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比荣誉更珍贵
——林强访谈录
《南方周末》记者 陈敏
原文地址:http://vip.bokee.com/20080530543205.html
本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上书四川省委宣传部及2008奥运火炬传递四川组委会,请求转让其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本报记者闻讯,就此专访了林强先生。
南方周末:做火炬手和观摩北京奥运会是很高的荣誉,而你居然要求转让自己的这些荣誉,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事件。你这个举动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林强:主要基于我现在的心情。我现在的心情很沉重。
南方周末:为什么这么沉重?
林强:因为大地震。那么多学校倒塌,那么多孩子无辜牺牲,我想只要有一点点良知的人,都会受不了的。何况我是一个教育行政官员。
南方周末:也就是说,作为教育行政官员,你认为自己负有特别的责任?
林强:当然。学校倒塌是一个社会事件,全社会都有责任。但是教育系统的责任最大。我作为一个教育行政官员,应该有一份负罪感。
南方周末:你的这种感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林强:从我目睹悲剧现场的那一刻开始。
南方周末: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林强:我可能是四川第一个直抵重灾区的教育行政官员。13号上午我接到命令,把海南来的一支专业救援队安全送往北川。到了设在北川中学的救援指挥部,已是14号凌晨5点多。救援队马上投入战斗,我插不上什么手,就带着摄像机走到县城去。那时指挥部到县城的交通还没有恢复,大型机械进不去,救援队伍主要集中在北川中学。我想一个人去看看县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南方周末:你看到的最震撼的场景是什么?
林强:我看到一个家长在痛哭。一座五层楼塌了,把孩子压在下面爬不出来,又没有救援队,家长看着自己孩子的生机一点点地流失,但完全无法可想。我赶到的前四个小时,孩子就在家长眼皮底下去世。家长一直哭,一直喃喃地说那是我娃娃,我娃娃成绩多好多好。
南方周末:这样的场景,你到现场之前有过心理准备吗?
林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准备。心里特别难受。
南方周末:当时你直接的反应是什么?
林强:我马上把我身上所有的钱——那天走得急,钱带的也不多,就一两千块钱——我全部掏出来塞给她,她不要,说娃娃都死了,还要钱干什么。旁边的人把钱接过去帮他塞到口袋里。我也知道这钱对她没有意义,但我就这一个安慰方式,我当时没有别的办法。
南方周末:实际上只是反映你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本能。
林强:对。是一种自我救赎。我当时特别自责。作为教育行政官员,我固然没有直接责任,但在良心上,我对不起那个学生,对不起那个家长。
南方周末:你也可以不这样自责,毕竟,这是八级地震,你可以把原因都归为不可抗力啊。比如四川教育部门就刚刚宣布校舍倒塌五大原因。一是地震超过预计强度。二是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三是学生集中的教室和走廊属于薄弱环节。四是校舍陈旧落后。五是学校建筑在抗震方面有设计上的先天缺陷。总之主要是天灾造成的,这么一来,自然就无须问责了。
林强:当然有天灾因素,但天灾并不必然导致悲剧,把悲剧推诿于天灾,在道德上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南方周末:具体到你看到的那个场景而言,到底是天灾还是悲剧呢?
林强:我认为主要是悲剧。因为那个学生并不是非死不可,他所在的那个学校,并不是非倒塌不可。我拍了一个学校,离北川中学也就七八百米的距离,根本就没有倒,一个人都没有死,就伤了三个。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壤之别?
林强:原因很简单。那个没倒的学校是中科院捐建的一个希望小学。有捐赠人的监督,质量就有保证。倒塌的学校,大多数应该说不存在这样的监督机制,质量也就没办法保证。
南方周末:这就是说,不完全是天灾杀人。缺乏监督的体制惯性,放大了天灾的杀人效应。
林强:天灾人祸总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我原来在理论上并不是不清楚,但原来想象的后果,最多也就是一些经济上的损失罢了,很少跟生命上的悲剧联系。这次亲眼见到这么惨烈的生命悲剧,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也决不过分。这对我的心灵冲击,实在太大了。就从这一刻起,我容不得任何对生命悲剧的推诿。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我们还要官官相护,还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就太无耻了。那我们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做一个教育工了。
南方周末:所以你要请求转让你的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
林强:对。从一定意义上说,我是个罪人,我应该向那些冤死的孩子,向他们的亲人,向社会负荆请罪,应该向他们下跪,而不应该披上荣誉的长袍。但是我没有别的办法赎罪,只好用转让火炬手来自我救赎。
南方周末:你的请求会得到批准吗?
林强: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我希望我的这个小小愿望能够得到尊重。而且我不只是要转让自己的资格,我更希望张艺谋先生能够体察大地震造成的特殊的社会氛围,体察大地震对国民心理的巨大震撼,对他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做出相应调整。
南方周末:你认为主要应该朝哪个方向调整?
