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6月4日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强调,中国大陆撤走针对台湾的导弹是两岸和平协商的前提条件,他指出两岸经济正常化对双方有利,也对亚洲地区带来很大的好处,呼吁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支持他对改善与中国大陆关系的努力。马英九强调,两岸若要真正和解,有必要和平协商,而在和平协商之前,要求中国大陆撤除针对台湾的导弹,或经由其它的方式除去对台湾的威胁。
之前马英九接受美联社专访时指出,由于台湾反对中国大陆的独裁统治,两岸统一在"我们这一生"不太可能发生。马英九说:"连我们这一生要看到统一的谈判都很难。台湾人民想要跟大陆进行经济方面的互动,但他们显然不认为他们的政治制度适合台湾。"
从马英九就职演讲中对大陆关系的总体思路即“三不、三要”,到以上采访内容,可以看出马英九台独的本质,充分表明了马英九对“不统”的真正决心和长远打算。甚至,不排除其以台湾为榜样,向大陆“推广民主”,以“民主政治制度”来绑架统一。包括314西藏事件,他比什么国家都早就表示批评,什么人权都是美国那一套,甚至威胁不派代表团参加京奥。马英九已经展开一系列的有利于台的舆论、“外交”攻势,对中央政府扁时期的对台策略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马英九在吴伯雄回台后的会谈中,甚至得意的说出了“这就是我们的软实力”)
大陆的被动来自于长期以来的“反独”政策,现在他主动来了个“不独”,立即废掉了大陆的“武攻”威慑和主动,同时也“不统”,更加“不武”,意思是我们主张台海和平,你大陆不要破坏和平,否则,你没有人道主义、骨肉相残,师出无名。而“三要” :要安全、要繁荣、更要尊严,是台湾人民要的,你大陆给不给?“三不、三要”原则与实现两岸统一背道而驰,可以说在“三不、三要”原则下两岸关系发展越快,“三不、三要”政权在台湾就越稳固,离祖国统一就走的越远。但是,正如马英九所言:“我们将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三不、三要”原则一旦受到大陆认可甚至配合,将被台湾民意所期待。因此,中央政府急需形成新的对台策略,迅速展开对台工作,掌握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主导权。
一、明确对“三不”作出回应
1、 明确反对“不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两岸必须统一,两岸统一是全体华人的共同意愿。
2、 由两岸共同协商统一的模式和时间进程。两岸统一谈判必须有明确的时间进程,不能接受“我们这一生不太可能发生”。
3、 两岸统一必须设定各方能够接受的最终期限。否则,不排除用非和平手段解决。只有一个中国前提下,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才能承诺“不武”。不能接受“不独”的名义下的“事实独立”。
二、明确对“三要” 作出回应
明确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明确启动两岸统一谈判时间进程,是展开两岸“三要”务实交往的前提。
中央政府对两岸关系取得突破,创造新局面的期待不容质疑。但决不能在含糊不清的什么搁置争议(马英九说是搁置主权,正视现实)中,共创未来,追求双赢,热闹的启动人员往来、直航、开放两岸经济等等,更加不能按照马英九的步调快速启动新时期两岸关系,表面的一团和气,开创所谓的两岸关系新局面,只会使我们更加被动,使统一遥遥无期。开弓没有回头箭,“三不三要”主导下的两岸务实交往一旦展开,“回头”的代价就很大,因为“回头”的责任都在大陆,我们将会在舆论和民心上陷入被动。再退一步说,既然马英九已经把两岸关系的底牌亮出来了,我们急什么?还怕第二个阿扁不成?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