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内需相关对策的对话
范正美
这几天,我和一位朋友通过电子邮件,反复交换了关于启动内需的一些看法,形成了一些共识。现将我们共同讨论的主要内容,以对话的形式整理如下。
主:发展内需、立足国内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进而调整经济政策,应该成为对付金融危机、促进中国长远发展的基本国策,但是由于某些精英的干扰,对改革以来的问题不能反思,上上下下对许多方面的问题认识不尽一致,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游移甚至回避,以至于措施针对性不力,主要是临时迁就应付者多。如果不能及时端正,就有可能错失良机或因新的失误而造成无以挽回的后果。
客:政府插手,启动内需不失为上策。但应该十分明确,如果不注意高屋建瓴、从长计议,注意把握“权宜之计”与“长远大计”的关系,就会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临时应付,那就糟了。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就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大前提下,将市场运作与适时、适当、适度的政府依法调控相结合,不可走极端。
范:是的,由政府直接出动巨资、充当救市主体,与国家确定发展内需的政策导航既有联系,又有原则区别,必须把握好。我们这里强调的正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客:明确这一点很重要。
主:大道理管小道理。目前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是现代资本主义本质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的信用关系,藉用现代电脑、光碟、网络等高科技的手段,发展到了极致。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借助金融衍生工具频频产生,令人眼花缭乱,一切经济运行不仅都虚拟化了,而且离实体经济严重超高运行,致使官僚垄断经济、泡沫经济、空洞经济,成为某些人欣赏的经济理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价值运动“完全”随意了,似乎神来神往,金融唤雨,真的可以不要实体经济运动、不办企业就可以把经济发展起来而从此进入花花万千的大世界,凭着一纸一连串的签字转换,立刻就能变成现代化的建筑、设备、设施了。拜金教发展至拜金融教,就是这样在世界疯狂地盛行起来。金融衍生工具被神化了。资本主义被神化了。美国被神化了。然而,由于资本主义不断积累的生产过剩规律在起作用,只要某个环节发生梗阻,空中架起来的金融体系大厦就会断裂,而引发整体的经济危机。于是,实体的一切问题终于浮出水面。虚拟化的价值运动的欠债要求实体运动来偿付了。这就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
客:我还认为,金融危机酿致如此,当然本质上是制度、体制原因,而推波助澜却是道德沦丧所致。惟利是图、丧失良心的道德理念侵蚀市场,必然遭到市场报复。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如果能从中有所反省,进而规范市场,倡导信义,也不枉付出这么高之代价。如若不然,为医眼前之疮而剜未来之肉,待世界摆脱危机之后,我们再陷入危机,后果将更为可怕了。
主:是呀,其实还有一条,这次经济危机,也正是对美国等一些经济学家宣扬新自由主义的报应。新自由主义的鼓吹者们,把19世纪后半叶开始,针对自由市场经济存在的周期性危机、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经济危机,人们已经取得新的见解——以英国凯恩斯《通论》为代表的国家宏观管理理论和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实践,于是资本主义经济法学和经济立法大兴——这些资本主义理性新思维的进步,统统丢在脑后,强调所谓绝对自由。资本惟利是图的固有本质,由于道德沦丧的丧心病狂,新自由主义的肆意推波,使金融衍生工具得以疯行无阻,虚拟价值运动超高、超速运行,借助于电脑、网络这些高科技的进一步渲染,导致经济运动严重失衡。这种失衡的或离轨的经济运动,终究需要实体的根本调整、平衡才能回到现实轨道上来,道德沦丧的代价终须以真诚的道德回归作为补偿,无政府主义的作祟还得政府运用国家机器加以解决。所以,我们说,可以采取某些金融手段或应急办法应付眼前的事变,缓缓气息。但是就像打仗一样,被摧毁的阵地,最后还需要步兵一块块去收拾,新的阵地或建筑,还得靠重新统筹设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
客:这样说来,对于我们来说,对付金融危机必须确立一整套正确的指导思想。
主:完全正确,这正是我们的题中之义,要写的文章。必须明确,对付金融危机的最重要的对策,必须通过一系列实体的根本调整才能奏效。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害死人。单纯的所谓金融调整,或者只顾眼前付诸某些浅表性实体运作,虽然可以暂缓目前的局势,也只是扬汤止沸,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病,使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运行规律客观地起着决定性作用,不会因为某些人的睿智而改变。资本主义经济、搞资本主义回归是绝不可能逃脱经济危机的惩罚的。