林强:奥运会开幕式应该隆重,但更应该素朴,更应该庄严,更应该体现我们民族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一个没有悲悯元素的奥运会开幕式是很难 想象的。当然不止是开幕式,北京奥运会的整个基调,现在都需要调整。我们伤痛,但我们坚忍不拔,这应该是调整的主要方向。
南方周末:这个创意很好。但是怎么落实呢?
林强:就从火炬手人选的调整开始。把担任火炬手和观摩奥运会开幕式的机会,尽可能让给抗震救灾的英雄代表,死难者亲属以及灾区人民代表,这更能彰显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让奥运火炬传递成为心灵和生命的接力。
南方周末:你的思考极具价值。但这种思考在教育界有代表性吗?
林强:实话实说,没多少代表性,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南方周末:我听到的一个声音或许可以佐证你的判断。这个声音是说,过去一些人总骂中国教育这不好那不好,但现在他们可以闭嘴了。这次大地震中,中国教育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成绩单,很多老师舍己救人,为保护自己的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很多孩子也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自己的同伴,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说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没有做错什么。
林强:这个声音在教育行政系统确实比较突出,但它的突出恰恰说明我们的教育行政系统问题很大。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从人道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 案。那些老师确实伟大英勇,那些孩子确实伟大英勇,但伟大英勇并不一定要用送死来表现。如果我们做教育行政的都尽职尽责,让腐败在教育领域没有多少空子可 钻,我们的校舍就不难跟我在北川看到的那所希望小学一样坚固,那些老师、那些孩子就不会白白送死,现在已经发生的那么多的生命悲剧就可以尽量避免。最应该 得到保护的人反而得不到保护,反而夭折了,这是我们做教育行政工作的耻辱。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忏悔,而不能用英雄的生命悲剧来为我们自己推卸责任,来给我们自己贴金。
南方周末:我注意到你特别强调“悲悯”两个字。
林强:我这么强调悲悯,是因为教育系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缺乏悲悯。
南方周末:这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表现?
林强: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积极对校舍倒塌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还没有积极对悲剧责任主动调查取证,更没有积极对死难者家属道歉;所有这些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和措施在我们的心目中份量并不重,这都是具体表现。
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正含着眼泪,没日没夜地在倒塌学校的废墟中寻找建筑材料,作为以后评估的依据。他们不单是为了让自己死去的孩子在天堂得到安息, 更是为了以后千千万万的孩子不再遭遇这样的悲剧。作为教育工,作为人民的公务员,我们本来应该在歉疚的前提下感激他们的这种行为,我们不但要尊重他们,而且要用全力支持他们的行动。但现在教育系统很少人愿意这么想,很少人愿意这么做。当然大家现在都很忙,要安排灾区考生高考,要塑造抗灾模范,要统计物质损失,要规划灾后重建。这些工作确实都非常必要,大家为这些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完全可以理解。但无论怎么忙都不能忽视,孩子们的亡灵需要一个说法,家长和整个社会期待一个说法。如果发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我们却一点反思都没有,一个说法都没有;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名誉和前程看得比孩子们的生命更重要,这样下去,怎么可能有心灵的提升和机制的重建?又怎么可能永绝后患?
林强简历:
林强,四川资中人。1973年入伍,1987年转业到四川省教育厅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现为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据中央媒体介绍,到地方工作后,林强20年如一日,始终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贫困山区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3月 以来,他先后12次徒步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深入到被称为麻风村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帮助村里解决了办学、修路、用电等大量实际问题,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2007年,中组部、人事部、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务院军转办等五部门联合授予林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中宣部等三部门授予林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称号,中共四川省委授予林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胡锦涛总书记并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干部向林强同志学习。
(来源:南方周末,2008-5-29)
豆腐渣校舍压死学生 官方调查远落后于民间期待
(2008-05-31)
联合早报导读
● 叶鹏飞(北京特派员)
中国官方对于四川汶川大地震大量学校倒塌的调查至今远落后于民间的期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昨晚的报道只强调灾区学生如何被安置就学。
据中国政府网昨天消息,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要求,对灾区损毁校舍建筑的搜证是“为灾后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要求仅指出:“发现建筑设计和施工确属存在违法问题的,要依法查处”,而且是“由各有关地区政府负责落实”。
四川省教育厅日前向教育部提交震区倒塌校舍的初步调查和评估结果,把倒塌原因归咎于地震超过预计强度、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学生疏散困难、校舍建筑陈旧落后、校舍建筑抗震设计有先天性缺陷等。
然而,社会基层对于当局至今还没有正式交代豆腐渣学校真相的不满越来越大。
拥有“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被中共四川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点名要干部向其学习的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在最新出版的《南方周末》专访里评论校舍倒塌现象时说:“当然有天灾因素,但天灾并不必然导致悲剧,把悲剧推诿于天灾,在道德上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林强批评,当局至今还没有积极对校舍倒塌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对悲剧责任调查取证,也没有对死难者家属道歉。他说:“如果发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我们却一点反思都没有,一个说法都没有;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名誉和前程看的比孩子们的生命更重要,这样下去,怎么可能有心灵的提升和机制的重建?又怎么可能永绝后患?”
