北京的「小气」。这也就是说赖的人事纠纷,其实并非台湾内部事务,而是两岸未来各种摊牌的第一次,它的影响将极为巨大。
目前赖的纠纷尚未落幕,由于连战角色已被边缘化,两岸其实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认为马英九当选,两岸从此就海阔天空的人,可能过分的乐观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