从目前的态势看,中国在事实上已经与全球化接壤了,所以,我们中国的一切经济对策,集中起来就是纠正那些引起走偏的、脱轨的方针、政策,树立这样一些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大力减缓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减缓国际经济危机可能发生的转嫁效应,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对这种危机的时间蔓延性、渐强破坏性有清醒的思想准备;大力刺激产业转换和升级,找准这些年来在国民经济整体设计、民生和公益等方面的连续病患,推动高科技的产业化进步,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促进就业、就学、消费发展,防治企业倒闭、停歇引起的失业推浪反应;以农业为基础,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缓解民工退潮风险,推动工业和其他部门的技术改造,长远规划,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进步,缩小两极分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内需拉力;调整经济政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方向,振兴工人阶级的信心和力量,形成群众参与的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机制;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人民群众抵御、消化经济危机的能力,推动群众生产自救;救市的资金必须与国家经济运转资金有机地相结合,警惕政治腐败将救市资金、救市运作邪化,力求避免或减少短视行为、单一救应、实用主义、后座反应;遏制无政府主义蔓延,实行市场营销和管理调节相结合,推动以城市为依托的、具有内外吞吐和互补相扶、由若干区域产业特色板块组成的全国一盘棋的新格局;突破重点,典型引路,挑明方向,树立样板,强化舆论,领导深入,求真务实,善于总结,坚持正确,纠偏改错,踏踏实实,力争实现科学发展的转轨和进步。
客:说得好。请谈谈你的具体思路。
主:根据这些原则,我们的努力,归纳起来,有以下十四个方面。
客:愿闻其一。
主:首先是农业。
农村是个大市场。我国的内需不足,主要是小农经济的影响。目前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极好机遇。同时,农业运转周期短、投资少、资金利用率高,人工成本低,见效快,可以迅速调动数亿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一定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的规模、力度和水准,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促进长远发展。应该成为我们的主攻方向、主战场。为此,有这样九个层面值得下大力。
1、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提升农村内需的根本途径,而且也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促进内需稳固提高的根本通路;它可以将农村各项工作统帅起来,形成协调运作态势。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组织起来,打造拳头产品,以形成农村本地的资源优势,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化;以推动产品产业链的两头延伸,促进区域性供产销一条龙的形成;以推动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劳动力的分化、改组、提升,使剩余劳动力向着乡村二、三产业转换,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以有步骤地引导农民向本地产业使劲,开创新行业,推动社会服务,加快村镇城市化;以加大农村对科技、教育、文化的吸附、刺激、推动作用,推动绿色农业转换和升级,使之适应可持续发展、人民追求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时代潮流。
2、振兴奶业。我国的奶业,方兴未艾,前途无量。由于少数黑心人的愚昧、狠毒而受到了重创。要利用这次血的教训,发动本行业的职工和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精神,洗心革面,彻底整顿,重建奶业雄风。同时,也要藉此机会,下决心调整奶业结构,整合品牌,提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民的绿色生产技术标准,推动我国奶业以全新的面貌重登市场,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整个农产品、食品工业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群管机制、阳光机制。
3、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有三个层面:一是果粮的深加工;二是根茎叶花的深加工;三是新食品、新饮料开发。
4、大力推进生物工程,积极发展农业新产品。农业的发展要驾起高科技的翅膀,在于以发展农业新产品为契机、为龙头,推动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工业化、城市化。
5、振兴水利。这些年光使用、不维护的问题极为严重。欠账太多,不能再迟误了。
6、推动农村道桥建设。农村发展对于许多地方来说,还是个道桥建设问题,导致信息封闭、资源封闭。