出于一个教育行政官员的“负罪感”,林强在5月23日上书要求转让他奥运火炬手和观摩北京奥运会的资格。
对于大量校舍倒塌,林强形容“天灾人祸总是相辅相成的”。他尖锐地指出:“如果生命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我们还要官官相护,还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就太无耻了。我们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做一个教育工了。”
至于他的思考在中国教育界有多少代表性,林强承认:“没多少代表性,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前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重复说,中国国家领导人已经注意到学校倒塌问题。
他说:“在灾区某些地方已经对倒塌的学校开始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处理,就是前面我反复表态的,肯定毫不含糊,毫不手软。”
新一期《南方周末》则引述在四川都江堰现场勘察的建设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教授陈保胜说:“聚源中学在选址、建筑的构造、建筑结构体系、施工和材料肯定是有问题的。”
报道形容这是豆腐渣学校调查“终于首次有了官方权威专家明确认定”。
聚源中学两栋教学楼在5月12日的地震中倒塌,造成278名师生死亡,11人失踪。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现场视察时还向挖掘出来的遗体三鞠躬致哀。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5月22日通报说,截至5月21日下午4点,全省师生有6581人死亡,8810人受伤,1274人失踪,1107人被埋,四川受灾学校达1万3451所。
对比公立学校校舍倒塌的普遍现象,由民间集资督办兴建的学校却在大地震中屹立不倒。
同期《南方周末》报道,香港慈善团体“苗圃行动”在四川所建的61所学校,以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四川捐助的169所希望工程小学都没有倒塌,也没有师生死亡,其中中科院希望小学与北川中学仅一墙之隔。
有报道称,北川中学估计师生死亡上千人,但是至今仍没有官方统计。《重庆晨报》5月29日报道,北川中学高二8班全班53名同学,因为51人失踪或遇难,1人重伤而取消了班号。
四川省政府派两个学校垮塌调查组
(2008-05-30)
早报导读
● 张晓中(重庆特派员)
针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教学楼垮塌造成几千名学生丧生,四川省已经由一名省级领导牵头,专门调查给震垮的教学楼。
四川省已经向灾区派出两个学校垮塌调查组,分别前往都江堰、什邡、绵竹和平武。成员包括省级官员、建设厅和教育厅的官员。四川省教育厅近日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对所有垮塌房屋进行调查,重点是“学校的垮塌和损坏”。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昨天也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在灾区某些地方已经对倒塌的学校开始调查,怀疑有建筑质量问题的,也在取样。
他强调,国家领导人已经注意到有关问题,而且有明确的指示。当局对调查结果的处理将“肯定毫不含糊,毫不手软”。
大量校舍垮塌导致成千上万名学生伤亡,是5月12日大地震中最令人心痛的一幕。许多悲痛的家长要求政府对此给予一个解释。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提供的数字,到5月26日,在汶川大地震中死亡的学生为4737人,受伤1万6000人,占全四川6万8516死亡人口的7%。
灾区大面积校舍垮塌已经引起中央和四川省高度重视。四川省建设厅日前公布了一份有关大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垮塌情况的专项分析报告。报告认为,导致大面积校舍垮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建筑防震标准低,二是地震烈度太大,三是部分建设设计结构不合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对震区垮塌学校所做调查得出的结论,造成这次巨大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建设事权下放,财权上收。
上个世纪末,中国农村中小学建设由乡镇自筹资金,建成一批“三无”(无规范设计、无规范施工监理、无规范施工验收)的校舍。
这次垮塌的校舍中,相当一部分是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位于都江堰的聚源中学这次有两栋教学楼垮塌,造成几百名学生丧生。这两栋教学楼分别建于1988年和1992年。
2001年至2005年,中国启动校舍二期危楼改造工程,此后,2006年至2007年,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启动了新一轮校舍危房改造工程。但是“有些校舍未按现行规范进行加固”,最终在这次大地震中酿成惨剧。
这次新加坡派出救援队进行抢救工作的什邡,就是一个典型的地区。在这次15所垮塌最为严重的学校中,什邡地区就占了6所。
四川省纪委副书记任俊年说:“如果垮塌学校确实是豆腐渣工程且发现有党政机关领导或工作人员涉入其中,省纪委一定会立即展开调查。”
在谈到灾区灾后重建,特别是中小学教室和校舍的重建问题时,他严肃地说,重建工作不但会在审计部门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省纪委也会高度关注,一旦发现有违规违纪情况一定坚决查处:“我们会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建起震不倒的学校!”
《联合早报》
灾区倒塌教学楼引发质疑有关部门承诺彻查
周雪松
2008年05月30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有关“脆弱教学楼”的质疑之声不断。记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审计部门已开始调查校舍倒塌情况。
在四川省人民政府举行的第16次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纪委副书记任俊年透露,目前已经安排审计部门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党员干部在这方面有腐败,搞了豆腐渣工程,不管涉及什么人都将一查到底。”
长期从事建筑抗震方面研究的专家、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钱稼茹对汶川地震中教学楼倒塌情况十分关注:“为什么边上的建筑不塌,偏偏这些建筑倒塌了?”他说,按照有关规定,四川省内建筑抗震标准是按照7度设计的。“如果完全按照这个标准设计、施工和建设,楼房遭遇8度地震一般不会倒,即使达到9度的烈度,也不一定倒。”另据了解,建设部专家已认定倒塌的聚源中学为问题建筑。
北川中学在地震中曾有千名学生被埋,死伤惨重,许多网友质疑北川中学存在建筑质量问题。绵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何原因”。目前,绵阳市已将北川中学完全封存,并将对倒塌原因进行详细调查。
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造成127名小学生不幸遇难。目前已有工作组进驻学校调查建筑质量。
什邡市在此次地震中共有40余所中小学校垮塌,什邡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文光斗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造成学校房屋倒塌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原因是,什邡的众多学校执行的是1979年的抗震标准,抗震等级较低,根本不能抵抗8级的强地震;另外一个原因是教室是大跨度、高空间、窗户多的建筑体,容易垮塌。文光斗同时透露,目前,建设部门已经对所有垮塌学校的水泥、钢筋等提取了样品,日后可查验其标号是否符合施工设计图的标准。
5月30日,四川禾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在对什邡市洛水中学教学楼的建筑构件等提取样品,并标注日期和地址等信息。以备日后查验其标号是否符合施工设计图的标准。中新社发 张晓理 摄
最该被遏制的:建筑商的转包逻辑
在建筑行业有个说法:金桥,银路,铜厂房,废铁住宅,而学校则是废铁不如。
按照规范的做法,一个工程只有总包和分包两层关系。总承包商从甲方拿到项目后分包出去,分包一般是技术分包和劳务分包。技术分包包括幕墙、消防、装修、机电等方面;而劳务分包,一般是包人工,带队伍建。据马先生说,技术分包,总包方收5%~8%管理费,而劳务分包一般是定额的。总包方面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施工、资料等一套班子;分包方面也有一套班子。马先生说:“一般这样的两级管理,质量是有保障的。”但是,“现在,四包、五包的都有,经过四五包,剥了这么多层皮,建筑质量能好么?不好是正常的,好才是不正常的。”
建筑行业是和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行业。一些拿下建筑工程的企业,其实并没有能力去建,所以抽走工程款的8%~10%后就转包出去;二包有时候也不愿意做,或者觉得利润低,就拿走5%后再次转包出去;如果连续几次,最后到四包、五包手中,总造价往往只有原价70%。这时候还需要有利润,那利润从哪里来呢?只能是偷工减料。马先生说:“在我们看来,住宅本来就是‘废铁’,利润很低,如果是学校,那利润就更低了。比如20万元建一个小学,其实这个造价是很低的,哪怕其中有一点贪腐,就一定会有质量问题。”
那建筑方是如何偷工减料的呢?马先生说,首先是钢材,其次是水泥。
比如去年到今年,钢材价格涨了一倍多,从每吨不到3000元涨到6000多元。建筑成本大大增加,但很多项目都是定额——不管建材价格上涨多少,建筑总价一定。马先生说:“我们一般是按照招标前一个月的价格进行成本核算的,但是一个工程往往需要半年、一年,这中间建筑成本往往上涨了很多,这几年这种现象尤其明显。那我们建筑商怎么办?我们不可能倒贴钱吧,那就只能减少用材,钢筋就是大头。所以,你看那些出事的房子、桥,都是钢筋少,或者钢筋不合标准。”事实上,在汶川大地震中倒塌的学校,从现场看,几乎看不见钢筋,全是水泥和砖块。
再说水泥。马先生说,水泥和石子搅拌后才是混凝土,但是比例和时间很重要,尤其是比例。水泥贵石子便宜,如果减少水泥用量,将石子比例提高,就可以节省很多费用。
关于转包后的法律责任问题,马先生说,“一般转包后,责任也转给下家了,不过二包可以跑,总包跑不了。但是,总包一般都是有关系的,后面的不见得有关系,所以,出事后承担责任的是谁很难说。”
不过,马先生一再强调:“任何工程出问题,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建筑商。”他说,现在很多工程都是底价招标,不是合理价格招标,这从源头上决定了工程价格不会高。同时,建筑涉及很多部门,如果其中有贪腐的现象,这部分成本就是无形且刚性的。马先生说:“任何这些贪腐行为,对企业来说都是成本,总是会转嫁下去的。”他反问:“难道我们不想建高质量的房子?难道我们就希望被人骂,是无奈呀!”