7、推动农村房屋、村镇建设。在产业化规划、发展中,在农民生活提高中,要大力引导住房单体新图纸、整体新格局的开发,减少农田占用,推动农村房屋、村镇建设,促进向着现代化、人文化、生态化方向进步。
8、推动农村治污建设。农村污染不仅因污染工业、污染工业品下乡,而且还因养殖业、自身排污管理滞后、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一些地方(例如我们老家方圆一块)甚至到了直接危害生命、农作物的刻不容缓的地步。
9、加大扶贫力度,主要是引导贫苦地区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自救,调动他们的资源优势与市场对接,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根本转变那里的经济生长机制。
客:您将农业赫然列在首位,并且提出了九大层面的设想,实为远见卓识。能够真正夯实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彻底改变我国的经济面貌和内需的根本状况,而避免城乡二元经济的拖拉、泡沫经济膨胀。但是,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政府资金的运作方式亦应该是市场化的,万万不可以行政名义层层下拨,否则,引起主观臆造、偏听偏信、给某些贪官污吏以可乘之机,就会损公肥私、走偏方向,变成“权益”之计,而坑百姓、坑干部、坑国家、坑社会、坑子孙。二是坚持工程设计、进展和质检的科学分析和群众监督,确保农村各项建设工程的可靠性分析,坚持科学论证,防治草率塞责,急于求成,确保工程质量。三是要防止越俎代庖和强奸民意两种情况同时发生。
主:二是工业。工业在现代条件下,居于主导作用,是人才、科技、教育、文化吸附、激励的基地,资源的商品化、重组和集散的通路。有了农业大发展,就有了社会主义新式农民队伍;有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工业大发展,就有了工人阶级的队伍。这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就稳固了。
客:中国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上了156项大型工业项目,极大地推动了人才、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成为我国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次机遇,认真地、扎实地抓一下基础工业、龙头工业、高科技工业、重点工业的建设。我们的工业化就能上一个新台阶,提升我国工业化的格局。
主:很对。这是发展内需的根本拉力。抓工业的内需拉动,有这样几点:
1、振兴制造业。机械制造是国力的标志。这些年来,我国的制造业有所下滑。要进一步抓好东北工业振兴,挽救一批大型国有制造业,通过组织新产品,促进它们的技术改造,重振我国国宝雄威;要扶助一批地方机械制造工业,通过给目标、下任务、打攻坚战的办法,引导它们生产服务于各种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和深加工、食品加工的机械、设备;促使我国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加快其他日用轻工机械的进步和创新。
2、组织工业品下乡,帮扶乡镇企业,促进一批外向型产业转换。
3、发展能源工业,推动南方电力资源的快速解决,提高北煤、北气的使用价值,大力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开发。
4、扶助建筑材料工业,以改造、更新城市的街道、人文旧址及城市自来水道、下水道、煤气道、通讯线路为契机,推动现代新型建筑材料工业的新发展,收到救市和城市基础建设大改观的两大功效,彻底改变我国城市地下工程老大难的问题。
5、组织过期在役公用交通工具的退役、更新,推动交通运输车辆、设备的生产。
6、组织好大型治污工程,大力发展环保工业,有计划地上几个大型环保改造工程,使我国的绿色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稳固形成。
7、建设新型高科技产业,降低门槛、方便百姓,加大新型数字电视、网络的推广力度,组织现代民用生活电器更新。
8、努力发掘推动工业品产销新出路的其他工业发展。
客:很好的想法,切实可行。可是,令人们最担心的是,一些人在燃眉之时,不是在上述这些方面努力真抓实干,而仍然将GDP看成硬道理,我担心为了GDP继续盲目地上项目。在这方面,可预见的危险后果至少有三∶一是银行如果不看方向,仓促扩大贷款规模,势必因门槛的降低,形成新的不良资产;二是各地追求短效益,把上项目作为至上的目标,急功近利、盲目求速,容易出现或者污染环境的“臭豆腐”工程,或者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三是居心不良者浑水摸鱼,腐败顺势而生。为避免这些可怕后果的产生,政府的资金只应作为引导资金使用,而且必须实行阳光政策,将大量的资金筹于、融于市场。同时,政府引导资金的使用,应该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这些项目早晚要做,只不过是提前而已,一般不存在重复建设的浪费(就本地基础设施、设备而言)。
主:说得很对。只要大家头脑冷静,深入调查研究,注意听取群众意见,考察政绩不是看上了多少项目,而是看就业高度、看当地经济的实际发展、看民生实际状况的改善,就能避免或减少盲目行为。
客:那么,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二元经济、泡沫经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向着提高内需的方向进行,还有哪些领域应该抓?