谈到目前的救灾以及灾后重建,马先生担忧地说:“我看了现在很多爱心人士和企业在捐学校、捐医院,可是,如何保证建筑质量依然是问题。比如,有个企业100万元捐了一个医院,但是这点儿钱,只要一转包,稍微再有一点儿腐败,工程质量就不可能有保证。我真的很担心。”
震而不倒的小学成本每平方米600元
2008-5-31 中国经营报
坚固的房子
汶川大地震后,一位专家对灾区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她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愿望。一个孩子就在黄色的许愿纸上郑重地写道:“我要一个家,一个坚固的家。”新的房子很快就能建起来,但孩子的愿望能实现吗?
修建一所抗震小学的成本,远远低于外界的预料,但是,各个环节埋伏的问题,才是影响质量的关键。
“把建筑最核心的东西把握好了,架子就不会散。”
四川商人刘汉麾下的汉龙集团,在北川等地捐建的5所希望小学,经历汶川大地震,依然屹立不倒,这让整个建筑行业为之震惊。而这些校舍的建筑成本据说仅为400元/平方米。
建筑业资深人士刘杰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国家现行的抗震标准,修建一所小学清水房的成本在800元/平方米左右,这样的房子就已经很好了。这其中大概有200元/平方米的利润。而钢筋、水泥等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分别约占75%和25%。
以此为对照,北川“刘汉希望小学”建筑成本为400元/平方米,建筑时间是在10年前,考虑到10年间各种成本的上涨因素,北川“刘汉希望小学”算得上是高标准建造的。
汉龙集团办公室人士透露,上世纪末,在四川广汉等地靠建材等贸易起家的刘汉涉足水泥行业,他希望建造一所“标杆”学校,来树立自家水泥的质量形象。同时,也表达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1998年北川邓家希望小学落成。其间,在刘汉的叮嘱下,汉龙集团派出水泥厂副厂长出身的办公室主任全程监工希望小学的修建。“我们只是在钢筋、石子的选材和施工细节上严格要求,并没有做更多的技术指导,把建筑最核心的东西把握好了,架子就不会散。” 上述汉龙集团人士说,修建一所抗震的学校并不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事,大多数建筑商都可以做到,只是专业程度和专注程度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如果能有效避免三角债,建筑质量将上浮一大截”
“按照基本造价来看,一所坚固的校舍成本并不算高。但这期间,出资方、教育部门、监理方都在一个互动的链条之上,如果某个环节有所疏忽,造成的后果就不堪设想。”刘杰告诉记者,现有的招投标制度可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但招标公司和建筑公司私下串标、围标的现象却相当突出。“这些都要钱来打理。”参加投标的公司会为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猫腻”预留空间,以正常报价标准来做的工程,就只能在建筑质量上“抠”利润。
深谙行业潜规则的刘杰表示:“能不能及时拿到钱,也决定了建筑商的态度。在报价上,建筑商往往预留了20%空间以备最后的余款不能到位,如果能有效避免三角债,建筑质量将上浮一大截。”
上述汉龙集团人士也承认,当初汉龙捐赠学校的修建款是经当地有关部门之手辗转下发到施工单位。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追账事件不止一次。“如果没有我们出资方及时的追讨,很可能在工程进度和质量上造成后患。”
“需要为汶川大地震中众多校舍和房屋倒塌反思的,不仅是建筑商人,还有各个‘环节’上的人们。”刘杰的语气相当沉重。
刘杰的几位在灾区考察的建筑专家朋友告诉他,部分垮塌校舍和市政设施在修建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就此开展调查。
安全不昂贵,只要有良心
2008-5-31 中国经营报
有个志愿团体面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小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最想得到什么,80%以上的孩子选择“一所不会倒的房子”。林义峰看到这个答案时心里有些酸楚。林是一所香港建筑师楼的合伙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香港慈善组织“苗圃行动”的义工。在他看来,百年一遇的天灾之下,伤亡不可避免,但以现代建筑技术,居然有如此大的死伤,那简直是不可原谅。
“苗圃行动”与内地“希望工程”非常像,一直是面向边远山区的孩子捐款捐物,其中就包括修建校舍。在此次地震的重灾区阿坝州附近,该组织修建有6所学校。“这些学校有的墙壁出现了裂缝,其中一所学校的地基下沉,不过大致上,建筑物没有受到破坏,也没有任何学生伤亡。”组织义务总干事梁建华向媒体表示。
林义峰曾以义工的身份监察校舍的修建。在他看来,“苗圃行动”建造的房子并不比其他学校规格高,一切的标准也只是沿用内地建筑的相关法规。
地震发生后,林义峰曾经回到灾区。“造成重大伤亡的教学楼很多都是脆性破坏,在地震开始的数十秒甚至数秒就倒塌了”,是粉碎性的倒塌,整栋大楼变成一堆瓦砾。在他看来,有些学校出现的大面积坍塌难以理解。因为经过正规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就是最终倒塌,也不会如此彻底。即使是整体侧倾,底层框架柱屈曲等形态的破坏,也能保证尚未逃生的大部分人有生存空间。“例如台湾‘9·21’大地震,震区中心的一些房子突然从7楼变成了4楼,房身严重倾斜,内部很多天花板都已经坍塌。但房子的框架还在,不少住户就可以在这些仅有的框架支持下逃生。”怎么理解“大震不倒”,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苗圃行动’并没有特别高的标准,只是更认真地监督工程。”林义峰解释说,为了更好地监控房屋修建质量,“苗圃行动”采用了多种监控手段。首先,在一般情况下,只资助部分工程款项,余款由当地筹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当地乡民参与及监察的积极性。其次,在决定捐资之时,他们会与受助单位以及协助监察的代表共同签订一个三方协议书,约定各方责任。通常,他们会把捐款以汇票的形式直接交给受助单位,而不是通过相关部门。林义峰觉得这非常重要。他表示,按照内地的习惯,企业捐款一般会通过当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再把钱下发到施工队中,因而经常出现施工队不能及时从相关部门拿到工程款的情况,这就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另外,协议书也会约定:“50%的工程款项会在验收完工后支付给施工单位。”这样,承包方在施工时就不敢偷工减料。因为“苗圃行动”中不乏林义峰这样的专业监工。
“其实国内对房屋防震设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据我了解,其中起码有6道工序验收监理。”林义峰表示。按规定,在项目开工前,要进行岩土勘察,就是在建设基址上钻孔取土取岩,编制地质勘探报告。然后设计单位根据该报告设计房屋地基,该打几个桩,桩打多深等等。这些技术早已成熟,成本造价也并不高。“国内也有一流的建筑设计师”,设计上根本不成问题。
施工过程实行的是全程记录、测量控制。比如开工后,在打下第一根桩前,必须有当地主管规划部门技术测量人员到场,按设计图测定位置方能开工。桩位施工完毕,必须进行静压测试,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上部砌体施工。
仅仅因为认真一些,起码避免了六起校毁人亡的悲剧。
经验
当悲伤无以复加时,人们更珍视奇迹。我们看到,即便是大地震重灾区,也有一些房子在山摇地动中挺住了,挽救了生命。它们的背后,总有一些朴素的道理,这些道理起码为奇迹的发生创造了机会。
震区吸取教训:新修建筑抗震烈度9度
2008-5-31 中国经营报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抽调了600余专家,前往四川灾区进行结构抗震排查。
“综合第一阶段专家排查意见,我们将展开房屋震害调研工作,以便为灾后重建提供调研支持,为详细的灾后重建规划,包括建筑抗震标准设计的提高做好准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葛学礼说。
据了解,除了建筑专家的排查意见外,中国地震局也已经调集专家收集资料,为灾区重建提供抗震设防的依据。届时新修建筑物的抗震烈度将达到9度。
“位于龙门山地震带的这些县市,在建筑设防上居然没有考虑到预防大震,这是件值得反思的事情。”
专家们的初步统计显示,在这次地震中,四川省都江堰、德阳、绵阳、广元等15个市州倒塌和损坏的房屋约有440多万间,部分城镇几乎夷为平地。这其中,老城区和学校等公共设施毁坏严重。
亲眼所见,令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肖伟痛心不已。“这些建筑大多为砖混结构,设防等级大多为6度(烈度),远远不能抵御汶川大地震的破坏。”肖伟告诉记者,他们在排查中发现,5层以上的砖混结构和预制板构架的房屋在大震中容易倒塌。“虽然房屋损毁原因复杂,但位于龙门山地震带的这些县市,在建筑设防上居然没有考虑到预防大震,这是件值得反思的事情。”
据了解,我国先后颁布过四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版本。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的要求,国家明确规定了建筑的抗震等级以及各种结构建筑的抗震标准。
“如果在建筑设计中严格执行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房屋的抗震能力应该能够达到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即通常所说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参加此次灾区建筑物排查工作的西南勘查设计院工程师王欣认为。
在他看来,众多建筑在地震受到如此严重的破坏,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设计是否合理、施工过程有没有严格监管,是值得当地主管部门好好反思的。
“现在看来,灾区老旧建筑和部分学校等公共设施抗震能力差,不能排除经济因素和人为因素。”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朱金全认为,由于资金投入有限等原因,在地震灾区中小城镇和乡村,按照抗震标准设计施工的楼房屈指可数。“受各种原因影响,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往往也很难对这些建筑的安全性做到严格监察。”
建筑安全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决定建筑刚性和韧性的材料是否合格;二是建筑物是否规则。
据记者了解,在历经了半个月的拉网式排查后,建筑专家们合计排查房屋在2万处左右,基本完成了在灾区的应急房屋排查工作。专家小组会诊讨论后,基本完好或轻微破坏的建筑交给当地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由指挥部统一安置受灾群众进行应急避难。
“完成大面积的房屋和建筑应急评估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是收集分析灾损情况,摸清详细的受灾破坏程度,为灾后重建提供调研支持。”被安排前往都江堰参加排查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葛学礼告诉记者。
“由于不知道房屋是否安全,许多百姓被安置在户外或帐篷中,受灾群众生活很不方便,造成了帐篷等临时住房需求压力过大。评估工作完成后,部分受灾群众就可以进入安全建筑物生活,减轻安置压力。”葛学礼说。
据悉,在部分重灾区开展安全性鉴定的工作组还编制了《震后房屋安全常识》,介绍房屋构造理念、震后房屋判断、震后重建注意事项等,印成小册子发放给灾区群众,让受灾群众学会判断和分辨房屋的受损和安全程度。
记者了解到,正在制定重建计划的都江堰、绵竹等地抗震救灾指挥部,也将综合考虑专家们在建筑物抗震方面的意见,列入新城建设的规划当中。
5月28日晚7点,成都市民李玉华坐在人民公园的空地上。朋友刚刚发来短信说,28日左右汶川大地震带有较大余震,提醒她注意远离建筑物。李玉华和周围人一直担心可能发生的余震,因为她家的房子在汶川大地震后,产生了轻微的裂缝。