主: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这几个公益部门。
一是教育:
(1)加大农村教育投资,采取城乡合力攻关的措施(包括调动退休教师、干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积极供应农村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技术和知识。(2)多途径、多门路,大力发展城乡职业教育、专项或综合性技能、技术教育以及各种特技、绝技、某些值得挖掘和提升的传统方法、技法。(3)表彰、鼓励大学生、离退休人员下乡当技术员、当教员、当管理者,鼓励回乡创业,形成到农村建功立业的新风尚。(4)推动城乡各种半工半读教育发展。(5)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城乡一体化教育。(6)强化教材管理,打击课外补课的不良风气,引导居民教育投资。
二是科技:
(1)加大科技投入。(2)突出重点、加快基础、应用科技特别是绿色、材料、生物工程、环保等高科技应用技术发展。(3)推动职称评定改革,促进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和假冒伪劣的解决。(4)加大科技发明、进步大奖的力度,形成人人创新、进取的读书、科研风气。配合其他政策(包括工资、报酬高于公务员),引导全国人民向着真正求学、求真、追求科技进步、追求社会进步的方向奋斗,而不是走“学而优则仕”的独木桥。(5)改革科研、生产、教育管理办法,根据学科性质,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不搞一刀切的市场化、企业化管理。国家支持高科技研究、基础研究、重点应用开发研究和文史哲研究,促进这些方面人才的积聚和发展。
三是文化、体育:
(1)大力完善和发展城乡文化体育基本建设,形成区域性文体活动中心,区域性合理的运转体系。(2)大力发展城乡群众文体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文明生活、健康娱乐、移风易俗的文化发展。(3)坚决降低图书定价,积极扩大图书发行,坚决取缔盗版出版物的出售,净化文化环境。(4)大力发展公共图书事业,特别是网路、网站建设。(5)引导居民文化、体育投资。
四是卫生:
(1)推动新型医疗制度及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大力发展生命教育,建立中国新型生命教育制度和体系。(3)建立群众性的防病、治病机制,建立企业、社会对药品、食品的生产经营监督机制,建立专家、专业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和体系。(4)推动婴幼儿、中老年和离退休人员的健康事业,引导居民健康、育儿投资。(5)提倡和引导新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推动改变吃原粮的饮食革命,提升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大力推动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发展及其家庭、社区普及。
客:以上这几个方面,都是公益事业。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训是丢弃了公益的本质,在“产业化”、“推向市场”等口号下,将公益事业完全变成了一般的市场化行为,结果是公益事业的公益性没有了,而商业属性的效率却没有产生,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要通过这次政策调整,采取由国家采购、支付基础费用等不同办法,切实地解决其运转的基础费用成本,以保障公民用最低的支出获得一份社会享受。
讲得好。还有哪些领域,是必须注意的。
主:还有城建、社区、交通、旅游和通讯这五个领域。也是第三产业。和公益事业不同,这些领域主要是市场化操作。
一是城建:(1)大力发展平民商品房建设,改变单一的、僵化的居民用房的购建制度,建立租房、自建、合建、联建的居民用房的开发制度。(2)改造落后或拖欠的街道、庭院,改建、改造人文旧址,显示城市文脉发展特点。(3)整顿市容,美化市容,发展城市雕塑、街市绘画,清理各种违章建筑,提高城市文明风格。(4)发展公共文化娱乐场所。(5)我国各城市的地下管道、线路敷设问题极其严重,给未来的发展和日常的管理带来威胁。要下决心加以解决。如前所述,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二是社区:
(1)明确社区功能,强化社区管理。(2)发展社区公共文体场所,做到社区各有自己的群众文体活动站点、场所。
三是交通:
(1)发展城乡交通干线和交通运输,形成多路交通体系。(2)增加城市公交线路和公用运输工具、推广无公害运输工具,促进城市交通的合理布局和链接。(3)调整城市交通干线,完善城市公交秩序。(4)建设并美化交通站、点。
四是旅游:
(1)鼓励国内旅游。(2)推动旅游景点的文化基本建设,强化个性,提升精神文明,清理精神文化污染。
五是通讯:
(1)发展平民通讯设备。(2)降低网络、电话收费。(3)建立、完善电话、手机、网络系统。(4)整顿各种通讯线路,清理各种违章以及各种临时迁就、敷衍的线路、设施,保障安全、美观。
客:是的,这些领域也是第三产业。要抓住目前的机遇,大力推动产业转换和产业升级。
主:这里我想讲讲商贸问题。我认为是四个层面:
(1)下力量调整进出口结构。(2)组织好外转内销商品工作。(3)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和引导积极消费的内容和形式。(4)建立诚信消费机制,发展信用消费。
客:还有什么可以推动内需发展。
主:国防。国防也是发展内需之重要拉力。国家要把钱花在这里。这是强国之道。要借此机会,一要加大国防投资,强化国防建设。二要推进军民合建工程建设。三要强化国防教育和国防训练。四要切实搞好平战结合(包括生产、生活、防灾、救灾)的工程建设,有利于备战、抗灾、救灾、利民。
客:是呀,这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也是有教训的。可以,也必须乘此机会加以弥补。
主:归纳起来,在以上这些领域总体设计,我们就能真正形成内需拉力。除了我们在讨论中涉及到的注意问题,还有金融等方面的密切配合。所有这些方面,必须提倡的重大原则,还有:(1)调整政策、调整结构。这是各个方面最要紧的一个共同问题,舍此便无从实现我们的目标。(2)强化自我素质、强化自我、民族生存和国家整体意识。(3)大力鼓励民间合作、合伙、集体办企业、办事业,大力鼓励群众自救而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开办各种事业,以积极扩大生路、就业门路,减少因企、事业倒闭、歇业带来的失业潮的冲击。(4)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合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恢复、重建一批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重创公有制企业品牌。(6)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风尚、新创造、新贡献,坚决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特别是那些投机钻营、哄抬物价、制造假冒伪劣的商人。(7)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及时、准确地向人民群众交代经济信息,上上下下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理智的行为。遇事不慌,有事共商。
2009-12-01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