“只要建筑结构合理、抗震度达到标准就可以称为坚固的房子。”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第一设计所所长白翔透露,他们所已经对成都市内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建筑进行抗震排查。
住在20楼的白翔,自称从没有担心过余震。“延性结构的框架房屋柔韧性较高,加上合理抗震度的设计,完全可以放心。”
按照上述多位建筑专家的一致说法,建筑能否安全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建筑的钢筋、水泥等决定建筑本身刚性和韧性的材料是否合格;二是建筑物是否规则,规则的建筑物在地震时运动方向一致,比较抗震。
他们建议,在重建时,要按照现行的建筑物抗震标准,尽量考虑规则的点式现浇框架结构。
“除去钢筋、水泥原材料等的涨价因素外,做到这些要求在成本方面的增加并不大”。
“国家对灾区重建的投入是巨大的,加上社会力量的参与,在现有建筑水平下,完全可以达到‘大震不倒’的标准。”王欣很相信这一点。
震不垮的梦想
2008-5-31 中国经营报
当所有的地震专家都告诉我们,地震的预测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时,对于无数生活在地震断裂带上的人们来说,最可倚重的就剩下自己头顶建筑的抗震能力了。
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最让人痛心的是,那些曾为人们提供温暖庇护的房屋,那些承载了孩子们梦想与欢笑的教室,最终却成为了生命的终结者。而据专家介绍,通常建筑物的毁坏和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占地震伤亡人数的95%。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
于是,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过去了32年之后,建筑防震的话题再次引起全社会关注,毕竟在现代、豪华、舒适等所有的属性之前,“安全”是对建筑最起码的要求。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物的抗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建筑抗震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实用而昂贵的钢木结构
“日本人遇到6级左右的地震一般是不跑的,因为他们国家地震多,人们习以为常,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房屋的抗震性能卓越。”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王亚勇教授介绍,和中国很多地方用砖混结构盖房子不同,日本和美国的住宅基本上都是钢结构或者木结构,相比中国传统的砖混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能要好得多。
用专家的话说,砖混结构属于砌体结构,从抗震性能的角度分析,砌体结构由于由砖、石等砌筑而成,砌块之间的连接较差,虽然设置了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等加强措施,但当遇到强震时,在水平和竖向交替震动下,砌块之间的连接容易被破坏,导致砌体松散,竖向受力构件被破坏,建筑物垮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就是因为大多数建筑是这种砖混结构,所以倒塌严重。”王亚勇说,“后来,我国的地震专家发明了一种‘构造柱—圈梁’混凝土结构,就是在砖混结构中加入钢筋混凝土,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地震变形能力,但最高仍只能盖到6层。”
在日本、美国的郊区和农场随处可见一两层的木结构房屋。作为一种结构材料,木材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其他材料。木材质量轻,因而地震引起的地面加速度在木建筑物上所产生的能量没有其他建筑物大。木框架系统的另一个额外优势是其柔韧性优于其他材料,可以吸收并消散能量。
据介绍,日本的木结构房,很多是从加拿大进口的。在加拿大按规格做好裁切,进口到日本就可以直接搭建。而其在地震中的良好表现正是其被大力推广的原因。在日本神户和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木结构房屋多是稍微变形而决不倒塌。即使在强大的地震力下,木结构房屋被整体推前了数米或地震力使其抛离了基础,仍完好无散架。由此证明了木结构房屋的抗地震稳定性能和结构的完整性。日本政府也在神户大地震后明令所有的民用住宅必须采用木结构房屋。
和木结构相似,钢结构房屋也具有良好的抗震稳定性,在美国、日本得到大量的应用。据报道,钢结构在美国发展最快,1965年钢结构在美国仅占建筑市场的15%,到2000年就上升到75%。许多一层或两层民用住房、别墅和度假村房屋都采用钢结构,目前有15%的美国人住在这种钢结构房子里。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交界处的新西兰,其低层和多层住宅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同样是轻型木结构建筑。
不过,据专家介绍,钢结构和木结构之所以能够在美、日等国大量推广,和其经济的发达是分不开的,而对于现阶段的我国来说,由于传统和成本的原因,砖混结构仍然是民用低层住宅尤其是农村住宅中用得最多的建筑样式。这也是此次四川地震很多乡镇人员伤亡惨重的原因。
“弹性”高层建筑
钢筋混凝土被欧洲人发明出来只不过大约100年的时间,而现在以它为结构材料的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都市中最恢宏的景象。这些曾单纯因为人类的梦想而生长起来的建筑在防震技术方面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投入。日本、美国这两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同样应用了最多的高层建筑的防震技术。
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水平力很“柔”的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承受地震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构只作近似平动。基础隔震结构的层间变形很小,这样不仅建筑结构不会破坏,而且建筑内的装修、设施也保持完好。
使用较多的隔震手段包括:橡胶垫、沥青、滚轴等。日本东京一座免震结构公寓高达93米,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新研制的高强度16积层橡胶,建筑物的中央部分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这样,在烈度为6的地震发生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二分之一。使用滚轴隔震的建筑的基础甚至可以做成锅底状,方便建筑自行复位。
消能减震技术是另外一种高层防震技术。“采用一种消能阻尼器,这种阻尼器有点儿类似千斤顶,封闭的,里面是活塞结构,活塞腔体里灌满硅油,阻力很大,把建筑因地震而产生的晃动能量消耗在阻尼器里。”据王亚勇教授介绍,中国城市的很多高层建筑也应用了这种防震技术,比如北京饭店、国家博物馆、北京展览馆等。
而近些年来,结构控制技术被大量应用在超高层建筑防震上,包括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两类。前者是采用被动平衡建筑的构件,比如在楼顶上放一个几百吨的钢球,当地震引起建筑晃动时,钢球自动反方向运动,使楼体复位。主动控制技术在日本应用得很广泛,主要是利用机械、电动装置,同时依靠电脑控制,主动向晃动的楼体施加反作用力。
学校应是第一避难所
王亚勇教授拿出我国历史上四个版本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办公桌上一字排开,它们分别于1974、1976、1989、2001年被制定出来。“可以说,如果这次地震灾区的建筑能够按照老的1976年或者1989年标准来设计施工,就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垮塌现象,即使这次的地震烈度达到了11级,比预期的7级烈度破坏力要高出十几倍。”他遗憾地对记者说。
据专家介绍,我国建立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思想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但是就是没有完全执行,而且越往基层执行力度越弱,导致很多建筑都不符合抗震要求。”
而日本、美国等国在严格的法律和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很少有设计施工单位敢于违反相关的建筑法规。“他们的整个体系运行得很严密,而我国虽然政府很强势,但其他环节的配合很薄弱。”
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日本的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这一报告书主要内容是,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
日本法律还规定,只有一级建筑师以上的人才能有资格编制抗震报告书,而且,报告书中的相关计算必须要使用国土交通省认可的专用程序。普通的一个八九层公寓楼,其抗震报告书动辄厚达两三百页。建筑抗震报告书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工。
在建筑抗震等级标准方面的差别同样引人注意。原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副主任刘志刚对记者介绍说,“按照我国2004年修订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将各类建筑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对抗震措施的要求逐级减弱。而日本、美国等国家是没有这种划分的,比如日本,所有建筑物一律按照7.9级地震的防震标准来设防。而在我国,有些地方领导会指示地震部门将该地区的地震烈度降低一些,这样就能节省出大笔资金。”
另外,专家们坦陈,和日本、美国比起来,我国对于学校的防震等级的规定是偏低的。直到2004年修订的设防标准,才刚刚将小学、幼儿园的教学楼从丙级列入乙级抗震范围,而中学则不在其内。
相比较而言,以美国加州为例,其对学校及医院建设规定极其严格。据报道,在1933年加州发生的6.3级大地震中,有70多所学校彻底倒塌,严重受损的有120多座。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极大关注。30天之后,加州政府出台了菲尔德法案,对公立学校的防震规格作出特别要求,此外,公立学校的建筑监督权也从地方政府上交到州政府。这一法规实施后,加州没有一所公立学校在地震中坍塌,也没有发生任何学生伤亡案例。后来,加州政府又对医院的建筑标准进行了特别规范。
与美国类似,日本防震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而学校的房子不能倒。这也是日本总结历次地震灾害教训的结果。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导致不少学校教学楼倒塌,大量学生集体遇难。当时的日本政府从中吸取了教训,要求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加强房屋抗震性。
1995年1月17日大阪、神户地区的7.2级“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全国各中小学校全面进行一次抗震检查,对不符合最新抗震要求(抗震要求为7级)的学校立即进行补强施工。而且日本校舍也多采用钢骨架结构。
联系起此次四川地震中那些扼杀了无数幼小生命的学校建筑,不免让人扼腕。“这次看来需要再次提高学校的抗震标准了。”王亚勇教授说。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